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当丞相那些年-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改!”莫依然道,“新军法势在必行,没有商量的余地。”
  “可是众位大人似乎颇有微词。”赵继说。
  莫依然一笑:“爱议论就让他们议论,你只管做就是了。”
  沈学士捻须微笑,道:“丞相大人果敢。这变法,有时候就得独断专行才能成功。赵大人,不要耳根太软啊。”
  赵继道:“受教了。”
  摄政王说道:“新法虽然订了,可是怎么颁布,什么时机颁布,都是问题。如果时机不对,必会加大变法阻力,更甚者,还会流血。”
  众人皆是点头。
  莫依然说:“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什么办法?”
  “化整为零。”莫依然道,“新法在整个虞国实施,必然会有很多我们预料不到的因素,阻力也会很大。但如果率先在一个郡,甚至一个县施行,那么就容易控制得多了。”
  赵康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设立新法施行区,先看效果,再订法案?”
  “正是。我们只要一个得力的变法官员下到地方,以三年为限,就能看出法案的不足,也能摸清所有隐藏的阻碍力量。”莫依然说道。
  赵康点头:“你看,哪里最好?”
  莫依然道:“窃以为,上郡最佳。上郡是虞江十郡之一,商业繁荣,周围农田遍布,也是旧士族分布的边缘,可是说是大虞国的缩影。郡守童陈为人大公无私,有他辅助,必然会减少很多不利因素。只是,可能要委屈赵大人了。”
  莫依然看向赵继,说道:“从正二品吏部尚书降为六品郡守府书吏,这落差可是不小啊。”
  赵继一笑,道:“相爷怎么忘了,咱们初相识时臣就是郢下郡守的书吏啊。如今做回老本行,臣是得心应手。”
  莫依然一笑。沈学士微微点头。
  摄政王说道:“好,那就从上郡开始。”
  

  ☆、第三十八章

  整整一下午都在商定新法实施的细节; 不知不觉天已经擦黑了。莫依然和赵继一同往外走; 说道:“我竟不知,摄政王妃竟是沈学士的女儿。”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赵继说道; “果然书香门第; 大家风范。”
  莫依然道:“摄政王妃; 该是贤妻的典范吧。”
  赵继看了她一眼; 道:“也不一定。各花入各眼; 牡丹虽然雍容; 却比不上蔷薇惹人喜爱。”
  “哦?”莫依然笑道,“不知咱们赵大人的蔷薇是哪一位啊?”
  赵继耳朵微红,道:“哪有。”
  莫依然本是开玩笑; 没想到他如此局促; 倒是自己露了心思。莫依然挑眉道:“我看是十有八九吧。”
  她用手肘撞撞他,道:“赵兄,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到底是哪一家的姑娘,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啊。”
  赵继摆手道:“莫要玩笑,莫要玩笑。相爷,我先行一步了。”说完掀袍就走。莫依然站在摄政王府胆阶上看着他走远; 心里忍不住好笑,这年头,男人都羞得跟大姑娘似的。
  此时王府侧门一开,静和公主带着丫鬟走出来。她今日一身品红色襦裙; 身后跟着两个丫鬟,都是鹅黄色衣衫,远远看去相得益彰,不输这繁花似锦的响。
  “你怎么在这儿?”莫依然迎上去,问。
  静和说道:“前儿王嫂不是给咱们送了那坛小咸菜吗?我一直琢磨着回个礼,正好今天新做了桂圆山楂羹,就送过来给王嫂尝尝鲜。”
  莫依然道:“你可真是胳膊肘往外拐。有那好东西不给我吃,偏往外送。”
  “数你最尖馋。”静和道,“我做了不少,给你留着呢。”
  莫依然一笑:“我就知道你得向着我。”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往相府走去。门房老吴远远地迎出来,身后一众小厮请安问好。莫依然道:“吴大爷,这大热天儿的你们也辛苦了。明天我让账房拨出些银子,给家人们买些水果祛暑。”身后小厮们齐声道:“谢相爷。”
  两个人一路走到内堂。莫依然在书房里闷了一天出了一身汗,躲到静和房中洗澡去了。静和给她调好了水,吩咐丫鬟们守住门,自己往杜月房中去。
  杜月早就在等她,见面就问道:“怎么样,吃了吗?”
  “吃了,我看着她吃的。”静和说。
  “有什么反应没有?”杜月问。
  静和眨着一双大眼睛:“没有啊。能有什么反应?你不会是往里面下药了吧?”
  杜月闻言,只是蹙眉沉思。静和急了,问道:“你往那山楂羹里下了堕胎药,是不是?”
  杜月斜她一眼:“我是那么坏的人么?”
  “你不是么?”静和道,“我可忘不了当年你把那个丫头掐死,吊在李皇后宫门口,吓得她一病不起,到现在都没好。”
  杜月冷哼道:“那是她自作自受。谁让她天天憋着害咱们西子。”
  静和小声说道:“这回王妃不也在挤兑依然么。”
  静和推推她,说道:“你快点告诉我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答应你的可全做了。”
  杜月说道:“行,我就告诉你,不过你可别声张。”
  静和立刻坐正,说道:“为人不仗义,哪能混江湖!黄天在上,厚土在下。我赵静和对天发誓,绝对不说出去半个字,否则叫我天打五雷轰!”
  杜月“扑哧”一声笑出来。跟她这个江湖人混久了,连皇家的公主都染上了江湖习气。
  “哪有那么严重。”杜月笑道。
  “快说快说。”静和道。
  杜月压低了声音,说:“你知道桂圆山楂羹有什么功效么?”
  静和摇摇头。
  杜月说:“桂圆甘温,极易助火。孕妇吃了,动胎动血,气机失调,很容易有呕吐的现象。那碗桂圆山楂羹里我放了好多桂圆汁,她若是有孕,必然会有呕吐的现象。”
  静和蹙眉道:“不对啊,王嫂没有呕吐啊。”
  杜月唇角微勾,看着她。
  静和恍然大悟,说道:“难道,王嫂她没有?”
  杜月点点头:“你这个王嫂很聪明,怕是猜出了依然的身份,甚至已经知道了你大哥和依然之间的纠葛。她这一招釜底抽薪,想要断了依然的念想。”
  “原来你让我去就是为了试探,”静和道,“如此说来,王嫂并未怀有身孕。那依然和我大哥岂不就……”
  “你别高兴得太早,依然的性子你我都清楚。莫说王妃没怀孕,就算是没有王妃,她和你大哥也是难上加难。”杜月道。
  静和道:“那该怎么办啊。他们两个太苦了,我是真看不下去了。”
  “你这才叫皇帝不急太监急。不过急也得有办法,”杜月一笑,道,“附耳过来。”
  杜月在静和耳边耳语一阵。
  静和问道:“你这又是想做什么?”
  “你别管,照我说的做就是了。”杜月道。
  静和知道她心里有主意,只是点点头,道:“那好吧,我明天就去准备。”
  她侧头想了一会儿,说:“如果我王嫂真有身孕,又该怎么办?”
  “不可能。”杜月说。
  “怎么不可能?你那桂圆也不是每次都准的吧。”静和道。
  杜月一笑:“不是还有山楂么?”
  静和立刻来了兴致:“山楂有什么用?”
  杜月斜她一眼:“自己查医书去。”
  夏日的清晨是难得的清爽。天还没亮,丞相府就照例热闹了起来。正房里,静和帮着莫依然穿朝服、朝靴,戴官帽。后堂正厅,杜月指挥着一众丫头们布置早膳。相府门前众小厮们吆喝着套车架马,家人府院打扫亭台院落。莫依然穿戴整齐,在后堂吃过早饭,一路踏着洒扫干净的大路往正门上车。车夫老方一声鞭响,马蹄声声往安上门驶去。
  这就是丞相府一天最忙的时候。等伺候了相爷上朝,阖府众人才终于可以歇一口气。
  然而今日却没得偷闲。正房夫人静和长公主忽然心血来潮,说是后院的花开了,要办一场“千红宴”请众内命妇过来赏花。管家的月夫人立刻就给众人下了任务,于是书吏们忙着些请帖,大厨房忙着订菜谱,后堂大丫鬟们开始布置厅堂,前庭小厮们忙着跑腿采办所需物件。一府众人忙翻了天,终于赶在第二天把请帖全都发出去了。
  入夜,杜月跟静和在后堂查看名单。喜儿侍立一旁,说道:“二品以上的内命妇一共二十七人,今儿都送了话来,说明天一定到。乾郡王妃还让问问能不能带她侄女一块来。”
  “让她带来吧。人越多越热闹。”杜月转向静和,说道,“还是你这个一品诰命夫人加长公主面子大,一句话下去,没一个敢怠慢的。”
  莫依然正在一边看书,头也没抬,说:“我说你们这是想干嘛?招这么多人来家里。”
  “你少管我们的事,”杜月道,“对了,明儿你在家里不方便,自己找个地方呆一天去吧。”
  莫依然抬头,道:“我有什么不方便的?”
  “我们女人家的宴席,你一个大男人凑什么热闹?”杜月说。
  莫依然一听,跳起来就像反驳,可是喜儿站在跟前,她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张了张嘴,又坐下了,自己嘟囔道:“大门牌匾上明明写的是丞相府。怎么我这个丞相就当不了家呢。”
  静和一笑,说道:“那是写给别人看的。相爷,您别太当真。”
  静和杜月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喜儿也在一旁捂着嘴偷笑。莫依然心里想:要是爷是个男人,看你们这一妻一妾还这么嚣张!
  ……
  第二天一大早静和杜月打发莫依然上朝,严正声明不到太阳落山不许回来。莫依然心里哀叹,有家不能归。还好,可以去将军府找那几个哥们喝酒去。
  巳时一过,锦帘小轿陆续而来,在相府侧街排成一排。每一个轿子旁边都跟着一个丫头,个个穿着打扮不输普通富人家的小姐。丫鬟掀了轿帘,便有素手搭出来,盈盈下轿。这一个个锦服簪金,薄施脂粉,见了面盈盈地笑:“程夫人,好久不见了,也不去我那儿多走动走动。”
  “郡王府门槛那么高,我们小门小户哪敢高攀。”
  “卓夫人这玉搔头真漂亮,像是紫玉轩的货。”
  “常夫人好眼力,这还是前儿我家大人送的。他也真是。我就那日在街上多看了两眼,谁想到他就留了心。”
  “哎呦,你们俩真是酸死了,满豫章的人都知道,卓大人离了你就活不了。”
  一片娇声浅笑。杜月随着静和站在公主府门前,望着眼前这一片莺莺燕燕,说道:“你看看这群女人。除了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哪还有个人模样。”
  静和轻声说道:“一会儿你可少说几句。”
  杜月一笑:“知道了,放心吧。”
  静和迎着众人,笑道:“各位还真是守时啊。”
  众内命妇上前见礼:“拜见长公主。”
  “都起来吧,”静和上前虚扶了一把,众人端端站起身来。
  静和今日一身月白襦裙,外罩正红色绣金纱衣,发髻间七头金凤在日光下光可夺目。她笑容端和,望着众人,道:“昨日我看后院的花开得好,一时兴起就请了大家来,也多亏得各位肯赏光。今日不讲虚礼,大家玩得高兴才是。”
  “有长公主这话,我们便不客气了。”说话的是一个穿着淡紫色宫装的妇人,看年纪也有四十多岁了。此人是原御史台左都御史薛大人的妻子,左都御史已故,追封了子爵爵位,她也封了二品诰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