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恶毒小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买裙子,却不买糖葫芦?田大娘也没想到事情反转的这么快。早知道田多金又在外面抢姜家孩子的糖葫芦,她刚刚就不开腔了。这下可好,非但没能洗脱她家婉儿的罪/名,反而证实了田多金和婉儿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这可如何是好?
眼见田婉儿挨打,田大娘忍了又忍,还是没有上前拦着。算了,就让多金好好出出气,打完也就没事了。都是一家人,不记仇的。
田大娘都没上前拦,其他人就更加不会阻止了。特别是离得最近的田堂嫂,直把田多金的喊话听得真真切切,心下更是认定了田婉儿的罪/行。
好啊,田婉儿可真是厉害。有银钱给自己买裙子,却连一支糖葫芦都舍不得给她家多金买?都说姜菱是姜家村心肠最坏的小姑,最是自私又小气。可姜菱一出手,就给姜家五个孩子一人买一支糖葫芦!
田婉儿又做了什么?出嫁前得了她那么多的好,到头来就是这样对待她家多金的?打!她家多金就该狠狠打田婉儿几下,看田婉儿还敢不敢忘恩负义!
这一日的闹剧,最终以田家大伯母被亲孙子狠狠咬了一大口、田婉儿被堂侄子拳打脚踢的撕了一回画上句点。
田家没人站出来指责田多金一句话,姜家也懒得帮田家教导孩子。只不过从此之后,姜家村所有孩子都被自家长辈叮嘱,出门不要跟田多金一起玩,有吃的也千万藏好,小心被田多金看见抢了去……
望着田家一众女眷如同战败的缩/头/乌/龟般面色灰败的悄悄离去,姜菱转过身,很是意外的看了姜老太太一眼。
她还以为姜老太太会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绝不放过田家这群人。事实上,姜老太太的分寸拿捏的很好。虽然骂人的时候确实骂的很凶,但姜老太太的处事真的算不上出格,比起那位田大伯母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再仔细一想,其实上次跟田大伯母的对峙,姜老太太处理的也很是得当。最起码姜菱挑不出太大的错,就算是村人们想要闲言碎语几句,也说不得姜老太太的太大不是,顶多不痛不痒的嘀咕几句姜老太太可凶了。
由此就可看出,姜老太太是分得清轻重的。那么问题来了,书中的姜老太太究竟是怎么就变成了万人唾弃、人神共愤的恶/婆婆?
“菱儿放心,你三哥的话,娘都记在心里。村里这些人啊,就是见不得咱家好,别看她们嘴上说的好听,心里指不定多酸咱家出了个厉害的读书人呢!娘可不会给你三哥拖后腿,让这些人抓住败坏你三哥名声的把柄。”姜老太太不以为意的摆摆手,扭头就冲着姜大壮他们大声呵斥道,“你们几个小的,赶紧洗手,进屋吃点心去!你们小姑对你们可是真的好,又是买糖葫芦又是买点心。你们长大以后可要好好孝顺你们小姑,好吃的好喝的都记得往你们小姑家里送一份。要知道你们有福气投胎在咱们老姜家,也是多亏了你们小姑……”
听着姜老太太前几句话,姜菱暗中点点头,正准备感叹姜三海不愧是男主,原来早就留了后手,将姜老太太规劝的很是到位,随即就被姜老太太给几个孩子的洗脑话语给噎了回来。
她就算再厉害,也管不到几个孩子的投胎。姜老太太,依然是书里那个姜老太太……
第18章
姜老太太确实没有对田家一众女眷多做什么,不过留在姜家的田婉儿,日子就不是那般的愉快了。
姜老太太原本就不喜欢田婉儿,这件事之后更是对田婉儿横挑鼻子竖挑眼,处处不满意。姜家其他人也都持沉默态度,只当什么也没看见,没有一人站出来帮田婉儿说话。
在姜家的处境越是糟糕,田婉儿就越是心慌。她真的已经很努力做到做好了,每日清早必然起的最早,着急忙慌将家里所有的活计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尤其是对姜菱,她又是端洗脸水、又是送早饭,可谓是将姜菱供养成了大户人家的娇贵小姐,照顾的无微不至。
偏偏她做的再多,也讨不到半句好。姜菱对她的照顾来者不拒,一脸的理所当然,丝毫不懂得感恩,更别提帮她在姜老太太面前美言几句。
姜家其他人也没有半点的可取之处。姜家几个男人就不说了,田婉儿不敢贸然行动,唯恐多此一举,沾惹上不必要的是非和麻烦。
而姜大嫂和四嫂在田婉儿眼里,就是两个榆木疙瘩,而且还是没有半点用处的榆木疙瘩,每每躲她躲的远远的,她也懒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两人身上。左右姜老太太对这两个儿媳妇也并不看重,跟她们二人交好着实没有好处。
田婉儿也不是没想过从姜大壮几个孩子身上着手。毕竟孩子还小,好哄,哪怕姜老太太不稀罕这几个孙子和孙女,不是还有姜老爷子么!如若她真能将几个孩子笼络住,至少姜老爷子那里肯定会对她改观。
只不过让田婉儿很无奈的是,姜大壮这几个孩子尽数都被姜菱收买了!不就是一支糖葫芦、两块点心么,真有那边稀罕?
再一次看着姜大壮带着几个孩子欢天喜地的陪着姜菱上山去采摘什么梅花,田婉儿咬咬牙,差点气成了河/豚。
行,都不待见她是吧?都把她的好心当成驴肝肺是吧?那就走着瞧,她不伺候了还不成?
姜菱可不管身后的田婉儿被气成了什么模样,此时此刻的她有大事情要做。
原本采摘梅花就在她的计划内,毕竟她已经跟银饰铺掌柜说好半个月后会送去一批香囊。没成想姜三海突然托人传回了口信,他好几位同窗看中了姜菱送去的那个男款香囊,都有意买下。
姜菱倒是并不一定非要赚私塾那些学子的银钱,不过既然是姜三海的同窗,当然要打好关系,这于姜三海有百利而无一害。
更何况姜三海从来都是不会多管闲事的性子,能让他特意托人传回口信,足可见这件事确实不便推脱。身为姜三海唯一的亲妹妹,姜菱自然是当仁不让,下定决心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绝对不丢姜三海的颜面。
加之姜大壮悄悄告诉姜菱,他们几个小的无意间在山上发现了几棵白梅树,雪白雪白的梅花长得可好看了……
上次姜菱他们去摘的是红梅花,颜色很是鲜艳,尤为讨姑娘小姐们的欢心。此次有了白梅花加持,姜菱心下一动,有了更好的主意。
于是乎,姜菱今日便浩浩荡荡带着自家几个小的都上了山。
“小姑,你看,这就是我们发现的梅花,好看不?”以前的姜大壮对山上这些花花草草丝毫不感兴趣,而今却是特别的关注。就想着一旦他家小姑喜欢,他们几个小的便能有糖葫芦和点心吃了。
“好看。”姜菱点点头,也不含糊,直接叮嘱道,“大壮爬上去摘,小心点。大妞和二妞在下面接,有多少接多少。二牛和三石提着篮子跟着你们小姑我,咱们三对三比赛,看谁摘的梅花又多又好看。”
“比赛?”大壮双眼亮了亮,连忙就问道,“有奖励不?”
“有啊!你们小姑摘了这些梅花可是要赚银钱的。你们谁摘的多就是帮了大忙,到时候带你们一起去镇上,你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怎么样?”有奖励才更有动力,虽说大壮他们几个不用奖励也能把活干好,姜菱却是不介意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欢乐。
“我们都去镇上?奶奶会同意?”因着姜二哥和二嫂在小北镇,大壮和二牛去镇上的次数相比大妞三姐弟要多。但这并不妨碍大壮和二牛对小北镇的向往和期待,主要还是因为小北镇有好吃的和好玩的。
“有你们小姑我在,你们觉得你们奶奶会不同意?”抬了抬下巴,姜菱轻哼一声。
对哦!小姑开口,奶奶怎么可能不答应?大壮嘿嘿一声,二话不说扭身就爬上了梅树。
大妞和二妞立刻跟上,抬起头认真的盯着大壮的位置,随时举高手中的篮子准备接花。
大的三个已经有了动作,小的两个也是急不可耐,差点没忍住伸手去拽姜菱的衣服,催促姜菱快点。只是碍于姜菱一直以来的威压,二牛和三石眨巴眨巴眼睛,愣是没敢出声。
被二牛和三石逗笑,姜菱也不再耽搁,率先走向了她一眼就看中的那片枝头。
再然后,梅树下就热闹了起来。
“大壮,那边,那边,对,往左一点点,就是你手碰到的,摘!”大妞踮着脚喊道。
“慢点、慢点,好,我站好了,大哥可以丢了。”二妞小跑步挪动自己的位置,站定。
“耶,接住了!大壮厉害,二妞也很棒。咱们继续,多摘一点。”大妞拍拍手,欢呼不已。
眼看大壮三人组进展的很是顺利,二牛和三石到底还是急了,小声催促道:
“小姑,高一点、高一点,好看,都摘下来!”
“小姑小姑,你右手边,右手边那一整支都要!”
……
难得见几个孩子这么活跃,姜菱比照着大壮那边的进度,不时的加快抑或放慢自己的动作。待到最终摘完,两边都是收获颇丰,装满了各自带来的篮子。
“看来咱们都很厉害呀!行吧,谁也没有输,你们五个都赢了。等小姑拿这些梅花赚了银子,就带你们去镇上买好吃的、好玩的。”姜菱一挥手,大气的放了话。
“小姑最好了!”有了上次姜菱说到做到的先例,而今姜大壮对姜菱的话语很是信服,当即点点头,率先抢过姜菱面前的篮子就下山。
大妞他们也是纷纷点头,自主拎起篮子跟在了姜大壮的身后。
今日上山,姜菱存了多摘一些梅花的心思,就带了四个篮子。眼下除了最小的三石,大壮四个孩子人手一篮梅花,再次没姜菱什么事儿了。
左右不是头一回,姜菱适应良好,厚着脸皮的甩了甩手中的梅花枝,面上带笑的走在了最后。
姜菱上次带着大壮和大妞上山摘梅花就闹得不小,此次又是这么大的阵仗,姜家村不少乡亲都看在眼里,不由就叹着气摇了摇头。
这姜家的姑娘啊,是真的太爱美了,成日里折腾这些花儿有什么用?能吃吗?到底还是不能娶回家干活的主,只怕也就有钱人家才养得起哦!
姜菱并不在意村人们的闲言碎语。只要这些人不跑到她面前来说三道四,她权当什么也没看见。再者,跟这些人理论又没有银子赚,哪里比得上她手中的梅花更重要?
回到家,交代几个孩子像上次一样将梅花送进她的屋子,姜菱环视一圈,找上了姜四嫂。
“四嫂,我记得你当初嫁来咱家的时候,是不是有一小匹宝蓝色的锦布做陪嫁?你用了吗?要是还没用,就让给我,我拿银子跟你买。”姜菱手里确实刚买了不少的锦布,但大都是女款颜色,男款不多。此次全都是准备送去私塾的香囊,姜菱只打算做男款,如若姜四嫂这里没有,姜菱就还得再往镇上多跑一趟。
“有!小妹你等等。”突然被姜菱找上,姜四嫂愣住,好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见姜菱一直盯着她,姜四嫂狠狠心,起身找出了压箱底的那一小匹宝蓝色锦布。
说起来这一小匹锦布还是姜四嫂的娘家姑姑送的。那位姑姑早年嫁的不错,虽然是远嫁,日子却越过越红火,也是个享福的。只不过也因为夫家离得太远,好几年才能回来一次。这不,那位姑姑最近一次回来,赶巧碰上姜四嫂出嫁,就送了这么一小匹很是拿得出手的上好锦布。
姜四嫂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