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处置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人是武媚娘,不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武媚娘会把李重润和李仙蕙做的事忘记,要是李哲和韦氏一进宫晃悠,却提醒武媚娘这回事,他们哭都没地哭。
  感谢李初什么时候都可以,李初也不急于他们这个时候表现,所以忍耐着,没有事情,绝对不进宫。
  武媚娘也不知道存的什么心,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爵位的诏书在第二天才下发,想必这也是张易之和张昌宗急忙进宫想求武媚娘处罚李仙蕙和李重润的原因。
  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皇帝,李初都不知怎么说武媚娘的好。
  但是很快这件事情又被另一件事掩盖了,就是武媚娘提出想要重返长安!
  这个话刚放出去,朝中的臣子几乎个个都眼冒金光。
  那些一心一意念着李唐王朝的人,最怕的莫过于武媚娘愿意承认或者将皇位转交给姓李的人。
  太子之位争了那么久,现在看来,武媚娘有意把皇位传给李初,偏偏他们提来提去,想让武媚娘给一句准话,武媚娘装傻的偏不如他们所愿,着实气人。
  就算武媚娘一直不肯立太子也没关系,现在武媚娘想回长安,这是好事。
  愿意回长安,就意味着武媚娘心里有李唐,这个天下终会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所以都不用武媚娘催促,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一干事宜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人马回到长安。
  一别十数载李初再次回到长安时,有一种晃如隔世的感觉。
  大明宫依然辉煌雄伟,可是当年那坐在大明宫正坐的皇帝却已经换了人。
  熟悉的大明宫,那些鲜活而快乐的记忆重新回到李初的脑海。
  李初抚过大明宫的柱子城墙,年少兄弟姐妹一起开心玩耍,一起读书,一起争执,以及李治教导他们时的样子,那些记忆,如同流水一般涌来,让李初不禁泪眼盈眶。
  “就算你在洛阳住了这么多年。洛阳给你的记忆始终是不好的,长安有你的欢喜,洛阳给你的始终只是悲伤。所以你在洛阳一直都是不高兴的。”踏入大明宫,武媚娘看着这些熟悉的建筑,何尝不是想起许久回忆。见李初抚过城墙和柱子的动作,眼中更是泛起了泪珠,武媚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决定要立太子。”忽然冒出这一句话。李初回过头看向武媚娘,武媚娘掷地有声地道:“我要立李哲为太子。”
  如此突然的决定,李初有些诧异,明明武媚娘回到长安是想对付她的不是,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你要怎么办呢?我立下哲儿为太子名正言顺,你再想和他抢位子就没有那么容易。”武媚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看着李初,似乎迫不及待的想看李初变脸。
  “挺好的。”立定太子,那么就意味着争夺太子之位的事情到此结束。李初认同这是一件好事,没有像武媚娘希望的那样心急如焚。
  武媚娘接二连三的给李初丢出对李初不利的消息,偏偏李初全然不为所动,让武媚娘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对了!我让人从外面寻回来几样农作物,这些年试验的不错,改日陛下可以亲自去看看。”本来想要打击李初的武媚娘听到李初丢出这样的消息,蹙紧眉头询问,“什么东西值得你大惊小怪?”
  “等陛下亲眼去见过了,自然就会知道这些农作物对大周意味着什么。”玉米、红薯,这些都是耐旱耐干的作物,有了他们,天下的百姓就多了几样可以活命的东西,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武媚娘看到李初眼睛发亮的样子,依她对李初的了解,很清楚李初并不是信口雌黄的人,能让李初请武媚娘钱去亲眼看看的所谓农作物,定然关系着天下百姓的根本。
  “那么我等着你拿出来,让我亲眼看看你的这些东西究竟有多厉害。”


第175章 挑动人心
  能够再回到长安,是很值得朝中的许多大臣高兴的事情。
  好像忽然之间他们有了精气神。做起事情来更显得欢喜,曾经让他们觉得前途未卜,现在却是叫他们安心无比。
  武媚娘说要立太子,说到做到,回到长安的第二天,立刻颁下诏书,昭告天下,立李哲为太子。
  李哲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大好事砸到自己头上,却吓得他浑身直发抖。
  李哲想要拒绝第二次成为太子,还是身边的人反应的快,赶紧捂住他的嘴,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当的话,传到武媚娘的耳朵里,引得武媚娘勃然大怒,那他们可都得死。
  但是李哲现在都已经知道李初的心思了,他成为太子绝不是好事。
  “你可千万不要糊涂,这可是陛下亲自决定。诏书下达,若是抗旨不遵,陛下绝不会因为你是她的亲儿子就手下留情的。”提醒李哲不要忘记武媚娘的冷酷,如果李哲真的抗旨不遵,只会让自己陷入死境。
  终究想起武媚娘的心狠手辣,李哲再也不敢将心中的拒绝说出口,恭恭敬敬的接了这一份封自己为太子的诏书。
  孝庄太后:“这是好事。我在想武皇究竟想做什么。”
  自从听到武媚娘想立李哲为太子之后,太后们七嘴八舌的都在想怎么打消武媚娘这个念头,但是李初不愿意,其中孝庄太后也觉得这是好事。
  萧太后:“神龙政变,有没有可能再发生?”
  孝庄太后:“那就得看武皇怎么样行事。”
  两位都是知道后面历史发展的人,提起这些事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
  只听政变两个字都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吕太后问:“太子,那可是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人。武皇忽然决定立下太子。难道真的不想让群主继承她的江山吗?”
  李初这么多年,费尽心力的做下许多事情,怎么看武媚娘都不像不为所动的。
  这些年来,自从武媚娘登基以来开了女科,女官在大周来说再也不是不能存在的事情,随着一个个女官出头,在朝中站稳脚步,表面上谁都觉得女官不再那么不能容忍,暗里的人怎么想,若不是闹到明面上,谁乐意管他们来着。
  如果在这个时候武媚娘愿意支持李初,李初绝对可以稳坐太女位置,将来也能顺顺当当的继承皇位。
  只是武媚娘怎么就突然决定立太子?想来想去,一群人总是想不明白武媚娘的心思怎么的变化。
  李初:“虽然太子已立,可是你们是不是忘了两个人?陛下身边的两个男宠都不是安分的人。”
  “公主,不好了!”李哲那里得以被封太子,所有人都暗松一口气,慈心忽然急急的冲进来喊着一声不好,李初回头看过去,等着慈心的话。
  “陛下派来羽林军将公主府团团包围,并且颁下诏书,从现在开始,不许公主踏出公主府一步。”慈心将情况与李初说明,李初微微一顿,显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武媚娘是想做什么?
  慈心显得有些心急地问道:“现在怎么办?”
  在李哲封为太子的第一天却将李初禁足在公主府里,更派了重兵把守,谁能看不出来武媚娘是在防备李初,李初拧紧眉头,“没有原由?”
  慈心道:“只有这一句。”
  连话都没说让李初出去听,直接就把李初禁足在公主府。武媚娘这一手真可谓又快又恨。
  吕太后:“武皇这是又想干什么,一次两次的老是禁我们群主的足,禁又禁不了多久?”
  孝庄太后:“这一次,武皇动真格了。”
  别说孝庄太后有这个意识,李初何尝不是。从武媚娘打算封李哲为太子开始,情况就对李初不利。
  李初的权势朝中大臣都心里有数,武媚娘封太子之后就禁李初的足,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极为保障李哲地位的好事。所以这个时候不会有人为李初求情的,李氏宗亲的族人更加不会。
  从前的时候,李氏宗亲需要李初的庇护,因为拿不准武媚娘究竟会不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们需要一个人来和武家抗衡。
  现在李哲已经是大周的太子,板上钉钉将来肯定会继承武媚娘的江山,复李氏的江山,那么这个时候武媚娘也没有杀李氏宗亲的理由。李初就如同一个让他们踏上马鞍的凳子,可以舍弃了。
  如今李初被武媚娘禁足在府中,那就意味着,李初要被武媚娘看守起来,从今往后,外面的事不管如何都和李初没有关系。
  萧太后:“可是武皇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怎么会突然就把群主关起来,她到底想干什么?”
  孝庄太后:“群主想的会和我想的一样吗?有两个可能,一个不慎群主会满盘皆输。”
  李初沉着的回答:“现在赌一赌。但是当务之急是要以静制动。”
  不动,就不会给武媚娘更多的机会捉住自己的把柄,不动,往后李初会有反盘的机会,虽然可以有性太低,也会比现在就正面和武媚娘起冲突的好。
  下令把李初看管起来,更是皇帝的亲军,不难看出来武媚娘下的一个什么样的决心,在这个时候李初只要有任何的异动,接下来极有可能就会被人瓮中捉鳖。
  深深吸一口气,李初让自己稳住,慈心也急了,着实是武媚娘放出这个信息太打得人措手不及,局势也看来对李初极其不利,哪怕李初看起来都有些慌乱,怪不得慈心亦是沉不住气。
  “无事,谁想看着就让他看着。”理清楚眼下的局势确实不适合动手,若是动起手来,对自己将是极大的不利,李初不愿意让自己落于下风,虽然现在的局势看起来已经很难,那就不能让自己置于更难的局面。
  “陛下这个时候动手,何尝不是在等着我动手,因为现在的我如果动手,我要对付的人将不再是陛下而已,原本站在我这一边的人,随着显儿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子,他们都会站在显儿的那一边,我不动一切都好说,只要有一丝的异动,他们会群起攻之,不必陛下动手,就有人取我的性命。”李初分析眼前的情况,越是分析越是显露出她的稳重,也让她更加静下心来。
  慈心问道:“如此一来,公主所欲岂不是。。。”
  李初摇摇头,“不急,为了这个皇位,陛下能等那么久,我也可以等。”
  等待,终会给李初带来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一但显露出来,她可以完全捉住。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由天下人盯着她,布好局的等着她往里跳,她不会让自己落人把柄。
  宣太后:“如今的局势不利,更要等,只盼他们会给群主这个机会。”
  孝庄太后:“军校如何是好?”
  别的事情都好说,军校关系重大,孝庄太后着急地问起,李初:“你们说让末儿接管军校如何?”
  萧太后:“可!”
  以前武媚娘只想将军校交到李初的手里,因为军校的特别之处,更因为自军校建成以来,越来越出色的女官露脸,向天下人证明她们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不想认同女官的人,面对女人用和男人同样的手段成为朝中的官员,立足于官场,天下,他们总不能说武媚娘偏心,毕竟实力摆在眼前,就算想喊一声不公平,亏不亏心?
  正是因为如此,军校现在是不拘男|女的招生方式,随着军校出来的人才越来越多,眼看就要超过太学,有人注意起军校,也想抢过军校的掌制权,万万没有想到,武媚娘就算不让李初再回政事堂,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夺过李初军校的掌制权。
  毕竟武媚娘早年就已经不再任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