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至此,女子参加科举出仕一事,再也没有人敢拿男|女之别来表示反对。
  那么现在就得想想怎么安排这些人当官,男人的问题不大,主要就是女人的问题。
  针对这件事,武媚娘专门寻李初过去商量。如果把这些女人和男人一样放到地方去,究竟能不能镇的住?
  如果镇不住,或者是有人肆意伤害,这些女子不一定有反抗的能力。
  男人想要对付女人,有的是千种万种的办法,想要摧毁一个女人,也有的是办法。而且直接了当。
  “这有何难?派兵护送就是。我手里有一些女兵,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有些事或者一开始李初不是为了如今的情况而准备,但不得不说,却可以应对到现在的情况。
  武媚娘听到李初说出女兵两个字,满目都是差异。
  “陛下,不必误会,这原本是为我还有末儿准备的。现在看来我们还没有用上,这些女官先要用上。”保证这些女官不会受到男人的摧毁。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来也就不需要这样的准备。
  “就算派兵去,也不一定可以保护她们。”李初这个办法不是不行,只是不一定能够达到原本的目的。
  “那就要看他们的本事。女子想要当官,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以为通过了科举考试,得到朝廷的任命,就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活该她们最后被男人毁了。通过科举考试仅仅只是开始并不代表成功,如果她们不能在官场站稳脚步,斗不过这些男人,你我再怎么费尽心思扶持她们也是没有用的。”
  李初说的冷酷,但这也是一个事实。就算再怎么想帮这些女官,能帮的也仅仅是表面的,实际的还得靠她们自己去闯。
  “好。”显然武媚娘也看得分明,知道这个世上不管有多少人立起来,如果自己本身不能立起来,终究都会被人踩下去。
  “上官婉儿,你想留下吗?”这么多的女人里面成绩最好的人就是上官婉儿,武媚娘问起李初的打算,李初反而问道:“这样的人陛下舍得不留在洛阳吗?”
  武媚娘立刻笑开了,不错,像这样的人,怎么能让她离开洛阳?
  留在洛阳之内更能让她大展宏图,对于上官婉儿,那就是一颗棋子,自然如果要用好这颗棋子,就得放在眼下。
  “依你所见,把她放到哪里去?”武媚娘接着询问李初的意见,上官婉儿这样的人到底应该怎么样让她一展所长。
  “御史台!”这个地方好哇,之前武媚娘想用酷吏的时候就把这些人放在御史台,现在,同样也可以把上官婉儿放进去。
  武媚娘抬眼扫过李初,偏偏李初气定若闲,就好像完全没有察觉武媚娘的目光。
  武媚娘从榻前走下来,走,一边盯着李初,唇微抿,似乎在思量着什么,李初由着武媚娘在她面前走来走去,上上下下的任由她打量。
  “朕相信你果然对皇位动了心思。”李初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迹可寻,目的也十分明确,不管是收拢人心也好,震慑天下也好,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成为武媚娘的继承人。
  如果说之前武媚娘会思考李初是不是一时气急,这才会动了其他的心思,现在武媚娘可以确定李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步步为营,也要达到成为武媚娘皇位继承人的目的。
  李初抬起眼和武媚娘对视,嘴角弯弯道:“原来你之前并不相信我说的话,哪怕那些话是我对狄大人说,并不是第一个对你说的。”
  “不错,确实如此,因为我记得你告诉过我,你之所以想要权利并不是因为喜欢权力,而是为了保护你身边的人。”武媚娘很清楚的记得李初曾经说过的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媚娘才会觉得李初或者只是气急之下才会动的心思,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她这个皇位。
  现在看来,倒是武媚娘高估了自己。
  “得谢谢陛下所赐。”不提这些事也就罢了,提起这些事,李初就忍不住想往武媚娘的心上多扎几刀。
  “以前的时候陛下告诉过我,谁都不值得信任,可是我并不相信。却是你用事实告诉我,相信你的下场是怎么样的。”李初的声音很冷,至少武媚娘听的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战。
  “你恨我。”武媚娘感受到,因为自从裴观去后,她们母女的关系就已经决裂。可是武媚娘一直以为李初总会原谅她的,仅仅是因为她是李初的母亲。
  李初眼皮微动,“陛下总是问一些你自己都不相信的问题。有什么意思?”
  每一次都是因为一些事情,武媚娘就会抓住这个话题不放,周而复始。
  “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不是吗?你是君,我是臣,我为陛下分忧,陛下视我可用不可用,能用就用,不能用,只管舍弃。”李初觉得她们母女之间没有任何的感情,其实挺好的,不讲感情就讲利益,那么相互防备着,反而能够和平共处。
  武媚娘却愤怒地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以为你的父亲走了,接下来你就会全心全意的帮助我,支持我,结果却截然相反,你反而站在了我的对立面。偏偏你又告诉我,你想成为我的继承人,你是不是想让我死?”
  没错,对于武媚娘来说,李初说到想成为她的继承人,就是在无声的催促武媚娘去死。
  李初一时气乐了,嘲讽地问起道:“陛下可知道我最不希望死去的人就是父亲,可是父亲终究驾崩。我盼着你死,或者不盼着你死,终究谁都难逃一死。但是,我必须要为自己做打算,有些事情发生过一次,决不允许有第二次,是你一次次辜负了我的信任,一次次让我明白你对我们从来没有半分柔情,你宁愿成为一个皇帝,但是你绝不愿意做半个人的母亲。”
  “对,没错,我宁愿成为皇帝,也不愿意成为一个母亲,所以你想要我的位置,不是你想我就必须要给你。你说武承嗣怎么样?”武媚娘好像和李初赌气一般直接询问李初,意思不过就是让武承嗣成为她的太子。
  “随意。”只是武媚娘想通过刺激让李初变脸却注定失望。
  “我以为你会选武敏之,他可是周国公,不对,现在是魏王。你怎么不让他当你的太子,而是选择武承嗣?”要选武家的人,李初就拿武家的人来刺激武媚娘,武承嗣和武敏之两个人孰优孰劣,难道武媚娘心里没有数?
  拿一个武承嗣来刺激李初,哈,当李初是个傻瓜?
  果不其然,武媚娘脸色一变,怒火中烧的瞪着李初。李初摊摊手,“陛下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两家斗得不可开交,到后来到你死我活的份上。陛下知道后果?”
  武媚娘想挑起李家和武家的争斗吗,反正李初是不会参与其中。对李初来说,武家的人没有一个有资格作为她的对手。
  武承嗣,武三思,他们都不可能斗得过李初,这就是李初为什么不会随武媚娘的愿愤怒的原因。
  听出李初话里的威胁之意,何尝不是让武媚娘思量清楚,绝对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是吗?你是认定武家没有人是你的对手是不是?但是你不要忘了,我也姓武。”武媚娘冷笑地指出这个事实,武家的人不仅仅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她同样也是,李初敢大放厥词,好啊,那就斗一斗。
  李初眼中露出轻蔑,“如果陛下要自甘堕落,那就随意。”
  想帮武家的人争夺太子之位,随便呐,只要武媚娘愿意自己动手,这个太子之位就让给武家的人好了。可是总有一天李初一定会夺回来的!
  武媚娘不可能庇护武家的人永远,到那一天,武家的人绝对是一个不留。
  李初眼中闪烁着杀意,武媚娘并不是一个糊涂人。很清楚的知道,李初就算真的让出这个太子之位,早晚有一天李初也一定能够夺回来。李家的那些人,还有如今那倾向于李氏宗亲的人,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天下真正落到武家人的手里。
  就算没有一个人像李初这样能忍,但是他们一旦动手,也能让武家人伤筋动骨。
  武媚娘,果真要给武家带来巨大的麻烦?
  “我就不信我要是对武承嗣说出想立他为太子的话,他会不使出浑身解数来。”武媚娘也知道自己如果出手就是落了下乘,所以她要推人出来和李初斗。
  武承嗣,是要武承嗣,因为他够贪,而且到现在为止他只会更贪。
  一个太子之位,皇位的继承人太令人向往。
  而且一旦坐上这个位子证明他可以翻身,从前那些欺压他的人他都可以一一和他们算账,包括李初。
  “陛下可以试试。相信我,武承嗣出手都不需要我来。”不是看不起武承嗣,而是武承嗣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武媚娘不信邪,非要斗一斗,那就斗好了。
  没有让李初为此同她服一句软话,让李初还能像以前那样同她撒娇。武媚娘拧紧眉头,李初已经作揖,“陛下无事,臣告退。”
  虽然并不清楚武媚娘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还想挑起武承嗣和她斗,但一个武承嗣,李初真没有放在心上,所以,武媚娘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去安排女兵保护到地方上任的官员。
  *
  李初忙的不可开交,女官们到地方李初安排女兵保护,更专门告诉她们地方的将军哪一个可用,哪些不可能,要是真有什么危险,可以去寻他们帮忙。
  留在洛阳的女子,应该进哪里的,除一个上官婉儿,其他人李初都听宰相的话。
  所以早朝之上,除上面的一个女皇帝,文武百官的头头是李初这位公主,上官婉儿成为第三个能够站在明堂之上百官之列的女人,之前没有人敢多看李初一眼,可是打量上官婉儿的目光从来没有间断过,好在上官婉儿的心理素质强大,不管多少人打量她,或者是带着轻蔑好奇的目光,上官婉儿都不为所动。
  其实御史台有人最关重要,因为总有一些话不方便说,就得借御史的口说出去。
  一时半会儿李初也没让上官婉儿动,只是让上官婉儿尽快适应御史的工作。
  虽然一开始不适应竟然真的出了女官,看久了之后大家也就习惯了,好像和以前也没有什么差别,大家做事只看能力,又不看性别。
  好些人还发现,这些女官其实比起男人来要细腻很多。做事的速度,还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一来二去很快就淡忘女官的事情。毕竟拖了快一年的酷吏一案,终于经由审查,周兴等诬陷大臣证据确凿者以处斩,其他的小喽罗该怎么罚的就怎么罚,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人,不死也得脱层皮,只有几个有文化有水准的人,李初特意留下,也送到武媚娘那里,经由武媚娘点头才把人留下。
  来俊臣,李初念在他帮了个大忙的份上,让他当了一年的苦力才把人捞出来,本来嚣张的人一下子变得老实了,再也不敢和任何人大声说话,但审人时的手段,李初不得不说比起从前更胜一筹。
  而朝廷上有人冒出头来,原以为能掀起惊涛骇浪,却没有翻起半点浪丝来。
  “请立韩王武承嗣为太子。”有人上了这样一道折子内容概括就这么一句话。
  这一下子让人不由自主的看向武家的人,同时也有人盼着李初出面,李初要反驳,这件事要是真定下来,将来这天下真得姓武,那多少人得气死?
  武承嗣也算是下了血本,请了不少百姓到宫门请愿。
  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