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单纯的用男|女的身份来作为能不能参加科举的理由,古往今来,也没有女人当皇帝,现在武媚娘还不是当上了。
  皇帝都能让女人来当,其他的事情也就更不必说了。凭本事当的官,谁有本事谁就当,理所当然,别管什么男的女的。
  只要上面的人不闹,或者更应该说那些被武媚娘的酷吏政策吓得不敢动弹的人不出妖蛾子,其他的人翻不起大浪。
  李初也算是把所有的文书和奏折全部看完,考题只有一道题自然是不可能的,第二日,上完早朝之后,李初和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一道商议所谓的考题。
  不说,连武媚娘的同意的那道题就是李初出的最后的一道题。
  至于其他的考题,可以在这个考题上延伸,但是李初提出的这道考题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歪。
  武敏之就提出这一点,希望李初能够重视。李初那叫一个甩手掌柜,甩的利落,“既然争执不下,不如去请陛下做主。”
  皇帝是做什么的,就是在宰相争执不下,而且各有各的理由的情况下做下决定。
  听到李初这话的人全部都看向李初,难掩诧异。
  就算他们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也听说了李初和武媚娘最近的关系闹得有些僵,但是表面上李初还是站在武媚娘这一边的,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敢挑拨她们关系的原因。
  只是正常来说,李初应该是避武媚娘而唯恐不及,李初竟然是左相,其实也是可以拿主意的,偏偏李初却不拿?
  李初又不傻,她都已经跟武媚娘说了自己想争皇位。在这个时候,争就是不争,所以这些自己揽权的事情,李初能不做就最好不做。
  不管在什么时候,李初都得牢牢记住这个天下现在是武媚娘的天下将来。自己能不能如愿,那是将来的事情,在武媚娘还是皇帝的时候,那么李初就得听武媚娘的。
  “各执所见还是请陛下圣裁。”狄仁杰第一个同意李初去找武媚娘让武媚娘决定的。
  有钱却不揽权,更不会独断专行,越过皇帝做主,李初只要记住这一点,那么将来……
  狄仁杰是真的不想这样想起李初心思来,毕竟这条路想要走成太难了。
  然而李初早就打定主意,不管前路有多难,她都会一往无前,任何胆敢拦在她前面的人,她也敢一个个尽除去。
  从昨天开始武媚娘就知道李初今天肯定会和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前来商量考题的事情,眼见人都齐全的,而且有异义的人正好是李初和武敏之。
  等他们两个把话说明白,肯定告诉武媚娘,做这个决定在武媚娘。
  “其他人的想法?”想要问到武媚娘的想法,武媚娘也得问问其他人都是什么想法,现在站在对立面的是李初和武敏之,又有多少人是站在他们两个的身后,也就意味着站在武媚娘的身后。
  一件事,武媚娘想的可要多了,几个宰相本来在李初和武敏之争执的时候都不敢出声,这个时候当着武媚娘的面,一个个倒是积极的发表意见。
  总的来说,李初的理由大部分的宰相都是认同的,用天下来做考题,让考生们写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对考生们的考验。
  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人,而且能为朝中所能容。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也是大周需要培养的。
  “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不存在,只有解决问题或者是解决矛盾,才能保证一个王朝的繁荣,避之不谈,虽然眼下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但对将来绝对不是。江山传承,谁不希望能够千秋万代,否则也不会在当年费尽心力的打下这片江山,治理这片江山。先祖不畏艰难创下这份家业,因畏于人言,畏于少部份人的利益,而不顾大部份的利益?真正撑起家国天下的还是那大部分人。”
  这些话也就只有李初敢说出来,也只有李初说出来才不会让人觉得太过突兀。
  武敏之和李初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李初要的是这江山稳定,是千秋万代的传承,可是武敏之想的是当前。只要眼下的江山稳固,将来的事,那是下一代的事,与他们又有何干系。
  太多的人都是存着武敏之一样的想法,只想稳定一时,将来的问题将来再说。
  但这并不代表李初会和他们一样,要知道,李初的目标是下一任的皇帝,就算在武媚娘的手里,这些问题不会爆发出来,将来到李初的手里,那就绝对有可能一下子爆发。
  与其等到将来问题出现,矛盾无法缓和,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还不如在现在就开始想想怎么样缓和矛盾,解决问题。
  武媚娘轻声一叹,要说武敏之和李初的差距,大概就是这份所处位置的不同吧。
  其实很多年以前,李初考虑的都已经是江山如何稳固,如何能让大唐的天下继续传承下去。
  李初提出税改就是想减轻百姓的负担,也是为了让国库能够有钱。
  土地流失,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士族兴起,税赋是一降再降,要不是有那些商业税的支持,国库早就空了。
  所以在很早以前,李初就已经在着手准备解决这些问题,现在不过是把问题挑出来,希望天下人乃至皇帝都可以正视这个问题。
  “臣附议!”狄仁杰第一个同意李初的说法,也觉得发现问题不好当作不知道,既然他们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不如集思广益,让天下人来帮忙,想主意,或许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好办法。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仅仅是狄仁杰一个,其他的几位宰相,真正心存天下,心存百姓的,也很希望这一世的繁华能够再延续下去。
  “臣附议!”一个两个的人都站出来,他们能够体会到李初为长远打算,想要江山稳固,繁华延续的初衷,所以或许这一条路会很难走,但是他们愿意迎难走下去,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这份心能够得到同样的回报。
  武媚娘明白了,只要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着想,都不可能不同意李初提出的这个考题,武媚娘自然和李初想的是一样的。
  “好,这个考题朕同意啦。”武媚娘是想用这个考题是探出究竟谁是站在李初这一边,又有谁是站在武敏之这一边的,让武媚娘既是失望又是欢喜的。
  欢喜这些宰相真正心存天下,几乎都是和李初一样的人,也就意味着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和李初站在一起。
  失望的是,枉费武媚娘早早的就把武敏之安排入政事堂,但是直到现在为止,武敏之并没有完全融入政事堂。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更让武媚娘心下失落,难道武家的人就这么比不上李氏的子孙吗?
  就算李初是武媚娘生的,但是武媚娘第一反应都是,武敏之怎么就那么不如李初?
  得亏武媚娘没有把话说出来,说出来李初得怼她一句。
  她和武敏之是站在同样的一个起点的?也不想想教导李初的人都是谁?
  不说李治和武媚娘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李初系统的四个太后,哪一个不是了不得的人物,武敏之呢?
  按李初来说,武敏之能有今日成就已经不错,只是武媚娘要求的太高反倒显得武敏之更加不如李初。
  “还有其他的考题有争议的吗?”最难的一道题定下了,那么就来说说其他的考题吧。
  武媚娘示意其他人赶紧把想说的要说的话说完,一个两个的宰相,赶紧把手头的事情上报给武媚娘。
  总的来说,除了李初这一道题备受争议之外,其他的考题算是中规中矩。
  也因此没有什么人表示反对,那就意味着考题终于全部都定下。
  “科考的制度是不是也应该改一改?”在其他人忙着收拾今天讨论的所有问题之后,李初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本来一群都准备收拾回家的人,听到李初这一句齐齐的扭转头盯着李初,武媚娘道:“说说看。”
  “素日大唐的科考都是明卷考之,在考试之前,全都先往个宰相的府邸递送文章,也就是说,最后能够选中能够参加科考的人,都是经过宰相筛选出来的。不如这一次以密卷考之,天下想来参加科考的举子都在规定的那一天进入考场。让他们一道答题,考完之后,将他们所有的考卷全部密封,让人专门改卷,选出优劣。最后开殿试,以陛下亲自监考,取天下之才。”李初把一连串的操作方法全都说出来,武媚娘的眼睛立刻亮了。
  “这只怕有些不妥。”又开女科,又是密卷改之的,怎么听起来都让人有些不安。
  “有何不妥?密卷考试,密卷批阅最是公平不过,否则的话像以前一样开卷批阅,只看名字家世,有多少心存芥蒂的人就把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子刷下去了。这样的例子需要我把那些式子的文章翻出来做证据吗?”李初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确实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所以李初才敢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更别说这一次的科考可是还开了女科的,男的女的全都一起考,要是再让他们像以前一样的改考卷,先把人的名字看清楚,再看文章,至少所有参加科考的女子全都给刷下来。
  当然不能否认武媚娘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才会让李初作为主考官出现。
  然而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也不公平,不如按李初出的主意,把这些人名籍贯全都糊起来,谁也不知道谁是谁,就按文章的优劣来评比,再是公平不过。
  “还有,家中只要有参加科考的人,所有的主考和监考、最后的改卷人都应该避讳,谁若是不避,一旦查出来,考生的成绩做罢。”作为一个应试教育出来的人,所有的硬性条件还有限制人的办法,李初脑子里多了去。
  李初一个接一个的条件丢出来,偏偏还让人没有办法提出反对的理由。
  说来说去,李初也仅仅是想让科考变得公正,不再像以前一样,都有一己之喜好说了算。
  “甚好!”武媚娘听的那叫一个眼睛发亮,李初一套接一套的,都是为了取天下人才为大周所用。
  从前的科举考试因为刚刚完善不久,而且有很多问题也没有暴露出来。但是这一次一旦开了女科,让女人也可以参加科考,一定会有很多人针对她们的。
  只有抓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像李初说的那样,把所有的人名、籍贯全部都糊起来,就以文章的优劣取之。
  只有所有人都认为文章是好的,那么才可以取这个人才。
  绝对的公平公正,就算最后取出来的人才不少,也绝对没有人有异议。
  皇帝都已经叫好,说好了,他们还敢有什么问题。
  只是科举这样一改,很多人想动手脚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这就是李初和武媚娘一同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那些人想要浑水摸鱼或者是提拔自家的人,不好意思,你要是有本事那没意见,如果你没有本事,就好好安安分分的待着。
  武媚娘的心情很好,她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科举制度一改,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世族们在想提拔自家人也就没那么容易。
  当然啦,这么多年来,艺族的影响力在不断的削减,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不断的寻找机会,希望可以翻身把歌唱。
  算盘打的再精,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如今的他们若是安守本分,凭本事和能力在武媚娘的面前说话,武媚娘愿意听他们的,若不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