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敏之毕竟这些年已经有不小的根基,武媚娘既然早就和李初说起他们的婚事,不可能没有透出风让武敏之也知道。
又或者,在很早以前,武敏之就看透一切,有心布下局来,让所有人都成为他的棋子也未无不可。
总而言之,李初不敢掉以轻心,眼下的事,也不过是同样的方法对待。
武敏之,他们之间有仇,不管有多少的人想否认,都不能抚去这一点,仇在,那么不管做什么,都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不可以轻易的相信武敏之说过的话。
“长公主不相信我。”武敏之仅仅平静地陈述这个事实,李初道:“若是你在我的位置,你能相信我?”
武敏之敢问,李初就敢回答,明明白白的告诉武敏之。
得,话题至此,武敏之再也无话可说,李初也不多言,只是越过武敏之离开,萧太后:“谁都想不到,最后竟然要让群主嫁给武敏之,想当年,打从一开始我就觉武敏之可以作为驸马人选。”
宣太后:“当年要是群主敢动这个念头,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李治。李治,若是李治一直的活着,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事。”
是啊,若是李治活着,这一辈子武媚娘都不敢真正的做出称帝的事,可是人有时候人长寿就是最大的本事,比如司马懿,如今到武媚娘。
孝庄太后:“武敏之还是要小心,他的真假一时看不破。”
李初:“放心,任他再多心思,这门亲事我若不想,总有办法。”
吕太后:“等着群主的办法,最好能狠狠的回敬武后。群主都把话说透,武敏之要是再想闹事也没有那么容易。比起他来,我们是不是忘记一个人?”
选李初一句,也没有人问李初想怎么样,被吕太后一提,所有太后思量再三,一直没想到吕太后指的忘记一个人是谁。
吕太后提醒:“贺兰敏秀。”
宣太后第一个不以为然,“这么一个人值得你提?”
吕太后:“给群主填堵,所以要不要把杀了?”
这血腥的,动不动的就想杀人,萧太后:“一个不足为惧的人,杀她为何,都多少年没有见过的人,现在总不会再像当年那样的蠢。”
说到这里,萧太后也终于是想起一个问题,“系统,贺兰敏秀早就该死,怎么她的死可以轻易的改变,像李弘李治他们却不能?不对,应该说贺兰敏之兄妹两个现在都活着,这件事你不打算说说?”
系统:“无关紧要的人,无法影响历史,所以他们的变化没有人会在意。”
换而言之,李弘和李治的死都是影响整个天下,整个大唐走向的,想改,不是任何人都能改。
系统继续解释:“当年选择安定公主的身份,而不是太平公主,就是因为安定公主本来就是早夭之人,她的人生,未来,本来就是一片空白,所以宿主想怎么样活,要怎么样的改变相对阻力都要容易些。而且,太平公主的时间太少,不足以让宿主有机会强大。”
谁也没有想到,系统还有这方方面面的考虑,李初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
吕太后:“没想到系统办事竟然深思熟虑的。可是现在的武敏之可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人,这样可就算影响了吧?”
系统:“润物无声,一些变化,一点一点的做出来,如同宿主不断的为民做事,不断的得到威望,这些都不是一步达到,那么产生的质变,就算是谁都不能再轻易的抹去宿主所做的一切,毕竟后果或许有可能毁了这个大唐。”
大唐的繁华还有好些年,现在要是就毁了,那么他们可没有办法交代,有时候开始不由他们,到了结束,也不能再轻易动手。
萧太后:“所谓润物无声,滴水穿石,好啊,早就算计好群主,让群主不断的得到民心威望,这是不仅让群主可以在大唐强大起来,完全就是想让任何人都别再想轻易打群主的主意,那么当有一天群主积攒到一定的能力时,改天换地,同样也没有人敢吱声。”
系统显得有些心虚:“毕竟,这都是交易,说好的一切都看宿主自己。”
提醒了诸位李初究竟是怎么来到大唐的,又是怎么有这个太后群的,那都是老李家的祖宗换来的,思来想去,不是没有人想过要让李初成男儿,但是看了一圈李治和武媚娘生的儿子,要是武媚娘真的登基为帝,儿子会是众矢之的,谁让武媚娘容不下儿子和她争权,第一个想除的人就是儿子。
女儿,虽然不能名正言顺的登基为帝,可是只要能够救下李氏的宗亲,不让武媚娘肆意大开杀戒,杀得李氏宗亲殆尽,这也算成了,往后这个江山总是李家人的,李初当不当皇帝并不是必须的任务是吧?
众太后那是理得门儿清,不禁啧啧称奇,吕太后:“看来你们是早就算计好的。先前怎么不说群主得到民心和威望有这样的好处,早说不是让群主更积极?”
系统:“你们真以为宿主早知道民心和威望会是她的护身符,她就真的会积极向上?”
这可不一定,没准李初就想好吃等死,反而更不想多做事,不愿意多操心,毕竟操心的事对于她来说,太累!
众太后想想李初那年少时的日子,压根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任是太后们再怎么催促,她就是不急不慢的,只管刷家人的好感,其他的事,不好意思压根不在意。
“长公主。”太后们聊得如火如荼,李初一句话没吭。
出了宫上马车就回府,府门前依然叫人堵着,看到那些人,李初的心情可见的不好,因此望着他们问道:“怎么,城门堵我不见,到我府门来了?都回去,我累了,不想和你们说话。”
发话不肯和他们交流,李初往公主府走进去,有人想拦着,李初毫不留情的将人的手挥开,只身走进府内,不管外面的人都是什么反应,她都无视。
一群想堵李初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李初就算管武媚娘的事,并不代表她就愿意看着他们,进府后大门立刻关上,他们能去砸门?当公主府的卫兵都是吃素的?
李初一天天的事情太多,回到府里沐浴更衣只想好好的睡睡,结果刚躺下,慈心来报道:“城阳大长公主来了。”
别的人李初都可以不见,但是城阳大长公主不行,李初没有办法,只能站起来走出去,看到城阳大长公主坐在正堂前,看到李初走过来,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第一时间城阳大长公主关心的询问,“这些年在扬州可好?怎么人都瘦了?”
“事情有些多。没什么大事,人挺好的。”李初安抚城阳大长公主并不希望城阳大长公主过于忧心。
城阳大长公主在问道:“宫中刚刚传来消息,说是太后下诏赐你和武敏之成婚?”
武媚娘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她既然希望李初和武敏之的婚事早早定下为天下人所知,好让天下人知道武家和李家和睦,而且是一体的,所以在得到李初和武敏之的同意之后,立刻就颁下诏书。
“是。”虽然李初很疲惫,这个时候一点都不想说起这些事,然而城阳大长公主既然问了李初,也就一五一十的回答。
“你分明不愿意,为何还要答应?”城阳大长公主满心满眼都是心疼的望着李初。
李初忍下心中的酸楚,“到了这个时候,由不得我愿意或是不愿意。”
“这是你一生的大事,你父亲在时只问你心中所喜从来不讲政治,而你因为裴观的事有多难过。谁都清楚,难道太后不知?”城阳大长公主这样问起来,李初告诉城阳大长公主道:“有些事我不想告诉姑母,也请姑母不要再问。我和武敏之的婚事已经定下,不可能反悔。”
武媚娘也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反悔,毕竟,武媚娘准备了那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天,接下来的事,每一件都会是武媚娘迈向帝王之位的必要准备。
“可你的心里有多苦?”说来说去,城阳大长公主最心疼的依然还是李初,最关心的也是李初的心情。
李初沉着的道:“姑母,我的心中不苦。这门亲事要答应,之后可就由我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也请你照顾好自己。”
大家都能相安无事,不会落了把柄在武媚娘的手里。那么往后都能一直安静的过日子。
所谓苦不苦的,既然李初答应这门亲事,自然就有对付的办法。
她不喜欢做的事,就算拿着她许下的承诺让她做了,她也有办法让人不舒服。
“你的心里已经想好应对的办法?”城阳大长公主看到李初神情淡定半分,没有被人强迫的不喜,心下算是略定,只是关心地问起李初是否有别的准备?
李初点点头,“所以就请姑母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的。这门亲事定下就定下,嫁一个人而已,反正总是要嫁。”
就算没有武敏之也会有别人,武媚娘既然生起对裴观的不喜,认为裴观无法帮助到她,定然就会费尽心思的除掉裴观,这些事,李初这些日子在扬州想得很清楚,可是,终究没有想到,竟然是她害了裴观。
城阳大长公主的心中大石刚落下一点,听到李初那无所谓的语气,担心李初是不是心如死灰,所以才会一脸的无所谓?
“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我们想想办法,一定让这门亲事成不了。就算太后盛怒于你,绝对不会为了这门亲事对你不利。”城阳大长公主想给李初出主意,目标只有一个,想让李初可以遂自己的心愿。
李初连忙摇头地道:“这门亲事我已经答应下,既然答应就绝不会反悔。还请姑母不要轻举妄动。我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有任何的意外。”
如果是李氏宗亲的人出手不想让李初和武敏之成婚,这就算是犯了武媚娘心中的大忌,那么武媚娘绝对不会饶恕这个出手的人。
“此事请姑母千万不要插手。”生怕城阳大长公主听不进去她的劝告,李初只能再次叮嘱一句,“我会自己解决。”
眼看李初这样的态度,城阳大长公主自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她若是贸然出手,反而会坏了李初的大事,更另李家的人为此陷入危机。
“好。”城阳大长公主莫可奈何,只能道一个好字,“不过,你今天做的事真是让我们扬眉吐气。那薛怀义竟然让你母亲特意让绍儿认为族叔,给她长脸,我只要一想到你父亲刚去不久,她竟然……”
说到这里,城阳大长公主没能忍住的抹起眼泪来,李治活着的时候连天下都交给武媚娘帮他看着。可是李治才去多久,李哲被废,李旦虽然上位,也不过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完全没有半分实权,就这样子武媚娘,依然不肯安分,才不过两年的时间,竟然养起男宠来。
“这些话我也就和你说说,和任何人都不会提起。今天是我第一次说也会是最后一次,我知道你的心里比我更难受,否则的话也不至于敢和他如此针锋相对。”城阳大长公主说完也就试过眼角的泪珠,郑重的和李初说起。
的确十分难受的李初握紧城阳大长公主的手,“还好有姑母在。”
有些事情,李初和城阳大长公主的想法很一致。虽然她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武媚娘在李治死后会一直守着,但是她们也并不希望这么快武媚娘就要忘记李治,另择男宠。
这样的一声抱怨出城阳大长公主之口,入李初这耳,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
李初握住城阳大长公的手,城阳大长公主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