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地方,你想给孩子们请先生教他们读书练武都是可以的,你的手下也不差人。”在长安李初可以亲自教导侄儿们,到了地方李初就算不能亲自教导他们,也可以派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去教他们。
  “若想让他们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不一定非要在长安长大,但凡他们好学上进,将来必不负你所望。”裴观的劝慰更多是在于告诉李初人的命运,只有自己可以改变,别人再怎么帮他,如果他自己不够努力,不懂得把握机会,最终都会失败的。
  李初昂头看向裴观,“裴先生所言有理我都听先生的。”
  事到如今,李初确实不可能再改变任何事情。所以这个时候,还是想想怎么安排好李贤他们一家到巴州之后的所有事情。
  裴观环手抱住李初,轻声地道:“有我在,没事的。”
  裴观如此一句话,让李初的心一暖。事情太多了,想到李治交给她的重任还有武媚娘……
  这一年到头的事情不断,李初头都要炸了。回来,能够得到裴观在旁边守着,和她说一些话劝谏她。李初才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
  短暂的温馨总好过没有,李初愿意暂时的放松一下。
  而在李贤离开长安的那天,李初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都前去相送。
  李哲这个太子都能亲自前来,别的人就算看到李贤一脸颓废的样子,也都不说什么了。
  “此次一别,不知何日再见,还请兄长保重。”第一个开口的是李哲,端起一杯酒,李哲相送。
  李贤看着意气风发的李哲,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稍纵即逝,随后接过一旁端着的酒杯,冲李哲相敬,“太子请。”
  一声太子唤的百转千回,他是不肯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是废太子的事实,但是,到了现在却不能不接受。
  “此去巴州,一切小心。”太子进了就轮到李初,李初只是叮嘱李贤万事小心。
  “我都安排好了,只要你不作,你在巴州一切都会好的。”这句话李初小声的和李贤说,李贤听的一下子笑了,“姐姐到这个时候还担心我做出什么事情来?”
  李初一眼扫过他,“你为什么被赶出长安,你自己心里有数。”
  就算很多事情谁都没有说破,李治更是直接一道诏书下去,将李贤赶出长安,贬往巴州。李贤自己做过什么事情,自己心里清楚。
  自那天的事情之后,李初一直没有去看过李贤,就是想给李贤机会好好的反省反省。
  可惜,显然李贤从来没有想过要自我反省,如同现在听到李初的话,李贤的眼中尽是恨意,“这件事是你告诉父亲和母亲的?”
  “是不是我有什么关系?看看你身边的太子李哲,你做出那样的事情怎么还敢和他喝酒?”一眼扫过酒杯,那样意味不明的意思吓得李贤看上李哲,“你,他……”
  “注意你的表现,不要让人看出来你自己做贼心虚,让天下人笑话你。”李初提醒李贤别管他做了什么,千万不要说出口。
  李治给他留脸,如果他自己不懂得把握珍惜,那么,李贤就大声的嚷嚷出来,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都对太子做了什么。
  李初一提醒,李贤一下子镇定了下来,虽然眼睛直往李哲的身上瞟,总算控制住脸上的表情。
  “你动手的时候就没想过这是你的兄弟,从来没有害过你?”李初依然和李贤低声的询问。
  “姐姐在问我这句话的时候,为什么就不问问我为何突然对太子妃动手?我和她之间的事姐姐应该是最清楚的。是她想置我于死地在前,难道还不许我反击一二?”李贤质问李初是不是因为他被废了,所以不管别人对他做任何事情,哪怕是伤害他的事,他都不应该反击?
  “那么你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告诉我?”李初同样询问李贤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为何不告诉她?
  “告诉你又怎么样,不要忘了如果不是你,她一个宫女怎么可能嫁给李哲,如今更是成为大唐的太子妃。”


第132章 天灾
  换而言之,李贤是不相信李初的,是因为不相信,所以他更要自己亲自去动手。
  伤害过她的人还是从前他看不起的一个小宫女,李贤是认为自己能够轻松的把她解决的。
  可是他终是小看了这个曾经的宫女,人家不仅识破了他的计谋,更是倒打一耙,本来这件事是不会惊动李治和武媚娘的,她却要把事情闹大,闹的人尽皆知。
  “看,你们能查得到我动手脚,难道就查不出她也不干净?可是你们是怎么对我,又是怎么对她的?你说说看,我不告诉你是不是应该的。你总说你会保护我,你会保护我们,但是事到临头。就我们兄弟之间的事,你要保护哪个?你能偏心哪个?”声声的质问都是对李初的不满,李贤最不喜欢的就是李初说要保护他,可是事实?
  “你又怎么知道她没有受到惩罚?”李贤的愤怒李初可以理解,这件事说李贤的不是,李贤是有他做得不对的地方,韦欣同样也有,所以这件事如果只惩罚了一个,确实不公平,怪不得李贤不高兴。
  李贤瞪大眼睛,等着李初的下文,李初与他附耳轻声开口,“在你被贬至巴州的诏书下达之后,东宫传来太子妃大出血的消息。你以为我们的父亲和母亲会由着我们被人欺负?你又以为我说过要护你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对于李贤来说,先前的李贤确实是这么认为,被贬巴州这样的下场对于李贤来说,他敢做出那样的事情,就料到功败垂成之后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
  可是同时,李贤何尝不是在期盼韦欣出手的事情也会捅到李治和武媚娘的面前。
  如果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李贤是不会对太子妃出手的。
  听到李初的话,李贤眼中闪过惊喜。
  “有些事不告诉你不代表没有。到了巴州,一切小心,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弟妹,还有孩子们。”李初看着一旁的房氏和几个孩子叮嘱李贤。
  “是。”大家都做错事,没理由只有李贤一个人受罚,如今得知。就算是太子妃,生下了太孙的太子妃也同样受到了惩罚,李贤心中的一口怨气算是消散了许多。
  “一路平安。”李初往后退,让李旦还有李末上前。
  不管他们曾经的感情有多不好,但是现在李贤落难了,按照李初对他们的教导,这个时候的他们就应该善待李贤。
  送给李贤的东西都是一车一车的,看在李贤的眼里,李贤握了握拳头,终是所有都收下了。
  他已经没有了骄傲的资本,不是王爷,也不是太子,没有俸禄,一无所有,如果不拿着他们赠送的这些东西,李贤都不知道如何养活一家子。
  终是渐行渐远,李初的目光落在李贤一家远去的马车,李末小声的询问,“贤哥哥将来还能回来吗?”
  这个问题李初没有办法回答,李哲却道:“会的。”
  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说出这话,李末高兴的欢呼,“那就好,那就好,太子哥哥说了会肯定就会。”
  哪怕是李末都懂得这个道理,其他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这心里,怎么还是舍不得。
  直到再也看不见李贤他们一家的背影,这兄弟姐妹们才回去,可是长安,风云再起。
  新年一过,各地都传来告急,各地大旱,连秧都没办法插,这样下去,一年的收成都成问题。
  这件事,李初和裴观一道进了宫,这些年各地总是发生大旱之事,人人都说是因为武媚娘引起的,为此对武媚娘的不喜,多少人都看在眼里,武媚娘早就下过罪己诏,同时也想出过对应的办法,可是终是没有完全的解决。
  此时让李初和裴观进宫,都是因为这两位近十年来都在忙修渠引水,此时天下再有干旱,就得找他们两个想想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办法是有的,只是这个办法有些危险。”李初其实早些年就已经对大唐的情况做过详细的调查,干旱不断,修渠引水虽然解决了部分周线的问题,然而,最难的地方并没有真正的解决。
  “只要有办法就行,再难都不怕。”听到李初说有办法,政事堂的宰相们着急的希望李初能够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决定到底要不要做。
  李初摊开了和裴观一起绘制出来的水利图,“这是这么多年来我和驸马一道修过的渠,当年从一开始我们就想过,如果大唐忽然爆发大部分的旱灾应该怎么办?所以我们新修水利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这个问题,也有了对应的策略。”
  说到这里,李初顿了顿,目光看向裴观,裴观却点了点头。
  如今天灾不断,连春种都成问题了,要是再不想想办法,这一年大唐的百姓日子可怎么过?
  “黄河,长江之水。我们修渠之时想过要引着长江黄河之水以救天下干旱,所以我们修过的水利工程全部都是围绕着长江黄河修的,也就是说,只差一个口子就能够接长江黄河之水为民所用。”李初指出大唐最有名气的这两道河流,谁都知道这两道河流的重要性,当初提出大胆想法的李初和裴观,这么多年也一直在验证着他们的想法没有错。
  “还请公主明言。”就算要引长江黄河之水为所用,但是怎么引是个大问题。
  李初开始指着水利图和所有人讲解,太后们一直以来都看着李初怎么和裴观配合,如今看到李初说的绘声绘色,宣太后:“这本事要是学会了,将来可是能造福无数百姓的。”
  吕太后:“那你学会了吗?”
  宣太后摇了摇头:“不行啊,学不会。这也太难,看看这图上画的什么,还有什么绝堤,易崩之地,不行,听不得。”
  那么多年依然还是听不懂,这也不是宣太后愿意的。
  不懂就得认服,还是让懂的人来做这种事。
  “依公主所言,要是真的引长江黄河之水,灌溉入田是有风险的。”听完了李初的一番话,所有人总结出来中心。引水入田很有风险,稍有不慎可能会毁了附近村镇百姓的房屋和百姓。
  “因为其实并没有完全做成,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风险。”李初连忙的说明情况,“我们原本是打算在黄长江和黄河两边再修几道闸口,然后再考虑引水入田。可是现在想要再修闸口并不容易。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修这几道闸口最少要两年的时间。所以如果想在这个时候引黄河、长江之水入田,就要担起风险。”
  宰相们交头接耳的讨论,李治问道:“你们有几成把握?”
  “五成。”李初和裴观早就讨论过这件事,李治握紧了双手,“此事,必要一试。”
  诫就有可能救大唐,不试的话,那么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接下来的大唐会很难。
  “这件事由驸马负责。”李治下定的决心,更想让裴观钱去负责此事。
  “是。”裴观没有半点犹豫的印象,这是他的专长,他会想尽办法做好。
  “陛下,若要试就要将附近村庄可能被淹没的百姓全部都迁出来,一时之间只怕不易做到。”是啊,这么大的工程,按照李初刚刚解释的可能淹没的范围,那么他们就得现在开始准备工作。
  李治道:“一定要说动百姓,让百姓们自愿帮忙。”
  天下大旱,谁心里不着急,谁心里不盼着能有人想办法解决问题。如今已经找到办法了,只是有风险而已,有风险大家一起承担。而不是一味的扣在一个人的头上。试就有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