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初给了卫因一个赞赏,“不错,这回卫因看得明白。”
  李末在宫里那是人人都捧着,就怕惹她不高兴,所以事事都如她的意,到李初这儿,李初可不纵人,闹脾气可以闹,反正李初是不会去哄的,话,说出去的是事实,李初定不会为了让她高兴就改了。
  长大,谁想长大,长大了就要自己撑起自己的天,就要去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可是,终究他们依然要长大,依然的接受长大的事实。
  “人带下去好好安顿,让她将自己的来历全都写出来,其他的事,你们知道怎么办。”李初没有忘记那位婆子,虽然人是李末要带回来的,只是这个时候李末是不会想起如何来安置这个人的。
  “是。”曲和应声去办,人的事全都是曲和在办,哪个人的来历都是他经手查出来的,府里上上下下的人,各自都负责什么事,也都是曲和说了算,李初把这个用人的权交给曲和,曲和做得很好。
  李初交代完即走了,曲和的目光落在那位婆子身上,“跟我来。”
  谁也没有注意到婆子在进入公主府时,眼中闪过的光芒,是不是,她遇到真正的贵人了?
  李初没有把婆子的事放在心上,可是曲和却在半夜将婆子写下的东西十万火急的送到李初的面前,李初好在没有睡下,曲和急急地道:“公主请看。”
  好久没有看到曲和的脸变成这样了,因此李初接过他递来的纸,三大张的纸啊,写得满满的,上面的字十分端正,可见是经过多年练成的,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难得,难得。
  待看完上面的内容,李初的眼中闪过惊讶,“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除了奴,并无他人得知。”曲和是第一个经手这份东西的人,因此在看完后的第一时间就给李初送上来了,眼下,不过就是想看看李初还有什么样的吩咐。
  “这上面所指的人,素日行事如何?”李初对于满朝的臣子都有相对的评价,曲和来的时候也将相关的文书取来,给李初送上去。
  李初在看完的人的全部履历后,拧紧了眉头,“既然是因为上官仪发迹的。”
  “公主此人深受天皇和天后的信任,仅凭一个婆子的几句话,若是将此人捉拿问罪只怕不可行。”曲和有些担心的提醒李初。
  “所以如果想要将此案定论,就得拿出真凭实据来。你去仔细的问那个人,不妨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如果想要将一个朝中大臣拉下马来,只凭她这些话不够的。问她要证据,如果她有证据可以证明,那么这件事我会帮她做到。”李初的眼中闪过坚定,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了,如果明知道有人取而代之,她一个当公主的也不去管。将来这个大唐的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此事是否要和天皇和天后说说?”曲和纯粹就是询问李初的想法,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尤其这个人还是李治和武媚娘的重臣。这么多年来为人行事还算出彩。
  摇了摇头,李初答道:“没有证据之前谁都不许说,这是朝中重臣,没有证据就胡乱说话。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她很清楚李治和武媚娘是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不能轻易的把这件事捅出去。
  曲和听明白了,应下一声是,李初再叮嘱地道:“这件事你去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是。”明了李初的意图,曲和应得十分爽快,这就退了下去。
  一旁立着的人,虽然听到李初和曲和的交谈,但是他们都不清楚事情的始末,听来也是云里雾里。而李初在最后吩咐了曲和此事不能让别的人知道,所以一般人也不敢询问究竟怎么一回事。
  只是这夜李初竟然一夜不眠,人就坐在踏前,手里拿着曲和送上来的两份东西,别的人不清楚曲和到底送来的是什么,可是太后们一清二楚。
  萧太后:“这样的事屡见不鲜,群主想管想要杜绝只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初:“世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更要做。竭尽全力的去做。”
  事事若是都知难而退,那么还会有谁来坚持这个世界的公理,或许一个人能做的太少然而还是得做。
  李初握紧了双手,“我有一个想法。”
  她才说完吕太后已经接话:“这种查案的事最好的人选当然是狄仁杰了。”
  不错,李初正有这个打算。事情是不能告诉李治和武媚娘不错,可是狄仁杰是正直聪慧的人,像这样的事,若为狄仁杰所知,狄仁杰也会配合调查清楚的。
  而且朝中的官员各有来往,狄仁杰有时候做事更方便。
  吕太后能够一语道破李初的打算,李初沉着许久:“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
  宣太后:“群主我们支持你。就像你说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太多的不公平。如果连群主知道也当做不知道的将此事掩埋了。那些死去的人,他们会死不瞑目的。”
  一想定了主意,虽然天快亮了,李初还是和衣而眠。
  “看着时辰,下朝差不多那会儿唤我起来。”李初睡下前不忘叮嘱一声,“另外,末儿那里照看好了,吃的用的都要看好。”
  “是,公主放心。”李末也是公主,和李初一母同胞,天皇和天后的又一个掌上明珠,伺候在李初身边的人都是那么两位派来的,自然是不敢怠慢李末。
  照顾得当,让李末开开心心的,那是他们的职责。
  睡醒出门李初目的很明确,就是去找狄仁杰的。
  她也不去皇宫的门前堵人只是在狄仁杰下朝必经之路等着他。
  和狄仁杰算是老相识了,李初派了慈心过去,狄仁杰一看到慈心立刻明白是谁来寻他了,按这么多年打交道下来,李初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所以狄仁杰利落的随慈心去见李初。
  李初请狄仁杰在一处茶摊相见,光明正大的在人前把手里的东西递给狄仁杰,“昨日意外收获,请狄大人过目。”
  正是那位婆子自己写下来的三张大纸的内容,东西给了狄仁杰,李初也就开始倒茶,自己一杯也不忘给狄仁杰倒上一杯。
  狄仁杰正在翻看着纸张,茶递到了面前,狄仁杰客气的道一声谢,“多谢公主。”
  “谢就不必了,狄大人看完之后说说你的看法。”李初一边喝着茶,一边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
  狄仁杰应一声是,还是捉紧的看,只是越看,狄仁杰也是拧紧了眉头,可见为难。
  “这个案子狄大人查还是不查?”李初的来意很清楚,这件事她知道了,虽然现在没有证据,但她已经派人去查。只是术业有专攻,李初还是更相信狄仁杰。
  “查,自然是要查的。”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狄仁杰掷地有声的回答。
  “如此大案,此人实在凶残至极。只是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想要查到证据证明何其难呐!”狄仁杰一直拧紧眉头,不是因为此中的人是朝中重臣,而是因为想找到证据太难了。
  无证无据,狄仁杰也从来不会因此而断案,更别说这还是朝中一方大吏。
  李初接话道:“我已经派人去再问那人,只要有半点可能查到证据的线索都不会放过。到时候如果狄大人想去,也可以一道去查查。”
  “此事居然公主已经派人去查,若是有什么想不透的地方,可以唤臣来,若是一道出手,只怕多有不便。”没有证据之前最不宜打草惊蛇,狄仁杰还是信得过李初的。
  “其实我有一个主意。”虽然让人去查案子最是艰难,不过李初有另外一个主意可以最快的破了此案。
  狄仁杰立刻道:“公主有话不妨直说。”
  李初看向狄仁杰,神情有些为难,故才会一直欲言又止,狄仁杰催促的道:“公主来寻臣是想让臣帮忙破了此案,公主既有主意何不明言,可行或是不可行,再议。”
  是呀,不管是什么主意,总得说出来才知道到底可行还是不可行。
  “方才狄大人说到打草惊蛇,我却想到引蛇出洞。做贼总是心虚的。”李初把话挑明了,但是那去打草惊蛇的人可就危险了。
  李初是用计,想要用计让人犯错。
  “我们想查到证据太难了,倒不如让人把证据给我们送上门来。”引蛇出洞,蛇一定会露出破绽,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抓住机会下手,李初想想说来。
  “公主,不如双管齐下。”打草惊蛇这个法子不是不可行,但是效果未必。狄仁杰的意思还是拿到证据才好。
  李初思量半响,“好,这件事就按狄大人说的做。双管齐下。一定要把恶人惩处了。”
  他们两个人还能对付不了一个恶贼?李初还不信了,那人的脑子比他们还好使。
  “公主可知宫中的明崇俨明道长对太子多有偏见。”李初的事情说完,狄仁杰开始说起朝中的一些事。
  “修道之人都是方外之人,从不参与朝事。明崇俨倒是个例外?”明崇俨进宫才多久啊,竟然传出这样的话来了?李初不是不相信狄仁杰,只是有些意外明崇俨是这样的人。
  狄仁杰显得忧心忡忡的一叹,“公主是知道太子和天皇还有天后的关系如何,怕只怕明崇俨明道长的进言更是受人指使。天皇和天后器重明崇俨,若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不管他怎么说太子都不是无伤大雅。若为天子近臣,受天子信任,一句话毁了太子不是难事。”
  这些道理想必李初比谁都清楚,只是李初尚且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一时不查。
  狄仁杰在此时出言提醒,其实就是怕当李初察觉的时候事已经成了定局,到时候再想挽回就更难!
  “太子年轻,过于锋芒毕露,这不是好事。还请公主殿下劝谏一二。”狄仁杰确实忧国忧民,一声轻叹,更是希望李初可以出手。
  但是别的人李初都能劝,也可以保证那个人听得进去,独独李贤啊,李初没有少劝,但李贤一直都听不进去。
  “上一次常乐大长公主的事,想必狄大人还记得。”在这个时候李初提起已经发生过了半年的事。这件事起之因是是因为常乐大长公主,也和李贤脱不了干系。
  “因为此事公主和天后争执,朝中虽然不敢传论,但各自心知肚明。臣自然也是知道的。”狄仁杰说的都是老实话,当时想劝李初不要和武媚娘正面起冲突,盼她们不好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所有人都进不去李初的府邸,最后只能默契的不敢多提。
  李初望向远方,看着人来人往,目光变得游离,“自己的兄弟,我比你们更了解他们的性格。狄大人也说过太子年轻不懂得藏拙,不明白作为一个太子想要稳坐太子之位有多难?”
  “他以为自己成为了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皇帝,却不知古往今来有多少太子可以顺理成章的继任成为皇帝。错而不自知,听不见进谏言,依然我行我素,狄大人,不是我不想帮忙,而是我帮不上忙。”
  对于李贤李初早就已经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劝告,可是,李贤一句都听不进去。到如今他到底引起了多少人的不满,只怕他自己都不清楚。
  如狄仁杰这样的臣子想为他尽心,若不是没有办法从李贤的手下入手,又怎么会寻到李初这里。
  “公主,这是太子,国之储君,纵然太子有再多的不是,还请公主宽恕。万不能看着太子被废。”狄仁杰面露悲痛,何尝不是带着祈求的希望李初能够出手。
  李初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