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太后:“说来武家那两个武承嗣和武三思,还没有返回流放之地吗?”
  没头没尾的一问,萧太后答:“并没有。从长安到洛阳都快小半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该不会是那两个要留下来了吧。”
  吕太后:“留下来也有留下来的用处。比如,武后如果想要刺激武敏之,那两个人难道不好用?”
  人只要在武媚娘的眼皮子底下总有它们的用处,像武媚娘这样的人,人一定会用到极致的。
  上回武敏之的表现,相对是让武媚娘满意的,而且武敏之算计了她往后就是想杀武敏之都不好轻易动手,就这样的心计,武家的武承嗣和武三思定然是比不上的。
  能干的人和不能干的人,谁都知道怎么选。
  “让他做事也要盯着他。”做事还不够,更得让人盯着,武敏之不是省油的灯,武媚娘要用也得提防。
  李初沉吟下来,武敏之啊武敏之,若是他知晓自己将来会活得很艰难,不知是否还会犯下先前的错。
  不管会不会,人只能朝前走,没有后退的机会。
  “你父亲让你此番去吐蕃,给了你什么权利?”武媚娘话风一转,竟然问起李治给了李初什么?
  李初直接回答道:“调令天下兵马之权。”
  这倒是没有错,而且调令天下兵马这事,李治一定会跟武媚娘说的。自己的女儿出征在即,虽然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可是李治对李初是寄以厚望,巴不得李初可以一战成名。
  观李初多年,行事小心谨慎,从不仗势欺人。权给了李初,李治并不担心李初会滥用权,只是为防万一。权在手,只要李初发现不对,她就可以调令天下兵马,一道平定乱事。否则放李初一个人前往吐蕃,到时候出了什么意外,那该如何是好?
  凡事就得小心再三,诸多准备,所谓有备无患,换成武媚娘来,武媚娘想来定也同样会这样的安排。
  武媚娘点了点头,“那就好,有了如此大权,你去了吐蕃我也就放心了,只要你能将此次的乱事平定,最好能让吐蕃从今往后再不敢动半分和大唐相斗的心思最好!”
  这样的要求说过分也不过份,大抵还是可以的,李初思量了会儿答道:“震慑于各国,杀鸡儆猴。”
  “然也!”武媚娘赞赏的开口,正有此意,一个吐蕃都敢对他们大唐叫板了,可见各国又是怎么样的蠢蠢欲动,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借机震慑于各国,接下来的大唐将会有数之不尽的麻烦。
  麻烦,一个大国原本不该畏惧麻烦,但也不愿意麻烦缠身。
  和各国的往来大唐还要继续。要是每一个都像吐蕃一样存着侵犯大唐的心,进犯大唐的事,那就万万不能容忍。
  “母亲放心我明白,一定会办好。”郑重的保证,李初定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你父亲将天下兵马的大权都交给你了,我也没有什么可以锦上添花的,此行万事小心。我等你凯旋而归。”赢是希望李初一定可以赢的。李初点头,她会赢的,不管让她怎么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她都一定会赢的。
  第二日,李初在群臣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领着人往吐蕃去。
  武敏之一眼扫过李初问道:“是公主和皇上要的我?”
  “你觉得呢?”骑马奔驰着,武敏之没有来得及问的问题,必须捉住得闲的这会儿问问,可惜李初不如他所愿的回答,反而问起他来。
  “显然不是,或者从一开始皇上就没打算让我跟着公主一道去,只是皇后点名要的我随公主一道。”有些事武敏之不是不清楚,但更想得到确定的答案。
  这个答案旁的人是不会愿意给他的,只有李初会。
  “既然确定了,就好好办你的事。”问出这个问题的武敏之定然猜到了武媚娘的心思。那么就更应该好好的办事,不能落人于柄,把自己置于死地。
  “多谢公主如实相告。”武敏之道一声谢,由衷的感激。
  “我欠你一个人情,还有一个耳光。”打下去就是欠了人家的情,李初可是牢牢记住了。
  不提这事,武敏之都忘得七七八八了,“很好,能让公主欠一个人情,我是赚大了。”
  这肯定是真心话,贺兰敏之和李初交手多年,李初的能力和本事,还有在李治和武媚娘面前能说得上话的地位,他都清楚。
  武敏之更明白,武媚娘对他是有戒备的。相较于武媚娘来说还是李初更方便接触,只要有李初帮忙,武敏之不至于死的太惨。所以能让李初欠下一份人情,对于武敏之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
  至此再无二话,一行人急忙的赶到安西都护府,还没到达军营却听到一阵号角的声音。
  “这是冲锋的号角。”曲和之前到突厥,冲锋陷阵的号角他都记得,此时一听立刻明白了。
  李初拉住缰绳是,“公主现在怎么办?”
  所有人都在等着李初说话,眼下前线已经战起,那么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我记得安西都护是刘仁轨为。走,我们去见一见这位名扬天下的名将。”虽然弄不清楚吐蕃的情况,大唐内的情况,李初是记得牢牢的。
  说去,李初带着人立刻持了旨意前去都护府,那已经年为七十的老将得知李初这位公主前来,立刻出来相迎。
  “深夜惊扰了都护大人,还忘记都护大人勿怪。”李初极是客气,没有摆出半点公主的架子,冲来人客气无比。
  “公主说笑了,公主说笑了,公主远道而来,快请,快请。”人虽老,精神不错,刘仁轨同样客气的请李初入内。只是想到圣旨中的内容,刘仁轨看到李初年轻的模样,心中震惊无比,他们的皇帝陛下不是在开玩笑吧,既然让他们全都听从李初的安排,李初要这个仗怎么打他们就听话的怎么打,可是李治怎么能让一个小公主来此处理这样的的事?
  这可是关乎两国的大事,稍有不慎,将要打得震动天下。
  虽然心里直犯嘀咕,但是有些话总是不宜说出口的。
  “有劳刘都护了,我想问问吐蕃和边境现在是什么情况?”此来的目的是什么?李初记得一清二楚,也不赘言,直奔主题。
  “尤其是吐蕃,吐蕃的文成公主现在如何?”那是为大唐不远万里和亲的公主,李初想确定她的安全。
  “文成公主已被下狱,吐蕃进犯,意在指大唐欲文成公主之手,预谋杀他们的储君,夺吐蕃的传承,居心不良,文成公主可以先不处置,但一定要让大唐付出代价。所以从三天前开始,吐蕃连连兴兵进犯,三天打了不少仗,我军士气低落,有些不敌。”虽然对李初的到来心存疑惑,可是李初问起相关的事情,刘仁轨还是一五一十的回答了李初。
  李初听的明了,“如此说来吐蕃是想和大唐再起战事,打着文成公主毒杀他们太子的旗号,指责我大唐不仁不义,目的是要夺我大唐的领土。”
  刘仁轨没有料到,李初倒是明了,吐蕃的意图,能知道,好吧,应该不是一般的小公主。
  “既然我军士气低落,刘都护没有想办法激励士气?”身为一方都护,总揽军政大权,士气低落总得想办法激励士气,让将士们一鼓作气抵御外敌。
  乍然被问到头上,刘仁轨连忙答道:“尚未查清文成公主之事,老臣也不敢轻易断言。”
  “不是不想做,只是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话不能乱说。刘都护慎重我明了,不过你也该告诉我军将士们,我们大唐的公主绝对不会做出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来。一个愿意为了两国的和平,不远万里嫁到吐蕃多年的公主,怎么可能会动手毒杀吐蕃太子。吐蕃竟然指责我大唐指使,更是贻笑大方,不知所谓。若是大唐想让吐藩内乱直接杀了吐蕃的赞普,难道不比杀一个太子强得多?”
  李初把情况细细给刘仁轨掰开了说,一眼就轻视李初的老将,此时惊讶的望向李初。
  “刘都护,我说的可有几分道理?”李初询问起来,刘仁轨连忙地道:“有理有理。”
  “不过刘都护,我希望在文成公主的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暂时不要和吐蕃再起战事。”有理是有理,接下来还得将自己的要求说出来。
  “吐蕃进犯若是我们不迎战,岂不是让吐蕃认为我们怕了他们?”刘仁轨将自己为什么一直不避吐蕃之锋芒的进犯,一直迎战的原因道来。
  李初道:“争一时之气没有意义。吐蕃不是说我们大唐想要挑起他们吐蕃的内战吗?既如此,不做怎么对得起他们的诬陷。给我半个月的时间。”
  面对刘仁轨诧异非凡的眼神,李初镇定自若的道:“只要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之后,我不仅要让吐蕃番求的大唐网开一面,更会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唐不是他们想陷害就可以陷害得了的,陷害了大唐就要他们付出代价。”
  口气很大的,刘仁轨都怀疑,李初是不是信口开河。
  “公主此事非同小可。”刘仁轨想隐晦的提醒,李初不要夸下海口。说出去的话,若是做不到是会引得天下质疑的。
  李初道:“军中都有军令状,那我就和刘都护立下军令状好了。”
  军令状三个字,一丢出去,刘仁轨立刻明白,李初并不是在开玩笑的,她是确实有此打算,也确定自己可以做到才敢放话。
  “公主军中无戏言。”虽然明了李初的意思,然而并不代表刘仁轨就会相信李初,一个年轻的小女郎,又没有上过战场,更不懂得行军打仗的事情,一来就和刘仁轨夸下海口夸任是谁都不可能相信。
  “好,若是我做到了,那么此次和吐蕃交战一事,刘都护全权交由我来指挥如何?”李初讨要一句准话,想确定刘仁轨是不是可以做到。
  李初这话赶话的转变得太快了,快得刘仁轨都在想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的着了李初的道。
  “怎么,刘都护不相信我,连我讨要一句准话你都不敢不应,你究竟是信我还不信我的?”问得刘仁轨老脸一僵,对啊,要是相信李初,自不该质疑李初,要是不相信李初,李初和他打起这个赌来,他都确定自己会赢的,怎么就不爽快的答应下?
  刘仁轨就发现了,这件事到了现在是不管他怎么的说,怎么的做,都将按李初的想法实施,李初无论刘仁轨是同意或是不同意,有些事她都定要去做,按她的想法去做。
  “公主,有陛下的诏令在,你要做的事,老臣理当听命,不过,公主,此事滋事体大,公主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不了解吐蕃,为了大唐稳定,老臣质疑公主亦是莫可奈何,请公主体恤。”刘仁轨和李初一番交谈大体明了李初不是一个寻常的女郎,看她话中设下陷阱,让人不管是进还是退都只能按她的意愿去做,刘仁轨只能把话摊开来说。
  李初笑眯眯地道:“看,刘都护有话直说就挺好的。你不相信我,因为我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你怕用大唐将士的性命闹出诸多的事,你心里有百姓,有将士,正是为将之立身之本,理所当然。我提出半个月时间,半个月改变不了太多的事,半个月我要做不到,与吐蕃的战事,我再不多言,尽由你来指挥,如何?”
  想让人答应,就得把人最最在意,最最不想否认的事尽都说出来,让人在明了利害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刘仁轨算是明白了,李初来了,诸事刘仁轨只要不是想拂李治的意,打李治的脸,就得想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