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嘛,只好把事情往轻里说,确实随便一想罢了。
  李治无奈地一叹,“要是谁都能随便一想就能想到诸多办法,多好。只是这许多的事你确定你都能办法?”
  另有所指,李初手中的事不少,李初能顾得上?
  “都不是一时便要做成的事,有何不可。”别看李初的事好像很多,需要她亲自出马,亲自上手的事独独就是学医术和厨艺,医术,书已经背完,李初正学号脉,除了李十一娘,太医们都以为李初学着玩的。
  李初不想和人解释,李十一娘的医术不错,有一个师傅领进门足矣。
  “你照顾好自己,莫太累了。”李治一想不错,计划是计划,李初的计划不少,需要她亲力亲为的并不多。
  “雕版印刷术归工部管吗?我去工部找谁一起改进?”李初问起眼下就要做的事,改进印刷术,说好的。
  “可。慈心,公主到了工部,让人都听公主的话,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李治吩咐下,慈心对朝中的事,李治手里的人都是有数的,让她去安排要是还敢有人不拿李初的话当回事,该怎么处理用不着和他说。
  “诺。”慈心被点名,恭敬地出列应下。李治指李初面前的折子,“写写让朕看看后续。”
  虽说李治早习惯李初做事雷厉风行,但改进印刷术可以放放,李初脑子一系列的计划李治更想知道。
  李初倒是没想忘记李治的吩咐,被李治一提,李初一屁股坐下,“写,马上写。”
  说写即写,武媚娘直接着在身后看起李初写的内容,李初倒是无所觉,该怎么的写就怎么写,自然注意不到武媚娘在她的身后看到她所写的内容,眼中闪过的惊愣。
  李初用了小半时辰终于把折子写完,拿起轻轻地吹气,想将上面的墨汁吹干,武媚娘一手抢过,拿在手里细细地看,细细地品,李治着急地询问武媚娘,“媚娘,如何?”
  武媚娘道:“请陛下稍候,妾为陛下一读。”
  李治想抢过来看看的,武媚娘都没有细品完,想都不给,还是她念给李治听吧。
  李初想要以报馆令天下有才之士以自荐,因为她的报馆写的不仅仅是民生,国事,更有诗词歌赋,文章若是写得好的同样可以登在报上,传扬天下,令人皆知。
  天文地理算术,都可以登出来,大家一同探讨,寻得志同道合者。
  总而言之李初的报馆接受一切愿意展示的人,你的才能,你的知识,你的言论,只要你想为人所知,她都可以让人刊登出来。
  当然了,一切的前提是印刷术,必须要改进印刷术,否则想令天下人都看到报馆的报纸,令她的报馆成为天下人思想汇集的地方,完全就是空话。
  李治想像得到若是李初做成此事意味着什么,“善纳于谏,不仅仅是臣子的进谏,更是天下人的言论;纳才以用,天下百姓皆是才,若都以用之,才是真正唯才是用。”
  武媚娘提出另一个问题,“若是不利于李唐的言论呢?”
  李治想都不想地道:“区区言论都能毁了大唐?若是兵马齐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问得真好,李治道:“朕不畏天下人言,若能让我大唐繁荣昌盛,千秋不变,让朕做什么都可以。”
  一个帝王的心,为天下,为他的国,为他的家,他的百姓,他可以做任何事的。李初默默给李治点个赞,亲爹的气魄太令人折服了,一般的皇帝哪个有李治的果断,说做就做,眉头都不眨一下?


第072章 唯恐天下不乱
  “初儿,你要为大唐把好言论的一关,从此以后,用报馆看大唐,把大唐的问题,大唐的责任,全都弄清楚。”李治把想要让李初去做的事说清楚,盼望李初一定要做好。
  李初感受到压力,桩桩事情都给她那么大的压力,不怕把她压垮吗?
  “父亲如此寄以厚望,孩儿不胜惶恐,要是一个办得不好……”
  “唯你是问,纵是父女都无情份可讲。”李治严厉地抢过李初的话,李初额头落下一滴汗,但面对李治灼灼的目光,包含的是全然的信任,李初不自觉挺直背郑重道:“必不负父亲所托。”
  压力怎么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她一向都是迎难难而上的人,什么时候怕过事?
  “好。”李治就是喜欢李初自信满满的样子,天下间没有什么事是她做不到,做不好的,李治相信她,一直都相信。
  “报。”此时一道叫唤传来,武媚娘想提及的话一下子止住。
  “说。”李治扬声让人把话尽管说来,他可是已经在等着了。
  “八百里加急战报,苏烈将军大破突厥大军,生擒突厥贺鲁。”挑起两国战事的人被捉,战事已定。
  “好,果然是捷报,大喜。”开疆扩土对帝王来说再好不过的事,如何不叫人欢喜,李治来回的跺步,喜悦之色跃然脸上。
  武媚娘收回诸多想说的话,朝李治道喜道:“恭贺陛下,往后十年北境再无战事。”
  将突厥打老实了,谁人敢往大唐来,难道他们都比突厥强大?
  李治哈哈大笑,“赏,定要大赏,犒赏三军。”
  不过,李初想到看到的折子中提到的事,“父亲,突厥之乱得平,战事该停了。”
  长年的打仗,多少人战死沙场,多少人思念家乡,想要回到家中,如果朝廷不当一回事,早晚有一天会造成大错的。
  “啊!”正高兴的李治没有想到第一个泼他冷水的人竟然是李初,诧异地看向李初,李初没有半分玩笑地道:“多年来父亲一再令大唐将士出征,多少人战死沙场,又有多少人因为思念家乡而逃?凡事皆有度,过而不及,请父亲下令命将士归于大唐,然后放他们回家。”
  谁能不想家,谁能不想和家人团聚,连年征战的后果是什么?是太多的百姓,太多的将士都生了厌恶,他们不喜欢打仗,不想打仗,往日有人进犯大唐,他们想要守卫大唐,守卫自己的家,因此从军,但战事一平,该让他们回来了。
  李治虽然高兴着,但李初提醒得他很对,“过犹不及,倒是我只想平定边境,全然忘了将士们都是思念家乡的人。”
  “父亲不如下一道诏书,令所有在外征战的将士,战事若定,许他们轮流归家探亲。”西域的战事没平,但可以给他们画一个大饼,让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吃。
  人为了回家可以做出很多事,所以要给希望。
  武媚娘看了李初一眼,李初懂的远超她的想像。
  “陛下,初儿提议得甚好,将士出生入死皆为保家卫国,国得卫,该让他们回去看看他们的小家了。”武媚娘认同李初的提议。
  “至于让将士归乡的事,可以让各位将军心里有数,如家中是独子,或是一家子弟都在军中的,可让他们之中的一个归家养老。”武媚娘思量一会儿补充,说得条条是道,通情达理得李初眼睛发亮地盯着武媚娘看。
  武媚娘出着主意,注意到李初的目光亮闪闪的盯着她,颇是不解地问道:“初儿怎么了?”
  李初答道:“母亲心怀百姓,孩儿是高兴,佩服。”
  又在给武媚娘灌迷汤了,别说李初了,就是群里的太后们何尝不是听说到武媚娘的一波操作都连连叫好,莫怪武媚娘能当上皇帝,看看人家多会收拢人心。
  武媚娘瞥过李初一眼,“初儿也不差,敢在你父亲高兴的时候泼你父亲的冷水,我都不敢。”
  “正好听到若是不说,转头要是忙忘了,想提都没机会。”李初不是胆子大得没边了,而是怕事后自己把这件重要的事给忘记,只好先说了。
  李治冲李初招手道:“只是看这么一点奏折你便知道边境将士的情况,不易。”
  感叹的不易,李初点头地道:“还好还好,孩儿时常听多你和母亲闲谈间的话,前后串连,大致是心里有数的。大唐久经战事,若是可以还是能不战就不战。”
  武媚娘已经嗔怪一声地道:“又说傻话了吧,谁不愿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和睦,只是他国见我大唐繁华,想抢我大唐百姓的粮,更要夺我百姓的,不战何如?”
  李初一叹,“若无国而无家,朝廷亦是莫可奈何。但,若只是试探一战,将之抵于境外即可,不宜长途征战,不说战事如何,水土不服而亡之将士几何,父亲心中有数?人,谁的人都是死一个少一个,大唐的百姓,他们的命都重要。”
  “若无百姓则无国,想抢我们大唐的人,那么多的他国之人到我们大唐定居,方有大唐今日长安的繁荣,人为国之本,不能忘,不可忘。”
  一番话即是说给李治听的,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
  李治伸手抚过李初的头,“好了,初儿不必想得太多,你的劝谏我听进去了,你母亲都帮你说话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初一听瞪了李治一眼,“父亲真是的,怎么能这么说孩儿呢?孩儿何时不放心父亲了?只是有时候父亲想不到一些事,我提醒父亲罢了,我知道父亲能纳言,让天下人共议天下事都能容的父亲,还有什么是父亲不能容的?”
  拍马屁啊拍马屁,李初可劲的给李治拍马屁,李治无奈地敲一记她的头,“你但凡说好话的时候正经一些,我会更乐意听。”
  被敲痛的李初哀吼一声,“父亲,很痛的。”
  李治理所当然地道:“自然是要你痛的,若不让你痛,你如何记得。”
  对啊,打人就是为了让人痛,要是不痛岂不白打了。
  群里的太后们已经幸灾乐祸起来,“群主碰上李治,认怂得快一些吧。”
  “往年还有一些折子,想看的都调出来看看。”李治像是顺口提上一句,想给李初找些事做。
  李初顾不上头痛了,连忙地道:“如此将近十年的折子,以及吏部的考核都调出来给我,我看看。”
  李治就知道李初会要,顺便要起吏部的考核,李治回头看李初一眼笑得意味不明,武媚娘何尝不是。
  “父亲不肯给?”两人的神情晦暗不明,打量李初的样子怎么都让李初不舒服,赶紧问问,要是不乐意给,不乐意给她就不要呗。
  武媚娘笑了笑,李治收回目光道:“你想要自然要给你,只是一桩小事。德福,去吏部调近十年的考核过来。”
  原以为李初只要看看折子便够,不想她不是如此认为,要看折子怎么能不看考核,李治开了头,李初就得想用尽一切的便宜做到对诸事的了然。
  德福只要李治别生气,其他事赶紧乖乖的应下照办去。
  “父亲和母亲若无他事,孩儿告退了。”看折子不是一下子能看完的,最近李初看的书有点多,都在消化中,先去把印刷术解决了。
  李初起身,李治挥手道:“时候不早,莫要出去太晚,工部里什么人都有,凡事小心。”
  “做正事都不能夜不归宿?”李初就是试探地问起,李治一眼横过,“待你出嫁,在宫外你想归家或是不归家,我都不管。要选驸马吗?”
  “不用,不用,不就是准时回宫,我可以,我能做到的。父亲只管放心。”为了自由嫁人,听起来怎么那么不靠谱,李初果断不答应。
  李治早料到了,不急嫁人的李初压根不会为能够夜不归宿把自己嫁出去。
  倒是萧太后莫名地问,“真不知道群主怎么想的,嫁个人,有个驸马,难道你非要和驸马一起过日子?你可是公主,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