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要是突厥此来并无他意,完全只是想同大唐交好的,便该守好大唐的规矩,大唐给你们的,你们可以要,大唐不给你们的,你们不能抢,若抢,即是对大唐数万万将士下战书,大唐必以举国而战,绝不许有人把手伸得太长。”
  李初的宣告响彻每个人的耳朵,落在大唐臣子的耳音里,震奋人心。
  大唐强盛至此,原该如此,到了大唐来的人,客人他们一定善待,若是另有他意的人,来一个除一个,敢乱大唐者,一个都不能放过。
  “好。说得好!”臣子们听着没敢说出来,竟然是李治扬声叫好。
  此时李治站起来,举起酒杯道:“大唐国富民强,全赖诸位鼎力相助,这一杯酒,朕敬诸位,也敬为大唐出生入死,守在边境的将士。”
  适才的收拢人心,大唐的好日子不是一人可做成的,而是数以万计的人,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心才有的结果。
  “你我共勉之。”李治再接再厉,已经将酒杯举得高高的,让人都能看得分明。
  “愿我大唐日益强盛,愿我大唐百姓安居乐业。”武媚娘配合得那叫一个完美,同李治一起站起来,说的都是希望大唐可以越来越好的话。
  “愿我大唐日益强盛,愿我大唐百姓安居乐业。”群臣们都一道出声,喊出和武媚娘一样的话,一样的希望大唐可以越来越好的话。
  李初拉着李旦站起来,不能喝茶,定要以茶代酒的。
  大唐上下表露出来的态度可知,和亲一事他们是不同意的,突厥打的如意好算盘不是打就能如意的。
  着在李治的立场,李初是他最宠爱的女儿,李末尚且年幼,现在只有宠之一字,加之李初表现出来的价值,李治对李初越发的满意,原本打算让李初将来帮李弘守护李家天下的一点只会更甚。
  让李初和亲他断不会答应。
  突厥使臣早料到大唐不会答应和亲一事,尤其他们想要的更是皇帝的掌上明珠。
  但突厥他们并不是轻易放弃的人,而且大唐中有人其实巴不得和亲能成的。
  元日的宴会过后,第二日早朝即有人立刻提起和亲事宜,相较昨天一致对外,没有当众拆皇帝和皇后的台,到了自家人的朝堂,自然畅所欲言,将各自的想法说出来。
  同意李初和亲的原因很简单,嫁入突厥的公主正好可以盯紧突厥的动向,想想前朝的大隋义成公主,那是何等了不起的一号人物,最后隋都灭亡了,义成公主还能让东突厥一直和大唐作对,直到大唐灭了东突厥,杀了义成公主,此事才真正的告一段落。
  前隋的义成公主能做到的事,大唐的公主,如安定公主想必同样可以做到。
  李治和武媚娘的态度显露得够清楚的,他们并不希望李初和亲,有臣子本着利于大唐的思法提议和亲,总会有人猜到他们的心思,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他们开口已经反对和亲事宜。
  前隋什么情况,如今的大唐是何情况,岂能同日而语。
  而且看突厥来者不善,可想而知突厥哪怕已经被他们的大军打得无处容身,依然没有放弃反击,一但有机会他们定会卷土重来,和亲一事并不能解决突厥对大唐的野心,何必让公主以身犯险。
  总的来说,反对的人比同意的人要多。
  而作为正主,此时的李初是何情况?
  昨天晚上的事太后们早提醒李初了,事情不会因为皇帝皇后以及李初的拒绝完结的。
  像大臣里头,多少人冲着想让皇帝不痛快去的,能让皇帝不痛快,他们就痛快了。
  再者,突厥既然打起李初的主意,怎么可能毫无准备。
  有准备的人,自然会朝大唐的臣子下手,想让他们帮他们突厥一把,非把亲事促成不可。
  得利又存有同皇帝一争高低,想皇帝不痛快的人,能做出什么事来根本无须细想。
  都是和臣子斗智斗勇过来的人,萧太后:“群主得想想怎么让突厥再不会打你的主意,否则这件事没完。”
  是的啊,没完,李初都能想到前朝吵成什么样了。
  李初淡定地回答:“不急不急,有的是人比我着急,看昨天他们不就已经动手了,接下来等他们动手,我们应付即可。”
  吕太后:“群主心里有什么打算?”
  李初幽幽地答来:“打消突厥和亲一事算什么为难的?能得婚姻自由,往后没人催我成亲才是王道。”
  宣太后:“群主真打算一辈子不嫁人了?”
  就得问问清楚,李初是不是打算不嫁了?
  李初无奈地解释,“嫁不嫁说不准,至少现在我不想。要是将来要被罚钱,我们现在算是有钱人,罚那点钱担得起。”
  ……头注点不同,李初想的是应付将来怎么受罚的事,太后们只关心李初的终身大事,不会李初打定主意往后一辈子不嫁吧?
  听李初的意思确实有此打算,她们不是说反对,总觉得不太妥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李初难道以前受过伤害,所以才会不想嫁?
  要是这样,那她们要不要想想办法帮帮李初解决心理问题?
  李初哪能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她们在想什么,无力地提醒,“你们一直都让我专心搞事业,我如你们所愿不好吗?你们怎么都是一副不乐意的样子,不乐意为何?你们嫁了人日子过得如何?”
  萧太后:“哪怕一开始不如何,到最后我们成了太后,很能如何。”
  李初:“我生来就是公主,和你们的起点不一样,太后,将来的太后更是我亲娘,我能吃亏?”
  别拿公主和太后比,公主和太后压根不是一回事,不能同日而语。
  被扎一记心,萧太后:“问题是你的父母能同意你的小算盘?”
  李初不以为意,“那有什么,我又没做什么损于他们,不利于他们的事,只是不肯随便嫁罢了,当公主的人只耍这么一点任性有问题?比起一个个闹腾的公主,我已经很好了。”
  大唐的公主彪悍的不计其数,和离再成亲的人有多少?李初从一开始杜绝,不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让天下人再次见识到公主的彪悍难道不是好事。
  萧太后:“群主想听听我让你可以避之不成亲的办法?”
  李初立刻接话,“出家?带发修行?”
  ……一语中的,萧太后都怀疑李初到底是真的不了解大唐的历史还是假的。
  李初摇摇头,“我不是遇难而避的人,大唐的公主不少,我还有个亲妹妹,想娶大唐公主,想和大唐亲上加亲的人不少,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留给后面的人备用,我非要让突厥不再想娶我不可。顺便让父亲和母亲都要答应我,我不点头的婚事,他们不会强迫我。”
  吕太后:“挺好的,尤其让李治答应,只要李治点头的事,武媚娘定不会反对,群主要把握机会。”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李初想做好一件事,那么从现在开始即要做准备了。
  “公主,公主,出事了。”李初拿著书水群的时候,慈心心急如焚地冲进来。
  李初询问地道:“出什么事了,急成这般?”
  难得看到慈心变脸,李初好奇极出什么事了。
  慈心急得心都要跳出来,连忙地道:“贺兰公子……”
  没敢把话大声地说出来,慈心只好走到李初的耳边,将事情的始末同李初说个明白。
  “什么!”李初想到昨天的事,更想到贺兰敏之可是还在孝期。
  “父亲和母亲那里都知道了吗?”李初着急地问起来,想弄清楚李治和武媚娘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已经有人去禀。”慈心都报到李初的面前,慈心能知道的事,李治和武媚娘那里定然已经收到消息。
  慈心的脸色不好,李初已经大步的走出宫门,慈心连忙地唤道:“公主要去?”
  “如何能不去,你想办法查清楚此事是意外还是有人有意为之。”
  怎然听到此事的李初只有一个反应,贺兰敏之着了谁的道了?
  最最有可能的不外乎武家的人,早就跟贺兰敏之提过醒,让他小心武家的人,他是不长脑子吗?竟然着了道,做出诸等事宜?
  想到此,李初已经气血翻滚,想揍人。
  “公主,德宝总管已经在第一时间将现场封锁,现在没有人可以出入,只待皇上一声令下言明如何处置,请公主放心。”慈心明白李初的意思,昨天来到大明宫的人何其多,人多口杂,想下手的人定不会放过大好的机会。
  但是只要有人动手一定会留下痕迹,只要有痕迹怕寻不到吗?
  李初道:“你看杨家的人有没有问题?”
  是的,事起之因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有没有问题,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容易说清楚。
  “公主的意思……”慈心虽说经过不少事,但是并没有想过或许正主儿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李初的提醒并无道理,杨氏,杨氏啊!
  “先过去再说。”李初着急赶往事发之地。
  萧太后何尝不是听到李初的话,当时即咦了一声,“群主的想法倒是不错,极有可能,杨家不是一般的人家,用一个女儿灭武家最出彩的人,更能毁了皇帝和皇后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太子和皇后起间隙,一举多得啊!”
  吕太后:“听你话里的意思,这么一件事被记入史书中,你知道有此事?”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可以随便说了,萧太后答来,“确实如此,贺兰敏之的本事不小,强了未来的太子妃都能安然无恙,只是自此失了传承武家爵位的资格,当时我看了只以为或许是武家的人为了抢爵位有意为之,倒是忘了想看武家笑话,想看李家笑话的人从来不少。”
  尤其别说李治自上台以来做下的事,打得世族们溃不成军,他们的心里有多恨李治,想要李治不好过自是不用说。
  君臣相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各凭各的本事。
  “你怎么也来了?”事起之地在麟德殿,李初赶到的时候李治和武媚娘,李弘都到了。
  身上都穿着朝服,看样子怕是在上着朝听到消息赶来的,李治看到李初更多是拧紧眉头,目光立刻落在慈心的身上。
  慈心垂首而立,不敢抬起头看李治一眼。
  她倒是这些日子习惯了,宫中诸事无论大小都同李初说起,忘了李治和武媚娘已经回宫,诸事用不着李初操心,要她在旁边相助。
  “父亲,母亲,哥哥。”李初没把李治的变脸放在心上,只是见礼。
  武媚娘直接地道:“我进去看看。”
  李初赶紧上前的道:“我一起!”
  是的,她要一起进去,她得瞧瞧里面到底什么情况,不能由人将他们一家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李治立刻斥道:“不能。”
  武媚娘却道:“陛下,初儿不小了,到了该议婚事的时候,早些让她知道一些事,将来不怕她吃亏。”
  是的,男人和女人间的事大抵不过如此,早些明白,早些清楚,往后不会吃这些亏。
  李治虽然面色不善,但不得不承认武媚娘说得有道理,终是道:“如此,一起进去吧。”
  相比李初要懂的事,李弘同样得要懂!
  李治不高兴的,任谁刚给儿子定下未来的太子妃就出这样的事都会不高兴,尤其另一个人更是武家的人,皇后的娘家。
  此时的李治阴谋论得想!
  说了一起进去,即不由武媚娘再说话,人已经走进去,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