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不赚傅家的钱,等于是颜家替傅家订货,纯属搭把手帮忙。
      颜家示好,傅元令自然不能白白占人便宜,但是颜家坚持,傅元令也就只好作罢。
      眼下也只能先等织锦工坊的事情完成之后再说,毕竟其他生意都在这一炮之后了。
      颜虹从瑾王府出来回了家,先去见了母亲,正好丈夫也在,就坐下跟二人简单的说了一遍。
      “难怪傅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多少人想要跟咱们谈生意占便宜,瑾王妃倒是怕占
      咱们的便宜。”颜虹笑着说道。
      颜老太君严苛的面容此时微微一缓,轻声开口说道:“她这样的年纪就能掌控傅家,进了上京不仅能在伯府稳稳地扎根,将生意越做越大,得了圣上赞誉,还能嫁给瑾王,这样的人怎么会是简单的人。”
      成立东深以为然,“母亲说的是,且傅大姑娘在商盟声誉极高,别看平日出面的都是乔大少爷,但是商盟中最有威望的还是傅大姑娘。”说到这里他看着岳母跟妻子,“我听说阙舟新港傅家已经抢先一步得了份额,若是这样的话,凭着云州跟阙舟的份额,上京这商盟只怕越来越红火。”
      阙舟新港建立之后,朝廷对新港的政令比云州那边要严苛得多,想要拿到份额极其困难。
      傅大姑娘却能凭着在云州助朝廷推行新政的功劳前先一步得了机会,当初别人都说傅大姑娘傻,云州那么好的生意朝廷说要收,二话不说就照律令行事。
      当初多少人背后还说傅大姑娘名不副实,其实也是个胆小鬼。
      但是随着阙舟新港的成立,傅家商行是第一个拿到份额的商户,现在谁还敢说那样的话,现在谁不赞一句傅大姑娘有胆有识,目光深远。
      成立东也是佩服的,至少当初他处在傅大姑娘的位置上,还真未必有她的决断跟手腕。
      颜家跟其他商户不一样,他们家是女人当家,成立东也有些本事,但是跟妻子感情很好,就算是只生了一个儿子,也没嫌弃子嗣单薄纳妾开枝。
      而且,因为入赘的缘故,成立东跟着妻子管理颜家的产业,但是随着儿子长大,他就慢慢的把生意上的事情交给了儿子,自己在家里养花品茶,他这样的姿态让颜老太君很满意,妻子对他倒是很愧疚。
      成立东现在虽然不出面管理颜家的生意,却是经常给家里拿主意。
      颜老太君年纪越来越大,现在也不像是年轻是那么防着女婿,倒是真的当成半子对待了。
      这次西北生意虽好,但是战事将起,颜家一群妇孺,而且家里人丁单薄,实在是不愿意冒这个险。
      成立东觉得这是个跟傅大姑娘搭上线的好机会,就劝说岳母跟妻子,即便是西北生意做不成,但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倒是可以给傅大姑娘行方便。
      结个善缘,以后做事也方便。
      果然,成立东说的没错,颜虹回来后就跟母亲还有丈夫说了在王府的事情,最后说道:“我看着王妃有未尽之意,想来夫君的话是对的,王妃大概有什么打算,只是现在可能还没眉目倒是不好说,不管如何,现在傅家蒸蒸日上,我们颜家虽然不差,但是只有栋儿一个,能跟傅家交好也是好事一桩。”
      关键是能搭上关系,以后才能有来有往。
      颜老太君看着女婿,“立冬啊,你盯着些西郊的织锦工坊,我总有种感觉傅大姑娘肯定还有后招,指不定到时候咱们就能赶上趟了。”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傅家怎么就能有这么多主意
      有了颜家的协助,傅元令这边自然是事半功倍,等事情都上了轨道,紧跟着春闱就到了。
      傅元令有些恍惚,是了,今年还有春闱呢,这忙起来把这个给忘了。
      而且,还有傅宣瑶的婚事,说是要看看有没有好的人选做夫婿。
      傅元令定定神,又想起一事,傅元彬她都没顾上,不过她也知道四弟经常来看樊大儒夫妻,只是都是走的偏门,大概见她太忙了,就没好来打扰她。
      上次见面还是肖九岐出京之后,傅元彬代表伯府来探望她。
      春闱没几日来,傅元令特意让人看着,等傅元彬又来找樊大儒,她等樊大儒考较完傅元彬的功课,就把人叫了过来说话。
      “大姐姐。”傅元彬见到傅元令很高兴,打量着她,瞧着气色不错,人也没瘦就更开心了。
      “坐下说话。”傅元令开口说道,“马上就要春闱了,你可有把握?”
      傅元彬闻言正色许多,“我觉得中个进士应该没问题,就是看名次吧。先生也说了,我现在进前三甲有些难度,但是榜前十还是有可能的。”
      傅元令一喜,“那也很不错了。”
      前三甲那都是万千学子中的佼佼者,但是观看朝堂上的重臣,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多数做到一二品大员的官员,多数都不是前三甲出身。
      高中三甲,难免就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往往有时候把持不住,反而会在官场上走不远。
      傅元令仔细询问傅元彬春闱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若是还差什么你跟大姐姐说,我替你备好。”
      “母亲都备好了,祖母跟祖父也都很重视,什么都不缺,大姐姐放心。”傅元彬忙摆手,这点小事那里还用大姐姐费心。
      自从大姐姐把樊大儒接到王府,自己前来请教真是太方便了,这都是托了大姐姐的福气。
      傅元令也没强求,想了想又问道:“二弟那边怎么样?”
      算计着日子唐安珍距离产期也很近了,这个时候傅元玉赴考,对唐安珍来说也是挺大的压力。
      今年虽然战事当头,但是皇室的好消息倒是不绝,正月里东川王妃生了一子肖雎,二月里远在封地的汉阳王送来喜报,汉阳王妃生了一子,取名肖遥。
      汉阳王妃就不说了远在封地,皇帝看过喜报也没什么表示,皇后自然也没有,这俩夫妻算计小九,她还能展示什么宽阔胸怀,没有的事儿。
      东川王夫妻没有办满月酒的意思,就连洗三都没请人,只是在府里自己热闹了下。东川王妃生产的时候有些艰难,孩子在娘肚子里时间有些长,生下来就有些体弱,太医说要好好的养着,最好是别惊动他。
      于是,洗三跟满月都不办了,等周岁孩子康健起来再一起办。
      皇帝虽然对其他儿子不怎么偏爱,但是听说此事,还是特意赏了二皇孙。
      相比起来,汉阳王那边就真的是特别凄凉了,孙淑妃备受打击病了一场。
      如此一来,快要生的文平王妃更是一步也不出府门,就怕惹上什么是非。
      文平王妃跟唐安珍的产期相近,傅元令想起这些事儿,一时就有些走神。
      傅元彬难得见到发呆的大姐姐,顿时也觉得有趣,索性捧着茶喝,也不惊动她。
      等傅元令回过神,傅元彬一盏茶都喝完了。
      “事情太多,一不小心就发呆了。”傅元令失笑道。
      “大姐姐就是太辛苦了,合该多休息才是。”傅元彬是有点心疼的,但是他还是太弱小了,什么忙也帮不上,叹口气看着大姐姐开口,“二哥那边没听说有什么,过了年二哥就闭门读书,二嫂也不太出来走动,都挺好的。”
      傅元令微微颔首,傅元玉春闱在前,唐安珍跟石氏这对婆媳自然会消停下来。
      “如此就好,春闱毕竟是大事,二弟读书要紧。”
      “有祖母盯着呢。”傅元彬一乐,“而且家里也挂念大姐姐,只是不好常往王府走动,怕给大姐姐添麻烦。”
      “最近是忙了些,也顾不上伯府那边,等我忙完这段就回去看看。”傅元令是真的忙,倒不是不想回去。
      傅元留了傅元彬午膳,用完饭才把人送回去,顺便让他给太夫人她们带了些礼物,人不到,礼要到,也算是尽了心。
      春闱那日,整个上京都十分的热闹,竞春舫早早的就打出恭祝学子金榜题名的告示,预祝大家能得偿心愿,而且还趁机推出凡是金榜题名的学子,前来竞春舫订画舫庆贺,均能得一次免费的机会。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傅家真是大手笔啊,这榜上有名的学子可不少,前三甲不说,只说进士榜也得有一二百名啊。
      要是人人都定一次,这得赔多少钱?
      元智听了这些话微微一笑,怎么会赔钱呢?
      只是免费使用画舫,不用缴纳租赁画舫的费用,但是画舫上的花销还是要给钱的啊。
      画舫本就是傅家自家的,要论损失,也只是少一笔租赁画舫的银钱。而这笔钱能换来大批进士前来定船,这不仅不会赔钱反而会赚不少,竞春舫还能再一次扬名。
      这告示一出来,前来定船的人就络绎不绝,毕竟大部分学子对自己能不能高中多少有点预知,就算是没能高中,提前订了画舫,到时候也能给同窗同乡庆祝,也是联络感情的好机会不是吗?
      这买卖谁都不亏,特别抢手。
      其他画舫行商户:……
      好气哦。
      这个傅家真是花样百出,怎么就能有这么多赚银子的法子!
      傅元令也没想到元智能搞出个么个动静来,但是的确是不错,下头的人越能干,傅元令就越省心。
      春闱还未结束,肖九岐的平安信到了,到了西临关之后,没能第一时间给傅元令来信先赔了个罪,紧跟着就说明原因。
      傅元令看着信上所写,没想到肖九岐领军抵达西临关时,正好遇上北疆一支骑兵出来强抢大干的村寨,两下里没有丝毫预兆的撞在一起。
      看着整个村子的百姓的惨状,谁还能忍得住。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瑾王这暴脾气
      肖九岐自然带兵把这支骑兵包了饺子,把被抢走的粮食还给百姓,被杀死的百姓就地掩埋。
      村子不大,只有两百多户,最后清算下来,居然有一小半绝户了。
      肖九岐气疯了,让人把北疆骑兵的尸体全都扔到了西临关外示威,未经上报,连夜带兵突袭了北疆一处大营,鏖战一日一夜,端了敌军大营,敌军主将仓皇逃跑,其他副将皆死在大干将士的刀枪下之。
      没有俘虏。
      敌军全部‘阵亡’。
      肖九岐果然一去就搞了个大的,捷报送回上京,朝堂上大眼瞪小眼,夸是不能夸的,这一到地方就把战事升级,原本还有和谈的可能,现在没了。
      但是骂也是不能骂,两百多户的村子,绝户三分之一,如不是肖九岐他们正好经过,只怕整个村子都被屠个干净。
      骂也不能骂,夸也不能夸,朝堂上难得诡异平静一回。
      皇帝捏着肖九岐送回来的邸报,只觉得额角一阵阵的跳动。
      楚王垂着头站在朝堂上,心里直叹气,临行前的叮嘱全都白费了。
      他早就知道小九这性子,怎么能见到这些,只要见到了,必然是让他们血债血偿。
      这回只怕不能善了了。
      肖九岐驻扎在西临关,也不去管上京朝堂上做什么决定,驻扎第一天,就带着人顺着关外的防线走了一遍,了解地形,察看防卫,让杨叙带着人深入地方查看敌情,自己则带着裴秀跟傅元宪巡防。
      关外风沙极大,出去走这一趟回来,基本上就变成了个沙人,灰头土脸的,哪里还有往日一丝的整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