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俩人都是第一次下场,没想到都能考中,整个伯府都热闹起来。
      石氏虽然不太高兴儿子的名次,但是总算是中了举人,比那些落榜的好多了。
      很快就有衙役上门报喜,伯府准备了厚实的红包,还让小厮抬了几大筐铜钱去门前撒钱,引来路人疯抢就更热闹了。
      伯府一下子出了两名举人,这可这是实打实的好消息。
      等到明年春闱参加殿试,若是再能中了进士,那就真是前程光明。
      别人家怎么样且不说,但是平宁伯府这几十年实在是太不像样,家里就没出个正经人才,全都靠吃老本过日子。
      先是出了个傅元宪这个黑马,沙场上拼了个五品官回来,后又进了京卫司。
      现在家里又考出两个举人,而且又出了一位王妃,一位侧妃,这样看着平宁伯府是要翻身啊。
      随着秋闱结束,傅元令备嫁,伯府里其他姑娘的婚事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不少媒人登门,家里就更热闹了。
      唐安珍也没食言,真的带着傅宣瑶回娘家参加家里的宴会,回来后没几日,倒是有人上门询问傅宣瑶的婚事。
      傅元令这边虽说是安心备嫁,但是因为春闱就在明年春天,这次中了举人的学子都不会离开上京,而是直接留下读书,等到春闱结束再决定去留。
      如此一来,因为这次大文会名声鼎盛的竞春舫就不时地接到各种文会的生意,接到的单子都能排到年尾去。
      傅元令虽然不出门,但是戚若重让人把消息递进来,也是要问大姑娘的意思。
      傅元令思来想去,举办文会总不能一直往里倒贴,但是学子们多是贫寒出身,要是一直拿钱出来参加文会,多数会入不敷出。
      现在傅元令举办文会,是用文会别的收入添补这个窟窿,但是这个收入实在是有限。
      傅元令为了这事儿,接连几日没有睡好。
      最后总算是想出个法子,举办文会分两种,一种是不差钱的,给家里有钱的学子准备的,一种是很差钱的,为穷学生准备的。
      不缺钱的学子办文会,竞春舫也会给出各种不同的选择,以价格定规格,这种是可以赚钱的文会。
      另一种就是竞春舫给学子们免费提供场地茶水,但是文会上其他需要的东西需要自己准备,或者是在竞春舫以平价购买,比如笔墨纸砚等物。
      另,为了保证文会能够平稳公正的举办,竞春舫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免费文会,就是怕有些人以举办文会为名,各自聚拢势力,拉帮结派。
      若是真的出了这种事情,傅家肯定会受到牵连。
      傅元令也是大费苦心,将定制的章程送到戚若重那边,翌日,竞春舫就贴出告示广而告之。
      就算是有些人想要故意找茬,在这样的告示下也实在是挑不出毛病,而且明眼看得出傅家办这样的文会其实不赚钱,因为从赚钱的文会转来的钱,转头就贴补进了其他两项不赚钱的文会。
      若是再办个中秋后的大文会,傅家往里贴的银子更多。
      但是,经此一事傅家的名声在一众学子中总算是真真正正的竖立起来。
      御赐义商的名号,铁板钉钉。
      傅元彬傅元玉现在特别受人喜欢,都知俩人是傅元令的弟弟,是竞春舫自己人,现在有人举办文会,多会请二人出面张罗。
      随着事情增多,不要说性情活泼的傅元彬受欢迎,就连不怎么爱说话交集的傅元玉现在出门的时间都多了很多,眼看着人变得越来越明朗。
      石氏本来想阻拦,但是石太傅那边压下了女儿的想法,这明显是对外孙有益的事情,为什么要拒绝?
      石氏再怎么不甘愿,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到是唐安珍觉得丈夫比以前开朗多了,跟她之间夫妻俩相处起来也比以前更融洽些,为表感谢,还给傅元令送了一套纯金雕刻的摆件。
      傅元令看着晃瞎眼的赤金摆件,她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进了九月,内廷府那边萧燕鹤又上门了,这次是来请期,定下成亲的日子。
      老太爷跟傅嘉琰在前厅见了萧燕鹤,没想到跟着萧燕鹤钱来的还有礼部尚书,老太爷没想到宫里这么看重,一下子也跟着紧张起来。
      礼部尚书就是管各种礼仪之事,现在被派了伯府议婚期,他是个能说会道的,从伯府当年的显赫谈起,再到现在出了两位举人,夸赞的话不要钱似的往外送。
      萧燕鹤自愧不如。
      老太爷被哄得高高兴兴,原打算表现一下女方的矜持,婚期怎么也得定在腊月,哪知道被礼部尚书一忽悠,糊里糊涂的就答应了十月的好日子。
      等答应了这才回过神,十月里这就只剩下一个月了。
      萧燕鹤同礼部尚书出了门,这才比了大拇指。
      礼部尚书也是长出一口气,瑾王那脸色实在是不好看,自己这要是完不成任务,回去怎么交代?
      好在平宁伯府老伯爷一辈子爱吹嘘先祖的那点事儿,自己投其所好,总算是完成任务。
      傅元令这边被太夫人通知婚期在十月时,傅元令也傻眼了,怎么这么快。


第九百四十二章:实在是不能直视
      婚期一定,傅元令就忙了,内廷府那边的绣娘上门试嫁衣,头冠,鞋子,大婚的礼服,常服,回门的衣裳都要一一试过。
      只这一项,就前前后后折腾五六回才算是完事。
      更还有嫁妆要一一封箱入册,还有聘礼的处置。
      自来聘礼入女方家,多是留一半让女儿带走一半,因为是嫁入皇室,聘礼中很多物件都是寻常人家不能用的物事,老伯爷的意思是让傅元令都带走。
      本来家里给她准备的嫁妆不算是丰厚,如此一来也算是弥补一下。
      石氏自然是不乐意,但是她现在既然把准备嫁妆的事情交出去,自然就不好指手画脚。
      看着这么多的聘礼要给傅元令带回去,不免就想起当初傅宣祎的情况,就更替女儿觉得委屈。
      傅元令自己本身不缺钱,这么多聘礼于她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是,这里头有些东西对伯府而言就是一种体面跟荣耀。
      傅元令知道自己这些东西不带走,最后落在伯府里,最终也只会流进石氏的手中,毕竟她还是二房的人,其他房头已经分家,自然不能再来分二房的东西。
      傅元令的东西便宜谁,她都不会给石氏,于是就答应了老太爷的提议。
      但是,她把圣上跟娘娘赏赐的两抬嫁妆留了下来,但是是留给老太爷跟太夫人的,至于将来他们给谁那就是他们的事情,反正不会落到石氏的手中。
      可以说这一份聘礼中最体面的就是这两抬嫁妆,不是值不值钱的问题,而是荣耀。
      御赐的东西,落到儿孙的手中,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成为救命稻草。
      老太爷当然高兴傅元令这么为家里着想,回头还跟太夫人夸了一句,“这孩子倒是有良心的,没有白疼她一场。”
      随着嫁妆一一封箱,傅元令这边他母亲留给她的东西也拿了出来,最令人惊讶的就是那张黄花梨攒海棠花围拔步床,把帐子一关,那就是一个东西齐备的小屋子,这样一张床雕工精致,用料讲究,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这张床实在是太大,无法遮蔽起来了,就只能让众人观赏,其他的东西能装箱的都装起来封箱,别人也就只能看看单子。
      就这样,石氏嫉妒的眼睛都红了,要是当初祎姐儿能有这样体面的嫁妆,就算是做侧妃那也是底气十足。
      石氏气的脑仁生疼,索性也不看了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三夫人见状撇撇嘴,帮着大夫人继续造册,低声说道:“二嫂啊,真是白聪明。”
      大夫人笑笑没说话,她毕竟是庶房,三夫人是嫡出的媳妇能说这样的话,她不能。
      安床也是婚嫁中重要的事情,要在成亲前选良辰吉日,请一位“好命人”帮忙抬床,铺床,撒喜果,寓意新人好运连连。
      这样的好命人要父母健在,婚姻和睦,儿女双全,最后太夫人拍板请了娘家的侄媳妇,也就是安定侯夫人。
      瑾王府那么大的地界,伯府这边当然不可能将所有屋子的家具全都准备好,也不是傅元令摆不起,实在是没那么多的工匠与时间仔细打制。
      所以他们准备的是正院的所有家具,尺寸都是提前良好的,有现成的木料打制,如今又有安定侯夫人前去安床,自然是皆大欢喜。
      到了成亲的前一日,傅元令院子里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能带的都带走了,看上去屋子里空落落的。
      三夫人临危受命,被太夫人指使来给傅元令送个东西。
      三夫人虽然是婶娘,到底不是亲娘,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看着傅元令说道:“本来这些事情应该是二嫂做的,这不是二嫂身体不舒服,所以三婶就来了。令丫头啊,三婶呢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反正你自己好好看看这册子,等洞房的时候……你,咳咳,乖乖听话就好。”
      傅元令脸一下红了,看着三夫人递过来的锦盒就觉得烫手的很。
      实在是不能直视。
      “三婶……”
      “哎呀,不要不好意思。当初你三婶嫁给你三叔的时候,我娘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反正都是一样。咱们做女子的柔顺些就好,若是有不适,忍忍就好了。”
      傅元令头都要抬不起来了,幸好三夫人这种事儿也不好多说,把锦盒往她手机里一塞,自己也红着脸走了。
      哎哟,年纪一大把了,还要做这种事情,也是不好意思。
      傅元令看着手里的盒子,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好。
      思来想去,还是悄悄打开来,把册子拿出来翻了一页,看到上面的人,猛地一下子又合上了。
      傅元令手忙脚乱的把锦盒收起来,坐在那里还觉得有点脸发烫。
      虽然她在外人眼里是威风凛凛的大姑娘,但是其实不管是梦里还是现在,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嫁人。
      吸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想着,自己不看有什么关系,反正肖九岐应该会的。
      像是大哥他们身边都有通房丫头,肖九岐作为皇子成人之后,皇后娘娘肯定给他人教导人事。
      这么一想,虽然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但是谁家的少爷不是这样呢。
      何况肖九岐还是龙子,她当然不会认为到现在肖九岐还是处男身,那要是传出去,就真是上京城最大的笑话了。
      强压下心里的不适,傅元令早早的入睡,第二天一早就被丫头叫醒了。
      今日府里请了全福夫人给她梳头,还是请的安定侯夫人。
      安定侯夫人特别喜欢傅元令,就是因为女儿陈妍那边她没少帮忙,这次来给她梳头,还提前跟人学了怎么能发发髻梳的更美观,更漂亮。
      屋子里挤满了小姐妹们,秦芳晴,李潇安,齐怀柔等一群好友都来给她送嫁,刘夫人带着女儿儿媳也来了,塞给傅元令一个锦盒添箱。
      她也没想到婚期这么急促,得了消息就从老家赶回来,过年时回了老家过完年就回来了,但是一月前家里的族老过世,刘大人年轻时受族老颇多照顾,刘夫人替无暇回乡的丈夫回去送葬。
      因此,傅元令成亲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