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弃妻-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的倒是快,”皇上冷声道,“正好,朕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一起听听吧。”儿子大了,一个个都心思多啊,他本来就极不赞成三皇子娶谢兰思做侧妃,娶了就娶了吧,还成天带着到处招摇?谢兰思那一副亟不可待取代三皇子妃的架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三皇子就没想过三皇子妃毕竟是岭南将军武鸿唯一的女儿,还是嫡女?都说北尹诏南武鸿,镇守东南边,灭南蛮、驱海盗,他靠的可不就是武鸿大将军?
武鸿唯一的嫡女自小身子就不好,他将武氏指为皇子妃也存了替武鸿照顾闺女的心思。若不是四皇子自己身子也不好,他本来是想将武氏指为四皇子妃的。好在武氏心宽,皇后也关注,不但赐了两个可靠的宫嬷,还专门指定一个太医负责调理武氏的身体。呵呵,所有人都只看到他爱重皇后,却没看到皇后为他做了多少事。
“我来说,我来说,”皇上话音刚落,小六公主就欢快地蹦出来,惟妙惟肖地将尹知若、尹丽环、和谢兰思三人的对话给重现了一遍。知若惊讶了,别看这小姑娘娇蛮,记忆力和表演力都是杠杠的啊,这要在现代,绝对小童星一枚。
随着小公主的表演,三皇子和谢尔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尹知若的话虽然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但人家占理啊。他们不明白的是,谢兰思为什么跑去为尹丽环说话?平日也不见她同尹丽环交好。
太后娘娘也是脸黑如墨汁,她虽然处处为娘家打算,但即使是娘家人,谁也越不过皇上去不是?皇上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也是她的依靠。皇上为什么如此生气她知道,既然知道,对谢兰思就更加生气了,何况她之前还特意叮嘱过谢兰思同尹知若交好。没有人喜欢对自己阳奉阴违的晚辈。
小公主表演得太好,众人都不用多问就明白了这场闹剧的始末,皇上对三皇子和谢尔俊冷声道:“既然此事与你们无关,谢兰思就由皇后处置吧。”皇家女眷犯错,自然是皇后处理,他就不掺和了。
“是,儿臣(臣)谢父皇(皇上)恩典。”三皇子二人松了口气,没把他们牵扯进去已经是皇上今日心情好了,还有给太后面子,他们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
皇后也干脆利落,根据相关宫规和类似先例,当场责令谢兰思到太庙,在祖先灵位前悔过反省三个月。
太后欣慰地看了皇后一眼,这个儿媳妇虽然不是很听话,但作为皇后,不论是处理妃嫔之间的纠纷,还是协助皇帝处理外命妇相关的事,都是相当公正的,从不会公报私仇。
处理完谢兰思,皇后也没有放过尹丽环:“尹良娣,知道你今日错在哪里吗?”
尹丽环赶紧跪了下来:“我……我……之前没见过若……尹大姑娘,不知道她不愿意回归本家,我……以后不敢找他们认亲了。”
皇后气笑了:“不知道?那你现在知道了?既然若丫头姐弟几个的祖父和父亲都不愿意回归本家,你们这么逼着她,不是逼他们姐弟对祖父和父亲不孝吗?我们大郢朝可是历来将孝道摆在百善之首。”
尹丽环整个人都开始颤抖了:“我,我记住了,我会提醒家族长辈和家父母。”
已经赶到一会儿的太子和祁贵妃都气得咬牙切齿,暗骂尹丽环是个没用的蠢货,他们今天已经准备好的大戏还能怎么唱下去?尹丽环自己都说了之前没有见过尹知若。只能放过今天这么好的机会吗?
祁贵妃母子俩着人送尹丽环回太子府,自己二人留下来继续寻找机会。他们今天算是看清楚了,尹知若遗传了尹诏和芊昕郡主的傲气,即使经过了一场拜堂闹剧和离了,仍然是傲骨铮铮,若不是通过非常算计,只怕还真难让她答应做太子侧妃。
而就在这时,德妃款款而来,身后跟着的两个宫女手上都提着食盒:“呀,这么多人都在这啊,正好尝尝本宫亲手做的斋膳月饼,今天吃最是应景了,水果馅儿和菊花馅儿的,也不腻人。”
两个宫女将食盒里的圆盘端出来摆桌,香甜的味儿随风散开,还夹杂着葡萄的香味。每个月饼都不大,基本上可以一口一个,德妃带的也多,有五六十个。
“做这素馅儿月饼的方子,还是我娘和大嫂从灵邑寺普圆大师那儿求来的呢,”德妃笑意盎然地解释道,“普圆大师的斋膳月饼可是最有名的,要预约排队才吃得上。”
经常去庙里吃斋膳的太后最给面子:“来,哀家尝尝,若丫头,你们姐几个也来尝尝。你们点点心糕点多,有没有月饼?你来评评德妃做的有没有你们点点心厨子做的好,哈哈哈。”侄孙女得罪了这丫头,她还真担心这丫头把整个静宁侯府都算上了。没人知道,她今日刚起了将尹知若指给谢尔俊的心思,正好谢尔俊丧妻,尹知若和离,刚好相配。可惜谢兰思弄出这么一出,她短期内还真不好提这事。时间拖久了,又怕被别人抢先了。
今日听皇后解释她才知道,按照二十七个月的孝期规制,其实知若姐几个早已经出孝了,只是因为父母双失,所以他们想守足三年,也就是再有不到三个月,她着急啊。
太后邀请,知若肯定不能不给面子,带着知卉和跟着的三个小姑娘上前来。
德妃也很热情,亲自给她们递装了一个月饼的小碟子,这几人除了尹家三姐妹就是六公主和灵雅郡主,她亲自动手也不丢份。
“怎么样若丫头,味道还行吧?”德妃笑眯眯道,“我娘和我大嫂是去灵邑寺给我侄儿求姻缘的,竟然抽到一串姻缘手串。”
太后惊讶了:“姻缘手串?还有这么一说?你说的侄儿是三郎吧?”那个孩子克妻,是挺麻烦的。所以谢尔俊这次成亲一定要找个身体健朗的,免得沾上克妻的名头,毕竟已经死了一个原配。嗯,尹知若就挺好。
“可不就是三郎?”德妃越说越开心,“也是这孩子姻缘运气到了。大师说灵邑寺今年总共给出一百个开过光的手串,其中只有一对是姻缘手串,那一对手串上的平安葫芦是可以套接上的。”
第579章 虚惊一场 (一更)
灵邑寺手串?平安葫芦?被吓到的知卉手一歪,月饼差点从碟子里滑落下去,还好知若眼疾手快,扶住了知卉的手,对她安抚地微微一笑。
知卉也想笑一下,但她实在笑不出来,小心脏还在蹦蹦蹦地乱跳,后怕啊!她差点害长姐被人算计了!
“一百串手串?”直接将手伸向盘中拿起一块月饼的潘家铭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都有谁求了这种手串?就算查到了,难道你们要一个个地去将这一百户人家找出来,再一个个地去看人家的手串?”
“这傻孩子,”每年都要去觉明寺念经祈福一个月的太后娘娘对寺庙里的一些流程还是很清楚的,“上等的开光圣品,都是那些给寺里捐了大笔香油钱的人家才能求得的,都会做记录。”
“可不是?”德妃本来就好性子,今天心情好,更加有耐心,“这样的开光圣品哪里能让人挑拣的?都是手伸进圣品箱里,拿到哪个是哪个,这才是机缘呢!人与开光圣品的机缘,人与人的机缘。”
“哦,”潘家铭恍然大悟,一眼找到不远处正在同人说话的黎三爷,“黎三哥你赶紧让我看看那串姻缘手串长啥样?让我长长见识。”
众目睽睽之下,黎三爷一个大男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腼腆地取下手上的翡翠佛珠手串递给潘家铭。
一脸好奇的潘家铭看得很认真:“还是上好的翡翠呢,就是这个平安葫芦吗?好像同平常手串上的玉葫芦是有些不同,更大一些。”昨日宋氏拿给知卉的那串手串上的应该就是一个偏小的玉葫芦了。
除了有必要指婚赐婚,皇上对这些后院妇人故弄玄虚的事向来没兴趣。黎三郎克妻的传言他也略有耳闻,德妃和黎家搞这些东西煞费苦心也可以理解,他本来是无意关注,准备找来徐大元帅聊聊明日援兵开拔的事情。可是这会儿,他突然间眯起了眼睛看向一脸兴奋的德妃、微微显得局促不安的黎三郎、还有今天好奇心特别重的潘家铭,事情不简单啊!且看看吧,一串灵邑寺的开光平安手串也能搞出什么名堂?
“不仅是大一些,内有玄机呢,”德妃笑道,接过手串,拿着那个玉葫芦使了一个巧劲,只听“啪”的一声,玉葫芦从中间摊开,“咯,神奇吧,它可以将另一串姻缘手串上的平安葫芦装进去,然后完好地合上,两串手串就成了一串手串了,所以叫姻缘手串,天注姻缘。我大嫂已经查过灵邑寺登记的记录,呵呵……”
“可是”德妃缓口气的功夫,正要继续解释,又被好奇的潘家铭抢话了:“万一那串手串也是被一个男子求得,那怎么办?还是天注姻缘吗?”
“怎么可能?”德妃好笑道,“我们已经查到……”
“怎么不可能?”潘家铭撇了撇嘴,“不是随手抽的吗?不是男女都可以戴的吗?你们可以为黎三哥求得手串,人家不是也能为自家儿子或者兄弟什么的求手串?”
“可不是?”太后也好奇了,“灵邑寺的大师就没有别的说法?这手串看起来就是个一般的平安手串,谁也不知道内藏玄机啊,这万一戴在一个老太太手上咋办?”也不是没有可能,主要是这佛珠手串不分男女老少,谁都能戴。太后有些为黎三郎着急了,她看德妃和黎家还是挺顺眼的,尤其德妃,性子好,对她也孝顺。
“既然是开光圣品,天注姻缘,自然不会出现那种情况,我们已经……”脸色如同被浇了一头狗血的德妃强打笑容继续解释,却再次被打断,这次是太子那边传来“啪”的一声,然后是小公主的惊呼“啊呀,太子哥哥也有一串手串,不会摔坏吧?”她年龄小个头矮,眼睛又尖,一眼就看清了从太子手里掉到地上的东西。
潘家铭眼眸贼亮:“看看,看看,我说什么了,太子殿下不就也戴着这样的手串?呦呵,我瞧着那个玉葫芦的大小好像就刚刚好能装进这个葫芦里呢。”
脸色如同便秘的太子正要弯腰捡起手串,已经被得了皇上眼色的小桂子抢先了一步,侧过头狠狠地瞪了潘家锦一眼。
一脸懵的潘家锦一头雾水,委屈极了。他只是收到口讯说太子寻他就急忙赶来,不想,刚走近太子身后,突然膝盖弯刺痛,一个踉跄,然后,不小心就撞到太子了,也没有撞得很狠吧?太子也就歪了一下身子。
太子当然知道潘家锦是他叫来的,也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但是早不来晚不来,就在他褪下手上的手串想悄悄塞进袖袋里的时候跑来,还撞到他,他不怪潘家锦怪谁?
皇上接过小桂子递过来的手串仔细看了看,才看向德妃:“拿过来!”
德妃:“……”下意识地攥紧手上的手串。
“朕说了,拿过来,”皇上不耐烦了,又看了一眼小桂子,“去,把德妃手上那东西拿过来”。
德妃还敢怎样?乖乖地将手串给了小桂子,她的脑袋都快炸开了,究竟怎么回事?不是确定了尹知若确实戴了手串了吗?她才过来的。怎么这会儿手串就跑到太子手上了?想强硬地说是从尹知若身上掉下来的都不行啊,人尹知若还站在太后身边呢,距离太子远着。
皇上一接过手串就将两个玉葫芦套上,“吧嗒”一声,天衣无缝。
“啧啧啧,本世子的嘴简直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