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宫庶女传-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庆怡瞥了她一眼,这个杜姨娘刚来府里没几个月,已听见府里的下人对她多有称赞,说她和善近人,热心大度。她虽才进门没多久,但已和夫人处得不错,她厉害的地方在于,她既能与嫡夫人交亲,又能不得罪其他三位姨娘,可见她待人接物,确有一套方法。她虽时常来同嫡夫人讲话,但王庆怡并没跟她怎么谈过,这会在路上碰见,又是她主动邀请,王庆怡便与她一齐到亭上坐下。
要说王庆怡称她做杜姨娘,也是有些尴尬,因为这位杜姨娘,年纪比她还小两个月,十七岁。杜姨娘刚进府时,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嚼舌根,都是因为她年纪太小。她才十七八岁的样子,怎么就甘心给一个看起来有五十几岁的老男人做小妾,都说她是贪图王家的家财来的。但是这位杜姨娘来了两个月,再也没人讲过这样的话,因为她不论对谁,都是大方疏财的,下人们都乐得去伺候她。
杜姨娘同王庆怡坐在小亭上,两个丫环侍立在旁。杜姨娘今日上身穿一件淡青色褂子,下身是青白色裙子,头上饰品也不多,只重点插了一支翡翠簪子,装扮素雅,气质悠然。她生得一张鸭蛋儿脸,肤色虽不尽白皙,但施了淡粉也合适动人,黛眉轻描,杏眼流波,是有福之相。王庆怡暗自打量一番,见她举止得体,打扮适宜,心想,“不怪人家喜欢她,看来确实和善。也难怪爹爹这把年纪还要收她做妾。”
王庆怡一想到“收她做妾”这里,脸上随即显出一丝不快的意思。杜姨娘察言观色,微笑说道:“姑娘哪里不痛快,可以跟我说说。”王庆怡懒懒道:“也不是甚么了不得的事,就是常闷在家里,没甚么乐趣。”杜姨娘:“这倒是,府里再大,待上许久没了新鲜,自然烦闷,姑娘这样的感觉是常理。”王庆怡本以为她也会像其他人那样讲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道理,没想到却说出这番话,可见她是理解自己感受的,到底是同龄人好说话,夫人和其他姨娘最小的也比自己大十岁,跟她们是谈不来了。王庆怡见她说的正合自己心意,便又说道:“杜姨娘在家时也不出门吗?”说到这里,杜姨娘笑了起来,说道:“我们是小门小户,家教哪里比得上学士府,逢着些什么节日庙会,还是可以出门走走的。”
“姨娘娘家是哪里的?”“江苏镇江府。”“江苏?咱们是一个地方的人哪!”杜姨娘自然知道,王掞祖籍江南太仓,也是江苏人。但王庆怡这话说得却不大得体,杜姨娘已经进了王家的门,王庆怡却还你们我们地分,要是换做别人早就不高兴了,但杜姨娘却像没听见一样,神态自若接话道:“苏州地区吃东西就是有个特点,总是爱加糖,不知姑娘爱不爱吃甜食?”王庆怡登时摇摇头道:“甜乎乎的,吃了喉咙怪难受的。”
杜姨娘笑道:“我也不爱吃,但是因要顾及大家,厨子只有一个,不能样样精通,所以慢慢吃着也就习惯了。”杜姨娘这番话说得才叫有水平,一方面和同了王庆怡,王庆怡不爱吃甜食,自己跟她一样也不爱吃,这便拉近了两人关系,另一方面,她又说自己为了顾及大家不得不跟着吃,显得自己大方得体。王庆怡听了,果然对她好感倍增,看来大家说的真是没错,这新进门的姨娘,别看年纪轻轻,处世待人可比那些年纪大的姨娘们好多了。两个同龄人,一个称呼姑娘,一个称呼姨娘,说得十分投机。杜姨娘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外面的人情世故讲给王庆怡听,事实是有的,但不免也有夸大的嫌疑,总之,是将王庆怡一个未出闺门的姑娘听得入迷,两人交往渐渐也就频繁起来。因王姑娘在王奕清面前对杜姨娘多有赞词,王奕清对这位新进门的小妾也多加疼爱,其他姨娘未免不满,但杜姨娘从中周旋,也没什么不愉快传到王奕清耳朵里。
王奕清这位新进门的小妾,与王庆怡同龄,也与虞子蓠虞舜英同龄,她也不是生人,正是虞子蓠的表姐,杜振声的表妹,那个一直对虞子蓠脸色不太好的,杜秋儿。杜秋儿的父亲,杜夫人的大哥,从镇江府知府调任京官,委任为光禄寺少卿,平级调动。但是他人还没来京报到,路上就接到新的委任状,要他去四川提督学政。一省一个学政,带原衔品级上任,必须得是进士出身才可受任。学政一职,乍看也不升官阶,也没甚么权力,但却是多少京官都盼着的。因为提督一省学政,等到乡试结束,中举的举子们都要同学政见礼,见礼时要送钱,若是门生中有老土财的,那就只一个就够他吃的。
京官是听起来威风,却不如平级的地方官容易有油水。京官之中,眼巴巴望着外放学政的京官多了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杜老爷要是凭他自己的造诣,那是全京有资格外放学政的人轮了一遍了轮不到他,这还要多亏了他的女婿,王奕清。不过,与其说是多亏了好女婿,不如说是多亏了他的好女儿杜秋儿。杜秋儿进门才多久,就让王奕清不怕麻烦给她父亲找了这个肥差,来京的路上就转战去了四川。
司马学士府。
司马明镜正为大儿子来京不到这里来的事情心里不舒服,二公子司马沉璧领着上回来拜访的镖师陈海神色匆匆进来了。司马明镜见陈海到来,以为是大儿子有了消息,迎了出来。陈海一见他就拜倒在地,说道:“大人,大公子出事了。”司马明镜心里一惊,连忙问是什么事。陈海道:“镖局的人在京打听了许久,打听得一个另人震骇的消息,大公子,大公子给关进刑部大牢了!”
“什么?!关进刑部大牢了?这是怎么回事?他犯了甚么事?”“我们也不知道,只听说大公子是撞上刑部官轿子给抓进去的,但是冲撞刑部官出行,情节不重,怎么给关了那么多天也不放?我们托了许多关系想进去亲自问问大公子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回看得极紧,怎么说也不给见。想必公子犯的事,非同小可,我们不敢耽搁就准备要禀告大人,正巧二公子找到镖局来问大公子下落,我们就过来了。大人,您拿个主意,现在要怎么做。”
司马明镜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居然会给抓进刑部大牢去了,刚才又听陈海讲看管甚严,他心想这小子这次犯的事必是大事。要是他犯的事杀人的罪,那可就难保了。司马沉璧见父亲忧心忡忡的样子,上前说道:“父亲且先别着急,哥哥犯的是甚么事现在还不知道,或许不是甚么大事,当下之急,需得弄清楚事情条理。”陈海点了点头:“二公子说的是,大公子也不是做事莽撞之人,可能其中有误会也说不准。”司马明镜思索一下,说道:“倘若楚客犯的只是小事,那询问消息不难,但倘若他犯的是大事,一般人花许多钱也难探听到甚么。我的意思是,还要想办法让人亲自到牢里去问清楚,只有问清楚了,才能想搭救的办法。”亲自去问当然是好办法,但刚才陈海也已经说了,刑部看管得极严,想要探监不是容易的事。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人也许可以帮得上忙,于是司马明镜立即让人备轿出门。
毓庆宫。
太子胤礽正在同他的侍卫向亦循说话。胤礽冷冷问向亦循:“那个老道找到了没有?”向亦循答:“还没有,京城里外翻了一遍都没有看见,应该出京了。”“出京了?那依你看,这是怎么回事?这老道士怎么就临时变了卦,怎么就不见了?”向亦循跟了太子三年,对他的脾气已有了解,这会听他口气脸色俱是冷淡,心知这是暴风雨来前短暂的安宁。
他不敢怠慢,回道:“殿下,那天盯梢的说有个可疑的女子从耗子城出来,紧接着就起火了,就是那场火跑了道士。”“哈哈哈……”太子忽然大笑起来,“都当我是傻子吗!耗子城大火,老道不见,虞子蓠领着松鸣鹤进宫,有这么巧的事?太医院征召名医不是一天两天,他松鸣鹤早就在京,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就是那天?那个时辰?当我是傻子吗!”太子震怒着说到。向亦循不说话,胤礽兀自气了好一会才接着说:“不管他们是真知道还是这事真是巧合,那个松鸣鹤不能再留。唯有杀之,我才能安睡。”
作者有话要说:
靠谱正剧+传奇,上午八点、晚上八点更新,绝不弃坑,一定完本!
第81章 太子的杀心
向亦循支支吾吾回道:“禀太子爷,松鸣鹤出宫第二日奴才就派了人去盯着,但是人已经走了。”胤礽听了又是大气,将手中攒着的一柄玉如意扔在地下,那玉如意却没摔碎,只是歪歪地躺在案下。“好啊,这么说来,他们果然是知道的。向亦循,我命你派人暗里去搜寻松鸣鹤下落,一经找到,不需上报,就地杀之!”“嗻!”向亦循起身正要退出,忽而又想到什么似的又回来了,向胤礽说道:“请太子爷示下,虞子蓠怎么处置?”是呀,松鸣鹤虞子蓠师徒两人都知道自己做的这档子事,杀了松鸣鹤,还有虞子蓠,可这虞子蓠,还把她怎么处置呢?
胤礽一时想不到好的决定,向亦循知道他是舍不得下手,但是这样厌胜之事一旦败露,别说太子,就是自己也逃不掉。向亦循做事谨慎,因上谏道:“爷,皇上正看重虞子蓠,德妃也时常召她进宫,且不说她敢把这事告诉皇上,万一她要不经意将这事透露给德妃,那也是不得了。德妃是四爷十四爷生母,即使不告诉四爷,十四爷知道了那也麻烦。爷您想想,十四爷是八爷那边的,他要是知道这事,肯定要告诉八爷。纵然皇上不相信虞子蓠的话,但八爷的话还是有分量的,真到那时,可就后悔不及了。”
向亦循说的厉害关系,胤礽不是没想过,但一想到要杀虞子蓠,他就总也不能下令。那么娇俏的女子,杀了多可惜,不如把她掳来伺候自己。向亦循见太子犹豫不决,正欲再说,胤礽开口道:“你说的也太巧了,先不说虞子蓠能有多少机会进宫见到皇上和德妃,就是让她见了,她也没胆把这事说出来。她不过区区一个不入品的天文生,就算说了,谁会相信呢,不仅没人会信,她还要自己惹祸上身。我看她不像是这么笨给自己找麻烦的人,她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要给她老子考虑不是。再退一万步讲,就是让德妃知道了把这事告诉老十四,老十四又把这事告诉老八,老八胆大将这事告到皇上那里,那也不能空口白牙说胡话,总要拿出证据来吧。难道说证据就是钦天监不入品天文生的一句话,那可太好笑了,到时候别说老八想告倒我,我不反告他诬蔑就算对得起兄弟之情了。”
胤礽说着还笑起来。向亦循见他把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反硬说成对自己有利的事,不禁暗自发愁,常言道,红颜祸水,难保这个不起眼的小天文生不会将你这座大堤坝冲垮。向亦循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比纪成有要沉稳多智,他见太子不肯下令诛杀虞子蓠,献上一计,说道:“既然爷不想多加杀戮,但为保万全,奴才有一计,请爷看看可不可行。”
胤礽也知向亦循素来谨慎,但他今天确实是过虑了,难道说一个小小的女子,无权无势,还能将大清国的国柱搬到不成?但是念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胤礽还是让他说来听听,“亦循,你素来谨慎,但这次确实是多虑了。不过,你且把办法说来听听,好计则用。”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