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四福晋难当-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因着皇玛嬷的缘故跟蒙古诸臣较为亲近一些外,同样如此,而余者,老十无意,老十二无心,老十三被禁足,老十四无可争之能,皆是不足为惧,唯有……”
  “您是指老四?”
  “正是。”
  自家福晋如何亲近舒兰,如何阻碍自己于前朝的举动,胤禩再是迟钝,再是面上不发,同在一个屋檐之下又身为被算计之人,他自是不可能没有半分所觉……于公,他不可能在母族势力那块输得丢盔卸甲之后,再把妻族这边得罪个干净,闹得孑然一身之余说不定还要被指摘治内无能;于私,他虽是看不懂郭络罗明珍接二连三的此般用意,可人心是肉做的,到底能够感觉得到其中关怀和真意,便是在不能拿自家人开刀之下,只能把这笔账一并算到了雍郡王府头上。
  “四哥可是个聪明人,明面上看起来他是太子党无疑,可你仔细想想,太子爷有个什么好歹,出个什么差错,他哪一次被牵连了进去?远的不说就说这一回,就连无关紧要的老十三都被攀扯了进去,闹得眼下里圈禁于府中无诏不得出,而身为太子爷左膀右臂的他却是半点无虞不说,反倒还似乎颇得老爷子的眼。”
  “可不是?面上端得高高的,可实际上心眼却是比谁都多,说不定这回毓庆宫那位被殃及到太子之位就没少了这个好兄弟的加油添火!”
  “先前你总说老十四来得命好,每每在最关键的时候冒出了头,可依我看,四哥的运气却是来得更好。”
  胤禩立在窗前,看着只有一墙之隔的雍郡王府,面上似笑非笑——
  “出生之际,德妃母不过区区一介卑微宫女,可他却并未因此受到拖累,不光是不像大哥三哥那般被送出宫,反而入了孝懿皇后的眼被养在了膝下,从而进了皇阿玛眼,得以与太子爷从小亲近,一路平顺到成年,即便一直不得德妃母欢喜,却连打带撞的得了门好亲事……费扬古虽是退了下去,明面上瞧着已经远离朝政中心,可手下得用之人却仍是一抓一大把,再加上咱们那位四嫂子,可真真是叫他来得如虎添翼了。”
  “八哥,虽说我不否认老四算是有点能耐,可这话就未免来得有些子言过其实了吧?费扬古暂且不说,一介后院女子难不成还能翻了天去?”
  “前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后有章皇帝险些因孝献皇后毁了江山基业,再有老祖宗一介女流匡扶两任幼主,九弟,便是女子不得干政,你也切莫小瞧了这女人家的能耐。”
  “您这也太抬举那乌拉那拉氏了吧?她怎么能跟老祖宗……”
  “都说因祸得福,原先我倒也不觉得这位四嫂子有什么旁的特别的,可这回身在病中,却是叫我想明白了些从前从未留心的细枝旁末。”
  “呃?”
  “我们身为皇家人,打小就该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必然的巧合,也不存在什么天生的好运,可咱们这位四嫂子却是从进宫开始就一路通畅,不光是自己连带着膝下的儿女得尽了荣光,同时拦在她前头的人不是折了就是倒了,旁的不说,就说从宫女之身爬到一宫主位的德妃母,屹立后宫数十载眼下里却只能躺在永和宫成了个活死人,连带着我额娘就此牺牲,你当这只是后宫之中的寻常争斗?”
  “你是说……”
  “既除了我的一大靠山,又除了向来龃龉良多,只会拖后腿的婆母,还打压了一贯心思活络的小叔子,且得尽了旁人的同情无形中全了自己的贤名,你说这场争斗成就了谁?”
  “这……”
  “明面上她是跟太子妃还有三嫂十三弟妹走得最为亲近,像是跟四哥一般站队到了毓庆宫的阵营之中,可实际上呢?你细细琢磨一二,除了大哥那一头,她可曾跟谁不亲近过?”
  不知道是被打断了话头,还是因着这话中的意思,胤禟直听得面上一愣,可胤禩却依旧是不慌不忙,自顾自的说得慢条斯理,只有低垂着的眼眸深处变得越来越深沉。
  “五嫂性子恬静,跟五哥一样不爱理权斗之事向来深居简出,唯有烦心之事便是膝下空虚,她就正中下怀的送了方子送补药,五嫂与旁的妯娌确实都只是相交泛泛,可于雍郡王府两家可是没少来往走动。”
  “七嫂家世不显,加上七哥身有残缺,甭说妯娌之间,就是咱们兄弟之间也鲜少顾忌太多,可没多久前我方才得知,四嫂隔三差五就会差人送些好皮子和针对腿疾的药材过去,难怪七哥对旁人都来得一般,唯有对四哥格外的恭敬。”
  “还有十二弟,他从小养在苏麻喇姑膝下最是来得淡泊,想着他福晋乃富察氏有着马齐那层关系在,原本我也没多想,可四嫂却是来得聪明,不从十二弟妹下手也不在苏麻喇姑那儿多做什么动作,而是直接从定嫔身上花心思,现在虽说还看不真切,可凭着十二弟对定嫔的那股子孝敬劲儿,投向四哥的阵营不过是迟早的事儿。”
  “十弟那儿不用说,向来是对四嫂子来得高看一眼,十弟妹亦是打从若惜的事儿之后就跟其来得很是亲近,至于十四弟,他虽是对雍郡王府上下来得深恶痛绝,可十四弟妹却是对四嫂来得诸多维护,更别说后院之中还有个同出一门的妹子做侧福晋,连带着你你,碍着三嫂的面子,九弟妹也没少跟其来得亲近,粗略一算,这里里外外的可不几乎被包圆了?如此这般,你可还觉得她只是区区一介后院女子没什么能耐?”
  “这,这,这还真是……”向来只管出钱出力,最多出点歪点子的胤禟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听了这一大通下来整个人都不由得愣在了原地,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照这么说,岂不是老四的赢面大了一成都不止?”
  “何止?”胤禩彻底褪去了面上的笑意,眼中飞快的闪过了一抹厉色,“老爷子最为忌讳的便是结党营私,最为看重的则是兄友弟恭,我们虽说手中笼络了不少人,论起前朝势力他们拍马都赶不上,可若是没用对时候却是说不定就成了咱们的催命符,而他们,倒真真是夫妻二人都聪明到一块儿去了,在兄弟们身上入手再从各自势力慢慢浸透到前朝,若还叫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咱们可就是半点翻身的地儿都没有了。”
  “那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至于就这么把好好的机会拱手让人吧?”
  “拱手让人?呵,时至今日,梁子已经结下龃龉已然渐深,老四原就是个心冷手狠的,便是让了也顶多不过多谋一丝喘息之地,如此,即便争不过是路死不去争也是死路,倒不如先下手为强,说不定还能争出个一条生路!”
  “对对对,就该这样!”听闻此言,胤禟非但是没有面色凝重,反倒像是松了一口气般双眼一亮,“我开始不就这样说吗?倒是您,既然跟我打了一样的算盘又何必磨磨唧唧这么久?白叫我紧张一番。”
  “争归争,可既然是背水一战,总归是不能像你所以为的那般再去随意应对。”
  “那,八哥你准备怎么个争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棒杀不如捧杀。”


第137章 万千宠爱集一身
  正如所有人想的那般,眼下确实是个争权上位的良机。
  老爷子原只是积劳成疾加上心病;若是能够解掉心中郁结再好生安养上些日子;在太医和底下人的尽心伺候之下用不了多少日子便能安然痊愈;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得了太子的会心一击,恼羞成怒且失望至极之下来了出收回太子册封诏书的戏码,惹得前朝后宫乃至整个大清地震;便是又是心病加重又是要操劳眼前局势,让病体越发的加重了。
  而就像是恶性循环一般,前朝越是动荡不安,他就越是劳神难以安养生息;他这头越是身子骨好不起来,前朝就越是没法回复平静;便是甭管胤禛胤禩是个什么想头,也甭管前朝政务看起来多么的井井有条,私下里的暗流都早已开始涌现,简单的来说,即便没有胤禛胤禩出手,各自站队的大臣们心中也早已是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是赌老爷子对太子感情未尽把宝压在当了几十年二把手的胤礽身上,还是趁机拥立根基未稳的其他皇子好搏个从龙之功,这是所有大臣们都拿捏不准的,再加上老爷子的龙威尚在且又没表露出个什么明确的意思,便是一时之间谁都不敢去做那只出头的鸟。
  然而宗室不然,宗室的存在除了是皇家福荫近戚,还有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维护皇室的稳定,换句话来说,有康熙只要康熙一日在上头盯着管着,前朝如何党派争斗轮不到他们管,后宫如何阴谋算计也轮不到他们操心,可眼下里康熙病倒,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二者皆是已经危及到国之根本,这就由不得他们不淡定不动作了,便是这头一个出头的,就是在宗室中占有分量极重,且跟康熙向来亲近的福全——
  “主子爷,裕亲王来了。”
  因着种种蝴蝶翅膀,福全并未在康熙四十二年六月病逝,可拖了这么一年半载,此刻却也已然是强弩之功,这也是他敢在这个时候出头没太多顾忌的缘由之一,其二,作为皇家的长辈,一路看着皇子们一个个从孩童到成年到如今各自为营,他也深知眼前是个什么局势,明白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若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最后必然毁了康熙一生英明之余,还会殃及整个江山基业,便是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少不得前来走上这一遭。
  “皇上切勿起身,此番前来本已是打扰您休息,若还因我之故惹您劳累,那便是万死都不足以为辞了。”
  “眼前只有皇兄与朕二人,皇兄又何处这般之言?”看到福全,康熙一直紧绷着的面色难得缓和了一些,“皇兄因劳成疾,本应在府中好好将养,如今倒是为着朕不顾病体生生跑了这么一趟,朕心中有感亦有愧,便是皇兄切莫再言这些,快些坐下说话。”
  “一晃眼就是几十年,人老了,到底这身子骨就不中用了。”福全倒也不推辞,就着梁九功搬来的椅子坐了下来,看着侧倚在床榻上一脸疲色的康熙,多少有些感慨,“当年在先皇病榻之前我言愿为贤王辅佐皇上,可这么多年下来却是无能无为,鲜少能为您分忧减虑,便是无论为兄还是为王,我皆是受之有愧,眼下里您龙体抱恙,竟是想不出任何法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前朝动荡人心不安,着实是汗颜至极。”
  “皇兄切勿如此妄自菲薄,朕冲龄登基,虽有老祖宗匡扶相助,可若是没有皇兄在侧尽心尽力,又哪来眼前这稳固江山?然至眼前,别说皇兄无计,就是朕亦是思忖无果,如此,皇兄又何必将罪责揽至己身?说白了,到底还是朕教子无方罢了。”
  “皇上此言差矣,我乃福薄之人,膝下空虚至今只得三子,保绶宝永身子不好后继者唯有保泰,我与福晋花尽精力教导只盼他能承裕亲王一脉不负皇恩,如今勉强还算成人,可若较真与众皇子们相比起来却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止,如此,又哪来皇上教子无方一说?便是真要说上一句,也不过是儿大不由父母才是。”
  “是啊,儿大不由父母……”
  皇家之中,本就处处充满猜忌处处充满斗争,身为皇帝更是如此,阴谋算计你来我往,与臣都与子都与妻妾斗,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便是时至今日还能够让饱经世事的康熙说上几句真心话的,除了宁寿宫中的老太太之外,也就只有从小一起长大坚守本心从不越界的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