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后保卫战-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华的手一颤,金黄黏腻的汤洒在手心里,幸好已经不太烫,慌忙不动声色地端到陌孤寒跟前,然后撤回手来,在桌子下面用帕子偷偷擦拭。
  魏嬷嬷在一旁激动得眉飞色舞,恨不能立即便撤去桌上饭菜,转身去铺床叠被,将床帐里熏得香喷喷的。
  “好。”
  月华说这个字的时候,心惊胆颤,是咬着后牙根的,从红唇里吐出来的时候,就如泠泠琴弦,带着颤音。
  陌孤寒见她这幅神情,似乎颇为不情愿,脸色就又沉了几分。
  “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这般寡言少语么?”
  月华不知道他所说的“别人”究竟是指谁:“月华向来木讷无趣。”
  陌孤寒突兀起身:“怕是皇后只在朕面前才这样无趣吧?看你往常谈笑风生,幽默风趣的很。”
  他的语气里已经隐隐含了怒火,月华心中暗惊,也慌忙起身,翻身跪倒在地上:“皇上如天,妾身仰望犹如庭岳,心有敬畏,不敢胡言乱语。”
  陌孤寒一声不耐冷哼,居高临下盯着她看了半晌,气恼地拂袖而去。一抹衣角滑过月华的脸,上面的金线刺绣有些冷硬。
  魏嬷嬷几欲捶胸顿足:“皇后娘娘这又是何苦来哉,为何每次都惹得皇上不快?别人为了让皇上翻自己的牌子,煞费苦心,在敬事房里花费多少心思?您怎么反过来将皇上向外推?”
  月华愣怔片刻,从地上爬起来,却是如释重负。
  她并不想这般,她也想冲着陌孤寒巧笑嫣然,没心没肺地撒痴卖娇,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过了君淑媛的这个坎儿。
  她害怕,会不由自主,走着走着就又当了真。
  ………………………………


第九十四章 风靡满长安
  下过一场大雪,西凉人退无可退,终于怕了,提出议和。
  镇守边关数载的那位李将军,通敌行迹败露,选择了自杀身亡谢罪。延续了五年的拉锯战终于暂时宣告结束,胜利的曙光已经遥遥在望。
  褚慕白的名字满朝皆知,长安也有越来越多人记住了这颗刚升腾起来的璀璨明珠,如寒冬料峭的北风一样,一夜之间迅速席卷了整个长安的大街小巷。
  据说,他的英勇事迹被民间的说书先生编成了话本,一遍遍在酒肆茶馆里唾沫横飞地讲述。往往座无虚席,喝彩声一片。听众也不厌其烦,对于那些夸张了的神乎其神的故事情节,瞠目结舌之余,竟然深信不疑,连声赞叹。
  故事话本流传进宫里,向来枯燥乏味的后宫也喧嚣起来,素喜白日做梦的宫女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兴奋地眉飞色舞地压低了声音,讲述着道听途说来的英雄传奇。就连香沉,此时也炙手可热,经常被一些宫女围了,带着讨好地向她打听褚慕白曾经的事迹。
  月华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褚慕白的一时风光无限,会带来怎样的荣华富贵,或者是灾难。她只是觉得,原来不止她与陌孤寒,满长安人心底其实都在期盼着战争的胜利,以及和平盛世的开始。
  她为褚慕白感到自豪,引以为傲。
  直到有一日,她听到魏嬷嬷在小声地训斥香沉,告诫她以后休要在宫中胡言乱语,以免祸从口出,给自己主子招惹祸端。毕竟,宫中有君淑媛的前车之鉴。
  此话绝非空穴来风。
  月华猛然警醒,将魏嬷嬷叫到跟前,屏退了所有宫人,探问其中缘由。
  魏嬷嬷忧心忡忡道:“这几日太后宫里也有宫人到香沉跟前探头探脑地偷听闲话,老奴就觉得有些不妙,偷偷差人留意了。听说太后这些日子曾经传召过老爷的旧日部署进宫,不知道是在打听些什么,但是总是与慕白少爷有关的。老奴就寻思,太后向来忌惮着您,疑心又重,慕白少爷是您举荐给皇上的,可莫是听些闲言碎语出来,到皇上跟前挑拨了去,那就不妙了。”
  月华得魏嬷嬷提醒,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太后猜疑,皇上忌惮,而太皇太后那里,因为自己夺了常至义的功劳,又使得李将军叛国一事暴露出来,狠狠地打了常家的脸,她对自己肯定难免生了怨气。
  褚慕白遭受自己连累,在朝堂之上毫无根基,如此风光,未必便是好事。自己若是不管束好下人,多言多语,一时忘形,没准就给褚慕白招惹来杀身之祸。
  她惊恐之余,又开始思虑褚慕白今后的出路问题,感觉错综复杂,心里如一团乱麻。
  是急流勇退,还是勇往直前?
  惊魂未定,太皇太后便差遣了跟前的荣福过来传召。
  陌孤寒在朝堂之上宣讲嘉奖令以后,月华还未见过太皇太后,如今她要见自己,究竟是福是祸?月华心里就有些忐忑。
  她心里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恭敬地跪在地上,头也不抬。
  太皇太后的声音极轻极软,听不出怒意,倒是暖阳和煦:“快些给皇后赐坐,将进贡的金丝蜜桔端一碟给皇后尝尝。”
  林嬷嬷将金丝橘用翡翠荷叶托盘盛了满满当当的一盘端过来:“这是难得的梢头红,一年也只得进贡一筐,太皇太后宝贝着呢。”
  月华便做出受宠若惊的谦卑之态,欠身谢过太皇太后。
  今日太皇太后寝殿里熏了香,月华仔细辨别,是安神香的味道。平素太皇太后并不喜欢用安神香,只有在心有焦虑,难以安枕的时候,才会命下人少用一些。也就是说,太皇太后心底,并不如她表面这般和风细雨。
  太皇太后招招手:“将哀家给皇后准备的赏赐也端上来。
  有宫人上前,月华识得,正是自己第一次进宫,负责照顾自己的那个小丫头。她手里捧了一个朱漆托盘,皆是金银簪环,宝石头面,翡翠玉镯,珠光宝气,琳琅满目。
  月华跪下诚惶诚恐地谢恩。
  “听说皇后你在皇上跟前献策,又举荐了义兄褚慕白,如今边关大捷,皇后功不可没,也圆满了哀家的一份夙愿。这些赏赐是应该的。”太皇太后手里剥着一枚赤红的金丝橘,缓慢而优雅。
  月华听不出太皇太后喜怒,更加揣摩不出她的心思,不敢多言,只恭声道:“承太皇太后洪福,月华惶恐。”
  太皇太后笑吟吟地望着她,唇角带了一抹微不可见的冷意:“一统长安,此乃皇上多年以来的心愿,皇后举贤不避亲,做得很好。
  江山倍有人才出,如今褚慕白立下汗马功劳,你二舅父为此戎马操劳许多年,呕心沥血,如今也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好生喘息一口气。哀家思忖,天下太平,他大抵是可以解甲归田,把酒东篱了,皇上也应当是求之不得。”
  这话说的意味深长,月华心中一凛,太皇太后是在套问以后皇上的打算吗?她分明是在担心陌孤寒借此夺了常家兵权!
  这个问题,她考虑过,不过陌孤寒心思高深莫测,岂是自己可以揣测的?
  “此次大捷舅父劳苦功高,最是功不可没,皇上英明,岂肯舍本逐末?自然还是要仰仗舅父的。”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太平盛世,大都重文轻武,你二舅父除了带兵打仗,就是莽汉一个,一无是处,还有什么可仰仗的?还不及褚慕白英雄年少,乃是可造之材。”
  月华这时才听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细思之后,心中一股怒火升腾。
  只要有战争,二舅父作为长安王朝都指挥使,镇国大将,就可以得到陌孤寒重用,一统兵权。太皇太后只要兵权在手,那么陌孤寒就会对常家有所忌惮,常家就能在长安的朝堂之上屹立不倒。
  而如今,褚慕白横空而出,短短一个月便结束了这场拉锯五年的战争,长安太平,那么陌孤寒便有理由逐渐消减常至义手中的兵权,常家也就岌岌可危。
  月华原本是常家人,按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心底也盼着常家能够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自己这后位也就坐得稳当。只是,用战争,用万千将士的鲜血,来换取这种平衡制约,她褚月华一千一万个不愿。
  自小,父亲经常出征在外,连年征战,母亲与她留守在将军府,尝尽了那种提心吊胆,风声鹤唳的苦楚。父亲马革裹尸,母亲承受不住打击,自尽随之而去,骨肉分离,天人永隔,她比谁都痛恨战争,痛恨战争带来的死亡,分离。
  战争,可以给常家带来权势,带来荣耀,甚至于财富,但是,给长安百姓,天下百姓带来了什么?除了失去亲人,撕心裂肺的感触,家破人亡的悲惨,什么都没有。
  长安子民期盼了数载,万千将士妻离子散,翘首期盼了数载,如今,长安军队终于旗开得胜,太皇太后作为一国之母,她竟然存了这样的心思,为此明褒暗贬,而挑剔怪责自己坏了常家的好事吗?常家的权势与家国的生死存亡相比,究竟孰轻孰重?
  月华微微抬起头来,正色道:“常年征战,民不聊生,百姓尝尽妻离子散之苦,如今承太皇太后洪福,的确是天下之福,莫不欢颜。而二舅父劳苦功高,是长安的功臣,更是子民心目中的擎天栋梁,月华义兄不过是蚍蜉蝼蚁,萤虫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不能相提并论。”
  “呵呵,难得皇后心怀天下,这般大仁大义。竟然将个人荣华得失抛至一旁,舍小家,顾大家,不愧是我常家出来的女儿。”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月华谨记先贤教诲,不敢相忘。”
  太皇太后笑得愈加和蔼,脸上的冷意却愈来愈深沉。
  “皇后身处后宫,耳目闭塞,又是如何得知李将军乃是通敌叛国之人呢?难不成能运筹帷幄千里之外?”
  ………………………………


第九十五章 褚慕白的婚事
  月华想起那日褚慕白来信,自己焚毁的时候,曾有慈安宫的嬷嬷进殿传信,全都看在眼里。自己若是如实说了,那就是参政的把柄。
  “月华不在边关,也并不识得李将军,只是闻听皇上说边关将领中有位高权重者通敌,皇上鞭长莫及,心急如焚而无可奈何。月华身为皇后不当参政,但是为皇上分忧也是月华的职责所在,为稳妥起见,才大胆另行启用义兄褚慕白。”
  太皇太后与林嬷嬷对视一眼,微不可见地点头,明显松了一口气。
  “好孩子,坐下说话,用不着这般拘谨。咱们聊些家长里短而已。”
  月华从地上站起来,规矩地侧首坐下。
  “这次你义兄凯旋归来,也是大功一件,皇上肯定会重赏的,高官厚禄自是不用多说,以后跟你也是照应。”
  月华勉强一笑:“兄长自是侥幸,得皇上启用,无德无能,不堪大用。”
  “少年英雄,如今满长安谁敢小觑?哀家正想跟皇上商量着,看给他一个什么差事呢。毕竟啊,他现在虽然手持皇上密旨,立下显赫战功,却仍旧只是个火头军而已,总不能一步登天。”
  “只要能为国尽力,为皇上尽忠,全凭皇上和太皇太后做主。”
  月华说得滴水不漏,太皇太后笑笑:“你义兄如今可有婚配?”
  月华一怔,不明白太皇太后如何又关心起褚慕白的婚事,只如实道:“家母在世之时,曾经给义兄提过几家门当户对的亲事,均被义兄婉拒,曾言不立功则不立家业,如今五载未见,也不知是否有了意中之人。”
  “西凉边关苦寒,又是不毛之地,军营里一群男人,哪里来的意中人?听你一言,哀家是愈加稀罕这孩子。如今咱常家尚有许多待嫁女儿,尤其是你二舅父府中三个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