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女帝生存手册-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柔妃要见的,是先前和她约定好今日见面的华阳长公主。
  慈安宫是温太后母女的大本营,华阳放心的很。左右又无旁人,华阳一见到柔妃便迫不及待地问:“事情可都办妥了?”
  柔妃颔首道:“琴心是琴纤看着咽气儿的。她死之前,我还亲自见了琴心一面,敷衍着答应了琴心的所有要求,这才叫琴纤有机会趁着她不备时出手。没闹出什么动静来,人就没了。”
  华阳松了口气,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她随口问了一句:“尸体呢,怎么处理的?”
  柔妃不在意地说:“一个罪奴罢了,内务司并不会特意安葬,丢到乱葬岗里去了,应当已经被野狗给吃了吧。”
  “什么?”华阳闻言立即皱起了眉,“你们没有将尸体处理掉吗?”
  柔妃见华阳的反应这么大,不明所以地说:“没这个必要吧?琴心是溺亡,身上又没有外伤。就算尸体被人瞧了去,尸体还会说话不成?”
  华阳想了想,柔妃说的也有道理。只是琴心的尸体不是被他们的人处理掉的,华阳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
  柔妃没想到华阳会这么在意这个,心中暗暗埋怨华阳事儿多。不过现下她还需要继续和华阳合作,不好得罪了华阳,只能出言转移华阳的注意力:“对了长公主,虽说咱们已经处理掉了琴心,可之茗还在皇上身边呢,是不是不大保险啊?要不咱们找个机会,把之茗也给……”
  “不行,”华阳果断地说:“之茗和琴心不一样,她是御前的大宫女,好不容易才收买了的,怎么能折在自己人的手里?况且之茗又不傻,她不会胡言乱语暴露自己的。”
  “可是上回,之茗并没有完全按照我的命令行事。”柔妃恨恨道:“我总觉得她定是对皇上动了真心,所以才会在善后的时候出了纰漏。”
  华阳沉吟道:“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虽说华阳很是 * 看不上裴熙这个弟弟,不过她不得不承认的是裴熙生得好,年轻俊美不说,又待身边人不薄……
  之茗还是女子怀春的年纪,若是当真对裴熙动了真情,那可就麻烦了。
  “罢了,左右之茗现在还没有暴露,就先将她搁在那里,等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成了再说。”想起睿王同她定下的新的计策,华阳信心满满地说:“等到时候我们就再也不需要之茗这枚棋子了。”
  柔妃向来好事,听了这话不由好奇地问:“什么计划呀?”
  华阳瞥了柔妃一眼,冷淡道:“这次的计划暂时不需要你来参与,你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那,这回能成吗?”柔妃捂着胸口,面露忧愁之色,“裴熙一日不退位,我这颗心便一直悬着,晚上都睡不好。您瞧,我这眼圈儿都乌了。”
  华阳讽刺地一笑:“你这女人倒是心狠,裴熙好歹也是你的夫君,还和你育有一双儿女。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就这么盼望着他出事?”
  “那又什么办法呀,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那就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更何况长公主也是知道的,我从小就被景王妃收养,教出来后送进尹家的。除了按照景王殿下和太后娘娘的意思行事之外,我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呀。”
  对于柔妃的解释,华阳深信不疑。
  毕竟就如柔妃所说,她根本就不是内阁大学士尹国安的亲生女儿,而是景王妃小谢氏从南边儿买来的瘦马之女。
  当年景王妃将年幼的柔妃买来之后悄悄养着调…教了几年,而后以外室女的身份送进了尹府。
  景王年少时便与尹国安交好,两人情同手足。景王妃小谢氏与尹国安的夫人杨氏又是表姐妹,关系亲近。
  姜太后只以为自己与景王年少情深,多年来便对他深信不疑,连带着同尹家的关系也非常不错,还让尹国安的儿子做了裴熙的伴读。却没想到景王早已在景王妃的挑唆下背弃了姜太后,选择了投靠慈安宫。
  景王,景王妃,尹国安,尹夫人,再加上后来的睿王……有这么些个关系在,华阳完全不担心柔妃会背叛自己。
  毕竟她们早已经坐在同一条船上了。
  只是华阳虽然相信柔妃的立场,却不大相信柔妃的这张嘴。
  华阳怕她的计划提早说给柔妃听会节外生枝,因此坚决不肯透露,只道:“过几日你便知道了。总之上一回叫裴熙侥幸逃脱,这回绝无可能。有堂兄亲自出马,定可万无一失。”
  提起睿王,柔妃的神色不自觉地暧昧了起来,柔声问道:“长公主殿下,您可知道睿王殿下何时才能从华北回来呀?”
  华北旱灾久久不平,怨声载道。
  前些日子朝廷派了睿王作为钦差大臣,前去华北一带赈灾。
  都是女人,华阳见柔妃这样儿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很是无语地说:“柔妃,你好歹还是皇帝的妃嫔 * ,多少收敛着一些,不要再和堂兄走的那么近了吧?”
  柔妃像是没看懂华阳嫌恶的表情一般,优哉游哉地笑道:“瞧长公主这话说的,我和睿王殿下走得近些,也是为了您和温太后效力呀。”
  “只怕你私下里招惹的还不止堂兄一人吧?”华阳讽刺地说:“听说前段时间尹雪城还常到你宫里去?”
  “长公主可别这么说,雪城毕竟在名义上是我弟弟,我和他能有什么呢?就算是有,那也是为了巩固我和尹家的关系,各取所需罢了,长公主不必放在心上。”
  作为一个女子,华阳并不喜欢柔妃这种娇滴滴的还很水性杨花的女人。
  不过华阳现在还很用得着柔妃,所以这些事情她也懒得跟柔妃认真计较。
  反正柔妃是皇帝的女人又不是她的,真要为这事儿烦恼的话,也轮不着华阳,只要柔妃能继续为她做事就好了。


第六十四章 谣言
  华阳长公主与柔妃在慈安宫内密谋后不久; 裴熙和慕水寒这边的调查也有了新的进展。
  “琴心醒了?”裴熙高兴之余,心中忽然忐忑起来,心跳如擂鼓,“她可招认了幕后指使之人?”
  慕水寒颔首; 神情端肃:“是昭阳宫的尹柔妃。”
  “柔妃?”听到这个结果之后; 裴熙倒是没有感到特别意外。
  毕竟高奇先前就查到了尹家与睿王府的暗中来往。
  睿王与华阳要好; 自然不可能是姜太后或是裴熙这边的人。
  尹家这样表面与姜太后交好; 背地里却与温太后一系的人有所往来; 显然很有问题。
  那么暗害裴熙的人是尹柔妃,就没什么可令人奇怪的了。
  只是叫裴熙没有想到的事,柔妃本人竟然就是高奇口中的那两个黑衣女子之一。
  这么说来柔妃也是会功夫的; 她身边的那个宫女武功更是高强。
  不过那宫女不够谨慎; 在“杀”了琴心之后没有仔细确认过; 这才给了慕水寒和裴熙机会救下琴心。
  慕水寒沉吟道:“柔妃乃是皇上的妃嫔; 又为皇上生儿育女,如今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柔妃出身尹氏,不知她的所作所为是她个人的行为,还是有尹家的支持?”
  裴熙不知道慕水寒告诉她的是不是他所知晓的全部; 裴熙也不想轻易亮出自己的全部底牌。
  “柔妃与齐美人不睦; 这一点朕倒是清楚的。”
  慕水寒神色凝重:“如果柔妃只是为了陷害齐美人而已,有必要做到这一步吗?”
  “所以你觉得柔妃此举,是出于尹家的授意?”裴熙一副天真的模样; “据朕所知; 柔妃之父尹大学士曾任太子少傅,还做过朕的老师。”
  “老师?”慕水寒讽刺地一笑,“皇上忘了臣说过什么吗?天家母子尚且不可不防; 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师。”
  慕水寒说得对。
  这么久以来,裴熙的确是人人都 * 防着,也包括他。
  世人只当皇帝乃是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着世间所有的一切,却不知帝王难做,像裴熙这样的女帝更是艰难。
  裴熙忽然感觉很累。
  一想到尹家可能有问题,裴熙就想起来那个总是死皮赖脸地黏着她的美少年。
  尹雪城也会是这场阴谋中的一员吗?
  这个问题光是凭空猜测是没有答案的。
  好在如今慕水寒愿意帮她,起码是表现出了愿意为她效力的样子。
  裴熙想了想道:“不如这样,后宫这边朕让人盯紧了柔妃,宫外尹家那里,水寒你多费些心。要想定柔妃的罪,还需找到更加直接的证据。毕竟琴心只是一个宫女,还是一个反复背主的罪奴。她只能给我们提供线索,却不能作为铁证处置柔妃以及她身后的人。”
  慕水寒见裴熙终于肯松口,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看裴熙先前对尹家那种晦暗不明的态度,慕水寒还担心裴熙是不是看在她和尹雪城的情分上不愿意调查尹家。
  现在裴熙既然答应了让他去调查尹家,就说明尹雪城在裴熙心里也没那么重要。
  慕水寒自然高兴得很。
  “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在最短时间内查明真相。”
  裴熙点点头:“琴心朕也交给你了,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慕水寒刚刚应下,危江入内通传,道是萧大人来了。
  萧宴是乾元殿的常客,几乎每日都要来。
  反正事情也说的差不多了,裴熙看向慕水寒,用眼神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慕水寒却像是没看懂她的眼神一般,没有立即告退。
  他站在那里,不知想些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裴熙正要忍不住开口,慕水寒却忽然道:“那臣就先告退了。”
  裴熙立马点头,在他临走前还客气地说:“前朝后宫这么多事儿,辛苦你了。”
  慕水寒听了这话却不见多么高兴,甚至脸色更沉了几分,只道:“此乃臣分内之事,皇上不必客气。”
  说完便朝裴熙一礼,转身大步离开了乾元殿。
  萧宴进来的时候,有些奇怪地问裴熙:“皇上可知水寒这是怎么了?他看起来情绪不大好的样子,我同他说话,他只点了个头就走了。”
  “谁知道呢!”裴熙一头雾水地说:“这个慕水寒实在是太喜怒无常了,还是你性子好。阿宴你快过来,给朕讲讲华北的灾情如何了。再过两日朕就要上大朝会了,心里总得有些数不是。”
  萧宴面色复杂地说:“皇上放心,华北的灾情近来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原来是这回朝廷派去的钦差睿王年富力强,十分能干。他一去华北就拿下了好几个中饱私囊、不干实事的贪官,还效仿先祖的治灾经验安置流民、分配物资,一时之间睿王声名大振,极受普通百姓的拥戴。
  只是相比之下,裴熙这个皇帝的名声却是一日差过一日。
  不知是从哪里传出了谣言, * 称“华北大旱乃是昏君无道,降下天谴”所致。
  如今这谣言越传越凶,就连京城这天子脚下都有人这般议论了。
  裴熙闻言顿时有些忐忑:“这……怎么会这样?”
  说来这种谣言算是可大可小的事情。
  往大了说,裴熙这个皇帝先前的确算是昏庸无道。天降大旱,导致饥荒,裴熙身为皇帝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若是谣言四起,民心不安,甚至很有可能引发动乱。
  往小了说,天灾就是天灾,而非人祸,并不能全然怪到裴熙这个皇帝的身上。
  反倒是那些四处散播谣言之人竟敢攀诬圣上,其心可诛,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