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一九八二-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管没有添加太多的个人感情,只是将这件事用翔实的数据,可靠的证据,还有完整的叙事写出来而已。
  但事实太过触动人心,文章发出之日起,炸了。
  记者圈子炸子,这下有东西可写了。你说什么?跟风,呵呵,没文化吧,明明是追踪热点事件。
  民间也炸了,什么,居然有这样一个产业在骗老百姓的钱,为什么没人管?
  某个老百姓进不去的地方,有人正在瑟瑟发抖,因为人家点名要他把手里的报告交出去。
  看了一眼时间,秘书淡淡道:“放了这么久啊。”
  “不是的,王秘书你听我说,是,是因为……”
  “唉呀,我可受不起,我就是过来拿个材料,您不用跟我解释的。”
  秘书施施然拿走,送给一位老人。
  “这个舒雨是什么人?”老人看完材料,感兴趣的问道。
  秘书自然是做过功课的,二张事件的举报人,防骗指南的作者,追回三千万的幕后英雄,抓住吴县诈骗犯桂华,京城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了帮扶贫困生创办互助摄影工作室。
  休学一年任职外资企业莉莉丝总经理,去过美国,但回来了。
  成立雨露基金,已经在吴县建小学,资助学生们的早午餐,还定点资助因贫失学的大学生。派人卧底写出这份报告递上后没有反应,便联系记者老管,老管亲下深城最后才有了这篇报道。
  秘书一口气都没说完,不得不中途换了口气,继续往下说。
  说完自己也惊了一下,“好家伙,二十岁就干了这么多的事,这么一比,我简直是废物。”
  老人很是畅快的哈哈大笑,“这才是我们国家的年轻人,要是多几个这样的人,二十年赶英超美,又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
  放下手里的报告,“开个会吧。”
  深城那边的警方面对投诉皮笑肉不笑,“冻结帐户的事你们找我有什么用,你们找税务部门啊。哦,出入境啊,那更不用问我们了,问出入境管理局去啊。等我接个电话啊,都等等。”
  “好的,明白,明白。”
  “大家排个队。”接完电话的警察出来说道。
  投诉的人一喜,“排队解封吗?”
  “排队进局子。”
  京城这边,老管也接到电话,“好,好,非常感谢,不不不,不是我的功劳。略尽绵薄之力,干我们这一行,不为老百姓发声,谁为老百姓发声呢,是是是,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舒雨在报纸刊登消息之前,接到老管的电话,顿时松了口气,“真是谢谢您了。”
  “该谢谢你才对。”
  一番谦虚之后,老管笑道:“我们俩就别谢来谢去了,有人让我给你捎带一句话,好好干。”
  “嗯?哦,好。”舒雨一连串的语气词,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
  老管也不解释,她相信舒雨会明白的。年纪轻轻就入了上头的法眼,以后前途无量啊。再想想自家小子,脚怎么这么痒呢,不踹两下不解气啊。
  舒雨听懂了,但没想过利用这件事为自己谋取利益或是声望,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说到底还是小老百姓思维,她也乐得继续当个小老百姓,过自己柴米油盐的世俗日子。


第146章 出版社
  周末去外公家里吃饭; 金明天一脸意外的告诉舒雨,“齐俊工作干的特别好。 ”
  “就是小毛病不断。”金明天又换成一脸无奈; 不知道怎么形容。一直以来工人都相当有纪律性; 他也习惯了这样的集体。不守纪律的在工厂里也有,那都是混日子的; 被人鄙视的对象。
  可齐俊吧; 各种小毛病不断,迟到早退就不说了,上班还这种摸鱼。但只要一出差; 在外头却混得如鱼得水,之前派谁去接洽都不好使的工厂,他一去就能摆平。该给他们退的就退; 该换的就换; 还一口答应教他们的工人维修技术。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金明天一摊手,就没见过这样的人。
  舒雨笑喷了; “舅舅,人上一百形形种种,什么样的人都有。您是当领导的人,身先士率泡在店里搞清楚这个行业的所有环节固然是对的; 但也得摸索着知人善用。有些人放在身边不顺眼,扔出去却好用; 有些人老实归老实,却是老实的磨洋工,还有人善于总结; 善于发现问题。您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您就会轻松很多。”
  金明天恍然大悟,“可不是呢,齐俊这种人吧,就该扔出去做外联。”
  “扔出去也一定得栓根绳,他大事不敢犯,小事却也不怕犯的。”
  被他们谈论的主角,正翘着脚在家里的沙发上吃苹果。一边吃一边吹牛皮,“公司特别器重我,您看看名片,印的头衔是什么,外联部经理,经理呢。”
  老齐一眼斜过去,齐俊放平双腿,嘴里却不肯闲着,“不然您打听打听去。”
  “难得有个地方收你,好好上班,敢辞职打断你的腿。”老齐把眼前的报纸一抖,举了起来,脸上露出笑容。
  齐俊奇怪的凑过去,“什么好事?哇,上头下文件了,太好了,这事是我办的,我办的。”
  “知道了。”老齐将报纸夹在腋下,“我下去溜个弯。”
  “都快吃饭了,这个点溜弯?”齐俊不敢大声,跑去厨房跟他妈吐槽他爸。
  齐俊妈手臂一顿,过了半响才继续挥动锅铲,“你爸难得为你骄傲一次,你还不许他出去吹吹牛啊。”
  齐俊咬着半颗苹果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回到客厅,往沙发正中间一坐,总觉得要做点什么,才能平复自己有点奇怪的心情。
  于是高喊道:“妈,你说爸会不会把钱还给我。”
  舒雨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忙碌,比如不时有消息传回来的雨露慈善基金,可能比谁都要忙碌加辛苦。
  吴县的偏远山区,为了新建小学的地址,几个村吵的热火朝天,都想离自家村子近一点。因为地势原因,又没那么好正好取个中间点。
  黄会长直接进山,按着人头把现在正在读书的孩子找出来,哪个村读书的孩子多,就靠哪个村近一点。
  选址选施工队,图纸材料,黄会长样样都要亲自过问。
  就连亲戚 过来的施工队,都被他给推掉了,惹得儿媳妇都有些不高兴。
  儿子倒是和他一脉相承的脾气,“我爹这辈子奉公守法,做人做事凭着自己的良心,啥也没攒下,就攒下这身清誉。不然为什么人家这么大的基金会,不找你,不找我,偏找我爹。”
  “我爹退休工资拿着,人家给的高薪也拿着,你以为是拿着玩呢。一个不好,一辈子的清誉毁于一旦不说,贪污受贿是要坐牢的。”
  儿媳妇没辙了,“得得得,我说不过你们,我只知道外头都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谁不是趁着在位上,给儿女多捞点东西,两袖清风还能清史留名咋地。”
  “反正我爹那头的主意让你娘家不用打,没用的,省得开完口被我爹撅回去,亲戚脸上不好看。”儿子也是个倔脾气。
  儿媳妇气得放下“啪”一下放下筷子,“是是是,你们家都清高,我们家都市侩,行了吧。”
  老婆生气了,他不敢再说,但脸色却没有一点松动。
  黄会长和儿女分开住,儿子单位有房,女儿嫁了人,老俩口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隔壁左右都是以前的老同事。
  “老李来了。”黄会长开了门,一看是老李,赶紧让进屋,“我听说你爱人出院了?”
  “托你的福,早就出院了,来了几回,你都不在,这不是来谢谢你吗?”
  “谢我干什么,钱也不是我给的。”黄会长笑完之后,正色道:“你的欠条我可给人家了。”
  老李若不是早知道他是这样的脾气,怕是要气得拂袖而起,“知道了,我不能赖帐。”
  说着把手里的酒瓶子放到桌上,“这不是来找你喝一杯吗?不欢迎拉倒。”
  “等等,谁说不欢迎了,喝酒能不欢迎吗?”黄会长哈哈大笑,拉着老李坐下,让老伴多炒两个下酒菜。
  “我前段时间学校医院两头跑,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扭个头听说你退休了,再一扭头你就跑了个没影。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忽然一下子退休,忽然一下子成为会长,又忽然一下子好多人上门巴结你。”
  “嗨,还不是几个学生看得起,本来我教我的书,懒得掺和他们那些破事。结果学生捐了笔钱,为了怎么个用法,恨不得逼死我,那叫一个闹心。”黄会长摆摆手表示不值一提。
  最搞笑的是,自己回来销假,准备提退休的事,结果丁校长先提起来,一口一句要以身作则,高风亮节,好像他不退休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成了尸位素餐之人。
  他果断写了申请,连上交带批准,三天就办下来,生怕他反悔一样。
  办好手续他一天没耽误,直接进山去建学校,真正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呐,人在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们也能找来。又是一口一个,这件事交给他们办就好,省得他一把年纪受累吃不消。
  等知道他成了管理百万善款的慈善基金会的会长,个个都忽悠他把钱捐出来,保证给他把学校做的漂漂亮亮,还给他的基金会上电视上报纸,证书奖状锦旗样样都准备齐全。
  丁校长低三下四来求他原谅,其实黄会长忙起来之后,压根都快把这些人给忘了。
  “好在闹心的事过了,我这个人什么脾气,认识的人都知道。倔了一辈子,改不了了。就这样吧,趁着还能动弹,给教育事业添块砖加块瓦。”
  “局里还是有认真做事的。”
  黄会长笑了,“我以前不认真做事吗?你不认真做事吗?哪个单位都有认真做事的,也有靠关系吃闲饭的,还有无事搅三分的。我是怕了他们了,苦点累点我自己做事,舒心一点是真的。”
  舒雨接到黄会长的电话时,知道学校已经建好,老师和学生都搬到了新校舍。原本奠基的时候想请她来,但舒雨把这个荣誉让给了黄会长。
  “严格按你的要求来,餐费我会严格把握,也会经常去视察。学校的质量你放心,我都是看着他们下的料。”
  “您做事,我肯定放心的,您适当再招几个人,帮您跑跑腿什么的,不能凡事都自己顶在前头。毕竟后头的日子还长着呢,咱们不争一时长短,图的是长长久久。”舒雨已经听说黄会长的拼劲了,基金会里也有工厂这边自愿过去的员工,会经常跟她联系。
  “你放心,该招我会招的,现在的人手够用,大家干劲十足,觉悟也很高。”黄会长说起工作就没完,又谈了自己的想法。
  舒雨还能说什么,当然是大力支持,做他坚强的后盾。
  胡同里,路英正在接待朋友左盈,讨论今年的生意一下子变得难做许多。许多人都在抱怨,不少人直接破产,也不乏有人羡慕她,说是做教辅书好,不管什么年景孩子都是要读书的。
  殊不知,路英今年才是最难的,剥离三产的红头文件如同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带来一片鬼哭狼嚎,大部分人都在想怎么躲过去。并且幻想着,这份文件可以无疾而终。
  但再三的警告之下,不少人意识到,上头是动真格的。大型国营企业,权势极重仗着有人撑腰的单位,可以装作没看见,或是嘴里答应着,却毫无行动。
  其他单位路英不知道,但自己这间中学铁定是扛不住的。
  左盈就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