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飞凤仵 完结+番外-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他所愿。”赵熠波澜不惊地道。
  马三通坐他面前:“王爷您真一起回去?那……那圣上岂不是就得逞了?”
  “笨!”宋宁啐了马三通,“如果圣上的目的是想把王爷钓回京,那么我这个钩子不行,他还会想下一个钩子的。”
  “你这个钩子很行。”赵熠道。
  宋宁忍俊不已:“多谢王爷对我的肯定。”
  宋元时嫌弃地道:“圣上就算不认为小宋大人是女子,也会认为王爷是断袖。”
  “结果都一样。”赵熠道,“计春回京后,赵炽应该也来过济南府。”
  大家不解地看着他。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必然会来亲眼见证传闻总济南的变化和繁盛。”赵熠语调讥讽,“回去彻夜难眠,下了决定。”
  “不过,这些年他也很少夜有好梦。”赵熠面色讥讽。
  大家一脸的求知,宋宁凑上前问道:“有什么惊天秘闻?”
  赵熠敲她的额头:“等你回京后,就慢慢知道了。”
  “小气。”
  马三通也点头:“小气。”
  “有你什么事?”赵熠白他一眼,马三通也不在意,忧心忡忡地道,“回京后,还要住在宋府吗?”
  宋宁问宋元时。
  宋元时好整以暇地回望她。
  “不然住齐王府?”马三通问道。
  宋宁把马三通踹走了。
  “怕什么,我爹就算饿着自己也不会苦着我的。”宋宁道,“他是一位好父亲,他爱我。”
  其他人:“……”
  ……
  大理寺正的位置确实有人,这事谁出面都不好办,因为一旦公开宋宁要调任,大家就清楚了,活动的那个人就是帮宋宁的人。
  所以,此事非罗子章出面不可。
  初八的早上,他礼部的司祭清吏司郎中杜大人上朝的时候,轿夫脚下打滑摔着了,将轿子滑了十几尺,杜大人没摔成死,但腰伤腿折了,至少得养三个月。
  三月祭天正是忙碌准备的时候,立刻任大理寺正郭卿枚。
  郭卿枚从六品升任五品,又是直接进的礼部,可想而知的高兴,因怕圣上不同意,而活动到计春面前,计春提了两句,赵炽就答应了。
  主要是这两个职务都不是要职。
  而唐太文虽看不懂罗子章想干什么,但好歹杜大人和郭大人都不是外人,他们就静观其变,还私下内定了新任的大理寺正。
  岂料三天后,吏部递了接收文书到大理寺。
  调任济南府推官宋世安任大理寺正。
  唐太文惊住了,拿着文书问来吏部跑腿的差役:“此事谁定的?”
  差役看他这么凶,吓得不敢说话,支支吾吾道:“大、大人,您问小人,小人也不知道啊。”
  “大人,这事儿他哪可能知道。”大理寺少卿左尧拦着了,挥手让杂役回去交差,又小声提醒唐太文,“大人,您仔细想想。”
  唐太文气到扶着桌案。好一会儿沉声道:“这么说,郭大人摔断腿是阴谋?!”
  “为了宋世安到大理寺来?”左尧惊疑,“这阵仗是不是太大了点?”
  宋世安这两年是有政绩,虽在济南但朝中没少说他的事,去年还因为金沙矿的事闹了一通,案子还是他复核的。
  但再折腾到底也只是七品官,大理寺正也不过六品。
  这弄了一遭伤一人调一人,就为了给他挪位,就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罗子章想干什么?”唐太文眯着眼睛,气的不得了。
  所有人都知道,他儿子被宋世安弄去流放了,还有两年才能回来,现在却将宋世安放到他手下?
  故意惹怒他,还是刁难宋世安?
  唐太文想不明白。
  “大人,这事儿圣上知不知道?”左尧问道。
  这话立刻提醒了唐太文,他惊疑不定:“当初让先做顺天府的推官,后又派去济南府,都是圣上的意思。现在调任他回来,圣上没理由不知道。”
  “那就是了,罗子章说不定也是顺势而为。”
  “那就更想不明白了。”唐太文猜测个赵炽的意思,左尧道,“大人其实不必忧心,他来大理寺就等于孙猴子跳到了您的手掌心。”
  说着,做了个翻手的动作。
  唐太文扬了扬眉,颔首道:“也是。”
  唐太文自认自己有风骨,毕竟他再讨厌宋宁,可这两年她递交的案件,大理寺一件都没有卡她。
  要不然,让她返工再查,或让人上门核查刁难她就太简单了。
  “那让人准备准备,新任寺正要来了。”左尧道。
  唐太文颔首。
  此刻宫中,赵炽也是今天才知道宋宁做大理寺正,想了想对计春道:“……这么安排倒也合适,小宋查案的本事毋庸置疑,坐这个位置也合适。”
  “是是,”计春笑着道,“小宋大人回来了,那京城……又要热闹了。”
  两年前他外出回来,和人打架、禁闭、查案、罚了几位大人的孙子儿子、反正短短几个月,闹的人仰马翻人人知了她的大名。
  这一次她在外面又多历练了两年,只怕更甚从前。
  “宋爱卿可知道?”
  计春摇头:“应该是不知道。”
  宋延徐现在其实不容易,他能一直留在内阁,就已经是他的本事了。
  毕竟他从内阁分裂出来的时候,正拉拢人的时候他宋世安出事闹出叛变的事,好不容易宋世安回来,又是闹了一通……和魏训昌一行人是彻底决裂撕破脸。
  宋延徐以前是魏党,分裂出来经营确实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了人,又经过这两年几件事,折腾的差不多了。
  他能待在内阁蛰伏,就是他的本事。
  “那你就给他透个信吧。”赵炽道,“儿子回来了,他应该高兴才对啊,以后父子两人联手,能好好为朝廷效力了。”
  不用怕魏党的人欺负他了。
  赵炽对宋延徐还保存希望。一个朝堂不能只有魏训昌。
  就看本事了。
  计春笑着应是。
  赵炽起身去后宫,带着几个小内侍到坤宁宫外面,里面在说书,太后闲暇就爱听这些,平日也不让后宫嫔妃请安,玩乐的就是这些。
  “奴婢给圣上请安。”田赋兴正从坤宁宫里出来,就看到赵炽,上前行礼。
  赵炽问道:“母后在听书?”
  “是,新请的女先生,说的精彩着呢,圣上可要去听一听?”田赋兴问道。
  赵炽摆手:“就不打扰母后,朕回去了。”
  说着,深看了一眼坤宁宫就走了。
  田赋兴站在门口好半天,犹豫着进了坤宁宫,等书说完他告诉太后,太后道:“是不是云台在济南干什么了?”
  不然赵炽只有每个月十五来。
  过年他们刚见过,现在不会过来请安。
  “不清楚呢,常玉最近写信来说的事,最大的还是去年那个骗钱的案子。”田赋兴道,“不过,他说王爷开始做买卖了。”
  “做买卖,那就是缺钱了。”太后若有所思,扬眉道,“随他折腾去吧,他爱折腾也能说明他对生活报以希望。”
  就怕做个纨绔,做个咸鱼,那就是没意思了。
  “娘娘说的是。不过,要不要奴婢去打听看看?”
  太后示意他去。


第453章 夹道送行
  田赋兴去打听赵炽为什么来坤宁宫,出宫后就遇到了回来的计春。
  两位的轿子正好遇见。
  计春下来田赋兴也忙下来,两人互相拜年,田赋兴就问道:“您这大晚上的出去办事了?”
  “圣上多出一罐茶,送到宋府去了。”
  多一罐茶还让计春送来?田赋兴就笑着道:“这大冷天的,让谭仁跑一趟不就行了。”
  计春笑着摆手:“那小子贪玩的很,这会儿不知道躲哪里吃酒去了,杂家走一趟也冻不着。倒是您,这是上哪儿去?”
  “娘娘说今晚会下雪,让奴婢去齐王府瞧瞧窗户关了没有。”
  齐王府有守门人,关不关窗户哪用田赋兴去看。
  “那是得去。”计春笑着道,“要是家具霉了坏了,王爷最讲究,回来肯定是不高兴的。”
  田赋兴连连应是。
  “回宫复命要紧,您先回。杂家也抓着紧去齐王府走一遭。”田赋兴道。
  计春应是上来轿子回宫了。
  田赋兴还真的去齐王府走了一趟,又直接回宫了,将事情告诉了太后,猜测道:“……会不会想王爷回来?”
  三位王爷,贤王在汉中,开始自己做买卖,汉中的税从前年补助了军饷后,去年也是清清楚楚上交了。这开了头,估计往后每年都得交。
  等于说,贤王只是一位把家安在了汉中的普通百姓。
  至于庐州的宁王,他从封王后一家人就没去封地,莫说不去,那边连王府都没有建。
  “八九不离十。”太后冷笑着道,“先前还说他能忍几年,没想到这才两年就受不了了。”
  田赋兴不敢议论。
  “算了,反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太后坐在梳妆台前取珠钗,忽然道,“是不是头歪的人,心思也歪?”
  田赋兴一怔,哭笑不得:“娘娘,这话可不能说。”
  谁敢说圣上歪头的事。
  “懒得说。”太后去洗漱休息。
  ……
  正月初十,调任的文书送到府衙,孙维力亲自送到理刑馆,笑着恭喜道:“调任书来的还真是快,还以为要过了年中呢。”
  “孙大力别太想下官,不定明年后年您也回去了。”宋宁道,“等我活动活动,咱们京城见。”
  孙维力摆手道:“别为我费神,你好好做事。”
  “你们先说话,定了回京的时间,我再给你送行。”孙维力不多留,他晓得理刑馆里要留下来的人都很难过。
  孙维力离开,麻六四个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她。
  “想我们就去京城,两天的脚程。”宋宁和四个人道,“要是觉得累,就等新来的大人上手了你们就递辞呈回家歇着去。”
  老童前年就成亲了,没有娶小姑娘,而是找了一位带着一对儿女的寡妇,去年又添了一个小儿子,一家四口过的其乐融融。
  鲁苗苗抱着杨长更使劲点头:“对的,想我们就去京城,很近的。”
  “好!”王庆同哽咽地道,“大人走了我们四个人也确实可以退了。”
  “得亏大人来了,您来了两年却改变了我们的余生。”
  他们挣的钱也足够花用了。
  “那就好。”宋宁道,“你们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四个人心里很清楚,宋宁回京是好事,是大好的前程,他们四个老头子婆婆妈妈说一堆不舍的废话,一点意思都没有。
  “文书上写了哪天到任?”宋元时接过来看,扬眉道,“二十,那能在济南过完上元节。”
  乔四道:“对,今年的上元节最热闹了。”
  “那就过了节再走。”
  定好了时间,宋宁开始挨个的告别,先去的王福贤家。
  王福贤早就知道也不意外。小儿子王傲瑾不敢露面,一家三口陪着她在暖阁说话,王福贤道:“……我也没什么经验可教给你的,你这孩子精明的很,更何况,你还有父亲引路。”
  “不过还有一句话,即便目标太明确,可在朝中还是不宜太出风头,迂回是必要的。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宋宁应是,回道:“大人,我懂的。”
  “我回去在京城等您。”宋宁道,“您任期也够长的了。”
  王福贤苦笑:“我能在这里一待六年也是有原因,有的事不便明说,你知道就行了。”
  “大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