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飞凤仵 完结+番外-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宁点头。
  “倒是有共同点,三个案子的死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死法类同。”
  但只是类同而已。
  第一个是天权十六年,距今九年,死者毛润清,年龄三十岁,在紫云里砍柴的时候,滚下山摔死的。死者被发现时间是九月初四,但尸体已经开始腐烂,预估死亡时间,大概在八月中旬左右。
  凶手在当年的九月十二就捉拿归案,是死者毛润清的本家兄弟毛炳军。
  卷宗里有毛炳军的口供,他承认当时两人因为田埂的问题起了争执,他激动的过程中,将毛润清推倒滚落山崖,死因是脑枕骨上的伤。
  因为毛炳军认罪态度很好,又含有意外在内,当值判他斩刑。当年秋审时,三司念他情节较轻,判他十五年牢监。
  今年新帝登基赦免了一些人,毛炳军就在其中。
  第二个案件则是天权十九年,死者是三十岁的张荣,八月十一的早上,被发现死在自家后院的鸡笼里,死因是后脑被击打死亡,凶手则是来他家偷鸡的于长民,有人亲眼看到于长民从张荣家里出来。
  于长民也供认不讳。当年被判定为斩立决,此案罪责重在于长民本就是盗贼,惯犯。
  所以在量刑时直接是斩立决,就连三司秋审都没有减刑,当年的秋天直接砍了。
  第三个案件是三年前天权二十一年,死者褚兴飞,二十七岁,八月初七的上午,被妻子发现死在自家院子里,这个案子相对复杂一些,嫌疑人先是定为他的妻子褚张氏,但因为杀人的方式是石笋击打后脑,石笋重约十三斤,以瘦小的褚张氏单人,应是轮不起来。
  而当夜,褚兴飞的父母也能作证,儿媳和儿子没有发生矛盾。
  随后衙门合作隆兴达一起,查到了同村的一位放牛的年轻人,名叫褚汉,十九岁。他在三日前因牛踩踏田埂的事情发生过斗殴,褚兴飞用棍子打破了褚汉的头,褚汉怀恨在心报复他。
  褚汉归案后供认不讳。
  褚汉判斩立决,但没有等到秋审,入狱一个月,九月十五病死在牢中。
  赵熠又道:“还有就是,三个人都是后脑勺受伤死的,死在八月中旬前后。”
  只有第二个案件,死者是滚落山崖的,发现的时候是九月,但是尸体已经腐烂了,按照当时的气温,少不得也得有个十多天才能烂。
  赵熠说完询问宋宁:“我说的对吗?”
  “嗯,包括这些。”
  宋元时想到什么,道:“三个案子,间隔都是三年,又都是八月分作案。听起来是有点古怪。”
  “是的。”宋宁道。
  “可是,都结案了。”宋元时道。
  宋宁又翻了一会儿,
  “你准备翻案?”赵熠问她。
  宋宁摆手:“没头没尾的,我不查,也没有这个本事。”
  三个已经结案的案件,没有苦主来报,没头没尾去查证推翻三位曾经的在职县令的案件以及几个上峰衙门的审核。
  她没有这种主动性。
  她说着将三份卷宗收起来,送去卷宗房。
  阑风从门口进来,道:“爷,坤宁宫给您来信了。”
  “又来信?”赵熠不能想象得到,太后在信中会说什么,等看完一封信,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宋宁从卷宗房回来,见他在读信,问道:“太后娘娘给您来的信?”
  “你怎么知道是太后?”
  “我掐指一算就知道了。”宋宁乐呵呵地道,心里却清楚的很,这世上除了太后给他写信,还有谁?
  不可能有的。
  就这人缘。
  “我回一趟京城,你需要问候你的父亲吗?我可以帮你代劳!”
  您问候?确定不是打我的父亲?宋宁点头:“那就有劳王爷了。”
  “不用客气。”赵熠收信就走了。
  宋宁在后面摆着手:“王爷,一路顺风,多住几天啊。”
  赵熠抄了墙边木棍,冲着她丢过来:“皮痒!”
  宋宁哈哈大笑。
  “你别惹他,像两个孩子似的。”宋元时无奈地看着她,“好好说话。”
  宋宁兴奋地坐下来问道:“你说,太后娘娘召唤他回去干什么?”
  “朝中弹劾吧。”宋元时道。
  宋宁摇了摇头:“你不了解太后娘娘,她和王爷一样,是不会管别人心情的。”
  弹劾,那是气愤的人在发泄。别人生气,和他们没有关系。
  “那干什么?”宋元时问道。
  宋宁摇头,取了纸笔准备写这两日看卷宗的心得,小马来了,站在门口道:“宋大人,郑大人请您去开晨会。”
  “说了什么事吗?”宋宁头也不回。
  小马也不敢说她什么,老老实实回道:“说今年春天种子不大好,现在要补救,请大家集思广益。”
  宋宁惊讶地看着小马:“种子不行?不是朝廷发的?”
  “是朝廷发的,也有可能不好啊,撒下去都半多月了,有的地方还没有发芽,有的好一些的,就长了一点。”
  宋宁和宋元时对视一眼,两人起身一起去了正堂。
  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的人你一句:“这事就是孙大人的责任,他负责发放种子,他不审核好,难道还怪我们?”
  “就是。孙大人你办事也能力太差了。”
  “是。要撤职也是撤孙大人,和我们没有关系。”
  孙维力面红耳赤地站在中间,手足无措。
  就在这时,门口一道声音,大声道:“各位办事不行,推卸责任倒是一流。”
  大家一惊看向进来的宋宁。
  宋宁上去,将孙维力往身边一来,冷笑地看着所有人:“来,把刚才说的话,当着本官的面,再说一遍。”


第279章 大的激动
  孙维力本来想让宋宁不要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也本来有责任。
  可是宋宁一出现,正堂里就安静下来,她让刚才骂人的官员再重复一遍,根本没有人敢开口。
  就连郑红申也没有说话。
  “让孙大人负全责?”宋宁看着这一屋子吃干饭的人,“送种子这种事,是知府同知做的事?”
  宋宁猛然拍了桌子,呵斥道:“户房何在?”
  一位中年官员动了动,想说话没敢。
  “你告诉我,送种子是他的事还是你的事?他帮你做了你该做的事,出了错就没有你的责任了?”
  那官员不服地看了一眼宋宁。
  “工房的事找孙大人、兵房的事、礼房的事,什么事都找孙大人,要你们干什么的?”
  其中一官回道:“你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说我们?”
  “凭我是宋世安。”宋宁说着,抄起桌上的一本书就丢了过去,那人还算灵活,躲开了。
  宋宁打着孙维力的肩膀,和众人道:“都挺好了。”
  “从现在开始,自己事情自己做,谁要敢再乱吩咐孙大人做事,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宋宁道。
  没人敢说话。
  孙维力激动地站在宋宁身后。
  “宋大人宋大人。”郑红申开口了,“咱们是在商议事情,我们说事情吧。”
  宋宁道:“这事和我没有关系,我管刑狱,种子发芽不发芽,我就不牝鸡司晨了。”
  说着嚣张地指了指一干人,拂袖走了。
  一个正堂的人看着她的背影,鸦雀无声。
  孙维力垂着头,憋着笑。
  头一回觉得舒爽,不想息事宁人。
  孙维力想了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了。
  他也是五品,用不着怕别人。
  这回没有人敢说他,倒是埋怨地看了眼郑红申,好好的把宋世安喊来干什么。
  简直是捣乱。
  一场晨会无疾而终,孙维力散了会就去找宋宁,神采飞扬地冲着宋宁作揖:“今日多谢宋大人了,往后还请宋大人多多照拂。”
  “是您心系百姓而已,否则哪有这些人作威作福的可能。”宋宁给孙维力倒茶,“不过,种子的事怎么商量的?”
  ……
  赵熠大步流星地进了坤宁宫。
  太后娘娘惊讶地看着他:“回来的这么快?”
  他这是接到信就回来了?
  “正好没有案子,我得空回来。你有什么话速速说吧。”赵熠坐下来,田赋兴给他上新泡的茶,小心翼翼打量着赵熠的神色。
  气色比前些日子回来的时候要好点。
  “去药房再帮我取两瓶药,一会儿我带上。”
  “成,奴婢这就去。”田赋兴放了茶壶,去了药房。
  太后看着他:“瞧着你春风得意,怎么还吃药呢?”
  “这是喜欢谁了?”
  赵熠看着太后,问道:“我怎么感觉您在幸灾乐祸呢?”
  “哀家有什么幸灾乐祸的,哀家心疼都来不及。”说着要拿帕子擦眼泪,被赵熠摁住了手,听到他冷冷地道,“您很久没哭过了,眼不涩?”
  太后讪讪然:“那你喜欢谁呢?说给哀家听一听。”
  “没喜欢谁。”赵熠低头吹着茶叶,嘴角咧了一下,太后呵的一声冷笑,“嘴都咧了,还和哀家装?”
  赵熠不理她。
  “哀家知道了,你莫不是单相思?”太后问道。
  赵熠吹茶的动作怔了一下,随即神色自如地道:“我没有喜欢的人,更不会单相思。”
  “我这样的人,当然是别人对我喜到癫狂,哪可能我主动喜欢别人。”
  “您要闲着就找点事做,成天想这些事,很无聊。”
  太后面无表情地道:“你方才连着解释了三句,认识你二十二年,这是头一回。”
  赵熠耳尖一跳,咯噔放了茶盅:“你要是喊我回来在这里闲扯,我可就回去了。”
  “这么重视衙门里的事情?当捕快很有意思?”太后不敢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没什么意思。”赵熠冷淡地道。
  “没意思你去做捕快?”
  “我要整顿济南府,当然是要了解百姓生活和疾苦,这些您不懂,和你说了也没有用。”
  太后挑眉道:“那你和谁说,和你喜欢的人说?”
  赵熠喝茶没有理她。
  太后敲了敲桌面,提问道:“对方是女子吧?”
  赵熠猛然抬头看着她,嫌弃道:“我是断袖吗?”
  “那还好。”太后道,“真怕你心理情感突变,不喜女子了。再说,总听你和宋世安来往密切,又去他那边做捕快,哀家以为你是断袖也在情理之中。”
  赵熠面无表情地否认了:“不可能,我很正常。”
  “既然如此,什么时候把人小姑娘哄好了,带来给哀家瞧瞧。”太后道,“哀家没想过,这辈子还能有儿媳。”
  赵熠也没有想过这个事。他放了茶盅,抬着下巴道:“我没喜欢的人,和您说过了。”
  太后完全不相信。
  “这个话题没什么好说的了,哀家也看到你了,你可以启程回去继续做你的捕头了。”太后不理儿子了,抽了一本话本,靠在窗口慢慢看去。
  田赋兴将药拿进来,赵熠收了药,没逗留要走,刚到坤宁宫门口,计春来了,垂着头道:“给齐王爷请安。小黄门瞧见说王爷您回宫了,圣上知道了,就想请王爷您去吃个便饭。”
  “吃便饭?”赵熠一边往干清宫那边去,一边道,“是今天早上弹劾本王的奏章太多了,他要给我看?”
  计春笑呵呵地道:“今早确实有不少弹劾您的奏疏,都是圣上给您挡回去的。”
  赵熠进了御书房,赵炽正放了笔,看到他招手,道:“宁王今天还提起你,说让你回京住几天。”
  宁王没有去庐州封地,一直留在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