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 番外完结-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厂长还会编故事……还别说,这故事简介挺吸引人的。没啥天分的普通人因为奇遇逆袭成大师了,那普通人当然喜欢看了。
  蒋晓亮道,“……咱得找个原型。报纸上连载工人故事,得有真人才行。”
  苏曼道,“好办,这人真的经历什么,除了他自己也没人知道。只要有一个当木匠的爷爷就行了。当然,也不一定要是爷爷,写祖爷爷,叔爷爷都行,只要是他们家一个亲戚,有些关系的。陈厂长,你家里有人当木匠吗?”
  陈明华咳嗽一声,“有,我一个远房叔爷爷,当初也是他带我进的这行。其实吧,我当初的经历也是很曲折离奇的。”
  蒋晓亮:“……”
  苏曼拍板,“那就把陈厂长作为原型吧。普通人逆袭成副厂长了。够吸引人。赶紧找人写,九月中旬就要连载出去,保证十一的时候已经到了故事高潮了。”


第226章 
  这年头能进宣传部当笔杆子的,那都是有真材实料,有文笔的人。要说缺,也就是缺脑洞了。
  这回苏曼提供了脑洞,县里的笔杆子们就开始发挥想象了。几个人一合计,加上陈厂长提供一些资料线索。一部关于旧社会老木工在新社会逆袭的故事就开始动笔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里,陈厂长确实曾经是旧社会的工厂学徒工,人特别努力,但是天分不高(陈厂长自述)。一直到新社会到来之后,陈明华同志因为手艺不咋样,所以过的很拮据,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个大龄屌丝。直到有一天,陈明华远方堂叔过世。堂叔无儿无女无亲无故,当初陈明华还给他当过小学徒,入了行。
  所以堂叔死后,陈明华作为后人,将他下葬,然后清理老房子。收到了堂叔留给他的一封遗书,让陈明华在他死后,要将他这老房子里里外外清扫修缮一遍。而且不能假手于人,要亲自干这些活。
  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很折腾人的要求了。毕竟这屋子确实很破旧,人也不在了,没必要修了。还非得让人亲手干,这不是存心折腾人吗?
  可陈明华记得堂叔对他的大恩大德,觉得这既然是老人的遗愿,总不能不让当回事。于是亲自把里里外外大嫂了一遍,连屋顶都是他搭着梯子去修缮的。
  也就是在修缮房梁的时候,他发现了放在房梁上的小木盒。
  故事,由此展开。
  “后来呢,这后面怎么样了?”
  赵县长拿着报纸就去找厂里陈明华,让他说说后来的事儿。
  陈明华摸着脑袋,面露尴尬,他怎么知道后来?修房子是真的,但是盒子的事儿当然是假的。
  苏曼笑着道,“赵县长,这个故事的后续,还要等他们继续写。”
  “所以这都是编的?”
  赵县长一脸惊讶。“假的?”
  苏曼道,“不不不,故事都是要经过润笔的。润笔了之后,和现实就会产生一些差距,但是咱不能说他是假的。毕竟故事来源于现实。反正故事的大纲是真的。”细节就是假的。
  陈明华作为一个老实人,第一次干这种事儿,只能嘿嘿的笑。
  赵县长:“……”
  苏曼道,“赵县长,您看咱这故事好不好?咱在这里里面可弘扬了很多好的精神呢。比如孝顺长辈,知恩图报。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个,好当然是挺好的,就是写的有些慢。三天才更一章。”
  “已经很快了,好饭不怕晚。后续肯定精彩。”
  一听后续精彩,赵县长就更想看了。
  不止赵县长想看,其他看了报纸的人都想看。
  这次的故事连载,是在工人周刊上面的。专门写工人们的故事的。也是经过省里宣传部那边帮忙,在各个省城报纸上获得了一个边边角的角落连载。
  以前的工人故事都是只写一件事儿宣传一个人。故事很感人,但是情节也很老套。不像这次进行连载的故事,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因为做一件好事,获得了奇遇。
  第一期的时候,大家都好奇那个箱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而且还引起了一堆人的讨论。
  在大伙儿的期待下,第二期就来了。第二期的内容开始曲折起来了。箱子里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大洋地契。而是一张地图。地图上面几个点标注出来,还有一封信,让陈明华按照这个地区上的标注来寻找地窖的五把钥匙,地窖里有他留给陈明华的东西。这些地方不乏密林悬崖。第二期的结尾,陈明华正遭遇一头野猪的追杀。而此时,野猪已经将陈明华追到了一个独木桥前面。而独木桥上面正趴着一条毒蛇。
  苏曼:“……”
  第二期故事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争论十足。大伙儿就陈敏华如何过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甚至南平家具厂还接到了很多人的电话,点名要找陈明华,问陈明华是不是还活着。是不是被野猪弄死,还是被蛇给咬死了。
  陈明华接到这些电话的时候,心情复杂。
  苏曼对于陈明华如何过桥并不感兴趣,她只想知道,这故事什么时候到达高潮。这马上就要十一了。
  她特地去来一趟县里,找这几个负责写故事的作者。
  这几人之前在县里是专门写宣传的,千篇一律的工作干的人都没劲儿了。这次接了个这么个活,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南平编辑部,也就三人在里面,合伙写这个故事,他们写的特别带劲儿。
  听到苏曼来问他们故事能不能赶上十一宣传的时候,这几人道,“当然能啊,下一期我们准备多写一点,大纲都写好了。前有毒蛇,后有野猪,陈明华吓得晕了过去。然而正因为他晕了过去,野猪冲过来的时候冲过了头,冲到了独木桥上面,砸到了那条毒蛇。一猪一蛇一起落入水中,恶势力最终自食恶果。等陈明华醒来的时候,蛇已经不见了,猪已经死了,陈明华白得了一头猪,成为了当地生产队的英雄。大家为了感谢他,自发的帮助他寻找钥匙,陈明华顺利打开地窖……”
  苏曼:“……”很好,还宣传了打到野味要上交,老百姓们一家亲。
  “地窖里是远房叔爷爷几代人留下来的木工秘籍,陈明华从此脱胎换骨,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木匠之路……终于在南平家具厂招工的时候,陈明华在考核会场一鸣惊人,让厂长惊为天人……”
  这戴着眼镜的作者说完之后,还道,“故事的结尾,我们会以陈明华说的一句话结尾。”
  什么话?
  “陈明华说,‘我远房叔爷曾经要求过我,六三年的国庆节,一定要做出让老百姓惊叹的家具。’苏厂长,你看这个广告怎么样?”
  苏曼:“……很好。”这广告植入很硬。“那叔爷为什么要这么要求?”
  “不知道,”作者摆了摆手,“这种解释不清楚的事儿,咱就一笔带过了。反正肯定是有原因的,书里的陈明华不会说出原因的。不用去圆它。”
  “……很好,你们很适合写小说。”够狗血的。
  “是吧,我们也这样认为,以后我们还准备给苏厂长写一个呢。您可是我们南平的传奇人物。”
  苏曼赶紧摆手,“不用了,我还是低调点吧。”不想被野猪追。
  十一国庆节头一天,《南平传奇木匠老陈》的故事在全国火爆连载结束。
  这可让追连载的读者们郁闷得不得了。觉得这简直是烂尾。竟然就留下老陈的这一句话,就结束了。让人觉得很郁闷。
  然而很快,省里各大为十一百货商店活动做广告的报纸上面也多了一个版面宣传百货公司新的产品。其中有一个特别黑体标注出来,‘南平老陈推出新家具了,专为十一国庆节推出的经典款,绝对让你大吃一惊。’
  读者们反应过来了,原来老陈忙着去做家具去了。
  对了,老陈说了,六三年要做出让老百姓眼前一亮的家具。
  淳朴的老百姓们实在是不会想到,还有人会利用连载故事打广告的。他们没想过老陈那句话是为了打广告,而是以为老陈是认真讲的。都当真了。
  于是很多想买家具的人就准备着早点去百货公司抢购了。不想买的读者,也准备去见识一下老陈说的家具。故事中的东西来到了现实里面,总是让人忍不住好奇。
  甚至故事迷本来不打算买的,也准备买回去了。毕竟可是老陈做出来的让人大吃一惊的家具。
  于是国庆节当天,很多人往百货公司蜂拥而至,就为了寻找南平老陈的家具。这些人比之前看电影的人还要多。
  因为看电影的只是一部分人,受众主要是针对年轻人。而还有一部分人没时间去看电影,却有时间看报纸,所以受众多了好几番。这些潜在客户也勾搭了好几番。
  南平家具厂的家具很快就被抢售一空。还有好多人预定了。特别要求要老陈的家具。
  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就告诉他们,老陈现在是副厂长了,没时间做家具了,但是他有个专门的车间,都是他亲监工做出来的,得到他认可的。这些家具都会有老陈的印章。
  于是南平盖章版家具成为了经典款。一直被定到了十二月份去了。
  陈明华哆嗦着拿着拿着自己的印章,在家具商盖章。
  苏曼笑眯眯的在厂里到处巡视,看到陈明华手抖的样子,就道,“老陈,让别人给你盖吧。”
  陈明华道,“还是我自己来吧,要不然感觉对不起老百姓的信任。”
  苏曼笑着道,“老陈,你有这种精神我很欣慰呀。老陈,以后生产部这边你还要更费心了。”
  陈明华忙不迭的点头。能不费心吗,那么多老百姓的信任啊,必须得用十分心才能回报。
  为了赶工,白天的时候都没庆祝国庆节,倒是晚上的时候,李春花帮助搞了一场晚会表演,趁着工人们吃饭的功夫,带着家属同志们在上面演戏,跳舞,唱歌。
  演的戏也是南平的戏份,演的也是一个工人从本来清贫的日子到加入南平家具厂之后,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让很多工人感同身受。
  很多人在加入南平家具厂之前,日子过的很清苦。连对象都找不到。连个窝都没有,只能和兄弟姐妹们挤在一张床上。
  直到有了南平家具厂,大伙儿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了。先是住上了环境很好的单身宿舍,后来又靠着厂里盖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厂里待遇也好,加班经常有奖金。各种名目的奖金全都用来算作加班费给大伙儿。让大家即便再辛苦,也心甘情愿,甚至高高兴兴的抢着干活。
  唱的歌也是编的和南平家具厂有关的词儿。这是找一个退休的音乐老师编的。
  歌词短小,曲调简单。工人们听了几遍就记住了。然后跟着一起唱。“我家在南平,南平有家厂,厂里都是小木匠……它给了我粮,给了我窝,更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最后唱着唱着,都把自己感动哭了。
  哭完之后就进厂里继续加班赶工。


第227章 
  这次十一广告可以说是十分别出心裁了。
  让其他厂里始料未及。之前南平的宣传工作一直做在前面的,其他厂里跟着学着做,怎么样也是有些效果的。
  所以这次,大伙儿还想看看南平有什么新的招数搞宣传,都盯着电影厂那边。谁知道人家这边就开始搞起了报纸连载了。
  说实在的,一直到故事结局的时候,他们都没想到这是南平为十一打广告的。他们只以为是宣传工人,顺便宣传南平。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