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茸宠(重生)-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实不像,脉相仍是紊乱,但这莫名的发热,却探不出是为何。”吴太医也疑惑了起来。
端着一盆清水立在一旁的福田,忽然惊讶出声道:“殿下的青斑,好似少了一些!”
常之茸与吴太医都怔愣住,福田便指着李溯的手腕处,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激动的说道:“昨日辰时奴才给殿下净手时,这里还有个小青斑,现下竟然没有了!”
常之茸闻言,亦细细的检查了一番,发觉果真如此,李溯脖颈处一些细小的青斑亦都消散不见了,现下身上只有大片的青斑尚在,且因为李溯发着高热,身上火红一片,连同那些刺目的青斑都微微发红。
吴太医目光微亮,他抚着胡须道:“可见是药性发作了,这药性与殪瘟之症皆是强横猛烈,殿下的身子承受不住,遂引发高热,若是这热度退下,想必便能医治成功。”
有了吴太医这番话,常之茸心中更是紧张难耐起来,她打起十分的精神,撑着身子守在榻前。
这一夜,东宫内近乎无人能眠,具沉浸在一片焦灼的氛围当中,常之茸与福田连番于榻前侍候,李溯身上的衣衫和被褥不断的被汗水打湿,便立即为他更换,只怕溻在身上会让高烧加重,如此来来回回的忙了整晚,为李溯换下了近五身内衫,锦被亦然。
直至清晨拂晓,朝阳渐起,第一缕柔光挥洒进东宫的窗棱内。
常之茸半撑起身,每隔一刻钟便伸手探向李溯的额头,她摸了摸温度后,又缩回手。
然后倏然醒了神,常之茸不确定的再度伸手探去,足足停留了半柱香的时间,这只手试完换另一只,十分确定手中的温度正常后,大喜过望,立刻拍醒了一旁已经靠着床棱睡去的福田。
“福田,快醒醒,去打盆清水来,殿下已经退热了!”
福田一个激灵起身,甚至还未缓过神来,只听闻一句殿下退热了,就迷迷瞪瞪笑着跑了出去。
常之茸亲自为他擦拭着脸和手,她细心的将脖颈处也擦拭了一番,将汗渍拭去,手中的动作忽然滞住,一只宽大干燥的手掌,包裹住了她拿着布巾的手。
常之茸身子一颤,抬眸看去,见到李溯不知何时竟然醒来了,他眼中再不是灰暗的无力疲惫,而是带着笑意,分外有神,熠熠含光。
常之茸立即回握住他的手,笑逐颜开,甚至眼前瞬间就起了一层水汽。
“阿溯,你醒了。”
李溯微微点头,喉咙间仍是沙哑:“之茸,莫哭。”
常之茸听到他的话,顿时难以自抑,埋首在他掌中,哭的仿若无助的孩童。
忍了这些时日,常之茸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在看到李溯脱离险境后,断裂开来,分崩离析,所有压抑的情绪皆溃散而出,令她嚎啕不已。
李溯看着眼前的泪人儿,为她拭泪的手都被打湿,却还是擦不净滚滚而下的泪花。
吴太医和苏广等人都没敢直接进去,福田亦是端着清水站在殿外,闻得里面的声音,他也偷偷抹了抹眼角的湿润。
直至一炷香后,殿内的哭声渐没,福田才带着吴太医推门而入,端着清水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
常之茸已是恢复了常态,只是眼角还红着,明显一幅刚刚哭过的样子,她接过清水,清洗了手中的布巾后,又细心的为李溯擦拭了一番。
吴太医则是为李溯认真把脉,神情谨慎。
片刻后,吴太医面上的神色缓了下来,他控制不住的笑了起来,言语间满是兴奋激动之情。
“殿□□内的殪瘟之症已好转了许多,再连着服药几日,想必便可痊愈!”
吴太医的话,让殿内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亦忍不住都笑容浮面。
常之茸吸了吸鼻子,忙吩咐道:“快去将殿下的膳食和汤药端来。”
福田赶忙去了,吴太医则是匆匆写下一张药方,他眉欢眼笑:“此番京中的百姓亦有救了!不曾想这最后试药之人竟然太子殿下,老夫要替天下的百姓感谢太子和太子妃殿下,从今往后,再无需惧怕殪瘟,百姓得救,当值得普天同庆,老夫这便拿药方出宫!”
见吴太医喜出望外的模样,常之茸也笑了起来。
是啊,殪瘟终于有救了。
※
元初二十四年五月末,殪瘟解药问世,拯救了京中所有患病且饱受折磨的百姓。
六月,京城回暖,再未有人感染殪瘟,百姓们尽数痊愈,许多南北城相隔,分散大半年的至亲们又得以重新相见。
京城殪瘟就此告一段落,百姓们逐渐恢复了日常的生活。
同年七月,宫中规复早朝监政,太子下令,厚葬景帝,举国大丧三月,亦将韶贞皇后迁移至皇陵,朝中顿时不少朝臣反对,但当太子拿出景帝的遗嘱,其中一条便有将韶贞皇后迁入皇陵供奉之言,众人见此,只得便纷纷闭嘴,遵从景帝遗嘱。
同年十月,太子登基,改国号为元启。
新皇登基第二日,便为十年前常家翻案,不顾朝臣非议,于京郊修缮陵墓,将常府之人厚葬于此。
同年十一月,又有朝臣善言举谏,皇上应充盈后宫,广纳嫔妃,开枝散叶,大元方可延绵不息,千远流传。
然新皇视若无睹,不顾众位朝臣之言,并大刀阔斧清洗朝政,换下十数个老臣后,朝中一片恐慌,无人敢在此时多说一句话,皆开始明哲保身。更是传出新皇狠戾□□,惹得朝中一片哀声怨道之流言,但最终无济于事,众位朝臣不得不服从于皇命。
朝中虽不太平,大元百姓们却过得肆意,自新皇登基后,严查贪官污吏,许多地方官都夹紧了脑袋做人,不敢过分招摇,甚至为得民心,济弱扶贫,广施善举。
十一月末,锦华宫内。
常之茸牵着李思知和李思江二人,身后跟着一众侍女们,缓步去了一处小祠堂。
她推开门,让下人在外面候着,自己领着两个孩子走了进去。
这里供奉的,是韶贞皇后的牌位。
而一侧的桌面上,还有一个新牌位,上面鎏金烫字,雕刻清晰的写着:锦华宫大宫女纤月。
常之茸取了香,跪在地上行了大礼,为韶贞皇后和纤月姑姑续上了香火。
身后李思知和李思江二人纷纷效仿,叩拜上香。
常之茸静立在祠堂内,眼中含笑,淡淡的说道:“纤月姑姑,皇后娘娘,你们看到了吗……阿溯,已是继承大统了。”
在堂内轻声诉说了半个时辰,见着香火袅袅,常之茸方才出了祠堂。
念双静候在外,手中拿着一件披风,上前说道:“皇后娘娘,皇上说让您得了空,便前去午门城楼之上。”
常之茸披好衣衫,缓步踏出。
“皇上可有说是何事?”
念双摇摇头:“并未。”
常之茸便直接领着两个孩子,一同去了午门。
城楼之高,反身能将整座皇宫看尽,而若是站在正中央,望眼直视正前方,便是京城长安街的中轴线,将整座城池整齐均匀的划分,亦刚好能够将京城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此时夜幕已至,月朗星稀,天色被灯火照耀微微泛着澄黄,京中华灯初上,临近年底,悬灯结彩,街道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于城楼上隐隐约约还能听闻得到,长安街上的吆喝声,和小孩嬉笑玩闹之声,灯火辉煌,一片太平盛世。
站立望了片刻,眼前忽的飘起了雪花,微微细雪,随风散漫而下。
常之茸裹紧了衣衫,觉得夜风有些冷了,她侧过头,正欲拿手炉,却忽然听闻到空中一声轰响,随后整个夜空都如白昼般亮了起来。
常之茸惊诧的抬头,看着空中四散而开的烟花,一簇接着一簇,花火爆裂之声不绝于耳,烟火声势浩大的绽放于夜空之中,照亮了整座京城,仿佛天女散花,美艳绚烂至极。
城中的许多百姓们都不禁在街头驻足观望,还有不少人闻声踏出院外,面容兴奋,摇手指着空中的火树银花,所有百姓都在这同一时刻,眸中惊叹,看着空中绚丽盛景。
“好漂亮啊!”
李思知激动赞叹,她小小的身子和李思江一起,扒在城楼的墙壁上,眼中冒着光彩,一瞬不瞬的看着绚烂的夜空。
常之茸同样怔愣住,久未回神。
腰间忽然多了一双熟悉的手,刹时整个人便落入到一个温热的怀抱当中。
李溯低沉带笑的声音,于耳畔响起。
“之茸,生辰快乐。”
常之茸瞳孔放大,这才想起,原来今日,竟是她的生辰。
顿时嘴角不自觉的绽放出一抹温情欢欣的笑意,她握住腰间的手,轻声道:“阿溯,谢谢你。”
李溯亦展颜欢笑,陪伴着她,一起观赏了这场烟火盛宴。
“盛世繁华,愿与你共享。”
“浮生余年,盼永伴相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