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见,郝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他在电话里抱怨,我不禁想起了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高中数学老师。郝秋的父母是离异的,至于他父母什么时候离的婚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上高中时,他就跟着他母亲了。他的母亲十分严厉,因此每次上数学课,我从来不敢开小差。
  郝秋的母亲不仅对学生严厉,对郝秋也十分严厉。记得高二时有一次数学测验,150分的题,郝秋只考了120多分,当时他母亲叫到他的名字时,他上台领试卷,他母亲一巴掌就拍在了郝秋脸上,郝秋当时被打的一脸懵。不仅他懵,我们全班所有同学都懵了,所有人都没想到数学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打自己的儿子。
  郝秋更是如此,他惊愕的看着他母亲,好一会儿他才拿着试卷回到座位上。当他从讲台上走下来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闪着泪光,但他极力的在忍耐。下课后,郝秋被他母亲叫去了办公室。
  我和夏言,还有蒋乐和吴倩,我们聚在一起小声的替郝秋打抱不平。
  夏言:张老师也太过分了,自己的儿子都要打,而且还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蒋乐:就是,张老师实在太不给儿子面子了,就算要打也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啊!更何况郝秋考的还挺好的。
  吴倩:对,我要是数学能考120多分,我爸妈恨不得烧高香。
  我说:估计是因为学习委员考了140分,张老师才打儿子吧!毕竟身为数学老师,自己的儿子都不能考第一,她肯定觉的郝秋丢了她面子。
  夏言:就算这样,那也不能打儿子啊!她这一耳光是打的舒服,可是以后郝秋在我们班还怎么面对同学。
  我们听着夏言的话,都纷纷替郝秋担忧,毕竟人都是要面子的。
  而郝秋自从被母亲打了一耳光后,也确实变了。尤其上课的时候,变的不爱举手了,以前无论哪堂课,只要他能回答的问题他都会积极举手,而现在只有老师点他的名,他才会站起来回答问题。
  下课后也是,以前下课后他会跟同学一起玩一起打闹,而现在他除了上厕所,基本不出教室。
  还有上体育课的时候,郝秋以前最喜欢打篮球和兵乓球,每次在体育课上都能看到他和李帅两个一米八几的大帅哥,两人一决高下的身姿,而现在他只会坐在一旁看别人打球。
  当然上数学课的时候,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也仅限于数学课。再后来高考郝秋没有发挥好,虽然分数也够一本线,但他母亲嫌学校不好,于是又让他复读了一年。至于现在他在哪所大学上学,我没有细问,因为他打来电话的时候,我实在太忙,加上高铁站又吵,我匆匆跟他聊了几句,便挂电话去赶车了。
  每年过年我妈都会装一些香肠和腊肉,让我返程的时候带去北京吃,这次也不例外,她把香肠和腊肉给我装了满满一纸箱,所以我除了行李箱外,背上还背了一个包,还要拎着一箱肉。好在没等多久我顺利打到了出租,回到住的地方,又忙着收拾半个多月没有住的屋子,第二天初十又要去公司上班,所以等我再见到郝秋时,已是两个星期后了。
  正好那天是周末,我休息,一个人呆的无聊,合租的室友,一个在睡觉,一个跟男朋友出去玩了。我住的地方是一个小区的地下室,当初之所以租地下室是因为房租便宜,因为小区楼上的房子一个单间一个月最少也要2000块,而地下室一个月只要600块,还包括水电暖气费在内。
  当然600块只是一个床位的钱,我住的那间屋子有4个床位,面积大概有20平方米,好在没住满,就住了三个人。
  我的两位室友,一个是河北的,另一个是天津的。天津的那个女孩比我早来北京两年,有一个交往了一年的男朋友,是北京本地人,做导游的,经常跑东南亚一带带队旅游。而河北的那个女孩去年才刚大学毕业,然后一个人跑到北京来找工作,找到现在还没找着,此刻她正睡的鼾声四起。

  第4章

  
  我穿上衣服洗了把脸,准备去外面透透气,说实话,没来北京前,我真不知道地下室长什么样子,更不知道地下室也能住人,我跟夏言说起的时候,她都一脸好奇,用“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里晋惠帝的语气问我:那你为什么不租好一点的房子?
  我无言的看着她,不知该怎么回答。
  如果我像她家境好,有钱,我当然会租好房子,甚至我根本就不用大老远的跑到北京来,在老家就可以过的很舒服。
  但现实是残酷的,自从父亲出车祸后,全家都要靠我,我只能远离家乡,到外地讨生活。
  记得住地下室的第一天,我就发誓,一年后一定要离开这个连白天都是黑暗,白天还要开着灯才看的清的地方。尤其是每天晚上下班回来,看到小区楼上亮着的万家灯火,就感觉自己像一只蚂蚁,被人狠狠的踩在脚底。
  这种感觉实在不好受。但,不好受也没办法,不好受也得受着,因为一年过去了,我依然住在这里。
  二月中旬的北京,仍然冷的刺骨,我搓着双手,绕到小区的早餐店,买了份早餐,然后在小区路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拿着手机对着地上尚未融化的积雪拍了张照片,刚发到朋友圈,郝秋就发来微信,说他已来北京了,问我在干嘛?
  我说在吃早餐。
  他道:这么晚才吃啊?都快中午11点了。
  我说:这不是星期日嘛,做六休一,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不睡个懒觉都对不起自己。
  他发了个捂嘴笑的表情,随后说:我们见一面吧,你住哪?我来找你。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把地址给了他,毕竟在北京能有个老同学,平时来往一下,总比一个人好。
  其实我也不是没有朋友,工作了一年,在公司里也有几个要好的同事,只是大家住的太分散,想聚个会什么的光坐车都要坐大半天。例如我,从住的地儿到公司,中途要转两辆公交车才能到达,因为没有直达公交,有时候时间来不及,就先坐公交车到地铁站,然后再从地铁站坐到公司,到了公司附近的地铁站还要再走一段路,总之上个班比上刀山,下火海还曲折。
  而公司附近的房租又太贵,我一个月薪1万多的打工仔根本承担不起,所以只能在上下班路上辛苦一点。
  郝秋到的时候,我正揣着手坐在小区后门的花台上看着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发呆,直到郝秋叫我,我才回过神。他正背着包从出租车上下来,他比我过年时见到的样子又帅了一些。他穿了一件中长的黑色羽绒服,下面配着黑色的裤子,脚上是一双白色的adidas球鞋,头上戴了一顶Adidas的白色针织帽,背上背着一个黑色的旅游双肩包,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还没被社会摧残的学生气。
  他走到我面前,冲我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问道:“你怎么坐在这里啊?也不嫌冷。”
  我连忙说道:“我怕司机带你绕路,所以就在这里等你。”
  因为我给郝秋的地址是小区后门的门牌号,我住的地下室就在小区后门旁边,而小区又很大,从正门走到后门几乎要10分钟,打车的话就更绕了,我怕司机看他是外地人,故意绕路坑他,所以就在小区后门处等他。
  郝秋闻言说道:“放心吧,北京的司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坏。”说完他又说道:“我刚才坐车的时候看了路线,其实我学校离你这不远,走路最多也就半个小时。”
  “是吗?”我好奇的问道:“你在哪个大学?”
  “北航。”
  “北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哇!985重点大学。”我没想到郝秋竟然考上了北航。
  郝秋看着我的表情说道:“985又怎么了?毕业后还不是找工作难。”
  我说:“再难总比我这个二本强吧!”
  郝秋笑了笑,随后问我,“你住哪?”
  我指了指地下室的入口,从我站的位置是可以看到地下室的。
  郝秋朝我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愣道:“住地下啊?”
  我点了点头,“为了省钱,这里一个床位只要600块,水电暖气全包括在内,若是住上面的话。”我指了指地上的楼层,“一个月最少也要2000块以上。”
  他听完我的话,又看了看楼上的楼层,好一会儿才说道:“在北京生活真难。”
  我笑了笑,无言以对,因为他说的是实话,对我们外地人而言生活确实难。首先,房租就是一笔大开销,你总不能睡街头,你总得找个地儿先容身,其次就是吃喝拉撒,最后是出行,反正每一样都要花钱。记得刚来北京还没找到工作的那段时间,我过的简直就是人间悲惨生活,总共才带了2000块钱,我竟然撑了三个月,现在想起来我都不得不佩服自己,大概带2000块钱闯北京的估计只有我吧!
  我正想着,郝秋就说道:“走吧,已经中午了,我们先去吃午饭。”
  我看了看手机,已经12点了,时间过的真快,我刚吃完早餐没多久,其实不大饿,但郝秋不一样,他估计很早就吃了早饭,再加上他第一次到我这儿来,我应该尽地主之谊。
  我将他带进小区,我住的这个小区是有饭馆、超市、网吧的,几乎一应俱全。平时需要买什么东西,几乎足不出户都能买到。所以我基本上除了上班以外,很少出小区,连周末也基本上都是在小区里度过。
  我看着郝秋问道:“你要吃炒菜?拉面?还是麻辣烫?”
  “就吃炒菜吧!四川人还是习惯中午吃米饭。”
  我点了点头,和他一起走进一家川菜馆,点了一道回锅肉,一道水煮酸菜鱼,一道麻婆豆腐。付钱的时候,我们俩抢着买单,郝秋推开我的手机,“这顿我请,你别跟我抢。”
  我连忙说道:“这怎么行?你到我这儿来,就应该我请你吃饭。”说着我又要付钱。
  他再次推开我的手机,瞪着我道:“李俞,你再这样,你就没把我这个老同学放在眼里,就一顿饭钱,你下次请我就是了。”说完他迅速扫了墙上贴的二维码,付了钱。
  我看着他,只好说道:“好吧!那下次你过来,我请你吃饭,到时你不许付钱。”
  他笑了笑,我们找了座位坐下,他没话找话的说道:“对了,夏言结婚那天你好像没去?”
  “嗯。”我点了点头。
  “为什么?”
  “那时候我在北京上班,怎么去?”我无奈的说道。
  他顿时似想起来似的,连忙说道:“不好意思,我忘了,我之前好像还给你打过电话。”
  是啊!那天我刚下高铁,他就给我打来了电话,我连忙问道:“夏言的婚礼应该很热闹吧?”
  “岂止热闹,你知道的,她家那么有钱,婚礼在农家乐里办的,连县长都来了。”
  “是吗?搞的这么盛大?”我惊讶的看着他。
  “没办法,人家有钱。”
  我听着他的话笑了笑,确实是。像夏言那种家境好,父母又有钱,即使没考上大学,也不用为未来发愁。不像我只能靠读书这条唯一的出路,以前听到“人各有命”还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现在不得不认清现实,人家就是命好。同样都是24岁的年纪,夏言却已步入婚姻,而我还要为那看不到的未来努力打拼。
  我羡慕的说道:“夏言应该是我们同学中最早结婚的吧?”
  郝秋点了一下头,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