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硬皇帝-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进攻
赵国皇宫之中,鲁清喘着粗气坐在宝座之上。
他本来是个精明强干的皇帝,虽然四十出头但身体还算强健。
但是今日他的脸色却是有些潮红。
穿着一身明黄色的丝绸睡袍,露出排骨一般的胸膛。
这时候莺娘萎萎地坐在鲁清的脚边,脸色苍白神情倦怠。
她前些日子每天要承欢数次,这几天更是身体虚弱不堪,再也承受不住强风骤雨。
鲁清也不敢太强迫莺娘,只好到处寻找能让自己提起兴致的女子。
却没想到无论是贵族还是勾栏女子,都差了那么一口气。
甚至鲁清想法让人弄一些民女来,也没有一个可以入眼的。
好在赵皇鲁清终于找到了法子。
他只要让莺娘也加入,甚至就在旁看着也好,鲁清便重又能体会那十足的畅快。
这些天鲁清每日都让禁军去寻找不同女子回宫。
而禁军能找到的女子姿容也是一日差过一日。
今天被拉到宫中的几个女子,甚至是哭得一脸鼻涕。
但或许是因为莺娘就在身边的关系,鲁清仍旧能感到自己兴致高昂。
他从宝座上站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拉一个姿容尚能入眼的女子。
忽然却有一个不长眼的黄门跌跌冲冲地冲入寝宫中。
鲁清简直要被这黄门的举动气炸,发出咆哮道:“什么人!”
那黄门缩着脖子颤抖着说道:“回禀陛下,越军攻来了!”
焚身的燥火忽然冷了。
鲁清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黄门,最后压着嗓子道:“欺君可是死罪!”
黄门跪在地上不住以头抢地道:“奴婢绝不敢欺瞒陛下!”
鲁清哼了一声道:“来人,将这欺君之徒带下去!”
立时便有近卫进入寝宫,将这嚎叫的黄门向外拖拽而去。
鲁清面上满是阴桀,看着屋中那些哭泣的女子忽然没有兴致了。
他一挥袖子道:“都下去!”
这些女子像是如蒙大赦一般快步朝外奔去。
“一点礼节都不懂。”鲁清心中不满。
接着他又命人将执笔太监叫来。
那是一个圆润肥胖的太监,平日总是笑地谄媚,今日却是满脸忧色,肥胖的下巴不住发抖。
那执笔太监还未来得及开口说话,鲁清便对他怒吼道:“你不是说线人每日监视越国么!”
执笔太监无奈,只能承受着鲁清的愤怒,小心翼翼地尖着嗓子说道:“确实如此没错。越国内五处军营,至今没有一处有调兵迹象。”
鲁清听了这话狂怒,随手抄起一个玉石镇直朝着那执笔太监扔去。
太监不敢躲避,只能硬是挨了这一下。
鲁清继续咆哮道:“那如今的越军是哪来的!”
他踱了几步之后,心情总算稍微平静了一点。
总算是赵国三面环山,又早就驻扎着军队抵抗。
此刻就算是有越军自不量力打来,也不至于就输了。
想到这里,鲁清终于重又坐会了宝座之中。
他对执笔太监道:“你怠慢军情一事,之后同你算账。
先说如今越军共有多少人,从那一路攻来?”
不论从那一路攻来,对于越军都不是易事。
赵皇鲁清用手指敲击着宝座的扶手。
他们赵国这么多年来能过躲过各国的窥视,偏安一隅得享太平,就是因为围绕着赵国的这一带山岭。
就算越军如今再怎么强大,要翻过这些山岭也不是易事。
更何况山顶之上还有占着俯攻之利的赵国男儿。
谁知听了赵皇鲁清的问题,执笔太监更是满头大汗。
他一脸苦色地回答道:“敌军并非从陆上攻来,而是从海上攻来。
如今……已有上百艘大船登上海岸了!”
赵皇鲁清直到听了这话,才是真的震惊了。
要知道越国虽强,却四边都不临海。
越国的骑兵、步兵看来都已经冠绝当下了,但是他却没有一艘战船。
就算是越国打定主意要从海上攻来,从造船到训练水军都需要极长的时间。
也正是因此,赵皇鲁清才从未担心过海上会有敌人打来。
但是如今听执笔太监所言,真实情形却是大出所料!
这时候的赵皇鲁清似乎像是被抽干了全身力气一般,瘫坐在宝座之中。
一身宽松的绸缎睡袍被汗水黏湿,贴在身上。
本来潮红的面色如今也变成死灰。
一个英明强干的皇帝竟然变成一副病痨鬼的模样。
他双眼发直,又一次问道:“你说他们到了哪里?”
执笔太监用小眼睛瞥了赵皇鲁清一眼,道:“已经上岸了……”
这就是离京城极近了啊!
赵国因为有三面山岭保护,所以将都城建在海岸边上。
过去靠海的都城能让赵国皇族远离危险。
但如今敌人竟然在海上登陆,反而让皇都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更别说鲁清早就将赵国所有的兵力都布置在山岭边上。
如今的赵国皇都,只剩下一些擅长欺压妇孺的禁军罢了。
此刻的鲁清,将头埋在手掌之中,手指不由自主地拉扯着自己的头发。
他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即使是这些日子有些荒唐,但是鲁清从来不认为他有一刻糊涂过。
他早就已经将各色暗线、兵力都布置齐全。
不论越国人如何行动都逃不过自己的感知。
但是偏偏如今越国军队竟然乘坐着凭空出现的什么战船登陆了!
这怎么可能!
这确实不可能。
就在此时,君梧身着一身银色铠甲双目平视着前方。
而他身边站着的,是桃庄雇佣军的大将军郭敬。
性格稳重的郭敬此刻面上带着意气风发的笑容。
自从越太子君梧为他杀了区阳谷之后,郭敬果然顺利继承了桃庄将军的职位。
而他的妻子黄榕此刻正在家中待产。
听到越太子君梧的召唤,郭敬义不容辞地带着自己麾下的雇佣军驰援。
桃庄作为雇佣军队,自然也有战船无数。
他们作战或许尚不如被杀星锻炼出来的越军,但是比起几乎从未真正打过仗的赵国士兵还是强了不少的。
更何况按照越太子的意思,他们这一遭是从海上奇袭,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郭敬心中激动,若是能通过这一仗得到越太子的认同,那么他们整个桃庄军说不定都能正式投效越国。
这么多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也无需再为生计发愁。
忽然,一个冷静的声音打断了郭敬的思绪。
这时候就见身着银铠的越太子君梧向前一指,队全军道:“进攻!”
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物
赵国都城离海岸线不远。
所以桃庄军上岸整队后不久,便按照君梧的指令向前行军。
由于桃庄军本就是靠雇佣维生,所以行军打仗这些本事竟是不弱。
虽然比不得越军的彪悍森严,总也算是令行禁止。
郭敬按照越太子君梧的要求,带着队伍向前突进。
仅仅六万人左右的兵马,轻装简行迅速便向着赵国都城靠近。
出发之前,郭敬也曾担心光是这六万人要拿下整个赵国是否太势单力薄了一些?
若是越国能从山岭这边详攻,牵制一下赵国的兵力,或许胜算更多一些。
犹记得那时越太子摇了摇头。
一向不爱多话的越太子君梧或许是看重郭敬,才额外解释道:“如今越国境内有赵皇鲁清安排下的眼线。
所以越国越是按兵不动,越是能麻痹赵皇。待得桃庄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赵国身后,才能让敌人一触即溃。”
郭敬本身也通军事,听了君梧这话,才觉得越太子此人当真高明。
就算是敌人在他眼皮底下安插了眼线,也能被他利用起来,反而成了克敌致胜的秘密。
当年初遇越太子君梧的时候,郭敬就对此人武功佩服地五体投地,相信越太子必定已经是当世第一人了。
谁知道如今看来他真是天生的君王。
非但无功过人,谋略也是天下无二。
这样下去,迟早整个华夏都会成为越国的版图。
妻子黄榕曾私下与他分析:
如果天下再没第二个国家,他们这样的雇佣军一来再无财路,二来还会被强越视为不拔不快的眼中钉。
好在如今郭敬已经搭上了越太子这条线。
如果今日一战能够证明自己,那便顺势恳求越国将他们桃庄军正式收编。
从此以后就不需再受那有了今日怕没明日的苦。
郭敬这些想法自然也被君梧感知到了。
他当年初遇郭敬的时候,没有把他正式收编,就是为了替自己留一支暗兵。
这一仗结束之后,桃庄军正式暴露于天下面前。
而除去赵国之后,天下也再没有哪一国的力量值得君梧警惕。
到时候自然会如了郭敬的心愿,将桃庄军正式收入越国之中。
郭敬为了能让越太子看好自己,在行军号令上格外认真。
整支桃庄军像是也能感受到将军郭敬的心情一般,步伐整齐有序。
一路上毫无抵抗,就算是有渔夫远远望见这一支军队,也是望风而逃了。
不出多久,桃庄军便已经压到了赵国皇都之前。
君梧与郭敬一前一后,纵马在大军之前。
而阻挡着大军的是一座高耸的城墙。
城墙厚重森严,城门由坚实的木料制成,显然建造之时是花了许多人力物力的。
郭敬看着厚重城门,心中微微叹道:“这样坚厚的城墙,倒是不易攻下。”
谁知这时骑马在他身前的越太子君梧也不回头,开口道:“再坚实的城墙,也经不住蚁穴从内溃破。”
郭敬忽然听了这话,心中一怔。
他直觉得此话极有道理。
郭敬虽然在打仗和武功上都极有天赋,但并不是个擅长辞辩之人。
他听了君梧的话之后,就像是被当头棒喝一般。
郭敬甚至没有意识到越太子刚才回答了自己并未说出口的问题,只呆呆想着君梧的那句“哲言”。
这时就听静默中突然响起“吱吱嘎嘎”的响声。
郭敬立刻警觉,用警惕的目光看向城门。
这时候君梧忽然笑了,道:“蚁穴开了。”
再过片刻,就见城门竟然从内被众人推开。
而推开城门的几百人之人中有一个光头的老儿,正是韦爵爷。
还有一个健硕的男子,是羽林参军姚汝龙。
只是二人都是混在人群中,并未特别显眼。
这两人一打开大门,就见森森大军前,傲然骑在马上,威武英挺的越太子君梧。
二人都是不由自主的隐去面上喜悦,只暗暗对君梧点了点头算作敬礼。
接着便都呐喊者和旁人一起用劲继续去推城门。
推城门的人极多,合在一起总有几百人。
他们老老少少都有,从穿着来看更是三教九流不一而足。
这些人之所以会在越军来时主动推开城门,正是因为对赵皇鲁清的不满。
赵皇鲁清在这些日子里倒行逆施,不断残害百姓。
闹得妻离子散,民声鼎沸。
之后魏武侯吕步在宫前惨死时发出的誓言,更是不胫而走。
每一个京城百姓心中都隐隐觉得:“连吕步大将军这样的人都诅咒赵国灭亡。
这赵国或许真的再也支撑不住了。”
没过多久,暗示越太子君梧将要惩罚赵国鲁清的谶言更是在街头四处流传。
被苦苦压迫的赵国百姓们心中都有一个念头:“再耐他几日,只等越国太子来了,苦日子就到头了!”
果不其然,当有人在城中疯传,说是见到海上百余艘大船的白帆,和船上属于越国的旗帜后,赵国皇城中的百姓们立时沸腾了。
真龙化浪赵国亡!
这是真的!
也不知是谁带了头,赵国百姓们竟然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