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新传-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碍着相公之言,我看这秦桧直欲取了他性命方休!”
    刘晏叹道:“辽国势衰,耶律大石纵然豪杰,独自又济得甚事?况且彼此各为其主,耶律大石既然是辽国的忠臣良将,便是我大宋的眼中钉,他之图谋若得逞,便轮到我大宋势落,于相公大计大大有碍,我等使些手段,也说不得。”
    石秀伸出头来,望了望外面,方低声向刘晏道:“刘兄,我不瞒你,适才听秦桧说及这等计策时,我心中却想起我家相公来!论起功高位尊,手握兵权,你说那耶律大石能与我家相公比么?今日我等能这般对付了耶律大石,他日旁人若是也将此手段来对付我家相公,如何了得!”
    刘晏悚然一惊,张着嘴巴坐在一旁,说不出话来。石秀此语,却不是空穴来风,其实高强收复燕云还朝之后,便遇到了类似的危机,当时流言之盛,甚至说他有意作安禄山!比耶律大石幸运的是,他在朝中有强力地盟友,外面又没有强大的势力从中利用,高强方能平安渡过,饶是如此,也付出了放下权力,离开政治中心地代价。
    过了片刻,刘晏方道:“石三爷,我自涿州跟随相公,深得相公知遇之恩,家中子弟又多得相公照拂,虽不敢说生死相随,倘若有人要与相公为难,我刘晏第一个容他不得!”
    石秀叹了口气道:“若要死士,我手下一呼可集万人,大宋国中谁可匹敌?只是此等朝堂中事,委实非我所能为,除了让市井间不利于相公的传言少上一些,余外也帮不上相公许多!”他转了两圈,在这四方馆里终究待不住,便请刘晏操持耶律大石之事,自己出得馆来,依旧还回到自己的下处。
    刚刚坐定,便有人送来几份情报,石秀漫不经心看了几眼,倏地跳了起来,又惊又怒:“贼子敢尔!”
    第十四部 三朝北盟 第八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9…1…1 0:18:07 本章字数:5665
    在现代有一条定律,说得是一件事情如果有可能变得多么糟,那就会变得那么糟。类似的智慧,中国的古人也有说及,怕什么来什么,说曹操曹操就到,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实一。
    石秀此时,亦是这般心情。他接到的这份密报来自汴梁时迁,说道市井之中有些流言,说的是高强自恃功高,待讨平金国之后,便有意据辽东自立。时迁是石秀手下有数的高级人物,石秀北上之后他就负责坐镇汴梁城,统领那些市井帮闲、江湖好汉,对于市井间的流言最是敏感不过,一听到这样说话,他便立即下令彻查。
    市井流言,看上去是无头无稽,无从查起,实则在真正的江湖人眼中,也未必就找不到蛛丝马迹,尤其是有外人掺杂其中,简直就象是一个硕大的夜明珠在黑夜里一般醒目。时迁只用了几天功夫,便查出此类流言的一个源头,乃是来自于高丽客商,而那高丽客商却是作北珠生意,在保州时便与女真人关系密切。
    查到这里,已然真相大白,时迁派人下手捉了那高丽客商,逼问出是女真人花了大价钱,央托在从海道来大宋货卖财物,有意无意在茶坊酒肆间散播这类谣言,有未曾加工过的女真物产北珠和生金为证。时迁见是女真人弄的小动作,也不放在心上,只命人将这高丽客商带到京东道上杀了,作成盗伙行劫模样便罢。至于坊间流言,有了前次的经验。只不去理他,掐灭了源头。日久自败。
    哪知过了没几天,此类谣言竟又传了开来。越发说的邪乎了,时迁照老办法一查,结果居然查到这消息是从郓王府里流出来地,而那郓王,便是从前的嘉王赵楷!到了这份上,时迁可就不敢再查了,高强不在京中,他也没办法冲进王府里去捉人,只能命人四下里暗暗盯住了郓王府,再命人暗中放出风去。说道朝廷中有奸臣与金人勾结,想要卖国求荣,私下与金国讲和。
    高强以石秀经营市井江湖,既有数十万地厢军禁军为人力,又有钱庄和博览会庞大的物力支持,中间又用上许多管理手法,这等声势用在情报战上,大宋国中并无人能与之抗衡,只几日间,这等流言便传得沸沸扬扬。老百姓地心理。凡是说到奸臣啦卖国啦这一类关键词,无不精神百倍,平时生活中有什么不如意事,也尽可发泄到“奸臣当道”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上,于是三炒两炒,东风顿时压倒西风,只要有一个人说起高强有意自立,登时就会有七八个人起来反驳他。愣说是奸臣当道,至于这奸臣到底是谁?那就看当朝诸位大臣的人望高低了,反正老百姓只管骂的痛快,也不须有什么凭据。
    双方的资源和信息严重不对称,加上时迁应对得法。这一场流言战胜的轻松。他却丝毫不以为得意。情知此事既然涉及到郓王府,那层面可不是他能触及到的。当下一面紧紧盯着汴梁和左近诸城的码头坊肆,一面飞鸽传书,将此事报于辽东高强,此外也送了一份给石秀报备。
    若只在平时,石秀也不会这般敏感,恰好刚刚经历了一场阴谋的策划,正在为高强的处境担忧地场合,便即接到了这份密报,怎不教他惊怒交迸?高强不欲介入立储之争,这种态度也为几位亲信所知,孰料便因此而惹上祸害,竟被人诡计中伤,石秀想到若是一个不好,高强大有可能落得与耶律大石一般下场,以拼命三郎的胆大包天,亦要心中一寒!
    虽惊,虽怒,石秀也知道,即使是他亲自坐镇汴梁,作得也不会比时迁更好,这鼓上蚤武艺未必过人,然而心思机敏,乃是干江湖的一把好手。况且此事已然报到高强那里,朝中的争斗如何,亦不是他所能决定的,此刻也只有仍旧安心在辽国干他的差事。然而与之前相比,石秀又多了一份决意,夜长梦多,谁知道敌人还会出什么伎俩?唯有速速将北疆大局底定了,方才是对高强最好的援助,他所要作的,也只有竭力将耶律大石给扳倒了。林雷
    次日,秦桧便去见了耶律余睹,依照他与石秀、刘晏所定的计策,将萧干与耶律大石相勾结之事告知余睹,郑重其事地要求辽国澄清此事,以免造成大宋北征大军不利局面。
    耶律余睹身为辽国重臣,掌握军机,耶律大石暗中与萧干交结,这样的大事他岂会不知?倘若此事是萧干向他送款议降,他也是巴不得这等好事送上门来,要防地只是萧干诈降而已。然而现今摆明了是耶律大石会从中受利,耶律余睹便一百八十个不愿意,那是会威胁到他现今手中的权力的!
    此事毕竟是关系到辽国国运的大事,余睹纵然心中不愿,却也不敢轻举妄动,故而对于耶律大石一直与萧干暗中往来之事,他也无从插手,只能捏着鼻子与大宋使臣周旋。今日乍听秦桧点明其事,顿时暗暗叫苦,可恨耶律大石与萧干事机不密,这等大事居然让大宋知晓了!
    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要直接道明其事,以安大宋之心。他曾随高强出征燕云,也晓得萧干朝秦暮楚,让高强在卢沟河边险些丧命之事,故而不信高强会捐弃前嫌,来与辽国争夺萧干的归顺,也只道高强是对萧干深具戒心,要辽国澄清此事,保证他大军侧翼的安全。
    秦桧所知胜过耶律余睹多多,又是有心算无心,一眼便看穿了耶律余睹心中的踌躇。此际对手心动意驰,正是下说辞的大好时机,秦桧当即抖擞精神,叹一声:“耶律相公。我家相公乍闻此事,几以为妄言。盖萧干两次叛辽,一度叛金。又曾对我家相公出尔反尔,如此狼子野心,大辽怎会轻信于他?贵国大石留守与萧干为平生知交,莫要吃他巧言诓骗,作出什么亲痛仇快之事来。”
    耶律余睹心中正拿不定主意,听秦桧这般说时,也只胡乱一应,还未深思,秦桧却又道:“如今我大宋攻克黄龙府,金国势如累卵。辽东诸部皆有叛心,那萧干趁此时要谋个出路亦属寻常。倘若大辽能既往不咎,依旧收他归朝,我朝亦当欣然,惟此人叵测,又当我朝出兵为大辽报金国之仇之际,倘若大辽真欲招降萧干,只望耶律相公能时时将此事进展报于我这里,也好教前线地高相公与将士安心对敌,得辩敌我。”
    这话说得入情入理。耶律余睹连连称是,心下只恨耶律大石一手把持其事,又迟迟不定,致生此变。他忽地生出一个模糊的念头来,匆匆推敲一二,便向秦桧试探道:“如此说来,贵朝只要得此事情实,却无意介入其中?”
    秦桧笑道:“正是。那萧干并非我大宋朝臣,他若要归辽,大辽自要收他,我大宋何能置喙?只是萧干现今所处之地,正当要冲。倘若大辽真有意收降此人。还须尽速行事,否则我北征大军便要先打长春州。而后方及女真,免得那萧干再以大军扰我之侧。”
    耶律余睹见说,便即下定了决心,拱手道:“南朝大国,行事果然不同凡响,此事某先应承下了,不日便当招还耶律大石,问明其事,少不得要给贵使一个交代。”
    “有劳,承情!”秦桧作感激状,长揖谢过了耶律余睹,复又说些闲话,大抵是旁敲侧击,说耶律余睹身为朝廷重臣,怎不知其下与外人交通之事?倘有意推脱,不免伤了两国盟好云云。
    两国之间,多是讲究面子,耶律余睹又是仗着大宋地支持才上台的,自然看重宋辽关系,被秦桧这么半刺半叹地一说,再也坐不住,当下匆匆答应,将秦桧送出去之后,便即赶到宫中,求见辽主天庆帝。
    这天庆帝登基方满一年,辽国境内粗安,又是风调雨顺百业待举,正见了一点儿中兴迹象,每日里勤政不辍,孜孜以复兴大辽为己任,亦是个有志君王,颇得人望。此时正在宫中参谒其母萧太后,耶律余睹礼见已毕,便将秦桧之言说了一遍,复道:“宋军方强,女真亦不是对手,只为萧干据住形势,故而一时不得渡江去攻打女真,他要知萧干动向,亦属情理之中,只是为臣不敢擅专,故而要请陛下赐示。”
    天庆帝见余睹说地郑重,皱眉道:“此事朕亦知之,奈何耶律大石一意对朕言,要待秋冬马肥弓劲,粮草丰足之时才好出兵,那时招降了萧干,宋军前不得战,后方粮饷又不继,只能坐视我大辽攻灭女真,收复失地。此时便公开此事,却未必是大辽之福,反教宋军后顾无忧,得以全力攻打金国。”
    原来耶律大石地打算,正如高强所料。去岁年尾金兵大举攻打辽东,高强手上只得两三万兵,辽东岌岌可危,耶律大石念及女真之强,一旦大宋辽东失守之后,辽国便要独力承受金国大军,如何了得?那时他便屡次上书,要求出兵援助辽东,只是那时辽兵战力颇弱,粮草又不丰盛,最紧要者,那时攻打金国地话,宋军主力在南面,不能增援金兵,契丹人屡次败于女真之手,称得上是畏敌如虎,哪里敢轻言出兵?是以耶律大石之议不果行。
    等到开州大捷的消息传来,辽国上下精神大振,原先地畏敌派反过来比耶律大石这样的主战派跳得更高,大有一举荡平女真之势。然而耶律大石上书的调门却反而降了八度,说道宋军势大,金国恐不支,此时若是出兵,恐怕金国立时便举国降了大宋,到底宋金之间仇怨不深,辽金可是仇深似海!因此为了避免为他人作嫁衣裳,耶律大石力主将战事拖延到冬季,待宋军兵锋顿挫之后,才好出兵。
    他所言虽与时论相悖,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