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新传-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心思,高强原也朦胧有些,只是不如许贯忠说的这么透彻。如今听来,句句切中要害,原先只想着要利用梁山作这个作那个,反正后来总是要招安的,现在才意识到,要是搞的过头,象方腊那样,来个自立年号什么的,那就完蛋大吉。
    “于今之计,趁着宋江在梁山还不是一手遮天,须得再派体己的人上山去。此人一要衙内信得过的,二要能在山上拿的实权,最好是宋江的心腹之人,三则是宋江不熟的,要他想不到这人是衙内派上山的细作。”
    听许贯忠说得头头是道,高强频频称许,连声说:“好极!好极!待用何人?”
    许贯忠一笑:“衙内,可能想到何人?”
    高强双手一摊,表示没有。如今他虽然位子不低,一州知府,手下真正称得上心腹的却没几个人,而且都各居要职,连一个能撒出去的都没有。
    摊手这个动作在这时代没什么人会作,但许贯忠却看了好几次,只觉甚是有趣,油然道:“小人也想不到。”
    “扑!”高强一阵泄气,还以为有什么惊喜,却原来是空欢喜。
    见他神情不豫,许贯忠面不改色,老脸皮厚:“虽然没什么现成的人选,却有一人可供衙内考量,只是此人难以驾驭,有些难处。”
    一起一伏,高强的胃口被吊起老高,连连追问下,许贯忠才说出二字:“武松。”
    第九部  梁山 下篇 第二十六章 私盐(下)
     更新时间:2008…10…13 22:26:58 本章字数:2135
    “什么?不成不成!”高强第一反应就是难搞:“武二郎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眼睛里不是黑就是白,打入敌人内部这样的差事都是当面做人背后做鬼的,他哪里办的来?且不说,眼下武二郎对我心结未解,只看鲁师这二龙山宝珠寺换了招牌,武松索性连山都不回,听说是去了河北柴进的庄子上做客,可见一斑。”边说边摇头。
    许贯忠却道:“衙内对武二郎知之甚详,但却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武二郎心性耿直人所共知,也正因如此,若是他肯作细作,却更叫人难以提防,至于如何使其为衙内所用,那就得见机行事了,眼下还不是时候,因此贯忠适才说无人。”
    这却是高强没有想到的,“一个不可能是卧底的卧底?嘿嘿,有意思。”不过,再有意思也不是用来解决眼前的梁山问题的:“远水解不得近渴,今年大旱,光是大宋的政局就够我操心的,再加上北边辽境和女真人那头,我可没心思去和那宋江慢慢磨,眼下就得在梁山上打进一根钉子去。贯忠,你是本衙内的智囊,须得给我想个法子。”
    许贯忠也知道他说的不错,眼下辽国大灾,眼看政局有变,正是从中取事的时候,偏偏大宋也在遭灾,愣是腾不出手来,要是在这期间对梁山疏于监管,将来局面失控可就不好。他想了想,拍手道:“有了!衙内可还记得,去年那宋江来领天书之时,曾说当日应奉纲一案中人,那入云龙公孙胜借口下山探母,至今未回么?以衙内所料,此人乃是见山上晁盖与宋江的权位之争将越演越烈,持那明哲保身之策。倘若派人去联结这人,许以高官厚禄,说以厉害,叫他重回山上,再设法增加其势力,可为臂助。”
    高强一想,果然妙手:“公孙胜这人,既然敢劫我的应奉纲十万贯,胆子是有的,上了梁山后又知进退。可知是个聪明人,也没打算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绿林道上一条道走到黑,这等人就是典型的投机分子,最是好用。当日我抓了他又放掉。也算有恩于他,倘若再怕难以控制,书上说此人事母至孝,大可用他老母来要挟,不愁他不就范。”两人计议已定,许贯忠修书一封,叫了时迁进来,命他即刻传书给东京石秀,依计而行。
    至于辽国的私盐换米之事,许贯忠却道无妨。既然梁山已然作了这路买卖,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索性就交给他宋江去贩,横竖梁山这块地方。原本规划中就是用来接应海外的物资集散,就从这辽盐开始也好。
    次日一早。那郭药师便来见高强,道谢慨然赠粮之德。一夜休息过后,再加上饮食得法,郭药师的精神已经恢复了大半,举止之间颇有神采。
    高强命人叫了李应过来,与郭药师商议以粮换米地细节。那郭药师也带了一个人进来。只见身板宽绰高大,相貌忠厚老实。好似一个田间老农,眼神中却隐现几分精明,想必也是郭药师的心腹,却不在当日高强见过的郭药师手下诸人中。
    郭药师为高强引荐那人,此人原来姓大,单名一个忭字。
    “大、大便?!”高强瞠目结舌,心说还有叫这个名的?一问端详,原来此人是原先渤海国的宗室后人,渤海开国王叫做大祚荣,国姓就是姓大的,至于名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作字乃是汉名,本族名叫做挞不野。
    “大挞不野?书上好似也看过这么个人,女真将领有这么一号,原先还以为是金国重名的人太多,史官以大小区分,却原来本人就是姓大的,难怪没见过‘小挞不野’。不过这人居然是辽阳的渤海人,想必是后来金兵打下辽阳之后,这人才投了女真人,——不意却是郭药师的心腹之人。”其实高强有所不知,此人在历史上初次投军,是被辽主征了去参加亲征地,结果护步答冈一战,七十万辽军大败,此人被俘投降,金太祖阿骨打收为养子,从此成为女真军中一员骁将。
    想想自己挖墙脚居然挖到了女真人的头上,这位历史上原先的女真骁将或许即将成为女真军的强劲对手,高强不觉有些得意起来。
    不了解历史人物的作为,并不妨碍高强对这位名字不大顺耳地渤海人作出应有的判断,大忭虽然话语不多,比不上李应的滔滔不绝,却言必有中,很是沉稳,三言两语间,双方交易的时间地点接头信号等等细节就全数商定,至于回去之后如何联结各部筹盐,粮米到手如何分赃,那就是郭药师等渤海人的内部事务,高强束手不理。
    大事议定,郭药师长出一口气。这次来的这么顺利,大出他意料之外,对于高强的“仗义援手”自然感激不尽,言语之间恭敬异常。而大忭虽不大说话,寥寥数语之间,感激之情却更诚挚。
    事情商定了,接下来就是施行,郭药师等要回去联络部民,高强也是诸事缠身,就设便宴招待,吃完大家动身。
    只因事情办的顺利,大家心情舒畅,因此这顿饭虽然较为简便,吃的却很是开心,就连大忭这样不芶言笑的人,也数次举杯向高强等人祝酒。席间酒酣,高强问起北边情状,郭药师还没说话,大忭面上已现怒色,将酒杯在桌上重重一顿,粗声道:“比年灾异,民不聊声,天祚失德,辽政大坏,萧承先为东京留守不知恤民,一味刻薄苛求,各部多有怨言,女真逆谋已显,大变将生!”
    这话说地本是明了,足见大忭是个有才能有见识的人,不过最后一句“大忭将生”,配合发言者的名字,叫高强听的差点喷饭。
    他忍住笑,附和了两句,向郭药师和大忭道:“辽主失政,国中将有大变,一则是黎民恐遭涂炭,亦是英雄用武之时,两位都是渤海豪杰,于中其有意乎?”
    此言一出,郭药师和大忭两人都是面色微变。
    第九部  梁山 下篇 第二十七章 结盟(上)
     更新时间:2008…10…13 22:27:06 本章字数:2188
    他们都是辽国子民,虽然渤海人在辽国中不像契丹和奚人那样受到重视,属于二等民族,但是亡国二百多年以来,早已将故国忘得差不多了,即便是身为前渤海国宗室后裔的大忭,对于自己的身世也不是那么介怀,毕竟,切身的利益才是各人最关注的对象。
    然而,塞外民族对于国家正统的观念绝对不像中原那样强烈,实力为尊的理念在他们心目中是更加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当年耶律阿保机一统塞外,建立起了雄视北方,横跨东西万里的大辽,不也是仗着绝对优势的武力,压制了周边各部的么?
    当契丹保持着一贯的强势的时候,其治下部民或许都是顺民,甚至会跟随契丹人出征作战,他们心中也不会产生什么异样的念头,但辽国自道宗之后,国势日衰,天祚帝又不修政事,国中暗流潜伏,有识之士都已看出大变将生。——而郭药师和大忭,无疑都属于这样的有识之士。
    只是,现在身为辽民,对方又是宋国的大臣,就算郭药师和大忭心中原本有些想法,也不敢贸然宣之于口,对于高强这样单刀直入地提出来,更加不知如何应对。
    两人的应对却有所不同,对视一眼之后,大忭随即眼观鼻鼻观口,来个一言不发。他是渤海国宗室后裔,对于这类话题一向比较敏感,与高强又素无交往,自然不好接话,加上本人拙于言辞,索性沉默是金。
    郭药师则有所不同,这人野心较大,前年高强出使之时。他跟着高强一直深入女真境内,也看出了女真人的一些图谋,事实上,女真完颜部这几十年来四处征讨,渐渐将北边的生女真各部都统一起来,其势力日渐膨胀,对辽国又阳奉阴违,早有许多人看出其所谋者大。眼看女真这一起兵,黄龙府首当其冲,之后就是东京道。到时兵戈四起,势必是天下大乱的格局,谁都得考虑考虑自己该站在哪边。该做些什么。
    室中一时沉寂,郭药师忽而干咳一声。举杯向高强道:“辽主失政,兼以天灾,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这次仗着高知府仗义援手,活人无数。敞部上下同感大德。日后倘有什么缓急,这个……”斟酌了一下用词,郭药师缓缓道:“郭某愿奉驱策。”
    高强大喜,眼下事态还没浮出水面,自己也不代表朝廷,郭药师能作这样的表态,虽然只是以个人名义,亦算难得。他日女真起兵。辽国有累卵之危,郭药师这一部若能响应大宋,对于牵制女真人和辽国都有奇效。
    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高强举杯应道:“深感郭大人至诚!高某虽然不才,家严现掌京师禁军。内子祖父又是当朝太师,官家面前也说得几句话来。若能与郭大人守望相助,实为幸事!”这话就说的比较赤裸裸,将自己的背景都摆了出来,意思你郭药师只管放心,大事不敢说,对于你这一部,我高强在大宋这边还是说的上话的。
    郭药师也曾了解过高强的背景,见他答应的爽快,也是喜悦,径自走到高强面前,单膝跪倒,舞蹈再拜,口中大唱渤海歌谣,行的是塞外的大礼,以表归附之诚。高强将他扶起,俩人将酒杯一碰,而后一饮而尽,哈哈大笑。
    酒宴既罢,高强见郭药师与大忭归心似箭,也不挽留,命人托出两盘金银相赠,又各赠短刀一把为礼,而后携手直出码头,送上船方回。
    回转下处,见李应闭口不言,高强笑道:“李大官人,可是见本衙内对这郭药师格外慷慨,有所不解?”
    这不但是李应不解,连许贯忠也只猜到几分,听他主动提起,都静候示下。
    高强眼望北方,悠然道:“数年之内,女真必反,这你二人也是知道的了。自辽太祖阿保机时便传下一句话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足见辽人对女真忌惮之深。而如今,女真完颜一部,据我这一年来多方探查,其治下甲兵合计怕有三千之数,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