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浮生记-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小人一定照办” 。
说完两人还在整个工作场所巡视了一遍,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16K  :http://wwW。。Cn
第三节 造船
           这个淡水城现在已经是被巨大的造船厂给包围了,对于这样的结果谷永宁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要造好船怎么样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站在他身边的黄楚不动声色的掏出一件东西呈现给谷永宁。
“这是什么东西?”谷永宁冷不防的一惊。
“这个就是最新研究的可以用来定方向的指南针。”只见这指南针不过是个罗盘的样子,当然这罗盘可不是后世看风水用的,他就是一个罗盘就这样简单。 对于罗盘谷永宁还是见识过的,但是还是好奇的问了一句“就这个东西可以指南吗?”
“当然可以。”黄楚自信的说“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可以指南的。大人请看,这罗盘由指示方向的磁针和占测方向的占盘组成。指南针位于罗盘的中心,它的周围是占盘,占盘是由按同心圆次序布列若干层以一定规律和原理排列的术数字符构成的方位盘。此外,罗盘还有天盘即内盘,由磁针和圆形的占盘组成,罗盘的各种内容刻写于内盘盘面的不同圈层上,内盘可以转动,是罗盘的主体;地盘即外盘,为正方形,在内盘的外面,是内盘的托盘,盘面无字,只刻上指示方位的米字线。”顺着他的解释,果然看的出这罗盘的精巧,不禁把玩起来。
“这其中的玄妙还真多啊”谷永宁叹道。
“这是自然的,要知道使用罗盘并且配合针路就可以让船队在大海上就能远航了。”
“那么有了这个东西就能顺利的到达我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吗?”
“这也不全是,还需要能够操控这写东西的人。”黄楚补充的说。
“可是这个东西这么难,会有多少人会吗?”他担心道。军队里的有学问的人毕竟很少,也许连曹豳都不一定能够搞的清楚的。
“其实呢,大人手下的各位船长都是常年生活在海上的,这些指南针还有针路也是他们常用的。只不过他们的指南针比较简单一些,我所做的就复杂一点罢了。”黄楚看的出谷永宁的忧虑,忙做了解释。
“远望果然有一手,都已经帮我想好如何操作此物了。”
“大人过奖了。”黄楚还礼。“刚靠这些小东西还不足以打赢海战的。我们还是看看战舰的生产吧”。
经他的提醒谷永宁倒真的有了兴趣想见识一下这战舰长成什么摸样,就和他一同去看看。
在淡水的这个工厂上看上去大家都在忙碌,忙着在打造一些奇怪的东西,但是却不见船的影子。谷永宁就很纳闷,问了一句“远望,我们的船在哪里?怎么只看到这些人在做一些零部件,船的骨架呢?不要说你没有在做吧?”
“哈哈,大人不要担心。我前面说过了我做的船是在楼船的基础上而改进的,船的骨架自然就是楼船啦,不然的话就是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也做不出来的。”黄楚神秘的笑了笑仿佛已经能够猜得他的想法一样。
既然已经知道了黄楚所说的新船的样子了,谷永宁也就不去追问什么,他仔细的观察了这些木匠的工作。虽然对于木工活来说谷永宁是个外行,但是外行看热闹,这些木匠工作像是做了规定似的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做的。这一道道工序都有人严格的把关,突然之间。一个词蹦出了谷永宁的脑海。
“流水线。对,就是他。黄楚,原来你早就知道如何去生产这些大型的船只啦。真有你的。”谷永宁突然之间大笑起来。
“请大人见凉”黄楚惶恐的说“就现在台湾的造船技术远不能进行楼船或是车船这样大型的船只的建造的技术,除非在短时间内有办法获得制造车船的技术。”
“难道你认为这个不可能吗?”他反问道,其实谷永宁心里已经有底了。
“大人可有妙策?”黄楚听他的口气料想以有办法了。
“要想这技术倒是不难,难的是要选一个可以适合制造战船的港口才是最难的。”
“大人你看基隆港如何?那里东、西、南三面环山,但山势不高,多在250尺以下,北面为港湾,入口处有和平岛和桶盘屿横扼门户,成天然防波堤。并且森林茂密适合做为造船的基地。”
“原来黄先生早已为我想好日后的造船的基地了。为何不早点告之啊”
“你又没有说你能造这样大型的船啊”
“哈哈”相示而笑。
离开了淡水河镇回到了台北,谷永宁就又修书一封给陈耆卿,告诉他现在台湾为他寻找了一块造船的基地愿意奉送给他,但条件是能够为台湾水军制造更加全面的军舰编制。对于军舰的所需他是有所考量的。
首先军队不能只有一两种战船就够的。因为部队是要适合在海上和陆上作战的,再说了北方海域的环境并不是靠想象就可以想的出来的。这就对战船的设计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就是战船最终是要靠陆地上的补给的,要想增加舰队的巡航航程就是要靠补给船的补给的。而现有的补给船都是原来在江河中行驶的漕船,事实证明这种船并不适合在海上航行的,谷永宁早就有更换的念头了,只是因为大力推行新兴的帆船而耽误了一些。这次他也将漕船的需求写在信中希望能够一并解决。
很快的陈耆卿也就回信了。在信中他肯定了谷永宁对于海军组建的构想,对于谷永宁所奉送的港口的条件也是很欣赏的,只是最近他自己的定单生意也比较多一时没有办法抽出人力去台湾,但是他还是推荐了他的一个师兄来台湾襄助与谷永宁。
对于他的回信谷永宁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最起码他的海军要迟上一年的时间才能成型了。但他又抱有些希望,那就是他所介绍那个师兄子会有什么样子。
不出半个月,那个师兄就来到了台北。信上只说是一个人,其实是来了两个人。
一个叫林云望字近希另外一个是他的弟弟叫林云豹字跃迁两兄弟都是造船的高手。谷永宁在台湾殿里会见了两个人。
“二位都是我兄长寿老的同门师兄,相比都是业内的高手了,不知道两位都专长于哪方面的技艺为业?”
年龄大一点的林云望首先答道:“回大人的话,我兄弟两人在沿海各路行走多年,主要是以修理船只为生。”
“哦”谷永宁心不在焉的回答。就一个修船的,陈兄怎么能把他们当做宝了呢?想不明白。
“那你们修过些什么船?”
“我哥可是帮皇上的龙舆修理的过的”旁边的林云豹抢先回答。看他的年纪也不过20岁出头,对于他哥哥的功劳很是自豪,见谷永宁有些冷落人的意思就将当年的那些往事都搬了出来。
“当年龙卫水师北上抗金,洪泽湖水战大破金军水师然本方也有多艘战船受到严重的伤害都已经无法起航了。后得到了我哥组织人手修复才能安然返回都城。后来龙卫水师统制还给我哥送来‘船家妙手’的锦盒以表心意呢”说着将锦盒取出递到谷永宁的手上。他一看,果然是皇家之物,看来这两人说言非虚,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果然陈兄没有介绍错人,二位就留在岛上襄助与我吧”他收起了盒子,对两位说。
“无功不受禄,不知大人要我等做何事”还是老大谨慎,先问清楚再说。
“好,我就跟你们明说了吧”他站起身来“大宋积贫积弱久已,自开禧一战我大宋损兵折将,陆上以无可以匹敌之军,然金人也以无力南图;今蒙古人崛起与北方草原,相交功罚于北方,西夏党项人凶残无比,和女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陆上强敌环伺难有作为,要徐图北伐唯有海上。”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都讲了出来。
“海外诸国无论百济、倭国、还是流求、暹罗都不是我海军之敌手,金国的水师况且能败于我龙卫水师之手怎么能是我台湾海军的对手,只有强大的水军才是制胜的法宝。”
“大人说的很对,可是我们又能如何帮助大人”
“你们二位只要帮忙改进我的漕船就是大功一件了”
“这又有何难?”林云望笑着说。
 16K  :http://wwW。。Cn
第四节 双刃剑
           林云望从袖子里掏出一件图纸,摊开在谷永宁的桌前。谷永宁真的很羡慕古代的人虽然没有口袋,但是袖子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口袋,如果算是变魔术的话他也不觉的奇怪了。但是这一变真的让他大吃一惊。
这张图纸上面画着的正是一艘漕船。对于古代人的画图有这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事物的比例问题并不是很严格的控制,就连这样重要的图纸也是。这不能怪陈耆卿,中国古代就没有对于精确科学的概念,大多都是靠着个人的经验在做事。虽说这上面的图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在谷永宁看来这正是他所要看到的那个样子。
“我来台湾之前,曾拜见了陈耆卿。他叫我把这图纸带过来,还说明只要大人看了这图纸就一定会明白的。”林云望见谷永宁看的这样的痴迷就解释道。
“不错,果然是耆卿的笔法”谷永宁忙让他两人来到桌前指给他看“你们看这里,船头上面增加了一个箱形物体你知道干什么吗?这是给我专门准备的。要是换了别人还真的不晓得是做何用的。”谷永宁非常的开心,这下又可以宽心些了。
“那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来对了。”林云望若有所思。
“这个当然。林先生,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基隆船舶司提举,负责制造漕船。”
“是,大人。可是大人要知道我们现在是白手起家,请问经费在哪里啊?”林云望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这个也是谷永宁忘记考虑的问题了,因为原先造船用的是温州的税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自己的税收体系了,但台湾虽大但毕竟只是一块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要想有什么大的财源是不可能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出一种东西能够快速的提升官府的财源才是最好的选择。
“近希所言正是我的心头之痛。我台湾人丁稀少物产贫乏要想真正的制造战船真的是困难重重。但是为了大宋的安危我不得不造船。对于经费的问题,先由台湾府支付,我会向朝廷再要经费的。先生只管造船就行了。”谷永宁在安慰他们两个,更多的是为自己在安慰。
“是,大人”两人就先行的退下了。下去之后忧心的事情就只有让谷永宁自己来承担了。那财源在哪里?
宋代田制分为民田与官田两类,沿用两税法,一般按每亩年纳一斗,江南等地每亩年纳三斗。两税之外,复有丁钱与徭役,还有名目繁多的田赋附加税,主要的有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等。征税物品来说,有谷、帛、金银铁、物产等四类二七品。还有盐、茶、酒、矿产税课或专卖,对内有关市之税,对海外商业有市舶课。
但台湾却没有这么幸运,首先一点,这里的居民也不过三十万户,再加上原著民也不过百万人。虽然土地资源肥沃并且可以一年三熟,但是毕竟才刚刚起步,连供应军队的粮食都要东拼西凑的哪里还有的粮税可以征收? 再加上各类的盐、茶、酒、矿产税课或专卖更无从谈起。在于台湾真的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了。
突然之间,谷永宁想起了宋朝的特殊的一件东西——会子。
说到会子,不得不说宋朝的经济真的好的不行啊,南宋守着半边的疆土居然能耗上180年真的是历史上的奇迹了。这个会子就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