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朱重八-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李自成之后才编出来的,但现在才崇祯十年冬天,便出现了,比原历史提前出现了两年多。
朱元璋眉头紧皱,暗想:历史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了。洪承畴被自己杀死,陕西被自己占据,这便是历史的第一大变,而红娘子被自己意外收纳,又算是一个小变,看来yīn差阳错之间,李自成比历史上早了两年多得到李岩的帮助,使得他这首儿歌也早了两年多问世。。。
这天下的形势,可就不好说了!
朱元璋猜得没错,由于红娘子被朱元璋在信阳截走,没有继续北上,也就没有到跑到李岩的家乡去闹腾,接下来红娘子与李岩的一系列互动都消失了,蝴蝶的翅膀轻轻一扇,就让李岩提前了两年多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成为了李自成的得力助手。
此时高迎祥已死,闯军尽归李自成所有,雄心勃勃的李自成正想做一番事业,若是原历史,李自成刚刚接过大权,难免要胡来一通,但这个时空里,朱元璋善待百姓,经营陕西,给全天下的义军作了一个榜样。没有野心和能力的人学不来,也就罢了。但像李自成这种有野心的人,岂有不学的道理?。。
他一心仿效朱元璋,也想给自己弄块地盘以图大事,正在这时,让他碰上了李岩。
李岩向他提出了“尊贤礼士,除暴恤民”,“行仁义,禁兵yín杀,收人心以图大事”这几个提议,李自成本来就有了这样的心思。当下就与李岩公子一拍即合。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改变三十六营的方针,不再烧杀抢掠,而是收买人心。为将来图谋天下作准备。
如此一来。李岩的儿歌自然就传唱开来。此时闯军正在四川到处流窜。李岩派出许多流寇中的机jǐng之人,扮成商人,到处传唱这首儿歌。就连广元这种偏僻的地方也已经传到。
“杀牛羊,备酒桨,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儿歌在众人的耳边回响着,小孩们一边拍手一边唱,从街道上面跑过去,随后又笑嘻嘻地从另一边跑回来。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笑着道:“闯王是不是个大好人啊?他来了就可以不纳粮啦!”
另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也道:“爹爹说,他肯定是个大好人,不要咱们纳粮,咱们家就可以省下一大笔粮食来自己吃啦。”
一个岁数稍稍大点,可能有十三四岁的孩子向这两个小孩子横了一眼,低声喝道:“三娃子、五娃子,别乱说话……那闯王是个流寇,咱们这里当家的却是镇西将军,要让将军的手下听到了,你们两人当心吃板子。”
朱元璋等人穿着便衣站在旁边,听到这几个孩子的话,不由得面面相觑。
七八岁大的孩子就是五娃子了,他对着那个岁数最大的孩子道:“大雷哥,镇西将军是朝廷的大官吗?”
那大雷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有穿着紫sè军服的人在附近,便道:“那可不一定……我在书房外面当差,听到老爷说,这个镇西将军是个割据一方的军阀……不听朝廷号令的。”原来这个大雷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家生子,在富家大院里当童子的,便能偶尔听到富人们暗里说的话,因此知道朱军并不是官兵。
三娃子道:“那镇西将军是好人吗?”
大雷低叹道:“今天衙门正在开仓放粮呢……这个人好像是个好人。”
三娃子又道:“那有没有闯王好呢?”
大雷仔细想了一会儿,压低声道:“那当然是没有闯王好了,闯王来了不纳粮呢,镇西将军却要纳粮,这还用比么?咱们家老爷以前不用给官府纳粮,现在镇西将军来了,也要和普通人一起交税赋。我们家老爷也说,闯王可能比镇西将军更好。”
听他这么说,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一抹寒芒隐隐shè出。
朱军的几名头领都默然无语,许人杰和马小天两人脸sè异样,好一会儿之后,许人杰凑到朱元璋身边,低声道:“朱八哥,看来李自成这人不能留着了。”
马小天也道:“这次入川来帮三十六营看来没啥必要,咱们干脆与官兵联手,把李自成做掉算了。”
他们在这里低声商议,却听到旁边的红娘子眉头竖起,道:“照这样说,李自成是个好人啊,他不向百姓们收锐,岂不是造福天下的好事,我们不应该和这种好人做对吧,应该和他联手替天行道才是,你们怎么说要杀他?”
马小天平时都捧红娘子的哏,此时却不捧了,低声道:“红姑娘,你那么天真,怎么像孩子一样好骗?”
红娘了一听这话,眉头竖得更高:“马小天,你这木鱼脑袋居然说我天真?”她心里不岔,这马小天傻里傻气的,居然敢说自己天真?皮痒了不是?想到这里,怒气勃发,粉拳一捏,当胸一拳就给马小天捶了过来。平时两人拌嘴,不论谁对谁错,她只要挥拳一打,马小天立即就会乖乖挨着。
但这一次却不同,马小天轻轻一抬手,就将她的粉拳捏住了,认真地道:“平时我都顺着你,但这次不能顺着了,我得好好给你说说。”
“你……放开我的手!”红娘子微怒。
马小天呀了一声,赶紧松开她的手,这才醒悟过来,握着一个女人的手也太失礼,一张脸顿时通红,但他还是认真地道:“朱八哥教过我……”
“又是朱八哥教过你?你自己不动脑子的啊?”红娘子恨铁不成钢,真是想抬脚乱踢过去。
马小天认真地道:“我自己动脑子想问题有点天真,就像你一样,所以我不胡想。”
又说我天真?红娘子想打人,但见他脸sè严肃,倒是不好乱来,乖乖地道:“你说,我听。”
马小天指了指不远处的广元城墙,低声道:“这城墙谁修的?”
红娘子哼道:“你当我傻啊?那当然是朝廷修的。”
马小天道:“修城墙要钱不?”
红娘子道:“废话,不要钱怎么修?”
马小天又道:“钱从哪里来的?”
红娘子哼哼道:“当然是剥削民脂民膏得来的,总不成是朝廷自己种田挖地弄来的吧?”
马小天道:“没错,是朝廷收税之后修筑的,现在问题来了,若是朝廷不纳粮,不收税,拿什么钱来修城墙呢?”
红娘子被问倒了,她想了半天,无言以对,只好耍赖道:“不修呗!只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流寇肆虐,城墙就没用了嘛。”
马小天问道:“那外国来侵略咱们怎么办?例如……满州鞑子。”
红娘子语塞。
马小天又问道:“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不纳粮,皇帝吃啥?”
红娘子扁着嘴想了想:“自己种……”这三个字说出来,她自己也觉得说得有点不靠谱,不由得抹了一把汗。
马小天哈哈笑道:“李自成不纳粮的话,他又吃啥?”
红娘子嘟嘴道:“自……己……种……”这次说得更没底气,她发现自己基本上已经没力气反驳了。突然惊道:“李自成绝不可能自己种粮,但他又不向百姓纳粮,他究竟吃什么?对啊,你问得太对了,他究竟吃什么?”
马小天露出一口白生生的牙齿,桀桀笑道:“吃人!”
红娘子被他吓了一大跳,倒抽了一口凉气:“你……你别吓我!你这臭小天,死小天,尽说些怪里怪气的话,当心我老大耳括子抽你。”
马小天摊手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吃什么,这个还是让朱八哥来给你说吧,后面的我就不懂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给了马小天一个赞赏的眼神,表示他比以前聪明多了,然后才接过了话头道:“李自成现在确实可以不向百姓纳粮,他可以吃大户。”
“吃大户?”红娘子立即就懂了:“他反了朝廷,因此可以先吃朝廷官员们……”
“是的!”朱元璋解释道:“他不吃百姓,而是吃朝廷的肉,喝朝廷的血,杀士绅,窄肥商,赢取贫穷老百姓们的好感,让百姓们助他夺取天下,到这个地方为止,他的行动都会顺风顺水,不会碰上一点麻烦,但是……当他坐拥天下……”
众头领听到朱元璋讲到这里,面sè开始凝重了。
朱元璋认真地道:“当他坐拥天下,成为新的皇帝时,他就会发现,咦?现在我吃谁呢?”
“是啊,那时他还能吃谁?”红娘子实在是理解不能。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他没人可吃,而不纳粮的称号已经传遍天下,不能改口,若是一改口,立即群情汹涌,就连他自己也承受不起。于是……只好自取灭亡了。当他灭亡之后,留下的就是一个已经被他坐吃山空的天下,正好给异族一涌而入的机会。巍巍大明疆土,落入异族人的手中。”
说到这里,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道:“所以,我们要杀了他!”(未完待续。)
四六七、问题的所在
()红娘子本来满心不理解,现在经马小天和朱元璋先后解释,总算明白了李自成的“不纳粮”只是一句空话,根本不可能实现。她忍不住深感忧虑地道:“哎呀,这可不好了,像我这样的人,就不懂得这句话是假话,想毕还有很多人也不会识破吧?那大家都要被他骗了。”
许人杰笑嘻嘻地道:“你放心,比你笨的人不多。”他嬉皮笑脸成了习惯,身边又没有薛红旗可供打趣,便把打趣的目标转到红娘子身上来了。。。
马小天一看就急了,赶紧往许人杰和红娘子中间一站,急道:“大元帅大哥……你可别……别……”他别了半天,后面半句话却别不出来,原来那半句话是“别打红娘子的主意”,但这话当着红娘子说就太孟浪了,只好强忍不着不说。
红娘子茫然未觉,笑道:“别什么?有话说完,别吞吞吐吐,恶心!”
马小天抓了抓头发,然后抓狂!
许人杰哈哈大笑,在马小天肩上重重的一拍,用只有马小天才能听到的声音道:“这女人天真可爱是有余了,但比成熟懂事,却不如我家薛红旗妹子,像我这种年龄大点的人,不会对这种让人不省心的小姑娘出手的。”
马小天听了这话,倒是心有戚戚地点了点头道:“那倒是,确实比薛红旗大姐让人cāo心多了。薛红旗大姐虽然脾气也不怎么好,但是从来不让人抓狂。不过……她年龄还小嘛。再历练几年,也不会比薛大姐差的。”。。
“说什么呢?”红娘子感觉到两人的眼光在自己身上转,似乎隐隐听到薛红旗的字眼,心想:不会是拿我在和薛红旗比较吧?想到这里,心里倒是有点虚了,她还真没自信比得过薛红旗。
不理会手下们的胡闹,朱元璋道:“红娘子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李自成这一招使出来,很快就会有不少百姓受骗,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咱们得和李自成比一比。谁更受百姓的欢迎和爱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众头领一起点头。
朱元璋接着道:“我们要让百姓们知道,虽然跟了李自成不用纳粮,但跟了我们朱军的话。就算纳粮。获得的收入也比不纳粮多。”
“是!”众人齐声应道。
人这种生物。大部份是逐利的,如果你能让百姓们知道,纳粮的这一边生活比不纳粮的那边更好。百姓们就会懂得衡量他们究竟应该跟着谁过rì子。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要为之付出的努力却不会少。
首先要推广优势的农作物,与天灾或贫瘠的土地对抗,然后他们还要保证吏治清明,不扰民害民,才能让百姓们安安心心地种粮,在交税时不被讹诈,这些林林总总的事,远比李自成散布一句“不纳粮”,然后吃大户要来得困难。
但是,李自成的做法是先甜后苦,一时威风,最后终究要倒大霉。朱军的做法却是细水长深,先苦后甜,也许在建立体制的初期会吃不少苦头,但当这样的体制完美运转起来之后,却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