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朱重八-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百士兵留下一半看守货物,另一半就地开始埋锅造饭,八宝山下倒是有溪水可用,他们将土豆放进溪水中洗净,这样一来,土豆的样子就没那么难看了,露出了漂亮的金黄色皮肤。士兵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把土豆用清水煮的,有把它拿到火上直接烤的,还有捣烂成泥的……
折腾了一阵之后,朱元璋军就弄出了一顿土豆大餐,士兵们捧着热乎乎的水煮水豆,像啃馒头一样啃着,香味飘进了坐在旁边的矿盗们鼻子里,惹得他们向这边张望。
几个坐得近的矿盗实在忍不住,凑近了过来,对一个士兵低声问道:“这位保镖兄弟,你们吃这草根好吃么?”
士兵们早就得到过朱元璋的授意,低声笑道:“这不是草根,这东西叫做土芋,好吃着呢……”
那矿盗可怜巴巴地道:“让我……咬……咬一口试试……”
“这是我的口粮,怎能分你?”士兵转过了身去。
那矿盗急得猴子似的直抓脸。
这时朱元璋走了过来,将手一甩,一个大约半斤重的白水煮土豆就落到了那个矿盗的怀里,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送给你一个。”
矿盗大喜,又赶紧给朱元璋行了礼,然后捧着土豆看了半天,不敢确定有毒没毒,但是看别人都吃得欢,他哪里还忍得住肚子里的馋虫,张开嘴,一口就咬了下去。
这一咬……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矿盗刷地一下跳了起来,大声道:“哎呀,好吃……太好吃了……这个草根,哦,是土芋,它怎么个换法?我愿意拿铁换。”
朱元璋笑道:“这个没米值钱,两斤铁可换一斤土芋。”
这就是朱元璋的聪明之处了,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抱着大堆土芋来报出这样的价,矿盗们是绝对不干的,哪有傻子拿铁换草根的道理?但是朱元璋搞了一把饥饿销售,让矿盗们没能换到足够的糙米,勾起了他们对粮食的极度渴望,使得没换到米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这时候再把土豆拿出来,别说两斤铁换一斤土豆了,就算开价和糙米一样,也会有人愿意换。
那名矿盗从背后拎出一个担子,担子里全部装的生铁,他把担子往朱元璋面前一扔,大声道:“这里是一百斤铁,我换五十斤土芋。”
“成!那就换给你吧!”朱元璋笑了笑,挥一挥手,立即有士兵上来把铁倒出来,给他的担子里放上土豆,还故意给他多放了一斤。那矿盗欢叫一声,肩头担着一担子五十斤生土豆,手上抓着一个水煮土豆,一溜儿就向山腰里的寨子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叫道:“狗子,丫子,爹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了,哈哈哈,五十斤粮呢,够咱们一家子吃上几个月。”
山洞里闻声钻出来两个面黄肌瘦的小孩,一男一女,看来就是狗子和丫子,两孩子窜到矿盗面前,从他手里接过两块掰下来的水煮土豆放进嘴里,满脸幸福的表情:“爹,好吃……我还要……”
“行,咱们回家煮去,没见爹还担着一担子吗?哈哈哈!”
“爹,这草根真好吃啊,您从哪儿挖来的?”
“草根?你们懂个屁,这个叫土芋!”
三六一、矿盗的真正身份
有了一个人吃螃蟹,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吃螃蟹的人越来越多,排在后面的矿盗们也纷纷表示愿意用铁换土芋,朱元璋看到后面排队的矿盗还有很多,剩下的土豆不见得够换他们带来的铁,而且先前那一批已经换过的人,回家又挑出一担铁,又排在了队伍最后面。
很显然,这些矿盗家里存贮的生铁不止一两百斤这么点数量,他们枯居山中,全靠盗矿维生,但是中断了几个月与山外的交易之后,每家每户家里的生铁都堆集如山了,要想全部一次换完是不现实的。
朱元璋赶紧宣布,他带来的粮食有限,不能再无限制的换铁,现在每家每户限换五十斤土芋……
这样的规定居然立即得到了矿盗们的一致认可,因为他们也看得出来,如果让排在前面的人随便换,后面的人就得饿肚子,都是一寨的兄弟,总不能断人家生路。
忙了大半天之后,朱元璋带来的土芋全部换完,剩下的就只有五百士兵的行军粮了,那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换给他们了,矿盗们也有自知之明,不再纠缠,至少为止,家家户户都还算分到了一点粮食。
朱元璋让士兵们清点了一下生铁,这一次居然换到了三万多斤生铁,实在是收获颇丰。可惜的是,靠那十几辆手推车,是不可能将它们全部运回去的。
薛红旗皱着眉头围着铁块打转:“这可怎么办?我就说太多了吧,这下完蛋了……真不知道弄这么多铁来做啥。”
“很多么?”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一点都不多。这点铁连塞牙缝都不够。”
“这么多还不够?这得打造多少兵器啊!”薛红旗有点不信。
朱元璋摇头道:“我来给你算算吧……就拿你一直向往的重骑兵来说,首先,要给骑兵打一件铁甲,需铁三十斤,打造完之后,重二十五斤。铁盔一顶,需铁四斤,打造完之后实重三斤。弯刀一口,需铁三斤,换造完成约合两斤。铁枪一把。如果枪杆用木头,仅枪尖用铁,也需铁一斤。箭矢一筒二十只,需要一斤……战马的脸罩一面,需铁两斤……马胸甲一面,需铁十斤……”
朱元璋这一窜数字听得薛红旗头晕脑涨,心算不过来,满脸茫然。旁边的许人杰提醒她道:“全部加起来,一共是五十一斤。”
“没错。一个重骑兵需要五十一斤铁来武装。”朱元璋笑道:“一百名重骑兵,就需要五千一百斤铁。一千名重骑兵。就要五万一千斤铁。”
薛红旗嘴唇微张,说不出话来。
“重甲步兵需要的铁量也不比重骑兵少,甚至更多,因为他们还需要在手里提一块铁盾,还得再加几十斤……”朱元璋淡淡地道:“你想想洪承畴带的两千铁甲兵,那得用多少铁才能装备出来?”
薛红旗擦了擦汗,她毕竟是马贼出身,脑子里始终是几百号人在打架,没有认真想过大场面。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仔细一想,朱元璋军和她的红旗军如果合在一起,已经有一万五千士兵,如果全部要武装起来,得多少铁?她的脑子对这么大的数字完全运转不灵。
结果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道:“今后我们可能要武装百万大军,你算算得多少铁……”
一万五千都算不清,薛红旗哪里算得清百万。只觉得脑门一闷,险些扑倒在地,只好干笑道:“百万也太夸张了吧,咱们要不了这么多。”
在她旁边一直怯生生地躲着的李洁琼也插口道:“咱们是一只乡勇军。用得着弄一百万人出来吗?有个五六十万足够对付三十六营的三十万大军就行了。”
“噗嗤!”许人杰笑了,乡勇哪有弄出五六十万来的道理?真要是哪只乡勇军凑出了五六十万,这天下还不大乱套了?小姑娘说话真是够暴力的。他对着薛红旗兴灾乐祸地道:“听听,人家小洁琼比你还能干,一开口就是五六十万,你呀,脑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人?”
薛红旗俏脸微红:“我……我就想着五百骑兵了……”
“好了,别闹了,还是想想怎么把这三万多斤生铁弄回家去吧。”许人杰发愁道:“留一半人看守,另一半人推车送一部分铁回去,然后再折回来运。”
朱元璋笑了:“这倒不必,就地解决吧。”
“就地解决?”许人杰不懂,薛红旗也不懂。
朱元璋派士兵召来一个矿盗,淡淡地问道:“这位兄弟,鄙人有一事想向你请教。”
“员外有话只管问。”那矿盗赶紧道。
朱元璋语意深长地问道“你们这一寨子的人,在逃进山里做矿盗之前,是做什么营生的?”
“这个……”矿盗的脸上现出难为之色,显然是不想说。
“不说没关系,其实我也能猜到。”朱元璋盯着那矿盗的眼睛,认真地道:“你们都是匠户吧?”
“吓……员外……你怎么知道?”那矿盗吃了一惊,后退了一步,险些摔倒在地。
朱元璋道:“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么?若你们是一般的农民,逃进山里必定会找个水草丰美的山沟里种菜维生,但是你们却并没有那样做,而是逃到八宝山里挖矿炼铁,然后卖私铁维生,也就是说……你们根本就不懂得怎么种田,只懂得挖矿炼铁的手艺……你们不是匠户还能是什么?”
所谓匠户,就是古代专门从事手工业活儿的职业。历史小说看得多的朋友肯定知道匠户是咋回事,这里简单给不熟悉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吧。朱元璋当初建立大明朝的时候,有一个理念出了问题,他认为一个人是啥职业,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子子孙孙都应该是这样的职业,农民就是农民、商人就是商人,手工业者就是手工业者,大家不要乱窜门,乖乖做好自己的事,整个天下就会和和美美地延续下去。
于是他就把天下的百姓划分成很多种户,比如农户就种田、军户就打仗、商户就经商、而匠户嘛,就专门打铁生产各种器具。还有一些奇怪的户,比如女户,这种人家存在的意义就是向皇官提供宫女,生出女儿来送进皇官就是他们的本职……
在明朝时,匠户的生活非常清苦,他们在贪官污吏的监督下工作,除了官府发给的盐粮和偶尔赏赐的衣物之外,没有其它收入,但是贪官污吏们经常克扣他们的东西,因而生活艰难,衣食不给,常常发生质典子女之事。
整个明朝存续的两百多年里,一直存在着匠户逃亡的情况。天顺十年(公元1460年)朝廷做过一个统计,逃亡的匠户居然多达三万八千余人,这些人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变成山匪或者矿盗,后来甚至形成巨大的流民山寨。
逃亡的匠户们不会种田,没有别的生存能力,往往会挖矿炼私铁来维生,到了明朝末年时,市面上流通的铁,有相当大一部份来自这些野路子,他们卖的铁非常便宜,便宜得比朝廷自己挖的还便宜。
为啥呢?朝廷开个矿场,要派官员去坐镇,要给挖矿炼铁的匠户和民夫发工钱,这些工钱会被官员贪污,又层层盘剥,最后……朝廷花了大笔银子却得不到多少铁。
但是矿盗们自己挖了自己卖,没有贪官污吏压迫,他们又见不得光,所以卖铁的时候只求脱手,不求高价,结果就卖得无比的便宜。
最后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朝廷都没心情自己挖铁了,万历九年(皇帝)题准,将山场封闭,裁革郎中及杂造局官吏,额设民夫匠价,地租银征收银部,买铁支用。
也就是说,朝廷自己不挖了,干脆收黑铁,然后再当成官铁拿出来流通。
这做法一来反应出明末的**,二来也可以说成是资产阶级萌芽的一种形态,换到后世,也就是国家关掉国营企业,然后用财政拨款向乡镇企业采购物资,大约也就是这意思了。
朱元璋一口叫破了矿盗们的身份,那些矿盗顿时楞住,脸色也不自然起来,因为身为匠户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反而是件挺丢人的事情。
朱元璋看了几百年历史之后,也知道自己当年的政策是错的了,而且深知技术工人的宝贵,他现在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匠户的意思。用诚恳的语气,非常认真地对矿盗道:“我想请你们帮我把这些铁就地打成兵器甲胄,我再把它们带回去,你看可好?”
“打成兵器甲胄?”矿盗们有点不敢置信。
“反正你们是朝廷通缉的对象,难道还怕打造些违禁品?”朱元璋笑道:“从今以后,我每隔两个月给你们运一批粮食进山来,换取各种兵器甲胄,你们不需要再出山去兜售生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