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风暴-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耽罗,接下来半年,该想着如何处置金陵小朝廷与牛金星、刘宗敏和张献忠了。”俞国振又道。
    “呃,还有一事,多尔衮的尸骸送过来了。”俞国振的轻松也感染了那位传信的通信员,他稍稍一愣,缓缓说道。
    “活人都不在乎,何况死人?验明正身后把他埋了,和……嗯,和李自成葬在一起,建一座坟墓,可供后人jǐng惕。坟墓之名随便取个,总之让人jǐng醒,为祸华夏者必不得善终……”
    俞国振交待完这一句,便真的起步而行,再也不管这边了。
    他从济南乘列车至青岛口,再从青岛口乘船到耽罗,对于他来说,这一年的北方大战已经结束了。
    对于崇祯来说,却不是如此。
    耽罗岛对于华夏军来说,是目前最重要的牧场,华夏军在这里一共放牧着五万匹军马,这里也是龙骑兵的基地。但是因为大战的缘故,龙骑兵被调走,基地里剩余的只有百十号人,马匹也只余下一万多匹。崇祯站在高台之上,看着空荡荡的马场,不由得摇了摇头。
    “皇爷,这里风大,咱们还是回宫?”
    崇祯所居住的那一片联排别墅,如今被称为“未央宫”,取长乐未央之意,当然只限于曹化淳、王承恩等太监宫女口中。崇祯听得曹化淳的话语,微微点头道:“好,回去……回去。”
    他可以回“未央宫”,可是京城中真正的皇宫,就不知道这一辈子是否还有机会回去了。
    “最近俞济民应该会回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回羿城,若是回来,我还想再见他一面,不过这一次……不要在家中,我去见他。”
    崇祯突然开口说出这样的话,让王承恩心中一凛,他向曹化淳看去,却发现曹化淳似乎露出了一丝喜sè。
    王承恩心中暗骂了一声。
    曹化淳会有喜sè的原因很简直,虽然曹化淳对崇祯也是相当忠诚,可是他毕竟曾是权倾天下的厂督,如今却在这个小岛上回到小太监时的照顾人的生活。短时间内还可以,象现在这样,一做就是三年,实在让曹化淳不甘心。
    但是俞国振至今没有明确流露出要登基称帝的意愿,当然就更没有蓄养后‘宫,用不着太监,曹化淳就算想要离开崇祯去投俞国振,也没有什么理由。曹化淳实际上一直在等,等俞国振称帝建制之时。只要俞国振当了皇帝,那么少不得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也就少不得他们这些太监,特别是熟悉内廷制度的大太监。
    那时就是曹化淳的机会了。
    王承恩对曹化淳心中的想法很清楚,但曹化淳并没有真正表露出来,对崇祯一家子还是保持着恭谨,因此王承恩也没有当面与他破脸。都到这个地步了,若是崇祯知道曹化淳心里打着的算盘,只怕会伤心憔悴乃至身死。
    曹化淳大约将崇祯主动去见俞国振,当成了崇祯要向俞国振屈服,准备禅让事宜。他终究还是不够了解崇祯的xìng子,崇祯可不是那么容易心服口服的,甚至要让崇祯口服,比起让他心服还要困难——现在崇祯对俞国振便已经心服了,无论是军略还是政略,他都打内心佩服。但死鸭子嘴硬,这种佩服要想让他从嘴巴里说出来,那是绝无可能的。
    甚至背后说出来都不可能,何况去当面向俞国振说?
    这只怕不是什么要禅让,而是崇祯又要试探俞国振的底线了。王承恩对此极为担忧,若是真激怒了俞国振,崇祯的下场,不问可知。
    崇祯十九年十月十二rì,回到耽罗岛羿城之后,俞国振借着“新襄时报”与“民生速报”两家报纸,正式向天下宣布,对建虏的第一阶段作战暂告结束,在来年chūn后,将对建虏进行第二阶段作战,也即收复沈阳的战争。
    在这篇文章之中,俞国振将对建虏的作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乃是收复关内尽可能消灭建虏有生力量,这一阶段已经完成,完成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俞国振总共动用了七万华夏军、十二万武装民兵、四十万支前民夫,加起来六十万人。歼灭敌军三十九万人,其中吴三桂所属汉jiān集团十八万人,多尔衮统辖下的真假虏军二十一万人。这是歼灭,而不是击溃,多尔衮领二十二万人入关,最终只有一百七十一名建虏回去。被杀建虏数量达到了五万,降、俘者六万,散入山林之中者过万,其余各族士兵,或死或俘,可以说在华夏北方为患多年的建虏与各sè鞑虏,都因为这一战而元气大伤,即使次年俞国振不挥师北上,没有三五十年,他们也恢复不了元气。
    整个战役,华夏军共致十三万敌军死伤,俘虏二十万,缴获无数。现在华夏军系统中最忙碌的便是军法官,按照华夏军的军规,私自杀俘、虐俘是违反军规的,但并不意味着华夏军对于俘虏就会什么太过宽厚,经军法官审判的俘虏,有一半会被处死,剩余一半,也是被处从三年到终身不等的劳役。
    第二阶段则是收复辽东,这一阶段不仅仅是将建虏赶出整个辽东,而且还要建设辽东。俞国振在文章中也指出这一阶段的主要敌人不是建虏,而是辽东苦寒的天气。但他同时将辽东肥沃的土地、丰厚的物产和几乎不竭不尽的矿藏描述了一遍,号召华夏之民,开拓辽东,加入筹建中的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并且许诺,在今后的两到三年时间内,华夏军略委员会的民政方面资金、人力,都将向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倾斜。其中首要之务,就是修建一条连接金州与沈阳的铁路。
    第三阶段则是继续向北,深入黑水之北,将建虏彻底消灭,连他们祖宗的老巢都端掉。这一阶段尚为远景,俞国振在文章中只是说,这一带广阔的肥沃黑壤,在将来必将成为华夏之大粮仓,将供应数以十亿计的华夏百姓衣食、油料。而这是天赐丰壤,也唯有华夏之裔,才能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
    才拟好报纸上的文章,俞国便听到崇祯来访的消息,这也让俞国振很是吃惊,这位自始至终都不肯放弃皇帝尊严的大明末代天子,究竟想来做什么?(未完待续。。)
    s
六三八、一纸宣文海内惊(二)
    十月的耽罗,气温还不算太冷,坤兴披着一件薄薄的斗篷,笑眯眯地穿过街头。
    放在几年前,她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独自行走在街头上的时候。周围的店铺里传来热闹的声音,街头叫卖的腔儿有如乐曲,而各式各样的招牌旗帜,在风里摇晃着,仿佛是一双双向她招动的手:进来看看,不买只看看也行啊。
    这是市井百姓的生活,有时有些仓促,有时有些拮据,但是充实丰满,让人心里鼓鼓的,除了那个男人之外,再也装不下别的。
    然后坤兴就看到了那个男人。
    俞国振站在一根树下,微微皱着眉,从坤兴最初认识俞国振开始,看他皱眉的次数就少,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他,全然不象自己的父亲崇祯,一天皱到晚。坤兴忍不住“呀”的一声,这声音惊动了树下的俞国振,俞国振向这边望过来,然后认出了少女,对她笑着挥了一下手。
    这个挥手若是别人做出来,坤兴一定会认为这举止太轻佻,但若是俞国振做出来的,那么坤兴就认为这表示亲近之意。她虽然很想行个礼就离开,但双脚却不听话儿,匆匆带着她来到俞国振身边。
    俞国振的jǐng卫员得到他的示意,没有阻拦这个披斗篷的少女。
    “你……你回来了,你在这里?”坤兴鼓足了勇气,向着俞国振说话,眼睛却不敢看俞国振的眼。只是垂下来乱瞄。
    俞国振笑道:“我在这等你父皇呢,他说要来见我。”
    “啊!”
    坤兴捂着嘴,象只受惊的小鹿,另一只手扯着裙袂就开始快跑。她逃得如此匆忙,跑了一会儿,想到自己还未与俞国振告辞,心中又有些不安。若是俞国振因此以为她是个不知礼数的女孩儿,那该多不好!
    一边是父皇多年积威,一边是女儿家的心思。坤兴只犹豫了半秒,便做出选择。
    父皇虽然可畏,可是毕竟还不在眼前。那个人却是在眼前的。
    她一转身小跑着又回来,向着俞国振福了一福——俞国振废了跪拜礼,却不曾废女子这种万福礼,看到少女盈盈一低,俞国振心中既是欣赏,又是好奇:“怎么又转回来了?”
    “啊呀!”坤兴顿时羞窘起来,她低声道:“一直尚未向……向你道谢,多谢你救了我……我父皇,谢谢,我走了。”
    说完。她便又转身跑开。
    望着她婀娜的背影匆匆消失在街道那一头,俞国振微微笑了。**
    羿城也是一座新兴城市,新兴城市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没有太重的历史负担。因此,羿城在规划时做得非常好,甚至比新襄还好。完全是由专业人士进行设计的,街道宽敞笔直,预留了今后发展的空间,道路两边和中间的绿化地带,即使到了秋天,仍然绿叶盎然。当初俞国振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不少人以为是徒费钱财人力,但渐渐的,众人也觉得,在这种环境上生活,确实是一种享受。
    当坤兴的身影消失在街道的那一头时,崇祯的马车恰好从街道这一头过来。崇祯并不知道俞国振在街上等,还是坐在车外的王承恩看到了俞国振,向里面说了一声,崇祯听到后,心中再度感觉到复杂的情绪在翻腾。
    至少表面上,俞国振对他的礼遇当真是无可挑剔,虽然要他和周皇后自己劳作得食,但崇祯在最初的羞恼之后现在反而觉得这样理所当然:这样做,他们现在的衣食住行都是他们自己双手赚来的,极大地减轻了他们寄人篱下的感觉。
    即使在新胜而且是大胜之后,俞国振仍然保持着对他的谦恭,得志不骄狂,这样的人物,若不能成大事,那才是怪了。
    “停下车,我也走过去。”崇祯道:“你们在这等着,不用跟。”
    “皇爷?”王承恩有些担忧。
    “俞国振要杀我有一万种方法,他不是杀不了我,也不是下不得手,只是不屑罢了。他不想背弑君之名,我……也不想逼他铤而走险,你们放心。”
    随着四十不惑的年纪到来,崇祯如今对许多事情有比以往更深刻的认识。他本人其实还是很聪明的,否则也无法一举将魏忠贤扫灭,但长期在局中,看不透彻,便是看得透彻,也有心无力:他可以杀了魏忠贤,却不能杀掉所有太监,他能够驱逐钱谦益,却赶不走满朝东林党。
    下了车,向着俞国振这边走来,俞国振迎上两步,行了一个军礼,而崇祯则还了一个长揖。
    这是崇祯第一次还礼。
    看到崇祯这个动作,王承恩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证明,崇祯在心中对俞国振是真正服气了,他已经视俞国振为当得起大礼的平等存在。有这个认识,两人交流就会好办得多,至少不必担心崇祯会说出什么不负责任的话来。
    可惜的是,王承恩猜错了,若是他听到崇祯的第一句话,那么他一下会惊恐万状。
    “如今京师已经收复,我是不是该回去了?”崇祯没有与俞国振寒喧,而是直接问道。
    俞国振笑了起来。
    两人没有谁提议,便一起走在大街上,俞国振的jǐng卫员跟在身后,路上的行人有认出俞国振的,便向着俞国振行礼,俞国振也一一点头。
    “羿城如何?”俞国振问道:“这几年陛下寓居羿城,对这里的市井街巷也熟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