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风暴-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抓不住他们。他们在德州城中横冲直撞四面放火,倒真闹得浓烟滚滚,一片狼籍。
    象是野猪闯入了西瓜地里一般。
    外头的枪声猛然密集了一阵,然后便停住了。希尔良知道,自己的同伴终究还是没有闯入城中。
    原本以为防备空虚的城里,怎么却多出了这么多士兵?
    这个问题让希尔良异常困惑,他相信,已经阵亡了的鸯拜,也一定想不明白。当他们连继在几条街道纵火,终于来到城中间时,突然间前面一阵怪风吾过,吹得人家毛都竖了起来。
    然后希尔良便看到了一排排的华夏军。
    “杀,杀!”希尔良厉声喊着,向这队华夏军冲过去,但枪声响起,在他和他的部下面前,一张死亡的火网封锁住了他们全部的去路。
    城外,鳖拜的残部在试探着冲锋一回之后,便开始回撤。骜拜每临战必身先士卒,这虽然让他拥有了巴图鲁的勇名,却也使得他在此战中一个战便中弹身亡。如果能够获胜,他们残部还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但现在,他们却看不到胜机。
    远在沧州,俞国振盯着眼前的地图,脸上仍然有些疑惑。
    他自己是知道,德州还留有一个营的正规军有一万五千武装民兵守卫,以他们的火力,足够在防御战中击败数倍于己的敌人,因此,他并没有想到,敌人会认为德州“守备空虚”。
    吴三桂部不进不退的手段,象是抛出的饵,让他的注意力集中过来,那么,吴三桂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不仅是他,宋献策也觉得脑子里一团迷糊。
六二三、铁马秋风沧州城(三)
    俞国振毕竟不是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他不知道分明布有万五民兵的德州城,在吴三桂和建虏眼中,竟然成了一座守备空虚的城池。他还以为吴三桂会将这些民兵的战力考虑进去,因此,算计自己的防线,俞国振怀疑,吴三桂可能会攻击临清。
    若真如此,吴三桂部应该有一支利于长途奔袭的骑兵才对!
    “这不可能,吴三桂的骑兵,一直在天津卫,前线传来的消息都是如此。他用来袭击沧州的这支部队,原本应该是驻扎在武清,等一下,莫非这支部队其实是连环计,他们一路屠戮南下,为的并不是怕自己走漏了风声而是为了掩护那支骑舆……”
    宋献策猛然击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这番话也提醒了俞国振:“建虏!唯有建虏骑兵,才会弄成这模样建虏竟然还可以分兵,看来前面田伯光与顾家明给他们压力不够啊。”
    “不够也没有办法,他们手中的兵力就这么多。”宋献策皱着眉,“若是建虏若是建虏,他们会不会攻德州?”
    “吴三桂安能不告诉建虏我军在德州的虚实?”俞国振摇了摇头:“我觉得”,””
    就在这时,突然间外六传来报告声,紧接着,一个华夏军军官走了进来:“统帅,参谋长,沧州城外的敌人似乎有异动。”
    “什么异动?”
    俞国振眉头微动,他们尔在琢磨着敌方,对方立刻就有了异动,这种巧合,让他甚为不爽。
    “似乎派了人过来也不知是宆何。”
    “派人不见。”俞:振想也不想,便做出了决定。
    他手中有两万人,而且带着行,炮,最初没有发动总攻只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罢了,现在对方的异动让他不适,就象是睡得半梦半醒之人,听到一只蚊子在嗡嗡嗡,原本不想理会,但它竟然敢来叮人那么就开灯将之拍死就是。
    因此,俞国振下了决1;:“伯光、家明那边兵力不足,不能给吴三桂更大的压力,我们这边可以。传令全军动员,准备决战!”
    “啊?”宋献策愣了一下,然后道:“不错,不错,任敌千般花巧,我唯以力破之,绝对的力量之下一切狡计都是徒劳,哈哈,哈哈哈”,””
    由不得他不笑,宋献策在俞国振手下担任参谋,很长时间都在研究流寇和建虏的发家史。流寇且不说事实上直到崇祯十二年以前,主要还是被官兵追着打。但建虏不同建虏对大明不仅屡屡上演以少胜多的好戏,而且还打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但到现在,这个神话不但破灭了,而且他所属的华夏军还书写出了新的神话。
    吴三桂军中这时派来使者,当然不会是为了求和,而是来扰乱人心的。俞国振根本不见他,他再多的舌尖上的花样也施使不出来。
    崇祯十九年九月十日,就在骜拜毙于德州城下的同时俞国振下达了击溃沧州城下吴三桂部队的命令。
    两万人的部队,也就意味着拥有一百零八门野战炮的配置,当这一百零八门火炮同时开始轰击时,整个天地都失去了颜色。就象是火山爆发一样,无数火焰倾泻在战场之上而滚滚的硝烟,也将吴三桂部的视线彻底挡住。
    没有任何工事能在这种规矩的火炮轰击下长期坚持实心弹、开花弹轮流而来,犁庭荡穴一般,将吴三桂部挖掘出的营外工事扫荡了一遍。虽然吴三桂部也开炮反击,可是他们那可怜巴巴的十余门炮,就连他们的炮手都听不到其射击时的声音。
    过了三十分钟,当华夏军的火炮停止轰击的时候,华夏军的步兵已经冲到了壕沟之前。他们熟练地射击,跳入壕沟寻找掩护,原本是用来阻挡他们前进的壕沟,现在反倒成了他们的掩体。
    壕沟中的吴三桂军也做了顽强的抵抗,他们都是吴三桂手中最亲信的部队,平时没少造孽,吴三桂军中虽然没有教导员,可军官也没少告诉他们,他们若是活着落到俞国振手中,不是被虐杀就是关进煤矿里暗无天日地服苦役。因此他们的斗志相当顽强,甚至还组织起了几次反击,与华夏军争夺壕沟。
    不争夺不行,方才华夏军的火炮威力,他们已经尝到了,这还不是直接轰击在他们的当中。
    如果失去了壕沟,华夏军就可以将炮兵阵地推到壕沟边来,他们的大营可禁不住方才那种规模的轰击。
    但他们的反击,在华夏军的冲锋下,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
    华夏军是这个时代最纯件的火器军队,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纯粹的正规军人。即使前些年在欧洲大陆上拼得血流成河的古斯塔夫和华伦斯坦,治下也没有这样纯粹的军队。他们精通火枪射击技能,后装炫发枪的速射优势,在他们手中展露无疑,每分钟射击三次只能说是一般水准!而且他们又拥有敢于刺刀见红的勇气,当对方冲锋而来的时候,他们倾泻完弹药后很乐于与对方短兵相接。可以说,火枪兵、长枪兵,他们身兼二者之长。
    从华夏军突入壕沟,到彻底夺取壕沟,整个过程也只有一个小时,绵延十余里的战线上,吴三桂军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外围屏障。而炮兵也没有闲着,他们已经在华夏军率先完成突破的壕沟处,填出一块平地,开始将火炮推到这里。华夏军停止突击,而火炮便又开始轰鸣,这一次火炮直接炸在吴三桂军的营垒之中,所造成的破坏与伤亡,更是惨烈。
    “统帅,看来用不着步兵了。”宋献策从望远镜里看着对方的营垒,银是感慨地道:“今后,火炮将是战争之王了。”
    “是,所以在火炮的研制上,我们不能止步不前。现在有些人已经在建议,让我将研究费用向蒸汽机等领域倾斜嗯?”
    俞国振正想发一发牢骚,却看到视野中出现了一件异事,吴三桂部的一处营垒中,冲出了一队骑兵,大约有三百余骑。这队骑兵甚为凶悍,迎着枪林弹雨冲来,虽然一个个中弹倒下,却没有一人转身逃走。
    “这应该是最后的关宁铁骑吧,可惜,他们不是死在与异族厮杀的阵战之上,而是死于我们之手。”宋献策也看到了这队骑兵最后的光彩,他感慨地叹道。
    “没有什么可惜的,象他们这样没有军纪没有国家观念,死就死了吧。外战外行早就不是戚公所统帅的那支关宁军了。”
    “统帅接着发牢骚啊,还恭说说火炮研制吧。”宋献莱嘿然一笑,虽然他心中不太同意俞国振的观点,但是这些年来,俞国振威势渐重,宋献策身上的旧文人习气,让他开始注意克制自己不同意见的表达了。
    俞国振却没有继续发牢骚。随着华夏军略委员会框架的搭起,他手下军政两方的人都在争夺资源,他再有钱,一定时间内能拿出来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象海军与陆军的资源竞争,同样也发生在军队系统与民政系统上。不少人以为,华夏军目前的实力,已经足以席卷天下,他们的武器,已经不是建虏或者其余什么敌人短时间能够赶上的,因此,对于新式武器的研制,可以暂时缓一缓,而将资源用在诸如提高蒸汽机的效率之类上去。比如说蒋佑中,这位俞国振一手培养出来的研究员,如今在新襄享受极高的待遇,他也争气,列车、轮船等的改进上,都有他的巨大功劳。但在这同时,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若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他所想要进行的领域研究,能更好地提高华夏百姓的生活。
    用他的话来说,“研究一艘新式装甲蒸汽炮舰的费用可以解决蒸汽锅驼机的小型化应用问题……”。
    这就是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区别了,科学家思考问题时比较直接,而政治家考虑问题则要复杂得多。俞国振也承认,他现在完全用不着在军事科研上投入如此之多,可以将宝贵的经费用于提高生产和生活。但他内心中还是希望,能够在军队装备上建立起尽可能的优势,这样,在将来与外敌的战争中,可以少损失一些士兵的生命。
    就象此前这场战斗,他动用了两万人,对方有约六万人,若不是他拥有武器上的优势,即使胜,他自己的伤亡也不会少。但在武器与战法的双重优势之下,他击溃沧州外的吴三桂部,己方的损失几乎微不足道。
    吴三桂部虽然受到蛊惑,以为投降不是被虐杀就是在煤矿里折磨而死但当这种恐惧被更大的恐惧所代替后,崩溃与大规模的投降就难以避免了。六万大军,足足有一万被击毙,原本华夏军会本着仁义精神,给对方的伤员也包扎,但因为吴三桂部南下时的屠戮,所以所有重伤员一律处死轻伤员也不予救治。而投降的超过两万,在此后的追击中逃脱的,只有不足两万人。
    就在打扫战场的同时,俞国振终于从俘虏口中得到确认,有两万建虏骑兵混在吴三桂部中南下,但在接近沧州之前,他们已经脱离!
六二四、铁马秋风沧州城(四)
    对于俞国振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两万建虏南入,无论袭击的目标是哪里,都可能会给他造成大麻烦。俞国振最担心的,并不是他们去攻城掠地,而是这些建虏绕开坚城,开始他们最拿手的劫掠勾当。在山‘东的一些重要目标,他都有武装民兵据守,这些建虏只能制造麻烦,却不会有太大的伤害,可是广阔的农村,则只有普通民兵,有些地方,就是俞国振的政令,都尚且抵达不到。被这些强盗闯进这些地方,再想清剿他们,就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了。不过这是癣疥之患,尚不值得俞国振改变原先的作战计划。而且没有多久,来自德州的信使就已赶到,将鳌拜死于德州城下的消息传来。听说又击毙了建虏一员悍将,德州城虽然被纵火焚了两条街,可是人员伤亡和军资损失都不大,俞国振还是比较欣喜。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