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风暴-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爷圣明。”曹化淳恭敬地道,却不作任何评价。
    《风暴集》对于大明社会高层的影响,比俞国振自己预想的还要大。比如说天子崇祯,便也期期都看。对于其中部分内容,崇祯是极为赞同的,所谓一白遮百丑,别的不合他心意的部分,他也就装聋作哑,没有去细究。
    有他这种态度,朝堂也有人叫嚣说《风暴集》等妖言惑众败乱人心。朝廷应用孔子诛少正卯之策,查禁《风暴集》,这样的疯狗乱咬,也都被崇祯留中不发。
    当初《风暴集》还是为崇祯讲学的文震孟带进宫中的。文震孟彼时说此“为一家之言,然有正声”,只不过后来又渐渐鄙薄其,称其为“不读圣贤,难以为”。文震孟乃是东林砥柱。还在去年初任过一个月的首辅,只不过台之后便将jīng力用在党同伐异之,最终落职。崇祯记起来,就在一个月前。此人已经病逝了。
    “遣人慰问文公家人,着礼部议文公谥号。”崇祯拿笔记下这两件事情。因为建虏入侵,许多政事都被耽搁了。
    “朕要亲自一文。言及华夷之辨,以激励民心士气!”想到《风暴集》,崇祯突发奇想:“不过朕却不能直接署名,免得天下士民得了后不是去看,而是供起来拜……曹伴伴,此事便交与你了。另外,让俞国振将《风暴集》涉及华夷之辨的结集重印,至于所用花销,嗯……”
    谈到钱,崇祯就觉得手头紧,崇祯八年时,他发内帑二十万两以为御流寇之赏,而今年以来,先是宁夏大饥引发了兵变,后又是山西大饥,他搜罗内库,也只找到了一万三千五百两银子用于赈济,这其中有一万两还是淡水河珠的半年收益。因此他只能无奈地道:“所用花销,令俞国振自筹,反正他这个富家翁,比朕会赚钱,比朕也有钱——看看即墨那边有没有荒山僻地,再多赐他一些算是弥补。”
    “皇爷圣明。”曹化淳垂眉顺目地道。
    这老太监心里jīng明,该替俞国振说的,他会顺水推舟去落人情,可是稍有忌讳之处,他就不会开口。比如说,俞国振虽然不要官爵,却请他向崇祯请求,允许他的商船在海外属国以大明的名义便宜行事。这等建议可是犯了忌讳,就算得了崇祯允许,也必然得罪朝中那些由江浙海商用银子喂出来的大佬们,曹化淳就很聪明地只字不提。
    “俞国振立下这般功劳……”
    崇祯又开始伤脑子如何来赏赐俞国振了,本来最好的方法是赏赐官爵,但俞国振又不愿意为官,而且崇祯也算是看明白,此人确实一身毛病,喜欢自作主张自行其事,放在官场必为司、同僚所忌,没准便会有哪个奉尚方宝剑的文臣要拿他祭旗立威,而那样的结果,十之仈jiǔ是将此人逼反来。既然如此,倒不如让此人保持现在身份,不受朝廷中大员掣肘,只要他对自己的忠君之心不变,那么他便是自己手中的一柄利刃。
    “让皇后请他家眷入宫。”崇祯想了想,然后一笑:“朕朝的时候,让他的家眷入宫,时间就定在明rì,你去告诉他家眷一声,做好准备。”
    天子召臣妻民妇入宫是大忌,但皇后召就是恩宠了。崇祯在这样的细节方面非常注意,利用他朝的时候召见,可以避免宫内外的风言风雨,特别是那些满口圣贤仁仪满肚娼盗坏水的所谓清流,便不能借此事发难,攻讦皇帝以邀其名。
    “皇爷英明!”这一次,曹化淳是真心实意地赞了。
    在京师城外,俞国振长长吁了口气,望着屁颠屁颠忙前忙后的庞奎,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家伙还是将新襄虎卫当成朝廷的官军,见到一个官长就下跪,特别是在俞国振面前,俞国振说了几回都没办法将之改过来。
    不过他倒是个地理鬼,为了防止鞑子报复百姓,俞国振他们在枣林村外袭击了鞑子之后,并没有回庞家庄,而是折道向东南,驻扎在武清神机马坊。此地临近北运河,又曾是神机营的马坊所在地,正适合他们休整。而庞奎这厮竟然就凭着双脚,跟着他们来到了这里,为的不过是每天能得到一个罐头!
    看了看跟在庞奎身边指使着他的王启年,俞国振又摇了摇头,有一个整rì脑子里想着糖水煮鸡蛋的傻子,现在又多了一个每天想着香菇鸡肉罐头的憨子,或许在若干年后,会有一些充满着良知的历史发明家,在网控诉自己残暴不仁,连这些心智不算健全者也要利用。
    神机马坊靠近运河,交通便利,选择此处做为休整地点,也是为了方便补给。此次战斗,因为远离南直隶俞国振的基地,补给问题就曝露出来。虎卫作战时标准装备是盔甲、弯刀、火枪,这三样武器装备加起来就重达三十斤,然后再加每人五天的行军粮食、夜间休息使用的毛毯和个人内务物品等物资,全部重量达四十斤。除此之外,他们身携带的弹药能支撑三场遭遇战、一场阵地战,数量是六十发定装纸包弹。在枣林庄的战斗中,虽然战斗持续时间并不长,前后加起来只有二十分钟左右,但是平均每名家卫消耗了三十发子弹,也就是说,他们一次伏击战就消耗掉弹药的一半,再加这几天住行的物资消耗,必须进行补给。
    而庞奎现在,就在王启年的支使下,将用来养马的草料一包包放好来。
    “小官人,锦衣卫的人有没有传来建奴的新动向?”田伯光带着霍彦等人见他一个人在发呆,过来问道。
    “倒是没有,只是传来京师里的消息,说是那位天子收到了咱们的礼物,‘龙颜大悦’,将青岛口一带的无主荒山滩涂和些劣田赐给了我。”俞国振笑了起来:“何其小气!”
    “呵,小官人也不在乎他这点儿的赏赐,若不是为着让百姓少遭点灾,咱们早就回南边逍遥去了,哪里用得着在这边……小官人,要不这样,你带着主母先回南边,那儿还有一堆事等着你处置,我和老牛在这里,你再给我们送些援军来,保证打得漂亮,让建奴吃个血亏!”
    连续两战获胜,极大地增加了田伯光的信心,他提出这个,也是因为俞国振在京师城下时曾经遇到过危险。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自家小官人如今有了这么多部下,哪里还需要他亲自带人打生打死!
    俞国振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但却只能一笑。田伯光是好意,但他只是单纯从军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没有考虑背后的政治因素。俞国振此时虽然已经小有人才,手中象罗九河、叶武崖、张正、田伯光等诸人,都能独当一面。但是,他却还是不能彻底放手。
    原因无它,现在罗九河、叶武崖、张正和田伯光四人对俞国振都是心服口服,因为他们是俞国振一手带出来的,但以后呢,随着他们战功越来越大,他们的部下当中,有些可能就不是象他们一般对俞国振拥有忠心了,那个时候,发生兵变或者被收买的机率就会增大。就是罗、叶、张、田四人,当他们的战斗经验极为丰富,丰富到觉得自己已经超过小官人的时候,谁能确保他们不因此自矜跋扈?
    所以,俞国振要乘着这初期,战斗还不是太激烈、消耗也不是十分残酷的时候,树立起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来。历数历代基业开创者,哪一个不在初期亲冒矢石,直到自己在军中威望足够让他们压住各方军头才转到后方的?
    起家时资本最为雄厚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屡屡有亲带少数卫士冲击敌阵之举,其余象刘邦、刘秀、朱元璋,概皆如是!就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天下的赵家兄弟,也免不了有亲历征战之举。
    见俞国振没有表态,田伯光吐了一下舌头,笑着又问:“那接下来,咱们当如何?”
    国振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改了几个错别字未完待续。。
三三零、巧夺天工显真微(三)
    迎接方子仪的轿子停在紫禁城后门,她不是朝廷命妇,又没有诰命,因此只能从这里进入。听到宫里的老宫女催她动身,她整了整衣裳,将脸的苦笑收敛住。
    没有想到,竟然会被当今皇后邀请来紫禁城里……而且皇后旨意相当温和,并不是命令,是真正的邀请。借口也很是委婉,说是坤兴公主久闻俞方氏贤名,yù向她请教。
    她其实很不愿意来这里,嫁与俞国振之前,她只是在信中得知俞国振在海外做得若大事业,但嫁了之后,一些事情渐渐交到了她的手中,此时她才明白,俞国振以前轻描淡写地说“十万顷田地”究竟有多大!
    这种事情,是犯天家忌讳的!
    得知俞国振的事业之后,她第一个念头不是欢喜,而是担忧。
    她身在官宦世家,虽然亲生父母早亡,但托庇于族伯家中,对于朝廷的一些事情很清楚。她本人对荣华富贵什么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些民生事宜则很是关注。比如说俞国振提出的人工养殖香菇的技艺,她就自己搭了暖棚来试验,结果大获成功。这些看起来琐碎的事情,让她却觉得有很多新奇的发现,也让她对俞国振大力提畅的实学极为感兴趣。
    事实,若不是俞国振坚持,她都不愿意随俞国振来京师,倒是宁可呆在家里,做些俞国振所说的“试验”,写写“试验报告”。
    “民妇方子仪,叩见皇后……”
    就在她沉思之中,已经到了坤宁宫前。唱礼的宫女通禀之后。很快她就听到传召之声。
    让她吃惊的是,母仪天下的周皇后,并没有穿着凤冠霞披来见她,而是一副居家妇人打扮。周皇后姿容只算是出众,却非绝sè,方子仪偷眼打量时,发现她的神情非常温和。
    若不是碍于身份,她只怕就要过来拉着方子仪的手问长问短了。
    “前几rì让你受惊了。那件事情,朝廷会给你,给俞济民一个交待的。”寒喧了几句之后,周皇后提及方子仪遇刺之事。
    方子仪想起那rì之事,还是心有余悸,不过她抿着嘴笑了笑,谢过周皇后的关怀,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尴尬了。
    周皇后不知道该怎么样同这个看去质朴而满是卷气息的姑娘说话,她此前接见那些贵妇人的说辞。显然在她身用不着的。女人家最容易拉近距离的,是互相讨论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无法开口的话题,毕竟方子仪嫁与俞国振才只是几个月的时间。
    沉吟了一会儿。周皇后问道:“子仪,听闻桐城方氏多出才女,不知你在家中读哪些籍?”
    方子仪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罗列了一堆她在看的,其中并无女诫之类让周皇后耳熟能详的作品,倒尽是《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生灵纲目》、《天演进化论商榷》之类的作品。
    “其余几本。本宫倒也听过,唯独这《生灵纲目》,不知是何也?”
    周皇后也是个爱读的,她所提的问题便问到了点子。方子仪jīng神一振,笑着道:“这《生灵纲目》乃是道人癸泉子所著,他曾随前太医院太医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专著医道数十载。乃有此文。生灵纲目将世生灵分为动物、植物两大种……”
    癸泉子的《生灵纲目》放在后世,还是非常浅陋甚至错误百出的著作,但此时却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而且其中俞国振出力甚少,只是在与癸泉子闲谈时,觉得他可以模仿《本草纲目》将天下所有生灵也分门别类梳理一番。癸泉子花了两年时间,总算完成了这部作品的第一卷总纲,目前市面尚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