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风暴-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旧年他上任时,因着桐‘城民变的缘故,我也知道南直隶防备空虚,他又向来颇有清名,故此他募兵劝饷时,我不仅给了他两万两银子,还让族中子弟随他参军。结果他摆弄了大半年,却连个庐‘州城都未守住!”徐林对此极是恼怒,两万两银子,对于重新振作起来的徐家来说,现在不算是什么了,但是那些死难的族中子弟,却让他极度心痛!
    不仅仅因为那些子弟的家人找他麻烦,更因为那些子弟原是族中年轻一代中出sè者,是他今后的臂助,可如今折损大半,甚至影响到他家中产业的展开了。
    “若是你真举族迁往钦‘州,我总不会让你吃亏,棉纺工坊,我尽数给你。”俞国振突然开口道。
    “什么?”徐林愣住了。
    他往钦‘州去,也是早有这样的计划,在帮助俞国振于钦‘州立足之时,他自己也在那边购得了千亩田地。因此他此次搬迁,也有前往依附俞国振的意思,毕竟他如今逐渐将自己的主业,从文房、茶米,转到了棉布、棉衣上来。
    “我以全套棉纺技艺入股,与你合作。”俞国振笑眯眯地道:“如何经营,就交给你们徐家,我只派两伙人入内。第一伙是账房,计算盈亏,每季盘点一次,纯利之两成归我。第二伙是研所,负责新技艺研发,还有新品种开发,研所每年开支,不得低于纯利之两成。”
    这个条件让徐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可是知道,如果俞国振不是人手不足的话,他的棉纱和棉布产业,能够做到什么地步!不说逼得全天下其余纱布产业尽数关门,可至少占据大明这方面半壁江山,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这可是一年百万两甚至更多的生意,而因为采用俞家的纺机、织机,利润率极高,甚至可能高达六七成之多,也就是说,真正做起来,每年纯利就是六七十万两。这买卖的规模,已经远超过他徐家现在经营产业的总量了。
    而俞国振的那两个条件,等于就是他占了四成的干股,和这个巨大的利润相比,四成干股算得了什么?
    徐林虽是这个时代极为杰出的商人,有胆气有眼光有能力,可是毕竟还有时代差距,他并没有意识到,俞国振第二个条件,在工坊中设研所对于工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他满脑子里都是糊的,想的只有一件事情,就算俞徐二家关系再好,俞国振又为何会送出这样一份大礼给他,俞国振心中,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二三八、云帆向南飞(三)
    “俞公子,这条件……也太过优厚了。”想了许久,徐林喉咙动了一下,他不准备再猜了:“恕鄙人直言,太过优厚,让鄙人实在不敢应允。”
    “很简单,我精力不足,不能将摊子铺得太大。况且,棉纺织业,虽是获利甚高,可人力投入也多,因此,交与徐兄,实际上是我占了便宜。”俞国振说到这,笑了笑:“徐兄记得那位黄顺么?”
    “自然记得,他还是鄙人介绍给俞公子的,听我家在广‘州的掌柜说,此人竟然也暴富,有了万贯家财,当时鄙人就知道,定是俞公子指点。”
    “他还算老实,为我办事又尽心尽力,故此我指点了他。”俞国振道:“天下的钱财,是赚不尽的,我指点他,他办煤矿和石灰石矿,将这两样卖与我,我再用之烧制水泥。今后象这般产业,我都会托付给可靠之人,有钱大家赚,有财大家发,这才是商道至理。”
    此语一出,徐林肃然起敬。
    他知道俞国振的意思,他也相信俞国振说这番话是真心实意的。因此他点了点头:“既是如此,俞公子的好意,鄙人领了!”
    “自然,我也有要请徐兄相助之处。”俞国振微微一笑:“便是请徐兄这纺织工坊里多雇女工。”
    “咦?”
    “我算了一下,此次南下,男女数量约是十比一。”俞国振道:“而且男子多为青壮,三五年之内,其成家之事便要摆将出来。男子若有了家眷妻小,心就会沉稳,他们在钦‘州才能长久呆下去。”
    徐林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俞国振说得有道理,若是有了家庭,这些人便能安心在钦‘州呆着。相反,若是他们没有家庭,赚足了钱,就会想要回家乡娶妻生子。
    其实,这并不是俞国振将纺织工坊转给徐林的全部原因。
    在俞国振看来,他必须牢牢掌握的,只有未来的重工业,因为重工业才是其余工业的根基,重工业的水平,几乎就决定了整个工业的水平。
    那种以为可以抛开重工业,单独靠纺织、玩具这些轻工业,让一个人口众欧幅员辽阔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绝对是先进工业国用来制约后发国家工业化的棋子。
    但是重工业的投资额极巨,比如说,俞国振要建一个年赚万两银子以上的纺织工坊,投资可能只需要千余两甚至几百两,但若是想要建一个年赚万两银子以上的冶金工坊,投资则不可能少于数千两。而他若是想要对其进行一些技术改造,这个投资额还得更大。
    一般的商人,谁愿意花费这么大的气力与资金?赚钱了就买地购宅,或者去买些古董字画附庸风雅!
    “既是如此,我这就回去,举族南迁。”徐林沉吟了一会儿,终于彻底下定了决心:“告辞了。”
    俞国振忙着将人安排离开南直隶,那边史可法也在忙。
    忙着筹钱。即使有朝廷的拨款,即使有张国维答应的支持,再加上郑芝龙买人所花费的银钱,史可法仍然觉得捉襟见肘。
    流寇祸乱如今归他管辖之地,仅完全被流寇攻占的州县,就有巢‘县、庐‘州、庐‘江、霍‘山,而曾为贼人sāo扰的,各是几乎所有的州县都有。其中庐‘州,甚至被掠过两道,流寇一道,后来收复庐‘州的朱大典所辖官兵一道。因此需要安抚的百姓数量,几乎近百万!
    “老爷,各县的告急文书又到了。”章篪将着几封文书呈在他的桌案之上。
    “都是什么内容?”史可法已经懒得去翻看了。
    “都是说县库房之中已无钱粮,预备仓中,亦已空矣。”
    被攻破的诸城自不必说,流寇惯于祸害,他们能吃能拿的都带走,但带不尽的就一把火,致使被破诸城几乎无一粒存粮。其余诸州县,虽然还有些存粮,但知州知县们心中都有数,这样的日子还不知要有多久,哪里肯将存粮全拿出来,更别提拿去接济别的州县难民。
    当官的都是一般思想,这个时候,若是说自己这尚有存粮,不但不能显出本领,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倒不如向着上司哭穷,能哭来一点是一点。
    故此,几乎每天,史可法的幕僚都会替他接到哭穷求援的公文。
    “本官着令他们多想办法,怎么想出来的办法就是一个个向本官哭穷?”史可法一阵烦躁:“修之,你就替本官处置了,就说若是他们不能做,可以向朝廷请辞,换能干的人来!”
    这话说得狠了,与时下官场讲究完全不一样,倒颇有几分俞国振一言不和就掀桌子的气势。章篪愣愣地看了史可法一眼,心中讶然之余,不免也有些感慨。
    俞国振那人,倒是不知不觉中给史可法很大的影响,要知道史可法极是顽固,而且对俞国振一向是没有多少好感。想到这里,章篪忍不住又叹了一声,若是没有与俞国振反目,几万人交由俞国振应对,那能减少多少朝廷的难处!
    “老爷,这般行事,不合常理,怕是适得其反。”感慨归感慨,章篪不得不提醒史可法:“咱们毕竟是朝廷命官。”
    史可法方才说的也只是气话,他闭上眼,只觉得太阳xué处一阵生痛,好一会儿之后,他叹息道:“那个……郑芝凤可曾来?”
    “尚未来。”
    史可法现在非常期盼郑芝凤早些来庐‘州,他若是来接收这批人,既可以让史可法少支出七八万人的消耗,又可以带来近二十万两银子的收入。因此听到郑芝凤还没有来,史可法额角青筋跳得便更厉害了。
    一筹莫展。
    以他的才华,最多也就是给某位主官当当下吏,负责起草一些官样公文之类的,应变随机,根本不是他所长。
    “那位徐林徐仲渊呢,我不是请他来庐‘州府么?”
    为了筹钱,史可法可谓想尽办法,徽商的主意,他也打过。但徽商都是有自己后台的,他只能找那些与他关系不错者化缘,其中便包括徐林。
    “这个……听闻这位徐仲渊,与俞国振关系甚好,前几日还在无‘为……”
    章篪的话说得很委婉,史可法顿时坐直起来,史可法如今缺钱缺粮到了极致,因此就是一百石米二百两银子,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要。徐林在去年赞助了他两万两银子,在他看来,是一位大财主,而且有意与他交好,这个时候,当然要向之伸手。但章篪话里的言下之意,史可法还是听出来了。
    “你是说……他会为俞国振说动,不再支持我?”史可法沉吟了一下,然后哑然失笑:“不至于此,他家中子侄,多有在我帐下效力,颇有忠君之心。俞国振虽是能言善辩,却也说不动这等人物。”
    章篪还没有回应,然后就听得外头另一个幕僚走了进来,神情颇为不愤:“老爷,徐林这厮好生无礼!”
    “咦?”史可法顿时愣住了。
    “如何无礼法?”章篪问道。
    “这厮来信,将在老爷帐下全部徐家子弟尽数唤回,还让学生转交书信一封与老爷。”这幕僚正是去请徐林的,原本他以为是个肥差,到了徐家少不得要孝敬一些,结果这一趟不仅白跑了,在徐家还受到不少冷言冷语。
    史可法接过那封书信,一种不好的预感,让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将信转交给章篪:“修之,你替我看看吧。”
    章篪拆开信,看了几眼,不由得苦笑起来:“老爷,这位徐仲渊那边……”
    “怎么了?”
    “他家子弟,不少在老爷帐下,结果折于庐‘州,他心中……呃,甚是不喜,故此将其余子弟都唤了回去。”
    “能为国捐躯,原是他徐家光耀门楣之事,况且我不都为之请功了么?”史可**了愣:“他究竟是何意,你直说了吧。”
    “他要南迁了,说是、说是对老爷能守住安‘庐实在是不放心,故此远迁他乡,以避战祸。”
    史可法霍然站起,面上一阵抽抽,好一会儿,才颓然坐下。
    那封信他也不想看了,他现在明白,为何原本与他关系和睦的诸多富贵人家,如今对他的态度明显变得敷衍起来,他原先以为他们只是小气,现在看来,他们不仅是舍不得钱粮,更是对他史可法缺乏信任,不相信他能够在安‘庐巡抚上做出事业来。
    不过史可法至少在xìng子坚毅上,还有可取之处,仅仅是颓然片刻,他便又坐直身躯,双眼中闪闪发光。
    “我亲自去挨家拜访,我就不信,没了他俞国振,我就处置不好这灾民安置事宜!”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幕僚们:“诸位助我!”
    “愿为老爷效死力!”众人都是起身拱手,口中应承道。
    倒是有一股悲壮在这巡抚衙门里流淌,章篪嘴巴动了动,最终却是化成了一声叹息。
    只有悲壮有何用,到现在为止,史可法还没有提出任何一条应对目前危局的方法,有的只有去乞求去求援,从这一点上说,他与那些知州知县们,没有任何区别。
    莫非这位史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