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煌焚天-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遇春忍不住开口叫道:“被攻下七处据点,只因为我们都忙着替都元帅办理丧事,所以没工夫搭理那家伙而已。丧事办完之后,我和徐达自然会领兵出战,一定可以打败那家伙,把失地都抢回来的。”
韩林儿不屑道:“单凭你?哼,行军打仗,可能你有一手。但说到武功,白衣世尊那个儿子,听说已经练成了明神武典,连朱元帅都不是对手。你常遇春不过二流水准罢了,居然也敢大言不惭,说什么打败敌人,抢回地盘?”
常遇春大声抗辩道:“我常遇春武功虽然一般,可是我们有天翔五灵的武神战器。只要我和老徐两个轮流装备战器,白衣世尊那个儿子,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
另一边,徐达也凝声道:“不错,教主请宽限三天时光。我和老常,可以立下军令状。三天以后,必定拿那贼子的人头,来献给教主。假如做不到,任凭教主以军法处置。”
第569章 论武夺印
“军令状?嘿,这种东西,能有什么用?”韩林儿不屑一顾,道:“真正有用的,还是手上的功夫。徐达,常遇春,你们不服气吗?好,那么本教主,便给你们一个机会。假如你们能够阻止本教主拿到虎符,那么应天就交给你们,本教主再不插手。但若阻不住本教主的话……嘿嘿~”
韩林儿再度冷笑。转过身来,旁若无人地向灵台走去,伸手就要拿取虎符。
虎符,只是一样象征性的器物。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即使没有虎符,凭着他的威望,在这支完全由自己一手拉起来的军队中,也绝对令行禁止,说一不二。但若是别人——比方说世尊之子——拿到了虎符,则既无相应威望,便根本调动不了哪怕一兵一卒。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十分特别。
朱元璋死后,无论刘伯温抑或李善长,不管徐达抑或常遇春,都没有足够的威望,代替朱元璋来维系这支军队。
但韩林儿就不同了。名义上,他是朱元璋的上司。朱元璋死后,由韩林儿来接管这支军队,至少在名义上而言,没有谁能够反对。
另一方面,这支军队的中下级将领,还有绝大部分士兵,都是白莲教信徒。韩林儿和朱元璋之间如何貌合神离的情况,他们可闹不清楚。他们只知道。都元帅是小明王的下属。现在都元帅不在了,由小明王来亲自领导我们,又有谁会不服?
而且,徐达和常遇春,被公认是都元帅府之内,实力最强的两大高手。若然连他们也败于白莲教主手下,韩林儿修为之高,已经毋庸置言。
对于因为朱元璋在单打独斗中被世尊之子击杀,从而导致士气消沉的都元帅府众将士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位绝顶高手替自己撑腰,绝对可以让他们得到一份巨大的安全感,并因此再度振作士气,恢复成十万虎狼之师。
所以,一旦韩林儿当真拿到了虎符,那么应天城内内外外十万将兵,从此就不再姓朱,要改姓韩了。
但不管李善长胡惟庸也好,刘伯温也罢,甚至徐达常遇春,汤和胡大海等,都绝不愿意从此成为韩林儿的下属。
先说李善长和胡惟庸。他们的身份很特别,是“儒党”。儒党,顾名思义,就是由一群儒生,所组成的党。
儒生的老祖宗,是孔子。但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后来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左右天下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经历两汉隋唐的数百年时光,终于在宋朝时候,儒家的力量发展到了极点。当时,甚至有儒家出身的丞相,当面向皇帝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把儒家的士大夫,放在和皇帝完全相等的位置上。甚至乎在很多时候,儒家的士大夫力量,更凌驾于皇权之上。
可惜,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宋朝亡国,元朝建立,儒家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元朝的蒙古人,靠弓马得天下,根本看不起儒家那一套,更不屑去学习。所以元朝规定,天下百姓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也就是说,儒生的地位,连做工匠的、打猎砍柴的、大字不识半个的泥腿子,都比不上,仅仅只比乞丐高一等。这让儒生们如何能够甘心?
正因如此,所以儒生们组成的这个儒党,目的就在于推翻元朝,然后亲手培养出一个完全符合儒家价值观的理想皇帝,理想朝代。
但儒党无论投靠谁也罢,都绝对不会投靠白莲教的。因为白莲教信仰的,是“弥勒下凡,明王出世”那一套。前教主韩山童,现教主韩林儿,都自称活佛。一旦让白莲教得了天下,哪里还有儒家什么事儿?
至于说刘伯温,他倒不是儒生,对于白莲教“神道设教”的方式,也并不排斥。然而,他对于韩林儿这个人,却并不看好。凭刘伯温多年观察,他认为韩林儿的才略,远远比不上其父韩山童。并没有能力推翻元朝,光复汉人河山。
所以,假如任由都元帅府的十万将士被韩林儿所掌握,则刘伯温认为,韩林儿只会把他们带进死路,绝对没有任何光明前途可言。
至于徐达和常遇春,想法则比较简单。他们自认是朱元璋的臣子,不是韩林儿的臣子。朱元璋死了,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替朱元璋守住这份家业,然后交到马秀英腹中的小孩手里,韩林儿要强行接收朱元璋留下的这笔遗产,徐大和常遇春两人,便绝不接受。
顷刻间,徐达和常遇春两人,相互对望一眼,然后各自用力点点头。异口同声道:“教主,请恕属下得罪了。”
话声才落,徐达在左,常遇春在右,两人分别出手,五指成爪,向韩林儿的肩膀猛地抓过去。这一下,两人已经各自使出七成功力,不但速度快如疾风,五指更如铁钩。一但被他们抓住,哪怕是世尊之子,也休想能够逃脱。
面对两员大将左右夹击,韩林儿竟似丝毫不把他们放在心上一样,步伐依旧显得不紧不慢,仿佛庭除闲步,从容自若。然而弹指刹那,当两员大将的十根手指,堪堪将要触及韩林儿肩膀之时,奇变……骤生!
一股雄浑无比,霸道绝伦,灼热难当的澎湃真力,陡然从韩林儿身上透体爆发,并且猛烈反震出来。刹那间,徐达和常遇春两员大将,同时如遭电击。不但那一抓之势当场崩溃,整条手臂更被震得高高扬起,带动身体,不由自主地原地急转。
这一惊非同小可。要知道,白莲教主韩山童,向来以精纯冰劲名震江湖。当年白鹿庄中,他以“雪窖冰天”绝学,决战苍狼铁木真的“血神力”。那一战打得惊天动地,精彩纷呈。即使多年以后,仍被天下所有武者,为之津津乐道。
韩林儿作为韩山童的儿子,所修习的武功,当然也和韩山童一脉相承。按道理说来,应该也是冰劲才对。可是为什么……竟会如此酷热?
心念急转,两员大将纵然疑惑,手底下却并无半分犹豫迟疑。呼吸瞬间,两员大将各自顺势腾空转了半圈,陡然伸出左手,紧握五指捏成拳头,再向韩林儿出招猛击。
“四象玄功——无情雷!”
“逆阳神力拳——分水断流!”
一双拳头,两记猛招,左右夹击,厉风狂啸,威撼八方。当今天下,绝对没有任何人,能够对两员大将已经催运上八成力量的这一击,依旧视若无睹。所以不出所料,韩林儿,停住脚步,要做出应对了。
然而,韩林儿的应对,同样大大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只见他手不动,足不抬,全身上下唯一活动的,赫然便只有……
左右双手,两根小指?!
说时迟那时快,两道剑芒陡然破空激射,非但其速度急逾惊电,飞行轨迹更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根本无从捉摸,无从反应。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但觉手腕一麻,脉门早已中剑。整条手臂当场奇痛难当。气血紊乱之余,真气也当场溃散。四象玄功也好,逆阳神力拳也罢,竟是未发先溃,不战自败。
“噔噔噔噔噔~”不由自主,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各自被迫倒退数步,急急催动真气,疗伤镇痛,平复紊乱的血气。两人脑海,同样一片混乱,更搞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韩林儿眉宇间一派风轻云淡的表情,似乎很是从容。然而,细心的刘伯温,却敏锐地发现了,韩林儿双臂袖口,赫然正止不住地微微颤抖。白莲教主内心最深处的那股得意和喜悦之情,无论如何竭力掩饰也罢,终究还是露了一点蛛丝马迹出来。
刘伯温微微一点头,凝声道:“徐达,常遇春。凭你们这点微末修为,即使全力以赴,也根本伤不到教主半根汗毛。居然还想留手?还真可笑。”
一言惊醒梦中人,徐达和常遇春两人相互再度对望一眼。各自微微点头。陡然断声暴喝,再度纵身抢出。齐声道:“教主请赐招!”
声犹未落,徐达身形一晃,竟然同时分化出四人。无量雨无常风无限电无情雷,四象齐动,八方围攻。身法之快,竟如鬼魅。
与此同时,常遇春则是一声大喝,豁尽十成功力的逆阳神鉴,简单直接,猛然一拳轰出。正是神力拳最强杀着:雷动惊天!
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大巧若拙,一个轻灵迅疾,一个势大力沉。徐达和常遇春两者,武功的路子竟全然相反。但也正因为如此,偏偏又能互补不足。相辅相成,威力赫然暴增两倍!
嘴角牵动,泛现不屑冷笑。韩林儿断声轻叱,陡然提起双臂,圆转成圈,画出一个阴阳太极,笼罩方圆一丈之内的整片空间。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刹那间陷身于阴阳气团之中,攻势登时如泥牛入海,尽被化于无形。更加力量失控,身形尽失,破绽大露。
————
所以你们猜对了,白莲教主,就是要用九阳神功啊……
第570章 九阳神功
把握这短促如白驹过隙的刹那,韩林儿双眸当中精光一闪,果断撤去笼罩周身的阴阳气团,随之提起左右双手,掌若拈花掐印,伸出了两根食指与两根小指。指尖处,各自聚起不同色泽的剑气光团。
“大商大泽,少商少泽。九阳神剑,四剑连发。徐达,常遇春,你们便给本教主——败吧!”
电光一霎,剑气激射。灵堂之上众人,但觉眼前一花,依稀看见似乎有几团光芒,破空急闪。惊魂未定,就听见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同时嘶声惨叫,颓然落地。随即,更有皮肉被烈火灼烧的焦臭气味,扑鼻而来。
众人骇然心惊。同时凝神观望。只见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左右双肩的“肩井穴”之上,此刻都出现了一个黑黝黝,足有筷子般粗细的洞孔。显而易见,正是被韩林儿刚才所发射的无形剑气所伤。
剑气前入后出,贯穿了徐达和常遇春的身体。但伤口之中,却没有鲜血流淌。因为剑气高热炽烈,竟把伤口附近的肌肉和血管,都完全碳化。虽然不流血,但伤势的严重程度,却更加雪上加霜了。
“焦阳剑煞!是都元帅的焦阳剑煞!”在场众将看了徐达和常遇春的伤势,同时大吃一惊,纷纷脱口呼叫出声。心下却更加一头雾水了。
焦阳剑煞这门绝学,乃从明教日宗武学中脱胎而出。白日宗前宗主衣世尊死后,当今天下,就只有朱元璋一个人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