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寨小相公-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算是这几天来,唯一吃的热腾腾的饭了,在这有些阴凉的山洞中,一身细汗出了,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颇大的鹿腿,吃得并不多,陈启端起了瓷盆,送出去时,胡一德和方才那个边军的将士,正等在那里。
 陈启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唐是吧?麻烦你了!”
 那叫小唐的将士,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只是胡一德说过了一次,陈启竟然就记住了自己的姓,接过瓷盆,他的眼眶都是红了,“庄主客气了!这都是小唐应该做的。”
 陈启倒是没想到,这个小唐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他转身离去时,明明有泪水滑落了下来,“胡将军,小唐这是怎么了?”
 “庄主,小唐是汲州人,他一直都提起是将军保住了汲州,是他一家的救命恩人。去年九月,小唐的母亲病故了,那也是他唯一的亲人。”
 陈启有些明白了,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让他想到了故去的母亲,也因为自己那句客气的话,让他再也忍不住泪水了。他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叹息这世事的无常,叹息自己并不是神仙,没有办法去管这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也许神仙也管不过来。
 “先不说这个了!”时局已经够难的了,实在没必要在让心情更沉重一些了。两人已经走了进去,分别坐下,“胡将军,还是说说这几天的事吧!”
 “好!”胡一德的神情,还是显得有些沉重,“四日前,溃退的边军终于退到了西峰关了。其实,在这之前,末将已经收到消息了,知道北胡人来势凶猛,也请示过范老将军,尽可能的将溯州的百姓劝离。只是,谁又愿意远离他们的故土呢!”
 胡一德叹了口气,“有一些百姓已经准备好跟着老将军撤走了,大多数的百姓,却不肯离开,也有一些逃到了这山上来了。末将作为西峰关的守将,自然是要帮着兄弟们阻挡一下北胡人的追兵了,也好让这些疲惫的兄弟可以安全的退走。”
 “只是,真正逃离的兄弟,恐怕还不及万数,大多都直接去了范家庄了。虽然已经有了准备,末将还是低估了北胡人的战力了,弓箭不如北胡人也就罢了,最主要的是碰上了北胡人的那种利器。”
 陈启和陈小凤,最为关心的,自然就是这个所谓的利器了。
 “不是末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末将好歹也是见识过胡俊清将军改良了之后的火药包的,对火药包的威力也算有所了解。而北胡人的那种利器,和火药包应该算是类似的,只是威力上,却是天差地别。”
 陈启心情很沉重,他早猜到了应该也是火药一类的东西了,只是光听胡一德的描述,他就知道,这种利器的威力,真的要比火药包强上不止是一倍两倍。他可不相信,这个世上,竟然有人能够造出那等威力巨大的火药来。
 但似乎,这已经是一种事实了,祁云关的坍塌,祁山边军的溃败,甚至是祁云关以西,只有不到万数的边军将士逃到了西峰关,就算途中有一些逃进了山中去,那伤亡也可想而知了。
'382。第382章 连坐社'
 “北胡人用方盾阵型,护住了他们的狼牙,在快速靠近之后,扔出了一个黑黝黝看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那东西看起来,也就是两个手掌大小,在空中旋转着,冒着烟就掉入边军的人群中去了。”
 “一声轰然巨响,简直就是地动山摇一般,一瞬间就有最少十几个兄弟倒了下去,不停的惨叫着。庄主和夫人应该可以想象那种画面的,耳边几乎听不到身边人的声音,只是嗡嗡的响着,却又能够看见自己的兄弟在地上翻滚着,有的缺了胳膊,有的缺了腿脚。”
 陈启甚至可以想象到,这就像是战争片中,巨大的爆炸发生后,声浪让爆炸周围的人,有短暂的失聪,这种威力,也就是电视电影里看过了。他当然更加的知道,这倒下的十几人之中,肯定不少是被爆炸的气浪掀倒的,也许只是轻微的伤。
 只是那种冲击波对人的威慑力,显然是最大的,这种未知的恐惧,会让人莫名的疯狂,也会让人在那一瞬间,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更重要的,对于那些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恐惧的人们,这会动摇他们的信心。
 “看着满地的鲜血,兄弟们都吓傻了,那东西却又扔了过来。末将也不记得到底狼牙扔了几个过来,四五个,还是有七八个。西峰关的兄弟们,完全乱了,不吓得尿裤子,还有力气转身跑的,末将已经要敬他是个英雄了。”
 逃跑的英雄,陈启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讽刺。但他知道,如果是自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内心里有着那种无边的未知恐惧,也会转身就逃的,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不瞒庄主和夫人,跟着末将逃到这里的,也就只有七八百的兄弟而已。”胡一德脸上满是苦涩,陈启知道,每一处关口平日的守军,是两千人,战时却是根据战况进行支援的,否则这么长的关墙,根本就没这么多人去守着。
 “末将的这些兄弟,一下子折了一大半。当时,末将连死了的心都有了,好在是被小唐他们给拉住了,才退到了这山上来的。而这几日,又陆续有百姓逃上山来,末将才知道,北胡人正把百姓往城里赶,说是要进行什么教化。”
 “教化?”这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词,出现在这里,总是让人觉得无比的突兀,什么时候被大晋视为蛮夷的北胡人,竟然也开始懂得了教化了。
 “是的!”胡一德显得很是肯定,“就是教化。北胡人说,要把百姓都教化得听话一些,往后帮他们种田。而且,还说要把田地都收起来,按照人口给百姓分配,粮赋也不算太高。”
 陈启和陈小凤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疑问中的恐惧。对这种给百姓分田地的事情,陈启显得更为的熟悉,却也知道这对百姓意味着什么,对北胡人意味着什么,对大晋,又意味着什么。
 北胡人竟然变成了善人了,要给百姓分田地,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觉到恐怖的事情。这可是连李颌的大晋,都不敢做的事,因为他会得罪那些官宦人家,地主豪绅们。也正是他知道田地的重要性,他才会觉得恐怖。
 “可是,北胡人又宣布了一条规定,说是只要分田到户后,这些百姓便要按地域、户数,成立带着连带责任的连坐社。”
 连坐社?这又是什么鬼东西?
 显然胡一德也看出了陈启和陈小凤眼里的迷茫了,“连坐社就是由十户相近的人家成立的,只要这十户人家中,有人有什么怨言,可以互相举报,举报者有奖,被举报者则要受到惩罚。当然了,狠的在后头。”
 “只是被惩罚,最多就是抽几鞭子,身子好一些的还扛得住。可是北胡人又说,他们会不定时的派人来查看,若是这十户人家中,有人不想帮他们种地,只要逃走一个人的话,整个连坐社的十户人家,没有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都会被抓去砍头。”
 原来这就是连坐社,是以十户人家为单位,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的盯着对方的。十户人家,几十个人,陈启完全相信,多少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心怀鬼胎,不讲道义的,为了一点点利益,卖国求荣的都有,更何况只是出卖一个邻居。
 他不知道北胡人怎么会想出如此阴毒的方法来,但不得不说,对于翻越祁山入侵的北胡人来说,这种方法,真的是最为有效的控制住大晋百姓的方法。一旦出现了有人逃离,北胡人的屠刀,就会落下,杀鸡骇猴这种事情,谁都会做,也都会有效果。
 是什么人突然间让北胡人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会不会就是那个制作处那种威力巨大火药的人呢?这个人到底是谁?
 陈启第一次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哪怕是面对着李颌的时候,在战场上冲杀的时候,他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压力。他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人是谁,脑中闪过的,却是来途中,在龙城城外所见的那一幕,用狼牙来守城门,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就在城里呢?
 他已经觉得,一旦确认了大哥安全无虞,也许,自己夫妇,应该去龙城走一趟,好好的看一看这个人到底是谁。
 “这几日逃上山的百姓,也有五六百人了,几乎都在这九龙洞里。”
 “这里叫九龙洞吗?”
 “对!因为有九个出口,一到入夏时,天气突然转热的时候,这九个出口,就会有云雾吐出,就像是有九条神龙在吞云吐雾一般,所以就被叫做了九龙洞。”
 “北胡人不知道这里吗?”
 “溯州人都知道,北胡人应该也知道了。只是这里山势陡峭,只要把住了几条上山的路,他们想要上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上山的时候,怎么没碰到边军的兄弟?”
 “庄主和夫人还没到山上的时候,他们已经先回来禀报了。”
 这就难怪没碰到了,“这个九龙洞是不是很大?”
 “是!藏个三四千人,应该没有问题。”
 “这里有没有到飞鹫峰的小路?”
 “有!等明日天一亮,末将让人带庄主和夫人去一趟。”
'383。第383章 飞鹫峰下'
 范汀,这是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很有食欲的名字,陈启甚至都想要问他,是不是家里还有兄弟叫什么范堂,范馆的,还好他自己说了,家里就他一个男丁。他始终都对陈启和陈小凤十分的客气,因为他就是范家庄人,范从禧的辈分算起来,还是他的九叔公。
 这是个略显害羞的年轻人,比陈启看着还要小上一两岁,笑起来总是有些腼腆。可是一说起边军的事情,他就跟打了鸡血一般,无比的亢奋,据说十四岁就进了边军了,算是正统却人数不多的范家军的一员。
 这也算得上是老兵了,据他自己说,还杀过四个北胡人,一次是两年前北胡人的散兵游勇,出现在西峰关的时候,另一次就是这次北胡人来袭,在逃上山的路上,杀了三个北胡兵。陈启看他的脚步,在山路上行走时,稳健中,带着矫捷的样子,果然是自小就有武功底子的。
 范家庄因为范从禧而出名,也因为身处边关附近,本来就是一个尚武的地方,才能培养出范从禧这样的名将来,数十年一直都是威震四方。据范汀自己说,范家庄的男丁,从三岁开始,便会统一的进村里的尚武堂习武,开始打下根基。就算是女子,也有半数以上,都会些武功,毕竟是在耳濡目染下生长的。
 而范家庄的人,基本也都因为范从禧的关系,若是愿意的话,十三四岁便可以进入边军去锻炼,一个小小的,只有六七百人的范家庄,如今在军中的,就有一百余人,也被称为边军中的范家军。
 下山碰到的第一道防线,简直是如同虚设,即使是上午,炎热的天气,也让北胡人很难适应,每半个时辰,才有一队北胡兵从官道经过,甚至连抬头仔细查看一下官道两边都不愿意。
 北胡地广人稀,大部分的地方,都是苦寒之地,极少见识过这么酷热的天气,已经可以看出来他们想要适应,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祁山就像是一道分水岭一样,把北胡和大晋隔在两边,却也隔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一边是无垠的大漠,戈壁沙漠草原,占据了大半的国土,降水稀少,一到冬天,就变成冰雪的世界,只有少数的几处地方,还可以放牧。而大晋,高山流水平原,雨水丰沛,物阜民丰,就算偶尔有天灾,总算还不至于饿死人。
 三人的速度也都算是快的,过了一道防线,不到半个时辰就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