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后一个望气师-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我们穿回古代了,现在应该还在王秀秀和奚小虎所在的时代对不对?”

    “对呀,没错。”

    “你看,我们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这个时代,阎王爷都没变嘛,所以我就疑惑嘛,为什么民间传说有好几个阎王爷的版本呢?明明是终身制嘛。”

    花生认真思索,一点一点消化听到的知识,然后懂事的点头:“是呀。原来阎王爷是终身制。不过,妈妈,我认为,终身制也挺好的。至少不会因为换人,就一朝天子一朝臣?”

    “哇哦,花生还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呀?哪学的呀?”茅小雨惊喜万分。

    花生挠头嘻嘻笑:“古装片里。”

    茅小雨嘴角一咧:“你拿我手机看弱智古装片?不是让你看新闻吗?看民生时事,丰富人生眼界。”

    “我也看呀。有时看累了,就看看古装片,好玩又好笑哦。”花生对着手指低头笑起来。

    “……行,你当笑话片看,这种心态我还是支持的。古装片就是一笑话。”茅小雨没有多回责备,抬眼感慨:“不过,花生用词很恰当。终身制也是一定的好处,避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啊?”徒然尖叫。

    黑暗的半空中,倒挂着一张阴森诡异的人脸。

    茅小雨吓的可以用屁滚尿流来形容。她连爬带尖叫窜出结界,打算不管不顾的钻入黑暗中逃离。

    “妈妈,妈妈,不要怕。”花生真的比她胆大,一面揪着她衣领安抚,一面尖起童音:“你是什么鬼?竟然敢躲起来吓我妈妈。”

    ‘啾啾啾’那个倒挂的鬼发出怪笑,然后一飘忽,就站到茅小雨面前。这次头和脚没有颠倒,是正常站立模式。

正文 第172章 石三妹

    “你,你想干什么?我,我们,我们可是有强硬靠山的活人。你们阎王爷,认识不?我们老板很熟哦。千万别乱来!”茅小雨磕磕巴巴的警告。

    女鬼身上穿的不是古装,但也不是现代装,旧旧的,还有补丁。脸上愁云惨雾,眼角搭拉,生无可恋的模样。

    歪了歪头,女鬼嗓子略尖厉:“你是活人?”

    “对呀,我不是你的同类。”

    女鬼眼睛定在花生脸上,饶有兴趣:“这是你儿子?”

    “嗯。”

    “这么小?”女鬼想伸手摸花生。茅小雨偏躲了一下,壮起胆子问:“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女鬼眼里闪着复杂的绿光:“我女儿刚出生也好小一只。现在的话,只怕比我还高了。”

    茅小雨一听,觉得这只鬼还有点人情味,应该不会害她吧?

    “你,为什么在这里?”

    女鬼视线瞟过来,奇:“你一个活人,为什么在这里?”

    “我,我在等人。我的同伴是个极厉害的人物,他去跟阎王爷说事去了。”

    “是吗?”女鬼神色一暗:“我也想见阎王爷一面。”

    “你,有冤?”茅小雨猜。

    女鬼摇头,又点头。

    “我是自己上吊死的,算不得有冤情。不过,真论起来,我又是含怨自尽,所以……”她顿了顿,苦笑:“有点绕,你可能听不太懂。”

    茅小雨是有点听的晕,实诚点头:“嗯。不过,我看你没恶意。而我的同伴又没来,可以听你讲一讲。”

    女鬼眼光一亮:“你,愿意听我讲讲我的事?”

    “当然愿意。不过,请你长话短说。因为我是个平凡的人类,估计在地府不能待太久。”

    女鬼认同:“是这个理。你不能在阴间留太久。”

    随后长叹一声,幽幽道:“我死这么久,一直四处游荡,从来没有同类肯听我说说心里话。”

    “你,也逃过了鬼差的抓捕吗?”

    “嗯。鬼差拘魂后,我一直稀里糊涂的。走到半途,也不知怎么,鬼差跟人打起来了,其他鬼魂都跑了,我也就跟着大伙逃了。”

    “鬼差后来没抓你吗?”

    女鬼淡淡摇头:“没有。我反正就四处瞎逛。也不知怎么,就是没人理我。”

    茅小雨试问:“你是不是心里惦记着家人呀?”

    “是呀。你怎么知道?”

    “我听说,当然也只是听说。人死后,若是非常惦记家人,这样形成一股执念,就特别不想去投胎轮回。你可能就是这样的。”

    “噢?!”女鬼恍然:“有道理。”

    略加沉默,女鬼轻叹:“我就是惦记我小女儿啊。没了娘,也不知她怎么过呀?”

    茅小雨不再发问,静等她说下去。

    女鬼是民国人,姓石,小名三妹。生在乡间,家里特别穷特别穷。但兄弟姐妹却不少。打小,她就没吃过一次饱饭,没穿过一次新衣,也没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

    父母都是老实人,没啥大本事。父亲靠给你打零工赚点小钱,母亲靠给单身汉洗衣服得几个钱。家里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家里姐姐长到十二三岁就去了当地大户人家当丫头,哥哥也去码工找活干,弟弟稍微得宠一点,却也整天提着个破篮子捡煤球捡些破烂回家。

    石三妹长到十四岁,就被父母许配了人家。

    许配的那人也姓简,是个石匠,老实巴交,一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家里没娘,只有个爹和一个未出嫁的妹妹。人口比较简单,生活不算太差。

    虽然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提倡恋爱自由。但石三妹的终身大事,她完全做不了主。

    出嫁就随便挑了一个日子,也没大摆酒,不是两家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算把大事给办了。

    石匠个子不高,面相也老实,为人沉默,对石三妹说不好,也说不上坏。反正他每月才回家一次。所有收入都交给父亲保管。

    石三妹不敢有任何意见。因为没有分家,丈夫的收入交家人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嫁过来后,她算是吃上饱饭了。虽然家务活她全包了,跟在家一样累成狗。

    身体累她还没什么怨言,反正打小就是这么过来了。

    可公公无形的冷漠和小姑子时不时的找碴,令她心很累。

    明明是个一般普通人家,还在大杂院租房子住,可公公却摆起了地主老爷的谱。动不动就给她立规矩。好像在行使过世婆婆虐待儿媳的权力似的?

    石三妹忍了,公公是家长,尽孝是应该的。

    可小姑子她就忍无可忍了。小小年纪,不但暗中使坏,还动不动就告状。跟公公告状,还跟哥哥告状。

    石匠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本想好好休息的。可老父和妹妹总是在他耳边说石三妹的坏话,他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老父还撺掇着他打石三妹。他不打吧,老父还冷言嘲讽他怕老婆。

    这个年代的底层男人,别的本事没有,最怕别人说自己怕老婆,显得没男子气概似的。于是石匠不得不对石三妹亮拳头了。

    他可是石匠,手上的力道可想而知。石三妹经常被打得鬼哭狼嚎。大杂院的人都习以为常,倒是隔壁的柳嫂子同情她,时不时跟她拉家常劝慰她。

    饶是这种艰苦环境,石三妹还是怀孕了。

    怀孕后,地位有所上升。至少,公公没再撺掇儿子打老婆了。虽然家务活还是全包,到底轻省多了。

    小姑子十分不忿,不过她的挑拨离间没起作儿。

    公公想抱孙子快想疯了。自然对石三妹脸色好多了,也不再听女儿的离间。

    十月怀胎,石三妹在大杂院把孩子艰难生下来了。接生婆拍拍婴儿的屁股,听到一声细细如猫的啼哭。

    命运到底没垂青石三妹,她生的是个女儿。还特别丑,特别瘦,跟猴子似的皱巴巴。

    公公很不高兴,脸色当场就摆出来了。

    小姑子趁机埋汰她生个赔钱货。

    石匠倒是没多说什么,回家看了一眼,留了点钱让她好好坐月子。

    坐月子的石三妹受尽了公公的冷言冷语,也厌烦了小姑子的奚落。加上娘家也没给够她安慰。她抑郁了。当时,她并不知道有个名词叫产后抑郁症。

    她只是生无可恋,心如死灰,特别堵得慌。

正文 第173章 没有时间观念的鬼

    好不容易熬到出月子,石三妹不但没养胖,还瘦了一圈。她本来就其貌不扬,加上生产,加上心思重,面相十分苍老。

    正值时局不好,石匠的活也滅少了,工钱自然也大打折扣。

    添了一张嘴吃饭,家里的日子越发艰难。石三妹为人虽精打细算,到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公公很不满,把所有怨气发到她身上,怪她生了个赔钱货,把家里的运气都败掉了。

    小姑子最不是个东西。不怜惜嫂子也就罢了,对小侄女没一点亲情,抱都不抱一下,偶尔看到了,还会撇嘴评一句:丑。

    石三妹快要被生活重担压垮了。早就疲累不堪了,她快窒息的喘不过气来。

    情绪崩溃的那天,天气还特别明媚。

    石匠回家了,还给小女儿带了拨浪鼓玩具。可是还没等他跟石三妹说上话,老父亲就把他叫走了,说了许多的坏话,把石三妹贬的一无是处。

    最致命是老父亲抱怨吃不饱,石三妹仗着生了女儿,把好吃的都拨拉到自己碗去了。小姑子在旁边作证,证明嫂子是个贪心的坏女人。

    不但坏,还极有心机,竟然把家里的米偷偷拿回了娘家,所以家里的日子越来越不成样子了。

    家里的米缸的确没什么米了。石三妹挽起袖子准备煮稀饭。

    石匠不知怎么就被父亲和妹妹撺掇生气了。他掳起袖子把石三妹揍的鼻青脸肿,忿忿回了采石场。

    大杂院的人大部分都袖手旁观,认为打自个老婆那就不是个事。

    公公和小姑子还在一旁起哄叫好。

    唯一劝架的就是柳嫂子了。

    她把石匠劝开,扶着石三妹躺下,语重心长的安抚她。让她想开点,不看别的,就看在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面上也好啊。

    石三妹眼泪都没流,呆呆望着破烂天花板发呆。

    柳嫂子劝了很久,因自己家也有事,便离开了。

    小女儿的哭声惊醒了石三妹,她没有奶水,现在连稀粥都没办法去做给女儿吃了。

    石三妹万念俱灰,生不如死,觉得还不如一死清静。

    傍晚,小姑子来踹门了。

    因为天都要黑了,为什么嫂子还不做晚饭,是想饿死他们是不是?

    推开门,小姑子看到嫂子吊死在横梁,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尖叫,吓的扭头就跑了。

    石三妹灵魂离体,却未走远,她还在屋里看着人来人往。

    她看到石匠越夜回来了,脸上好像有一层悲色,久久坐在她尸体旁不语。

    看到娘家兄弟姐妹来闹了。娘家人认为是简家人把石三妹逼死的。非得见官一命偿一命不可。大杂院的人都为劝。

    最后,公公忍着肉痛给娘家人十个大洋,这才平息了偿命的怒火。

    一索席子把人埋了后,公公开始发作了。

    为了十个大洋,也为少了个免费的牛马。他把矛头对准了隔壁的柳嫂子。

    公公相当厚颜无耻的指出石三妹的上吊自杀是柳嫂子怂恿的。这笔钱该柳嫂子赔才是。柳嫂子必须赔他十个大洋,否则这事没完。

    柳嫂子简直要气的犯病了。她不过是看下去,同情石三妹,好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