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总有妖怪要吃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藏,这银麒麟有什么讲究吗?”高良姜试探他,“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我看满大街小孩儿都有。”
  “没什么,随便问问。”和尚翻身进了厨房,留下高良姜和小蓟面面相觑。高良姜跟小蓟讨了那银麒麟,回楼上仔细检查,和自己那个对比着一看,除了一个头往左,一个头往右,几乎是分毫不差,一模一样。
  研究半天没研究出个结果来,下楼把银麒麟还给小蓟,却没找到人。跑到厨房一看,阿藏躺着躺椅、烤着火炉剥花生,说:“晚上有人来吃饭,让小蓟出去采买了。”
  “阿藏,小蓟他初来乍到可不认地方,他知道哪里买菜哪里买肉吗?被骗了钱是小,万一迷路了……”
  阿藏躺得不动如山,道:“丢了最好。”看到小掌柜穿上了皮袄,似是要出去寻人,又忙道:“你急什么?前门高家庄饭馆,谁不知道?他是失忆了又不是弱智了,不认路不还有一张嘴吗?”扔了三个问号,把小高掌柜砸懵了,正巧这时候外面有敲门声,高良姜上前去开门。门才开了个缝,连着钻进来两个人。
  两人一进屋就找桌子坐下来,找了个光线昏暗的角落,跺着脚喊冷。高良姜忙过去招呼,这两人穿着土布衣裳,看着像是大户人家的家仆。两人不仅瘦,还小,个头只到高良姜的肩膀,坐那儿就跟俩半大小子似的。
  “两位爷,吃点什么?”
  “来、来点啥?”穿黑色衣裳的客人有些局促,不敢看高良姜的脸,偏过头问另一个穿灰色衣服的,“你说,你说。”
  灰色衣服的客人外向些,清了清嗓子,黑眼珠子左右转了转,压着嗓门问:“掌柜的,你这儿——你这儿有铜锅子吗?”
  铜锅子就是北京的火锅,小铜炉里面放炭烧,边上坐着一圈清汤,等铜炉里面火烧旺了,炭烧红了,清汤开了,把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夹进去涮一圈,鲜嫩的羊肉就涮得了,蘸着麻酱,那叫个鲜美。大冬天冷得人手脚冰凉,吃个铜锅子暖和暖和是再好没有的事。
  “有的有的,两位稍坐片刻,铜锅子要准备会儿,你们点儿什么菜?”
  灰色衣服的客人小心翼翼地问:“那……你这儿有什么啊?”
  高良姜道:“店里最好吃的是羊肉火锅,刚从承德买回来的羊肉,鲜嫩多汁,还有羊上脑肉、羊黄瓜条肉、鲜牛百叶、牛肉切片,又有黄喉、鸭肠、白菜、粉丝、冻豆腐,店里今儿菜不多了,派人出去买了,要不您先来这些?我们家的清汤,用的是干口蘑、大葱、老姜、干海米、小蟹干,调料您也随便选,有麻酱、腐乳汁、韭菜花、卤虾油、芝麻香油、干辣椒……”
  俩客人听了直哧溜哧溜咽口水,嚷着这都不差钱,快快全端上了。
  高良姜应了,往后厨去,跟阿藏一起收拾铜锅子。阿藏一手刀工出神入化,片片羊肉切得薄透,码成两盘子羊肉卷,又把粉丝放水里泡了,把外面院子里的冻豆腐拿回来解冻。高良姜往大堂先送了铜锅子,又回来端菜,瞧着阿藏切出来的羊肉卷,不禁赞道:“阿藏,看不出来,你有一手!”
  阿藏得意道:“这算什么,熟能生巧罢了。”
  高良姜往外端菜,耳边还回荡着阿藏的声音,这话一过脑子,她觉得不对,他不是和尚吗?怎么切肉片还熟能生巧了?把菜放下,准备进去问个清楚,就听这两人道:“天寒地冻的,十里八村就见这么一家店,你说我兄弟二人怎么命这么苦?”
  黑色衣服的客人谨慎些,压着声音小声道:“有就不错了,又何况人家还愿意接待咱,要说命苦,咱能苦得过公主吗?”说完深深叹了口气,摇头晃脑去涮肉。
  灰色衣服的也不说话了,两人专心吃饭,你一块筷子我一筷子,三两下四五盘肉下肚,像是没吃过瘾,又催着小掌柜上菜。
  高良姜闻着味道自己也饿了,回厨房端菜,阿藏眼都没抬,往她嘴里塞了一块甜糕。
  “唔……好吃。”高良姜差点把舌头一起吞了下去,问:“这什么糕?”
  “新品,你要吃着没事儿,咱再往菜单子里放。对了,外面两个,你千万别卖酒给他们。还有,一会儿结账的时候,你报账单可以高个四五成。”
  “……这不厚道吧?”
  “他们的钱来的也不厚道,你放心,我和尚从来就是普世济怀,从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你就照我说的去做。”
  “好嘞。”
  又上了几盘子肉卷,这两人果然支支吾吾提出要酒,高良姜借口说店里酒买完了,不方便出去打,两人也没坚持,匆匆忙忙吃完了,留下两个大洋说不用找了,开了门缝又悄无声息钻了出去。这段饭可不值两块大洋,高良姜挺喜欢这两个客人。
  阿藏端了两个炒菜出来,招呼高良姜吃晚饭,瞧她那高兴样儿,不屑一顾道:“别以为占了便宜,我这是便宜了他们。”
  客人吃得高兴,那是因为厨子手艺好、本事高,高良姜笑脸奉承道:“那可不是,能让佛爷您操刀做菜,不仅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我小高掌柜的福气!”
  这番马屁阿藏很受用。
  一夜安安稳稳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来敲门。高良姜刚练完回来,一身的热气,上前把门一开,敲门的人猝不及防,一下就扑到了她怀了。高良姜把人扶稳了一看,问:“二表姐,你咋来了?”
  惠姑被“表弟”捏紧了手腕子,满脸通红,捶了高良姜一下,嗔怪道:“你这人,走路也没个声音,吓我一跳。”阿姜的手心是烫的,捏的她心乱跳。
  “亲姐诶,是表弟我错了,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我。”小高掌柜把人往大堂里引,边走边问,“怎么大清早来了?这就快过年了,我也打算回姥爷家一趟,店里新买了些肉,正好给姥爷送回去。”
  “哟,你就想着你姥爷啊?我们这些姐姐妹妹在心里都不算是个人儿!”
  “别,二表姐你可别这样说,姐姐妹妹哪一个不是我心头的肉?今儿正好你来了,你留我店里吃顿饭,我这儿新聘了个厨子,手艺那嘎嘎地好。”
  “不了,过了小年就是年,家里事儿多,耽搁不得,我来是来接玛法①走的。一会儿见面了我得说说他,在你这儿一待就三四五天的,不思量回家了都。”
  作者有话要说:  ①玛法:旗人的“爷爷”的叫法。
  半个月前迷上了玩阴阳师,本来是打着了解日本妖怪的旗号,结果弥足深陷了,每天除了游戏什么精神都没有,更别说更新了,终于,在我练到26级的今天,在蒸蒸日上的今天,啊呜把它卸载了。
  我想清楚了,我不要那些崽儿,不要ssr,我要你们。


第9章 怨晴娘1
  “姥爷……姥爷他当天就回去了,再没来过。”高良姜听着二表姐的话不对,心中慌张,忙又问,“姥爷丢了?”
  惠姑瞧着“表弟”的脸色不似作伪,也吓了一跳,正色道:“表弟你可别吓你表姐,姥爷不在你这儿能去哪儿?你说清楚,他老人家什么时候从你这儿走的?”
  高良姜真急了,把阿藏也叫出来问。但是那天晚上,那吉前脚走了,阿藏后脚才来,他更不知道。高良姜鼻头的汗都出来了,惠姑一个正儿八经的姑娘家,也是急的没主意,慌慌张张要出去找人,高良姜一把拉住她,从前门到西直门外的姥爷家,中间的路四通八达,一条路一条路地找,找到正月十五也找不见。
  丢了人,还是先找官府。北京城毕竟是大地方,处处有巡警,先去警署找人。
  惠姑拉着“表弟”的衣服,不愿她去,警署那帮人惹不起,平头老百姓都躲着他们。他们不找你麻烦还好,真要去没准惹得一身骚,都是些吃白饭的玩意儿,不准去。
  高良姜拍拍二表姐的手,让她放心,告诉她今时不同往日,你表弟跟警署巡逻大队的队长有点儿交情,这点儿小忙,他没有不答应的,说完直奔门外。惠姑没追得上,回了大堂里跺脚,回头一看这店里俩伙计都盯着她看,又急又臊,扭身往家去,赶紧告诉家里人去。
  店里就剩阿藏和小蓟两人,这两人无话可言,一个去了厨房,一个留在大厅里收拾碗筷。
  小蓟不爱说话,更不爱招呼客人,店里冷冷清清,就是有人本来想来吃饭,从门口经过,探头看一眼也走了。到了下午三点多,还是一个客人没上门,小掌柜的也没回来。小蓟在门口看了几回,都没看见掌柜的身影,跟厨子说了一声,打算出去找人。
  阿藏把人拦下了,道:“这北京城你待了几天,他待了多少年?你出去找人,一会儿我们还得出去找你,寒天腊月北风吹的,别让厨子我吃这个苦。”
  小蓟没听他的。
  阿藏又道:“一会儿就有客人上门,到时候我一个人,做不成生意,少了一大笔进项,掌柜的要怪罪下来准赶你走。不妨卖你个好,告诉你实话厨子我在这里干了四五年了,掌柜的脾气了解的透透的,你别看他跟你嬉皮笑脸像是好说话,实际上可是个狠主。”
  女鬼附身那会儿的事,小蓟也不太记得,以为和尚说的是真话,当即也有了兴致,问他,这小掌柜的到底是怎么样个人。
  和尚说:“我只问一句,你月钱多少?”
  高良姜还没来得及和小蓟说工钱,不过光是为他给巡逻队赔礼道歉的那几桌酒菜,就够一般跑堂的两个月的月钱了。
  小蓟道:“没钱。”
  和尚说:“别委屈,厨子我也是白工。好了,自己慢慢琢磨他是个什么人吧。去门口守着,一会儿有人上门,好好伺候着。”
  小蓟坐在大堂里,给自己泡了壶茶,边喝边想,掌柜是个什么人,他自己又是什么人,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要干什么……想了半天,什么都没想到,脑袋里白茫茫一片,只飘着一句话:这什么茶?味儿呛。
  怎么没有明前龙井?
  这话从他脑子里飘过就飘过了,但是能听到他心里这句话的人估计要吸冷气,这小子估计是来历不小。自古茶有新旧,旧茶是普洱、铁观音好,醇香养胃,十年以上的老普洱,那值好些钱了,一般的大户人家都喝不起;但是说到新茶,则是越早越好,人人都道雨前龙井好,其实更好的是明前龙井。所谓雨前龙井,得是谷雨前摘的龙井茶叶,而明前龙井,则是清明前。
  明前茶,经过了一个寒冬的蛰伏,香味和滋味都浓郁丰富,但是由于在清明前,刚开春不久,茶树发芽数量少,长得慢,能采摘的更少。
  自古物以稀为贵。
  以前明前龙井,那是直供皇家的贡品。当然,如今尽管皇帝没了,这茶也不是一般大户人家喝得起的。
  喝了会儿茶,夕阳钟敲到了四点,太阳往西山里沉。再喝两杯茶,太阳就彻底沉了进去,天地间一片昏黄。
  阿藏让小蓟把门口大红灯笼点上,关门。
  整个前门这块儿的大小店铺也一家家也都关门了,空旷的大道上人影越来越少,偶尔见到几个巡逻警骑自行车从街上一闪而过。
  阿藏喊了小蓟去厨房剥蒜,还没等小蓟说话,有敲门声,怯怯的,有些犹豫不决。小蓟上前开门,从门缝里闪进来两个人。
  这两人一个灰色袄子,一个黑色袄子,两人熟门熟路找了个角落里的桌子坐下,灰衣服的客人冲小蓟一招手,道:“伙计,你家菜真不错,我哥俩想了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