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龙腾-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辰走上前观察,眉头慢慢皱起来,和之前仿制的轻型火绳枪一样,威力不及西式火枪,目光瞥向跟在他身侧的匠人头目许家肃,不咸不淡地道:“许公,此枪威力还是比不上西式火枪。这已经是你们仿制的第四支重火枪了。”

    许家肃一张干巴巴橘子皮似的老脸不由一苦,自言自语道:“真是出鬼了,明明仿得一模一样,偏偏威力有差,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黄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船、军服

    民间俗语云:“春无三日晴。阿甘”三月的云霄便是此说的真实写照,近些日来阴云密布,春雨霏霏,太阳难得露一面,张参今天早上起来见天空放晴,以为老天爷赏脸……天晴了是没错,可到了下午,春雨又稀稀落落的下起来。之前派走的人回来,说黄辰已到云霄内海,即将进入漳州河,黄辰如今的声势好生厉害,和郑芝龙不分伯仲,又是船厂的大主顾,张参不敢怠慢,马上领着十几个船匠冒雨来到码头迎接。

    没过多久,便有七八条船沿着漳州河驶来,停于张氏船厂码头,船上当先下来十几个手持大斧、火铳的红毛番。上次黄辰走时留下几名红毛番船匠,半年相处下来,船厂之人对红毛番早已是见怪不怪,一些胆大之辈,还和他们有所往来。随后船上又陆续下来七八个黑矮精瘦的南洋土人,手中奇形怪状的兵刃散发出冷冷寒光,使人不寒而栗。

    面对凶悍的南洋土人,船厂诸人勉强还算镇定,后面纹面的台湾土蛮则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大骇之下,齐齐向后退了一步,连张参亦不例外,一脸惊慌。所幸这些凶神恶煞的土蛮并没有向他们逼近,和之前的红毛番、南洋土人一样,老老实实在船下列队。最后十几名倭人武士走下船来,黄辰和一群手下紧随其后。

    张参小心翼翼地上前,抱拳说道:“黄兄弟,老朽有礼了。半年没见,黄兄弟越发威风了,偌大南海,提起黄兄弟没有不佩服的。”

    黄辰笑着说道:“都是大家抬爱。张公别来无恙。”

    “我这把老骨头再干个十年二十年没问题。”说着,张参眼角余光瞥着左右甚是吓人的番夷。心有余悸地问道:“黄兄弟,你是从哪找来这般人,看着好生吓人。”

    黄辰一脸笑眯眯,心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经过半年的修养,“休斯顿号(heusden)”上受伤的人大部分都已痊愈,遗憾的是。期间又死了几个人。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再微小的伤口也有致命的危险。这是他第一次把“多国亲卫队”带出来,从张参等人的反应来看,效果还不错。黄辰视线转向不远处两艘并排而立,形如梭子的“大鸟船”,举手指道:“张公,那就是我定购的船吧。”

    “没错。阿甘”张参点点头道。“黄兄弟当初的要求皆已做到,分毫不差。黄兄弟现在就去看船,还是先到祠堂休息片刻?”

    不瞧一眼的话。心里终究是不放心,黄辰说道:“先去看船吧。”

    张参仿佛早就知晓黄辰的决定一般,当下道:“黄兄弟,请。”

    “请。”

    走到近前,望见船舷上六下六十二门炮窗,黄辰满意地点了点头,一面十二门,两面便是二十四门。船首、船尾、甲板等处还能再放些,整艘船装上三十门火炮全无问题。

    这样的炮舰。黄辰整整定购了十三艘,四月底之前即可接收十艘,一旦成军,威力无穷,相信即使对上两三倍的敌人,亦可战而胜之。可惜他手里没有足够的西式舰炮。哪怕是铜发熕炮,一次拿出三百门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有舰无炮的现状,令黄辰心里有些郁闷,因而更加坚定了扩大火器作坊的决心,直至实现枪炮自给自足。

    黄辰正准备登船。忽然瞥见远处跑来几个穿着中式短打短裤的荷兰人,心里不由一阵窃笑,看来他们在张氏船长过得挺有滋有味的嘛。那几个荷兰人显然不并认同黄辰的观点,见到威廉,激动得流下泪水,他们真是受够了这个见鬼的地方,哀求威廉把他们带走。

    威廉扭头看向黄辰,说道:“头,这次我们会带他们一起离开,对吧。”

    黄辰笑道:“当然,我言出必践,他们很好的完成了我交给他们的任务,不用再呆在这里。”

    完全陌生的环境逼得几个荷兰人不得不学汉语,水平不比威廉差,听罢立刻欢呼起来。

    黄辰虽然很想知道他们半年来是否已经掌握造船技术,不过现在的头等大事是看船,让威廉陪着他们,顺便摸摸他们的底,黄辰在张参的陪伴下登上大鸟船的甲板。

    大鸟船共有两长一短三桅,头、中长桅悬挂中式帆蓬,顶端则挂两面西式横帆,后短桅同样挂一面西式横帆,除两硬三软五张帆,船头延伸出的一部分亦可挂一张软帆。这是一艘综合了东西方优点的帆船,当然也可以说它是四不像。日后有机会,他会摒弃中式硬帆,完全按照欧洲的方式制造战船,那毕竟是历史的选择,现在这个工程对他来说太过巨大,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熟练水手,只能循序渐进的慢慢来。

    由于黄辰早有要求,大鸟船放弃勒肚,改用夷柁,这对船只的性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黄辰将大鸟船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对随在身边的张参笑道:“张氏船厂不愧是云霄诸家第一,手艺完全没得说,我对船很满意。”

    张参叹道:“有黄兄弟的这句话就够了。说实话,为了符合黄兄弟的心意,老朽愁得常常夜不能寐,头脑里翻来覆去想着怎么把船造好,而今总算不负所托。”

    黄辰听他卖乖,不由调侃道:“张公为我吃足苦头,看来我得多支付些船钱。”

    张参心知黄辰是在开玩笑,顺势说道:“黄兄弟说真说假?”

    两人相视大笑。

    接着黄辰又上了另一条大鸟船,结果与前面之船别无二致,仿佛一个模子刻出。张氏船厂经过无数代人的艰苦努力才爬到“云霄第一”的宝座,断然不会做砸自家招牌的蠢事,黄辰也就懒得再去看马船、八桨船,受张参之邀前往张氏祠堂做客。

    接下来黄辰在张氏船厂做客三日,离开时带走三艘大鸟船、两艘马船以及四艘八桨船,并和张参约定每十日派人取一次船,为省去麻烦,他临走前直接把船钱给了张参。张参又一次见识到了黄辰的爽快,从来只闻船到手依旧欠钱的,哪曾见过船没到手便急着给钱的。

    回到烈屿,黄辰马不停蹄让手下驾着大鸟船出海,尽快熟悉新船,形成战斗力,其后的日子里陆续接到几批新船,皆是如此。

    四月中下旬,郑芝龙开始与熊文灿有所接触,加之漳、泉沿海变得无利可图,不少人纷纷脱离海盗联盟,起先只是一些小人物,对联盟造成的影响不大,然而海上大豪陈衷纪带着所有人船脱离联盟,返回台湾,登时在联盟内引起了极大震动,一时间人心动摇。从来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郑芝龙这一次勃然大怒,陈衷纪虽然不是十八芝之一,却是他的八拜之交,被结义兄弟拆台,他岂能不怒。

    黄辰接收最后一批船时已是五月十日,比预计的时间要晚几天。而本月,陈衷纪离开的影响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联盟,其中就包括陈盛宇、李梅宇等海上大豪,联盟的实力受到不小的损失,所幸黄辰、李魁奇、钟彬等人以及十八芝都没有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炮

    黄辰的制式军服计划不仅仅只针对陆兵,还包括水兵,否则岂不是厚此薄彼。阿甘相较陆兵的装束,他向来对披肩式水兵服不太感冒,然而存在即合理,它既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被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所接受,自然有它的道理。

    黄辰没有犹豫多久便决定“沿用”,或者说发明?记得前世观看好莱坞电影“怒海争锋”,故事发生在拿破仑时期,那个时代英法两**舰上的水手依然“肮脏”如老鼠,和他看到的“休斯顿号(heusden)”荷兰水手别无二致。

    黄辰旗下有新旧两营陆兵两千四百余人,威廉一营五百人、庄默蛮兵五百出头,合计将近三千五百人。原本水兵数量不及陆兵,但近来黄辰一口气增加了整整三十条战船,水兵人数暴增,后来居上一举超过陆兵,水陆兵相加总人数突破七千大关。

    即使每人只发两套衣服,亦要一万四千套以上,黄辰不缺钱,也不缺衣料,缺的是做衣服的人。可以托沿海奸商向各地裁衣铺外包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可能要烈屿自行消化。这个还是“男耕女织”的时代,妇女大多都会几手女工,想来做衣服难不倒她们。

    黄辰一旦下了决心,当天晚上便开始设计军服,他前世虽然没有特别学过绘画,但拿着尺子也能画得有模有样,不过他的设计图刚刚完成,立刻遭到了威廉的质疑:“头,难道你没发现你设计的军装风格和你的着装品位很像吗,你应该摒弃自己的喜好,军装需要气势、气势……”

    黄辰设计的军服堪称近现代的主流风格,自信士兵穿上它。一定笔挺得一塌糊涂。不设计成这样,难道还要开历史倒车不成?他一听威廉的口气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果然,威廉随后向他推销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服饰,黄辰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威廉不甘心就此失败,他认为黄辰并没有意识到军服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说道:“头,我向你保证,若你采用我的提议,士兵会为穿上它而感到自豪,敌人看到亦会受到震撼。”

    “你替我出钱吗。”黄辰没好气地道。

    “……”威廉顿时被顶得愣住。如果按照他的要求来做,的确需要很大一笔钱,别说黄辰不会同意,即便是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的领主,都不会同意他的意见。//。。

    黄辰又道:“还有问题吗。”

    “……”威廉哑然。

    “既然没问题。那就这么定了。”黄辰“杀伐决断”地道。

    威廉灰溜溜的离开了。

    接下来几日黄辰招来沿海奸商,把军服之事交给他们去办,哪怕最乐观的估计,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初步实现换装,即七千套,黄辰不再关注,精力转向其他地方。

    这天匠人头目许家肃一脸忐忑的求见黄辰,由于黄辰的大力支持。火器作坊发展势头迅猛,至今匠人多达五十位。学徒上百人,比起去年末初建时翻了一倍不止,月产轻火枪一百八十支、重火枪一百支。

    相比于枪械仿制工作的顺利,火炮仿制起步相对较晚,一方面火器作坊前期精力都投在仿制、量产火枪上,另一方面则是黄辰对匠人手艺不信任。黄辰的担心绝非没有道理。三月末火器作坊制造出第一批四门红夷炮,首次试验就有两门当场炸膛。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福建泉州人、刑部尚书黄克缵早在万历四十七年便在老家同安招募曾旅居吕宋,善铸吕宋铜炮工匠十四人,吕宋铜炮和红夷炮一样皆为西式前装滑膛炮。只是明人称呼不同。翌年春,这批工匠在京共铸造大炮三十门,头号炮重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