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龙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又为何流落大陈岛?”

    赵弘毅长叹摇头,彻底打开话匣子:“我自幼苦读兵书,有效法祖上建功立业之心,奈何、奈何……唉!自少保之后世人皆以义乌为天下藏兵之所,数十年来朝廷海内但有不宁必征义乌兵,义乌及周边金华、东阳数邑,累累征发,壮丁几尽。更甚者近些年东奴崛起,浙兵大批北上赶赴关外,百人去而不见一人回转,可谓有死无生之局……”

    “为避免横祸上门我投奔台州伯父,出海捕鱼自给,未想遭到海盗劫掠被捉来大陈山,之后大首领和二爷与那海盗相并,我又转入本寨。”赵弘毅说到这里,神情充满悲戚,满嘴苦涩道:“早知道我就留在家乡,至不济亦好过在此虚度人生,苟延残喘。”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一点不假,赵弘毅走到今日完全是其性格造成的。黄辰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能说一些场面话、大道理以宽慰他的心怀,毕竟他身受重伤情绪波动不宜过大。

    半晌赵弘毅情绪稍稍有所平复,苦笑道:“这些话憋在我心里许久无处排解,今日吐出颇觉畅快。倒是令你平白听了许多牢骚,莫要见怪。”

    “赵叔对我说出心里话正是不拿我当外人看待,我高兴还来不及,岂会见怪。”黄辰笑着摆摆手。见赵弘毅面上露出笑容,不再悲苦,趁机说道:“我对此书很是好奇,赵大哥看完之后可否借我一阅?”胡二老放了众人数日假,黄辰也没什么去处,便打算以看书打发时间,何况多看看兵书对他没坏处,大乱之世即将来临,说不定日后就有机会用到。

    “《练兵实纪》我已看过不下数十百遍,现在借你亦可,不过此书为戚少保所著第二本兵书,你应当先看首部《纪效新书》。《纪效新书》我这里也有,就放在那箱子里,你自己去取。”赵弘毅坐在床上,手指墙边一座木箱。

    黄辰依其言走到箱子前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本书,他一眼就看到最上面的《孙子兵法》,其余大多亦是兵书,赵弘毅不愧是武将之后,所收录的兵书战策十分齐全。黄辰取出《纪效新书》,又坐片刻,劝赵弘毅好生养伤告辞而去。

    返回家,他从屋里拿出一把椅子,寻一处干爽之地半靠半躺,打开书页。初时不甚认真,草草翻阅,把书中插画大致扫了一遍,他前世于绘画上有些造诣,暗暗嘲笑书上画的还不如现代小学生好看,而后才从头一字一句诵读。

    现代人看古书是一件非常别扭、非常难受的事情,繁体字就不用说了,承上启下,连蒙带猜能辨认出七八成乃至更多,但终究会为阅读造成极大不便。另外字为竖着排列,且由右向左,亦与现代看书习惯不同。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没有标点符号,时常令人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如非黄辰实在清闲无聊绝耐不住性子阅读它。

    对他唯一的好消息是《纪效新书》通篇大白话,明代大白话和现代语有共通之处,无疑会使现代人更容易明白其意,若放眼望去一片之乎者也,黄辰想看也要能够理解才行。

    读得吃力,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可黄辰出奇的看进去了,心神陷入其中,不可自拔。慢慢他脸上涌现出一抹惊讶之色,在他的印象中,古代兵法应该是像《孙子兵法》那样:“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之类总论性、战略性的东西,可《纪效新书》却是一本面面俱到的步兵操典。

    黄辰之所以知道步兵操典,全赖一款即时战略游戏,其中一个著名篇章便是以步兵操典为分界线,有了它,本方练出的士兵战斗力将急剧暴增,形同外挂一般的存在。简单来说步兵操典的用处是只要你识字,按着书上的教程,理论上就可以练出精兵。当然这仅仅是理论,现实到底不是游戏,会受到种种因素影响。

    黄辰翻着《纪效新书》,啧啧有声,颇感稀奇。
………………………………

第十三章 集市(上)

    时间匆匆流逝,太阳正缓慢而坚定的向上攀爬,黄辰完全沉浸书中,以致于张氏和哑妹接近亦未发觉。//更新最快 //

    当他意识到脚边人影,抬起头,看到张氏眼中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对此他早就想好了腹案,不慌不忙道:“这书是向赵叔借来的,随便看看。孩儿昔日不是曾被人拐走半载么,那人准备把我卖到没有子嗣的大户人家,所以虽打骂无度却教我识字读书。呵呵,时隔多年有些字已经忘记了,只能看个半懂不懂。”

    此话倒不全是胡编乱造,拐走黄辰之人确实想将他卖给大户人家,但不是做子而是做奴,为卖上一个好价钱令他掌握一些简单文字和数字,大约有几十百个。这番半真半假的话颇有说服力,张氏打消心头疑虑,叹道:“金哥提起那段伤心往事,可是不再害怕了?”

    黄辰道:“此事积压孩儿心底五六年,直被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待走出来回头再看,发觉也没什么可怕的,我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只怕难以让阿妈过上好日子。”

    张氏既欣慰又高兴,摸了摸他的头。黄家乃是宋学士黄策公之后,有明以来亦曾出过进士,堪称书香门第,然而至黄辰祖辈时家道衰败,黄父、黄辰连续两代人皆不识字,可以说是断了传承。而今黄辰把书本捡起来等于续上传承,他附身于贼,游荡海上,此生无望仕途,可后人发奋努力未尝不能搏出一个功名,恢复祖辈荣光。

    张氏不愿打扰儿子读书的兴致,很快离开。哑妹则留下来,美丽的眸子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黄辰笑问道:“哑妹,你识字么?”哑妹摇摇头,黄辰又问道:“那你想学么?”哑妹花瓣一样的唇紧紧抿着,既不点头也不摇头,露出一副纠结的模样。

    黄辰心里顿时了然,说道:“正好目下无所事事,不如我教你识字吧。”言讫从旁找来两根树枝,交给她一根,随后蹲在地上写上十个简单常用字,边写边念。哑妹照猫画虎,黄辰字写得端正有韵,她则写的歪歪斜斜,俏脸当即涨红,如同熟透的苹果。

    “没必要害羞,写字好比走路,你曾见过哪个婴儿一生下来便能健步如飞么?总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黄辰微笑着鼓励她道:“天下千千万万人,识字者男子百中一二而已,女子更是少之又少。你踏出这一步已是比大多数人都要厉害。”

    哑妹羞涩地点点头。

    黄辰老师当得有滋有味,教了一个时辰,足够她消化一整日,站起伸臂展腿,活泛全身筋骨,扭头问道:“哑妹,你不是天生口哑吧?是什么原因令你不能出声?”

    哑妹闻言清澈明亮的眸子瞬时暗淡下来,垂下小脑袋。

    黄辰皱起眉头,哑妹说不了话,道不出原因,他只能自己揣测一些因由而后再问哑妹,说道:“你是否误食了什么东西?或受到惊吓所致?”哑妹猛然抬起头,她没想到黄辰会猜中原因,急切地伸出两根手指,表示是后一点,受到惊吓才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黄辰搓着手指,沉吟道:“莫非是海盗把你抢来时……”哑妹不等他说完连连点头,眼泪噼里啪啦落下。黄辰见她哭得异常难过,不像单纯受到劫掠,问道:“你有亲人被海盗杀了?”哑妹哽咽着再度点头,她觉得黄辰就像她肚子里的蛔虫,什么都知道。

    两人交流不便,黄辰得悉大概便不再追问细节,提醒哑妹道:“你患的是失语症,这个病很麻烦,药物治疗不了,惟有靠你自己。你必须尽快让自己重新开口,不然再耽搁一段时间你就真成哑巴永远无法讲话了。”

    哑妹听他这般说心里焦急不安,奈何脸憋得通红却喊不出一个音节。

    黄辰暗暗叹气,说道:“别急,慢慢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心理障碍。”

    “黄兄弟……”黄辰顺声望去,王永大步流星的由远及近,其口中埋怨道:“黄兄弟,昨日席上你怎地偷偷溜走了,令我好找。”

    黄辰干巴巴笑道:“王大哥酒量如海,千杯不醉,小弟甘拜下风,只好先走一步。”

    王永又埋怨他不讲义气,目光转向哑妹,眼笑眉飞道:“这位是你的小妻子么?”

    黄辰笑而不答,怕哑妹受不了王永的戏谑,让她先回家,问道:“王大哥找我何事?”

    “二爷带队,四五十号人正准备去集市,想问你去不去。”

    “集市?”黄辰仔细想了想,下大陈岛最西端确实有一个集市,是大陈山最热闹的地方,号称台州府能买到的东西在那里都能买到。不仅如此,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海盗们一有空闲就跑去那里逍遥快活,不花光兜里最后一个铜板决不罢休。记忆中他仅去过两三次,在家呆坐无聊去逛一逛也好,便点头同意了。

    王永面上一肃,郑重说道:“令堂在家吧?我去拜见一下。”

    “好。”

    王永年近三旬,比张氏小不了几岁,不过他和黄辰平辈论交,坚持执晚辈礼相见。交谈中王永提到战场被黄辰所救,捡回一命,张氏听得怔住,此事儿子根本没对她讲,不由狠狠瞪了他一眼。王永知道黄辰刚刚丧父,孤儿寡母正值困难之际,拍着胸脯一再向张氏保证,日后一定会像对待亲生弟弟一样保护黄辰,绝不叫他受半点欺辱。

    张氏闻说王永欲携黄辰前往集市游玩,毫不迟疑拿出二两银子交给黄辰作为花销之用。二两银子够买百余斤米,可令一家三口吃上数月之久,对他们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黄辰本想退回一些,又恐王永笑话,默默的把钱收入怀中。话说他前世花钱如流水,何时这般精打细算过。

    两人赶到村北门口时其他人差不多都到齐了,胡寅在,张三也在,这厮昨日被黄辰一顿铁拳打得鼻青脸肿,反使他侥幸逃过后面的战场厮杀,祸兮福之所倚,此言一点不假。

    一行人起程出发,从村寨到集市要走十里的山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概需花半个时辰方能抵达。走水路明显更快更方便,但胡二老或许是顾忌大班老以及背后的林七老在海上设伏,才选择走陆路赴集市。

    赶山路既辛苦又枯燥,为了分散注意力黄辰和王永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胡寅不久也参与进来,和王永激烈探讨哪家土婊最漂亮,最有味道。年仅十五满脸稚嫩的孩子公然谈论妓女,且看得出他深谙此道。“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黄辰目瞪口呆,难以接受。

    翻过高山矮丘,集市终于遥遥在望,集市外围的栅栏,低矮的石屋和自家寨子没什么区别,若是不说肯定以为此地是一座普通的海岛村庄。

    走到近处便明显能够看出区别来,行人渐多,一入集市大门,目光所及到处是人头攒动、接肩擦踵的场面,熙熙攘攘,喧闹非常。由于集市房舍有限,更多的人在道路两边设摊,席地而坐,沿街叫卖。

    “瞧一瞧,看一看,最上等的松江绫布……”

    “倭国红铜,上好的倭国红铜,造铳、制钱皆可……”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火器火铳,要什么有什么……”

    “有男九人,颇有力气,惯于海事,欲招揽者速速前来,过时不候……”

    “算命起课,不准不要钱……”

    周围行人众多,想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