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8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走海路,走海路徐贞明的巴拿马运河才修了不到两年,还是要走火地岛,等船航到东海岸就第二年了。
  最后是八千海盗上陆地,旱地行舟一路拉到东海岸,他们走后巴拿马到墨西哥东边的大西港连砍树带脚踩,稍微修缮就能多出条极宽的大路。
  说实话,杨策这半生都在缺口中渡过,甚至有时让他迷茫到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从广州府讲武堂学了他娘的一身屠龙术,结果比他那些进卫所的同学还惨,被高拱丢到海盗窝子里。
  同学们也是有各种缺口,但物件上的东西基本上跟着宣府、南洋、北洋三大军器局的建立,物件的缺口就逐步好转了,唯一的难题只是练兵和军饷。
  他呢,样样缺。
  高拱交给他的任务永远完不成,林阿凤对汉闽王的称号非常满足,打从受封每年派人回国朝贡。
  最大的梦想就是那些同学唾手可得的东西——创造个能让自己发挥所学的平台。
  船,他有凤凰港的飞鲨;炮,他有仿镇朔的凤凰炮;兵,他自己练,自己练不穿铠甲的兵。
  但不穿甲了,兵器不能再没有吧,所以他在创造了仿火绳鸟铳的桑海造,纯手工熟练生产线,月产火枪四十五杆。
  但火药他没办法,这东西没有它就是没有。
  单靠鸟硝粪硝,以桑海王国的体量,火枪队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大舰队搞重炮齐射,像他这种无月不征的就别想了,陆地野战炮更是想也白想。
  如果不是火药有缺口,以及害怕陈沐的政治问题,他早就带着大舰队去马德里浪一把了。
  火药的缺口不能有,要不是前年被陈沐拉壮丁跑个西班牙的大活儿、今年又受雇于西班牙像送瘟神一样把他送到夷格兰,他这会可能正筹谋率领桑海军去征战撒哈拉,把产硝地攥在自己手里。
  一下子,占领海牙造船厂的海盗来报告,船上货物有四千多斤火药?
  可把杨策高兴坏了,他高兴不是因为这四千斤火药,而是:“他们从哪儿进的货!”
  产硝地这东西,这世上不出海的大明人根本不知道它有多珍贵。
  世界上不算堆硝田玩粪尿的,能一口气每年拿出个十万二十万斤火药,杨策只知道有五个地方,当然这五个地方为了增加产量也用硝田。
  智利的沙漠笼罩在天下第一号黑心鬼的阴影之下,大明官价成本万斤二百四十两的火药,丢个两千四百两的报价,在黑心鬼那儿只能听个响,他还得告诉你要黄金。
  还有大明本土,山西的盐硝、甘肃的矿硝、南方的洞硝,船运过来的成本比直接找陈沐买便宜多了,但需要林阿凤搞朝贡贸易,卖也不像东洋军府那么大的出货量。
  再有,是集中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被笼罩在天下第二号黑心鬼阴影下的孟加拉,殷老头比陈沐还过分,根本不卖给海盗。
  派人去果阿,就带回来一句话:什么狗屁汉国,就是海盗,海盗不卖,想买找皇帝。
  那边的窝囊气主要是林阿凤在受,林凤为了火药是想尽一切办法,发现最有可能弄到火药的,是天时大和尚。
  但那和尚不靠谱。
  派使者去不行,要让林阿凤过去,说他娘火药只给有缘人,看了才知道有没有缘。
  林凤过去了,大和尚说施主面相果然与我佛有缘,西北有城名为‘这里’,城坚兵众难攻不落,佛徒子弟围困经过死伤颇多,施主去将那城夺下,这三万斤火药就当我佛给您的见面礼。
  话是说的一套套的,可他十几万僧兵都不愿意强攻的城,让海盗去强攻,关键这破地儿还不临海,这不扯蛋么。
  林凤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摇头道:缘分就到这了,告辞。
  除了大明下辖的三家,另外两个一个是奥斯曼,一个是摩洛哥。
  奥斯曼肯定不好对付,摩洛哥也一样,三王之战最后的赢家,要不是摩洛哥西班牙的费秃子也当不了葡萄牙国王。
  当然一定要从这俩里头挑一个干,杨策肯定选后者。
  摩洛哥跟桑海接壤,早晚一战,那的硝石他也势在必得。
  现在,似乎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产销地。
  而且很可能,产硝不是那么多,但占有者的实力也没上头那五个那么强,说实话,大明本土、东洋军府、西洋军府、奥斯曼、摩洛哥。
  再添上个西班牙,任何一个国家单挑六个其中之一,能不能赢是运气上的事说不准,但战争还没开始肯定会先把自己吓个半死。
  这五个谁惹得起?
  如今来了个很可能是小角色的家伙,却占有一片生产硝石的土地?
  杨策觉得呀,这土地跟他有缘。


第329章 邻国
  根本用不着拷问,尼德兰从北方买硝不是秘密。
  其实丹麦、挪威、瑞典都有硝土,只是产量大小的事,他们那的既不是硝酸钠也不是硝酸钾,是硝酸钙。
  如果依照大明人把硝石种类照产地命名,盐硝主要是硝酸钠、洞硝主要是硝酸钾、那么硝酸钙就应该被称作墙硝。
  这三种都比不上智利、甘肃的矿硝,不是本质上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有杂质加工更加麻烦,就像尿粪堆出来提纯的硝酸钾,就是比不上洞硝提纯的硝酸钾。
  因为里面的尿素即使被去掉,还是难以避免混有氯化钾和少量氯化钠,至多提纯到硝酸钾含量百分之七八十,这个时代没人能分辨有什么区别。
  当然,相应的是这年代的火枪火炮,对火药的要求也并没有达到需要百分之百。
  气体膨胀七千八百倍与膨胀一万倍,又有什么区别呢?
  至多,抗倭时胡宗宪麾下的士兵用了尿硝发现同样的火药没以前打得远,反映上去,胡宗宪的火药匠就把硝石配比提升到接近八成,木炭与硫磺同比例减少。
  最终拿出一份一两硝配一钱硫磺,再加一钱七分的炭,更合用的配比罢了。
  至多,是北洋的士兵说这火枪感觉打得好像比以前在九边近点,北洋大帅叶梦熊皱着眉头怒道:“放屁,这是陈帅定下的规制,七成五的硝石是最佳配比,你懂个屁!”
  没什么实际区别,毕竟这年月无法做到绝对提纯又何止硝石呢?
  这年头世上的国家、联盟、联邦、城邦、部落,不知有几百几千个,能去琢磨火药配方的至多不超过十个。
  其他几千几百个都在想尽办法解决有无到有的问题。
  朝鲜王国在海里煮的眉毛胡子都白了,除了用不完的盐,也没弄出一粒火药来。
  量才是最重要的,一百万斤不是最佳配比的火药,就是比一万斤斤最佳配比的火药厉害。
  杨策也一样,他不在乎这些火药的制作工艺,也不在乎尼德兰或者这批火药的生产者对它是什么配比,只要它是火药,没造粒都行。
  我自己晃晃。
  “死危等?那是个什么地方,这名太不吉利了吧。”
  杨策嘛,福州人,如果这个词让他来翻译,那除了福建人谁都不知道叫啥;要是让军中的广东兵翻译,可能会叫个睿弟,睿智的弟弟;或者衰弟。
  要是这个广东兵还懂夷格兰语那就更了不得啦,类似衰前面的发音比较像三,终于能起个好听点的三弟。
  但汉国军官团参将杨继忠是北方人,还是北方的边军出身。
  虽然杨策是让他拷问,不过那尼德兰商贾撂的太快,直接全说了,杨继忠便把这记下,交给杨策,拿他们那北方方言的语调写出来,就是死危等。
  “嗯……你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它大么?兵多么?”
  杨策问这话时两眼冒光。
  “它在,在北方一个常年冰雪的大岛上,上边还有几个国家,地方挺大,人算是不多也不少吧,国内产铁,很多铁。”
  杨继忠脸上并不像杨策这么渴望一块产硝地,而且他看着杨策露出巨大欲望的表情还有点担心,正打算说什么,就见杨策已经变了脸。
  “死危等这个名字不好,不好。”
  杨策是边说边摆手,道:“还有几个人跟你一起审问,两个人?回去告诉他们,人家不叫死危等,叫,叫,叫那片地叫什么?”
  说着,汉国大将军、桑海王国太尉杨策俩手一拍:“有了,叫四卫地方。”
  反常。
  杨继忠眨着眼,他觉得自家将军现在非常反常……他们是从来不在乎给别人起什么名字的,别人怎么叫、他们就怎么叫,反正过几年这些名字就不存在了。
  可这次杨策一听见这个死危等,整个人就变得好像有点儿不对。
  居然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儿!
  不过杨策才不管那么多,他心里的计划已经给四卫地方安排上了,抬手道:“派最快的飞鲨回夷格兰,让夷格兰的应总兵给东洋军府求援。”
  杨继忠没敢说话,他的脖子微微向前探了探,眯起眼睛微皱眉毛,等着杨策下一步解释。
  见杨策不说话,这才道:“将军,我打听过了,这附近没有成规模的敌军,西班牙的小帕尔马正率军围攻安特卫普呢,旁边两座大城都拿下了。”
  “把夷格兰的西班牙人叫过来,尼德兰战事有望在半年内结束,不至于再向军府借兵吧……陈帅那可是什么都明码标价,咱现在,还没赚呢。”
  “不是这。”
  “告知陈帅,四卫地方……”杨策说的斩钉截铁,提起自己刚起的新名字又有点迟疑,抬头问道:“他们都城叫什么?四他哥服,这他妈都什么鬼名字?这边一四他哥服,那边一阿母四个蛋。”
  音译向来是令人疑惑的,杨策干脆摆了摆手道:“不管它了,就叫四个城,就派人去东洋军府给陈帅禀报,我们发现一座比西班牙还大的大岛,上面有国名叫四卫地方。”
  “四卫地方的四个城百姓要推翻贵族独立,向东洋军府求援,请支持独立。”
  说罢,杨策还板着指头不知是在算些什么。
  最为汉国最杰出的将领,杨继忠完全跟不上杨策的运算速度,他还在为四卫地方的名字而纳闷,杨策这儿已经开始谎报军情、为素未谋面之人筹谋独立了。
  “将军,这是为何?”
  “你想想,那普利一小村子要独立,陈帅给李禹西支援了多少东西?如今咱这‘比西班牙还大的岛’,四个城要推翻贵族独立,那陈帅得给咱送多少东西?”
  “这不就赚了么?”
  说着,杨策又把指头板出来,道:“四个城,我真是……我真佩服我自己!”
  紧接着杨策想到什么,机警地问道:“夷格兰岛上的东洋军有向东边大岛增兵的打算,那些倭子?”
  “看来得抓紧了,咱不能再在这多待了,派人回去的时候顺便让人给港口的西班牙军团传信,让他们赶紧过来,等船修好,我再帮他们打座城就往北走。”
  这会,杨继忠算明白了,怪不得要起个好名字,那很快就是自己的地方了,有个好名字才让人待得舒服。
  他说道:“对了将军,要是想进攻那,是要抓紧了,我从尼德兰商人口中还打听到个事,那个四卫地方所在的岛上,就快是咱的邻国了。”
  “邻国?”
  这话就像一盆冷水浇在脑瓜子上,一下把杨策泼冷静了:“谁的邻国,桑海的?汉国的?那它得多大?”
  “不是,是天朝的。”
  天朝的就更恐怖了,杨策的脑海中出现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中间有个极为巨大的四卫地方国,令他不寒而栗。
  “我听尼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