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7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戚继光制图。
  中军帐正中的铺着数面羊皮,上面绘制着各种比例、各种区域的地图,这些地图的共同点是都不精确,画的很含糊。
  还真别说,哈萨克的地图并不难画,很多地方他们自己都没去过,只是笼统的说那是一片戈壁、那是一片荒漠。
  东边多丘陵山区,此外便皆是平原、河流与湖泊。
  戚继光并不在意这份地图,他在意的是更大的地图,只要他的士兵可以自由来去的土地,很快就能拿到这个世界上最精细的舆图,完全不需寄望旁人。
  阿尔泰山与天山是大明陆上所知世界的最西端,原本应该完全掌控陆上世界的成吉思汗子孙又沉迷于自废武功式的自相残杀之中,使瓦剌人对这片土地所知道的一切仅限于自家草场旁边是谁的儿子在放牧,帮不上什么忙。
  戚继光迫切地想要知道,在向北方为皇帝捕猎貂皮、向西方接收西洋军府辎重的路上他又会遇到那些敌人,然后地图上就被画出一个造型奇怪的庞然大物。
  国土被乌拉尔山从中间一分为二的莫斯科公国,或者说以罗马正统自居的罗刹帝国。
  其施行军事改革,西面对抗克里木汗国、波兰联军,吞并控制喀山汗国、趁虚而入阿斯特拉罕汗国、入侵西伯利亚汗国的丰功伟绩,也给戚继光脑海中画出一个张牙舞爪小霸王的造型。
  最要紧的是,这个统治者以凯撒自称的罗刹帝国,长得和别人都不一样,过去还是金帐汗国的奴隶,戚继光的眼睛亮了起来。
  不是冤家不聚头,他的蒙古人,有地方放了。
  当听到罗刹国在入侵那些汗国后不收金银税,在西伯利亚汗国一年收貂皮一千张后,戚继光的眼神更亮了。
  说实话皇帝专门写信让戚继光从西北地区向北方派猎人捕猎毛皮,他是很疑惑的,大明不缺毛皮。
  他在蓟镇时很有印象的一件事就是辽东马市半年交易了貂皮四万七千二百四十三张。
  因为数量太大,他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这还只是貂皮。
  戚继光还专门跟李成梁聊过貂皮的事,建州女真作为中原与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貂皮生意的中间商,用两部的貂皮换了大量资本,且逐渐控制两部,是不好的趋势。
  但他俩聊这事也没用,人们穿貂儿这事连皇帝和张居正都管不住,没人能管得住。
  因为大明人不把貂毛露在衣服外,外面都是缎子面,别人真想藏,很难看出来。
  中原的穿衣风格本就两极分化的厉害,一部分兴大彩,越显眼越好;但比显眼更厉害的就是暗纹,不懂的不仔细看,看不出来所以然。
  所以尽管疑惑,但他对皇帝关注起这事还比较高兴,至少这说明朝廷注意到了,而且事情会发生改变:貂皮能产生更大的利润。
  更大的利润会驱使更多中间商加入貂皮生意里。
  而在现在,戚继光则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这世界上再没有人能比大明掌握到更多信息了,人们掌握的信息越多,整个世界在大明人眼中便越透彻,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变得更加清晰。
  普利县的明军向陈沐报告了英格兰与莫斯科公国的毛皮武器贸易。
  这份消息从黑水靺鞨群岛登陆望峡州,经电报送至北京,再由电报快速传送至嘉峪关,依沿途军事据点昼夜不息发至伊犁河谷,完成大半个世界的旅途。
  如果不知道这些,戚继光又如何能想象到,因为大陆最西端小岛上的夷人收购毛皮,使数个汗国惨遭兵祸生灵涂炭呢?
  但如今这些消息总结到一起,结论便很容易被提炼出来。
  当然了,戚继光是绝对想不到他的皇帝已经掉进钱眼里,让他派人向北捕猎完全就是为了挣钱。
  万历始终觉得自己穷,没办法,这儿的钱要造战舰、那的钱要修铁路、多的钱要留着赈灾,更别说普及教育、军事改革所需要的高昂军饷、还有乱七八糟等待投资的科技和他那座地上博物馆三洲宫。
  他穷的连个坟都舍不得修。
  戚继光不知道这些,他觉得陛下自有圣明决断,全靠脑补出一个垄断世界毛皮生意的大计划,潜意识里将这个出现在眼界中的罗刹国视为敌人。
  “管他罗刹还是妖怪,乌拉尔山不错,城南塞北的千年战争结束了,今后我中华武人之最高荣誉,当封乌拉尔。”


第192章 车城
  叶斯慕拔都儿本来打算去布哈拉汗国巩固双方的联盟,但如今明军与瓦剌人进入大玉兹,在蒙兀儿斯坦大肆扩张,让他不得不遵循兄长的命令,与明军接洽。
  他曾为布哈拉汗国四处征战,也追随兄长的部队为哈萨克汗国立下汗马功劳,与瓦剌人交锋多次胜多败少,但他从未见过这样井井有条的营地。
  在巴尔喀什西部湖畔,一座战车相连拼接而成的车城傲立其间,桀骜不驯的瓦剌蒙古人正驱赶着牛马拖拽大车,在车城外打下木桩,建起一面高大厚实的木墙。
  木墙外那些毡帐边缘,一条极深的壕沟正被挖掘出来,通向湖泊,远处向东延伸的河岸上,牛马拖拽中心插着木杆的巨大圆木行走在被经年累月的马蹄踩踏出的道路上。
  大玉兹的百姓用木制农具开垦土地,瓦剌部落的铁匠正在将一只只崭新的铁锄头下发给百姓。
  在那些招展的明字大旗下,他们修路、筑城、开垦土地。
  这里聚集的人,不比哈萨克任何一座城镇、任何一个部落人少。
  按照哈萨克的标准,叶斯慕拔都儿在这见到的所有男人都是战士。
  尽管长相大多相似、使用兵器也多有相仿,但他还是很容易区分谁是哈萨克人,谁是瓦剌人。
  哈萨克人多戴有毛茸茸的毛皮帽与锥顶奇恰克头盔,他们都喜欢扎上几根翎羽与璎珞,而且男人们蓄着突厥式的向上挑起的胡须。
  有浓重部落色彩的兵力构成与自备武装也使得士兵装备五花八门,这都与个人家庭财产成正比,穿板链甲戴璎珞奇恰克头盔的小地主终归少之又少,就连锁子甲罩衣锁甲盔都是稀罕物件。
  更多人有个铜钉皮甲与毛皮半盔就不错了,至少没堕落到穿烂皮衣与破毡帽上战场,后者其实才是部落武装的常态。
  而归属明军的瓦剌人在叶斯慕拔都儿眼中则更加泾渭分明。
  经过戚继光在伊犁的军事整编,所有穿棉袄、皮袄这些缺少防护装备的人都被归于马弓手、步弓手之中,穿锁甲的则统一是重骑的辅兵。
  至于重骑兵,则都穿着扎甲具装,这种完全由庞然大物构成的武装团体出现在蒙兀儿斯坦完全是离谱。
  瓦剌人多穷啊,但凡他们有钱一点点,都不会被金帐汗国分出来的几个部落打得找不着北,具装骑兵上一次出现在他们之中也先太师还活着呢。
  可现在,毡帐外随处可见三四个具装大爷坐着小马扎,旁边穿锁甲的辅兵细心清理着战马铠甲缝隙的砂砾。
  四个具装骑兵坐在那,就意味着他们之中有两人背插小旗,身边有至少六名辅兵,构成最基本的作战单位。
  被接引的叶斯慕拔都儿继续向车城走,越走心越凉。
  看起来他们正在挖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将来要引巴尔喀什湖的水出来绕城一周,这座城至少能容纳四千人。
  但在护城河挖好之前,他们似乎把这些壕沟当作别的用处,一道又一道窄而长的壕沟平行排列在一起,这样的宽度能让战马差不多越过去。
  而且在路上他不止一次看见由战马拖拽、士兵推着轮子的炮车,还有那些只有一边有车厢搭载火炮的奇形车从道路两侧经过。
  储量巨大的火炮。
  哈萨克人也会车营,事实上与曾铣同时代的许多国家都盛行过车营这种战法,毕竟比起步骑,这种战法有太大优势了。
  不论对付骑兵还是步兵,车营只有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不能对抗火力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很难形容叶斯慕拔都儿看见这些火炮时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
  过去继承金帐汗国兵器制造中心的塔什干一年能出产数千柄做工精致的突厥马刀,各地草原匠人们也能打出上万柄相对低劣的仿制品。
  可他们造不出一门除回回炮与弩炮以外的炮。
  毫无疑问,这就是火力更加强大的对手。
  叶斯慕拔都儿甚至已经在脑海中模拟出交战的情景了,大量瓦剌人会在草原上隐蔽,与他们正面交战的将会是明军的车营。
  至少在这个地方,他们无法截断明军的水源,尽管哈萨克战士擅长消耗战、围城战,但他们不善攻坚,步骑都会对车营束手无策,最先水粮枯竭的反而会是他们。
  接下来潜伏在侧的瓦剌人会发动袭击,他们就算动员五万人来打这场仗,也很难取胜。
  尽管哈萨克有带甲控弦三十万,但新征服的诺盖人需要弹压、与布哈拉汗国接壤的部落也不可轻动,北方小玉兹方向要防御心怀叵测的罗刹国,能向东方动员的兵力只有五万。
  这还是把大玉兹包含在内的算法。
  如果不算大玉兹,可能对方要多上三万人,而他们要减少两万兵力。
  劣势就更大了。
  因此直至进入车城,叶斯慕拔都儿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进车营以后,就更和好看不好看没关系了——那整个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看到车营内巡逻的部队,完全没有草原人民习惯风沙磨砺的脸蛋儿,看不见一件锁甲,虽然有人穿扎甲,但那种扎甲和他想象中的扎甲不太一样。
  那是高级将官才穿的扎甲,其精美程度,如果有人愿意给他一套,他愿意拿几个村子换。
  更多人,穿着胸口有精细纹路的一体胸甲,没人在腰上跨刀,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一根长棍,叶斯慕拔都儿不知道那是什么。
  只觉得隐约有点像经历喀山围城的商人口中伊凡雷帝射击军使用的兵器。
  但这种叫做火枪的怪东西难道不是要和斧头一起配套使用的么?
  他们的斧头呢?
  不过很快,斧头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因为车城正中的大道上,顶盔掼甲扛着鸟铳的万岁军将士保护下,由大明册封的大玉兹王康力戟踱步走出。
  康力戟戴着银质发簪,身穿绯袍,带着骄傲的笑意敞开上好绸缎官袍下的双臂,对他笑道:“叔叔,你是奉大汗之命来看我的吗?”


第193章 哥萨克
  叶斯慕拔都儿根本不想搭理这个侄子。
  其实要按常理说,叶斯慕以前还帮过这个侄子一点忙,因此他们关系还不坏。
  而草原上发生弑兄杀弟的情况也没什么奇怪的,几百年来术赤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血脉相残的事情发生的难道还少?
  但叶斯慕是个独特的速檀,也许是因为从塔武凯勒汗那了解到更多关于团结的事,他永远不想背叛自己的兄长,因此也格外瞧不起无视亲情血脉的康力戟。
  瞧不起归瞧不起,他也没对康力奇口出恶言,毕竟草原的继承法就这样——康力戟干死了大玉兹汗所有继承人。
  除非他死了,塔武凯勒汗才能再找一个兄弟来填补这个空位,否则他就是大玉兹的小汗。
  而眼下康力戟在明军的保护下,至少在叶斯慕眼中有无穷无尽的瓦剌骑兵为康力戟效力,大玉兹没有哪个哈萨克部落会违抗康力戟的号令。
  他的汗位稳如泰山。
  此次外交使命最大的阻碍不是康力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