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7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教廷始终参与其中。
  当老十三站在意大利半岛的海岸线上,目送飘扬龙旗的舰队渐行渐远,在他身侧的港口栈桥福船正卸下一船又一船的货物,这批货物第一手交易并非由商人采买,尽数由教廷用低于欧洲市价一成半的价格买下。
  二十四条福船上载满了西班牙的紧销大明商品,精工织造的棉布、极尽华美的绸缎、还有每次到港即被抢空的牧野烟。
  为了买下这批货物,老十三还分了美第奇大公一部分,以尽快筹集到资金,通商的巨大利益转眼就让老十三赚到能把自己吞没的财产。
  尽管他的理智与谨慎让他选择了陈矩拿出来的第二个协议,但某种心理作祟之下,他并不认为第一个协议是不好的。
  行动上接受不接受并不重要,心里接受才最为重要。
  至少在此时此刻的老十三心里,他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大明皇帝天然有册封诸国权力这一必要信息。
  因为他觉得皇帝比他高级。
  这种根子一旦深植于人心当中,就很难被抹去了。
  尤其在对方强势的情况下,天下还有比大明还要强势的吗?
  恐怕没有,西班牙都打开大门口让大明舰队进入直布罗陀,在老十三心里这意味着很多事。
  相反的是这事在菲利普心中并不意味着什么——大明兵船驶来不是为打仗,太难得了,干嘛不让进?


第164章 轮回
  由牧野县驶来的新一批辎重船进入普利县海湾,没过多久由大西港前来支援艾兰王国的船队也短暂停靠,带来陈沐对普利县的要求。
  陈沐对普利县的疑问关键在于此地战争局势,能否完全拖住英格兰王室,以让其无力在欧洲大陆兴风作浪。
  英格兰搅屎的能力非常恐怖,在英国自己的历史记录上,英格兰始终以一种金毛犬的样子,端庄乖巧;可在欧洲诸国的历史记录上,那完全就是一只张牙舞爪的狼人。
  陈沐的宗教复古计划,最薄弱的一环就是英格兰,他始终对这个后来成为世界霸主的岛国寄以最深的忌惮,他不是在下棋,而是要摆棋盘。
  下棋总要有几个棋手见招拆招,摆棋盘就不一样。
  应明对英格兰战争非常乐观,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最难部分,既为普利县这样的登陆地,只要普利县还在,英格兰就必须把海上防御重心转移到陆上,而在陆战方面,大明占据绝对优势。
  而他们的难题只在于平衡普利县周遭百姓对他们的反抗情绪,只有大明皇帝的诏令显然还是不够,还需要一些更容易让百姓接受的东西。
  比方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对普利县的支持。
  这种时候陈沐将陈矩即将与罗马祭司进行会晤,无疑非常令人振奋。
  “请将我的书信转交大帅,普利已完全掌握岛上西面,并与威尔士的贵族建立秘密联系,敌军因军力劣势而驻防,以间谍渗透等手段对我施行破坏,我们可以遏制他们,却无力向东进攻,陆地战况陷入僵局。”
  “在海面上大明仍有绝对优势,我们劫持了莫斯科返航的商船队,并击沉了八艘今年伦敦发往荷兰的呢绒商船,确信这会让他们的商业发展陷入阻碍,王室国库也将因此遭受损失。”
  “普利周围的天主教徒人数虽少,却是可以利用的力量,希望大帅能劝说西夷国王对我等予以支持,有我等在此,英格兰不会阻碍大帅的计划。”
  但应明对普利本身并不乐观,在人心这件最大的武器上,他们的力量非常薄弱。
  这帮刁民太难管,以至于他需要找俩橡皮印章,一个叫菲利普、一个叫罗马祭司。
  普利县作为应明的基本盘是不错的,但其他地方就坏了,比如说先前围困普利县仗打输了逃跑的贵族领地。
  随着英格兰女王的军队集结完毕,开向普利县时收到前线兵败的消息,旋即进入防守状态不再出兵支援德文郡,以应明为首的普利军官对周围几近传檄而定。
  对于新投降的贵族们,普利县还需要他们安定局势,各个或授吏目、副巡检、典史等职,以安定人心。
  他们把为百姓上籍之类的工作也做的还不错,可一旦涉及到钱,就不行了。
  由于战争商路断绝,各地在粮食蔬菜肉食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应明又不可能派军队去干这事,只能出钱鼓励商人恢复各村庄、小镇的流通,这个任务被交给艾伦慕明。
  结果这个商业鬼才把应明调拨给他的四千两白银吞了,而且吞了还没露出马脚,整整拖了俩月才让普利县知道。
  一方面,他狐假虎威,带着他的小流氓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找上躲避在城堡里的贵族,恐吓他们用贵族卫队与影响力去恢复商业流通。
  另一方面,有些贵族他确实啃不动,需要钱就带着流氓去村里收税,收税还不敢挑那些比较厉害或本身有反抗情绪的村子收,专挑着对明军示好的村子收。
  结果硬是以技术手段逼得好几个骑士在庄园与城堡里立起叛旗,连带着几个村子加入他们的反叛。
  应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这段事情太多,单是一个普利县对他来说就很麻烦,老道士还有事没事在城里城外搞个爆炸实验,只能哪里发生小股反叛就派人去哪里平乱。
  直到魏四告诉他,在妓院里听说艾伦慕明去雷头村收税了,这才捅破了这个泡沫。
  应明长这么大,走南闯北世界各地都去过,还没见过那个地儿的敌人能薅明军的羊毛,结果没想到他自己很可能成了第一个被薅羊毛的。
  丢死人了。
  结果自然,恼羞成怒的应明下令,由魏四率领查抄了艾伦慕明所有财产,在王进忠的求情下,艾伦慕明一家老小免于铳毙,所有亲戚都被押送至艾兰王国挖煤。
  那边发现大量可供开采的泥煤,可做肥料、燃料及骨折后防止褥疮的材料。
  艾兰王国最大的泥煤开采区域如今被东洋军府下辖白马公司拿下开采权,白马公司刚向东洋军府报备还没两年,最大股份为白马部落首领白陶之子白老虎,其次为把土豆传入爱尔兰的船头张四。
  白马公司本来向东洋军府报备的营业范围是农业,他们在艾兰王国东部主要港口河口港用土豆换取大量土地、兴建港口,招揽来自牧野的商人停靠,并在第二年向东洋军府报备。
  公司里第三持股的伙伴,东洋军府退役老兵王泉回到墨西哥不单是为了报备公司情况,同时还用他们赚取的钱财租赁海船,应白老虎的要求,从白马联盟招募六百余人,以一成股份聘请宗室大学建筑师、奉国中尉朱景正至河口港。
  一切进行的风风火火,白老虎借应明的威风,与艾兰王室、大明在艾兰的军功贵族把关系打得火热,用手在地图上划下七万余顷土地收为公司账目,使白马公司一跃成为掌握土地可与封建大贵族比肩的存在。
  倒霉的张四把白老虎带在自己船上恐怕是有生以来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他们跟着复国军几次南下,又拿到泥煤的开采权,这种时候矿工就成了最难得的人才,白老虎又不像他父亲舍得让部众去搬货,便把目光盯上了英格兰正在发生的战事。
  人力缺口太大,白老虎送给应明的信里,希望他能把战争中没法交赎金留着又没用的俘虏送到艾兰去挖煤。
  生于亚洲的白老虎心里没有一点儿思想包袱,西班牙人早就把标准的殖民手段教给印第安人了。


第165章 白虎
  艾兰王国的北方是山地、南方也是山地,而在岛屿中部的平原上则遍布湖泊与沼泽。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白老虎穿着一身怪异的服装,橡胶制成的长筒靴与裤管相连,直到上半身才用绳子吊在脖子后面。
  他的橡胶靴裤右腰上被剪开个洞,一只手铳的把柄从里面露出来,牵着英格兰体型巨大的战马,马背上放着大明长梢弓的弓囊与箭囊,还挂着一杆仅九尺长的矛,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泥泞的原野上。
  跟在白老虎身后的是艾兰王朱晓恩,他没有穿那种滑稽的衣裳。
  橡胶制成的衣服在二三十年前的英格兰与欧洲的上流阶层非常流行,初次见到新大陆的西班牙商人试图从哪带回一切值钱的东西,那种发疯的劲头让人毫不怀疑,如果原住民的骨头值钱,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敲骨吸髓。
  在西班牙人还没能奴役绝大多数新大陆原住民时,不少人乐于用玻璃球换原住民手上的橡胶弹力球,并把橡胶做成一切所能做成的东西。
  但这些奇怪的东西却没能流行太久,热了会化、冷了会裂,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因此哪怕白老虎说他的这些橡胶靴裤是亚州陈大帅的神奇的新东西,也没能让朱晓恩把它套在铠甲上。
  这儿离战场只有五六十里远,复国军与艾兰封建贵族的征召军正在向他们身后不远处的铁丝木篱笆外集结,准备积蓄力量对都柏林再一次发起进攻。
  如果不是白老虎在营地找上他,说他有解决大军围困都柏林坚城所需粮草的主意,朱晓恩才不会跑到这片被人挖得沟壑纵横的沼泽原野上。
  这就是一片盛产泥煤的原野,艾兰岛上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只是岛屿中部特别多罢了,每个揭不开锅的穷苦艾兰百姓从小到大都离不开它。
  就像荨麻汤一样,没什么稀奇的。
  更何况,这些东西和他的王国有什么关系呢?自受皇帝册封艾兰王、东洋大臣为他操练复国军,这些东西就只是恰好埋在艾兰岛的土地下面罢了,并不属于这个小小的王国。
  实际上朱晓恩一直在逼着自己做一个好国王,不负皇帝重托,要用复国军的力量一统山河,要完成漂洋过海的承诺,率领艾兰国走向现代,把这里建设为欧洲小大明。
  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有非凡的勇气、有无与伦比的信念,能为追寻一个可能渡海万里求援大明,苦心数年带回艾兰复国军与大明援军,但这在他真正回到泰隆郡——应付一切变化还是太难了。
  这是生他养他的家乡,大明有句话说得好,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
  朱晓恩对这片土地有难以忘怀的留恋之情,但是真的除了赶走英格兰人、除了建立完整的艾兰国之外,在这里他再难有能提起兴致的事了。
  在跟随白老虎沿着工人挖掘泥煤的道旁向产地逐渐深入的路上,马背上身着蟒袍外披御赐罩甲的朱晓恩感慨道:“看看这,我的王国,老虎你去过大明么?我想应该是没去过,不然你不会有心思在我的王国奋力拼搏。”
  白老虎头上顶着有酋长羽饰的大明制式铁笠盔顿了顿,脚步并不停息,稍稍侧头问道:“这是为何?”
  “你没去过,不会懂。”
  朱晓恩的身形随马背颠簸而起伏着,目光逐渐失去焦距,缓缓摇头大有夏虫不语冰之感,缓缓道:“这世间有处国度,你去了,在那生息昼夜、哪怕只在那活一个时辰,往后天南海北你走再远,一生一世忘不掉。”
  “不论身在何处,喧嚣回想、落寞亦回想。”
  走在前头的白老虎回了下头又很快转过去,同样笑着微微摇了摇头,他笑不是因为艾兰王话里的意思,而是说话的方式,这样的说话方式让聪慧的白马部小酋长发现一个秘密。
  谁都知道艾兰王在客居大明好几年,但没人知道艾兰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