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益于巩固统治。
  张翰送给陈沐的书,既不是朱熹的理学,也不是王阳明的理学,而是另一个流派,气学。
  这个流派也很非主流,即脱胎于朱熹理学,又对朱熹理学发扬一部分抛弃一部分,既然不同于理,却又对王阳明的心学加以批判。
  程朱理学的意思是“理在事上”和“理在事先”,气学则认为“理在事中”。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是要格此心,气学则要格天下之物。
  程朱理学的穷理是穷心中之理,气学的穷理则是穷天下事物之理,主张以“资于外求”的方式,达到通彻无间、内外合一的最终境界。
  看得陈沐都想开宗立派了。
  有了俞大猷搀和,和六榕寺的事就这么揭过,请天时和尚去了趟广州府,陈沐调回去些旗军,接着在军田里待了几日。
  等田地收割完,骑马带兵回了千户所,沿香山转一圈,派兵船在浅海四处乱走。
  最终在香山东南方向选出一处建立水寨的位置,规划出一片地作为将来的船厂。
  同时也是将来铁坊所在。
  大和尚高高兴兴回来了,陈沐问事情办妥了没,说办妥了,问他咋办妥的,佛爷说他有法宝,一出法宝六榕寺方丈就老实了。
  说的跟神话故事似的,陈沐问他到底是啥法宝,这大和尚扬了扬自己砂锅大的拳头,杀气腾腾。
  “佛爷有对儿金刚宝!”
  “没打死吧?”
  “没有,佛爷就一拳。”
  陈沐放心了,来拳头还好,他就怕俞老爷子亲自点的将去六榕寺拜谒,直接提着三十斤铁棒打进庙门,那就不好办了。
  现在这才打一拳,没事,会打方丈的和尚才是好和尚。
  他是真觉得自己忙,既要练兵、读书,还要勤练弓马,以准备将来考上武举有个除军户旗官之外的正经出身,也更容易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子。
  另一方面,香山的一万两千亩军田要收、水寨要建、军户多了军学也要挑选屋舍书院翻盖,再有就是军事上,曾一本要防、濠镜澳也到了亟待弹压的临界点。
  甚至为了将来的海战,他还要学游泳,学穿着衣服带着兵器——这已经不叫游泳了,叫武装泅渡。
  一不小心就沉底儿,应了他的名。
  沉木。
  邵廷达回来了,一进千户所就见陈沐头发湿漉漉地,穿着干爽青袍牵着两只大鹅溜达,接着大鹅瞧见邵廷达这生人上去就是一顿猛啄,满口细牙把风尘仆仆的莽虫吓得满地乱窜。
  一番鸡飞狗跳,二人这才坐到千户衙门千户宅里。
  “辛苦了,晒得黑了许多。”
  “不辛苦,沐哥你真厉害。香山变化太大,回来都不敢认,这么多人啊!”
  邵廷达笑着摇头,见宅子里左右无人,这才解下腰上小囊,沉甸甸地放在桌案上推给陈沐,小声道:“沐哥,九十四两金子,漳州的官吏知道是你的地,他们硬是压价耽误了时日,幸亏他们不知道船队也有咱一份,要不船引都办不下来。”
  “你是不知道,在月港、在福建,你的名声可大了!”
  邵廷达感慨着说道:“福建都传开了,说香山有位千户,把今年走广的商贾一网打尽,吞了上万两银子的货!”
  “放屁!”
  陈沐拍着桌案道:“那帮王八蛋什么屎盆子都给陈爷头上扣,上万两,可真敢说,那些破玩意儿收拢收拢卖了至多五千两,那是他们走私番夷才能卖到上万两!”
  陈爷冤啊,要真扣下上万两银子,他还忙里忙外的干啥?
  铁甲大炮啥都有了,还用在这儿抠抠搜搜的挤出点银子,拆东墙补西墙的买船料、建船厂?
  还用一等俩月,就为了等华宇那边报信,看夷商啥时候在濠镜把凿漏的船快修补好了他再带兵过去?
  不就是他妈的穷闹得么!
  “要不是穷,老子早过去把那帮狗娘养的弄死了,还用等到现在?嘁!”
  陈沐摆摆手,“嘴长在别人身上,爱说什么说什么,七百多两就七百多两,到底咱不光赚了钱,还赚了城里的宅子呢,来——这些你收着,往返来去,只有咱自家兄弟最靠得住。”
  陈沐推过去一条金子,估摸着十两重。
  一两金兑八两银。
  “别推让了,地是你跑去买的,也是你跑去卖的,收下吧,置办套像样的衣甲。”陈沐说着拍拍剩下的金子,笑道:“正好你把钱带回来,我从总督那请了命,咱香山也建船厂,不光要船厂,还要有书院——先让千户所一半孩子有书读!”
  话音刚落,千户宅外李旦迈步停在门口,抱拳喜道:“义父,华宇那边有消息了!”
  陈沐猛然起身,他的蜈蚣船——要修好了!


第33章 登澳
  从私塾到书院,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或者说要足够富有,才能简单。
  因为这不像别的书院,那些学子有钱去做束脩,卫所的旗军大多没有这样的条件,而由陈沐自己去办学,又耗资颇巨。
  但必须要办。
  办书院这个点子来源于理学诸多学派都有自己的书院,但陈沐想办的却不是那种教授理学的书院,而是卫所原有军学的魔改版。
  香山军校,教授儒学、数术、天时地利、海上事宜与军事训练,再有部分专学工匠技法。
  就规划在这片土地上,尽管如今山上只有几处破木屋,甚至陈沐的设想中短时间也只能让一半的卫所孩子读书,但香山是他们的摇篮、南海是他们的操场、福船是他们的教具。
  陈沐会越来越强,香山军校,也会越来越强,并终有一日在这个时代迸发出属于他们的光耀。
  凤凰山南港口,正对着遥遥隔海相望的濠镜澳,周行在这登上福船,随香山千户所五艘快船、三十艘小船驶向对岸。
  为这次登澳,两个副千户、七个百户、将近七百旗军出动,他们要面临的可能是束手就擒的夷商,也可能是一场相对老安山更大的治安战,为数四百有余的水手或者说海盗。
  因为那是濠镜,大明的化外之地。
  天空飞过来自印度洋的巨大白头军舰鸟,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空气中似乎都带着浓重水汽,让人身上发粘。
  立在福船舰首,陈沐扶着发熕炮向远方眺望,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坐海船,但船体的颠簸仍旧让他感到有些不适。旗军作为水手的技艺还是差了不少,一艘福船在他们手上仅能展现出六成战力,不论操帆、操舵还是操炮。
  与之相对的,那些小船在旗军手中却能发挥出最大的战力,桨船才是过去作为疍民的旗军老本行,就像白元洁的蛮獠营一样,他们在船上长大,是最适合的水手。
  只是需要时间。
  但陈沐最缺的就是时间。
  远处的濠镜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没有洁白的沙,浅水的碎石滩涂有长长的渡口栈桥,李旦在一旁解释道:“这是与香山相通的渡口,港口在另一边。”
  这不是陈沐想象中无尽繁华模样,大队旗军踏过栈桥吱吱作响,似乎每一步都让桥上的尘土抖落进海里,但其实这绝无可能,因为栈桥底部早已被一片绿色覆盖、腐朽。
  滩涂的尽头,沿勉强踏平的黄土路向不高的山岭望去,缓坡山道两旁密林生出许多枝杈,山道用濠镜澳盛产的花岗石铺就,大块条石直铺至远处关口。
  那是大明守澳官在濠镜设下的闸关,既然已经管不住外人登岛,就只能管着明朝百姓不从这里上岸登岛。
  陈沐看不清闸关有没有军兵守备,但这其实也并不重要,因为守澳官知道周行和陈沐要来,早就等候在关闸之前了。
  守澳官有三人,分别是提调、备倭、巡辑,都隶属于广东巡海道副使。
  海道副使这个官位有时以专员充任,有时以布政司员吏兼任,在一省海事上有很大权力,不过现在正是广东海道的空窗期,因为这些年里,海道副使是由布政使亲自兼任的,一个提到明朝与葡萄牙人绕不过去的名字——汪柏。
  正是因为葡人贿赂汪柏,才得到在濠镜澳晾晒货物的权力,接着便得寸进尺地建筑屋舍,逐渐演变成吴桂芳口中‘据澳为家二十载’。
  几年前曾经发生过番夷欲攻打广州府的事,在那之后吴桂芳上书朝廷大力整饬濠镜,这才有了陈沐这个在平定李亚元战事中凭三份首功一份奇功升迁至香山的千户。
  拿着兵部侍郎与辖制两广总督的命令,哪怕汪柏是布政使,也还管不到他陈军爷。
  七个百户所旗军整军待动,陈沐没有迎着三个守澳官走过去,示手对周行道:“周兄,请。”
  等周行走出几步,他才转头对李旦问道:“准备好了?”
  李旦笑着点头,眯起狭长的眼睛看向几个守澳官,抿抿稍显干涩的嘴唇,这才对陈沐道:“义父放心,等过了关闸孩儿就去寻华宇,佛朗机人在濠镜有个议事广场,一个时辰后义父在那接应,不必动大军就能把夷商擒下!”
  “万事小心。”
  陈沐叮嘱李旦一句,随后再度抬头望向不远处的山峰炮台,面露不喜,这才迈步向前走去。
  随着他迈步,身后几个百户各自挥动令旗,七百旗军开始收整检查身上甲胄、手中兵器,各队有鸟铳手身旁的旗军打火镰燃火把,鸟铳手装药塞弹。
  至于陈沐身后的二十家兵就更简单了,携带关铳的他们只需要装好弹药,随后五人跟在陈沐左右,余下则位于队前。
  长久的操练让这些不曾参与战事的旗军憋足了一股劲,战力上的强弱姑且不说,至少整顿军备的他们在气势上不弱于明朝任何一支军队。
  等候在关闸前的并非只有三名守澳官,在他们身边,还有几个夷人,有人穿教士袍戴十字架、也有人在光亮的板甲外穿着红色披肩。
  不论他们衣着打扮是什么,见到陈沐身后明军做出检查军械的动作,都露出惊骇紧张的神情,不论是身穿板甲的老年武士还是老年修士,都握住腰间剑柄,提防地看向迈步走来的陈沐,并对守澳官大喊大叫起来。
  这种不安感太强烈了,明明守澳官身边带的十来个随从都穿着布衣服拿着杆竹矛,弱不禁风地站在那,为什么从对岸坐船过来的明军各个壮得像牛犊子,队列站得比葡国军人还要整齐,没有那些可笑的被称作火铳的东西,反而净是铁矛头、大多数还穿了铁甲!
  还有那些人手里是什么,火绳枪!
  明国还有不会炸的火绳枪?
  “义父,那个大喊大叫的大胡子说,说好的只是来巡视澳门,他们为什么向鸟铳里装药。”
  李旦带着玩世不恭的笑,逐字逐句向陈沐翻译着对面几个佛朗机人的话,尤其着重介绍中间穿板甲的老武士,道:“穿铁甲的是佛朗机人在濠镜的名人,叫裴雷若,年轻时是佛朗机人在满刺加总督弟弟的水手,在沿海杀人,朝廷屯门海战打的就是他们,兵败后别人都被杀了,他在福州坐了几年牢,在濠镜呆了十几年。”
  “嘘!”
  陈沐带着笑意对几个佛朗机人竖起食指在嘴边,随后歪头道:“让他们别怕,杀他们几个人用不着这么多兵。”
  这时候,三名守澳官里穿着最像备倭把总的中年男人终于鼓起勇气上前拱手问道:“阁下带兵登澳,敢问是?”
  陈沐抱拳,微微扬起下巴。
  “香山千户,陈沐。”


第34章 干净
  李旦口中的裴雷若,名叫加莱奥特·佩雷拉,有多重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