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担心,只要这大青龙能跑,能拖着大车上路,需要什么路朕都能修,就算要用木轨路,朕也能从北洋修到乌梁海!”
  徐光启缓缓摇头,完全没有作为七品所正的觉悟,打断皇帝的骄傲道:“陛下,木轨只怕撑不住这重车,铸铁轨别说在塞外,就是在塞内只怕也会被百姓扛走。”
  被人轻易指出自己想法的漏洞令年轻的皇帝感到很没面子,忿然道:“那朕就用水泥给它浇实了,看谁能抬动!”
  说罢又怕眼前这个小七品官再犟嘴,又补了一句:“谁要能抬走,朕就招他当炮兵,让骡子都歇着!”
  虽说小猫做猛虎状咆哮,并不会让人害怕,可谁让徐光启也是个小猫呢,他很害怕。
  却见皇帝回过神来对他奇道:“诶,你这个人懂得很多呀,你叫什么名字?”
  “小臣徐光启,懂的也不多,其实刚进蒸汽局没多久,也都是听周主事与匠人们说的,以前局里就议过此事,用蒸汽车拉蒸汽机,方便运至北洋装船。”
  “会算数么?”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昏昏的月光下,年轻的皇帝交给同样年轻的徐光启一项重要使命:“你给朕算一算,从北洋修到青山口,用铁轨水泥浇死的路,要多少钱。”


第390章 墨湾
  大明帝国大东洋,亚洲东海岸,牧野县,长岛军港。
  陈沐举目望向碧蓝海面。
  七个月前,东洋军府向西海岸金城、常胜二县发布东征调令,将先前驻扎在西海岸的北洋三期、四期旗军征发向东海岸,同时被征调的还有常胜县白马部、墨西哥城西军第二军团,由邓子龙驻守巴拿马麒麟卫向北,沿海岸分设海港,大兴土木。
  墨西哥湾故西属韦拉克鲁斯更名大西港,由杨廷相所辖大明帝国大西班牙区辖制,以墨西哥西军第二军团驻守,是大明墨西哥城权势向东海岸的延伸,名义上限于条约与陈沐寄望于让西班牙人督工挖矿继续做大明亚洲通宝准备金的邪恶念头,明军并不在大西港实际驻军,日常巡逻也全权托付于西班牙总督区第二军团,但明军仍旧是大西港最强势的力量。
  因为东洋军府商务局欧罗巴事务司设立在大西港,这个事务司只有十二名正七品至从九品由下级武官转文职的朝廷命官、下辖四个主面向诸国的商业事务科、一个税卡、节制两家公司,上下吏员总共六十人,大吏二十四人皆为常胜移民、小吏二十四人皆为亚洲土民,却拥有海上最大的权力。
  没他们点头,别说想给马德里送银子的西班牙大帆船出不得墨西哥湾,就算哈瓦那、牙买加、巴哈马的各国商船战船,都得老老实实在岸边歇着。
  权力从来都不单单只是权力,万事皆有仰仗。
  商务局的杀手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在墨西哥湾东北部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的迈阿密、墨西哥湾东南部西班牙总督区边界图鲁姆,东洋军府分别设下两卫建立军港,作为将加勒比群岛锁在怀中的犄角。
  而另一个,便在于他们节制的两家公司,一家为月港邵氏经营的龙虎造舰厂、另一家为清远白氏经营的东洋团练场。
  两家公司皆为公营,公文上显示占股七成为监军陈矩代签大明皇室内库,三成为东洋军府府库,财务上利润由东洋军府分出总数半成交给经营人维持日常运转。
  龙虎造船场占据最优良的深水海滩,被授权打造由小鲨船至一千五百料赤海级的所有中小型战船;东洋团练场则自退役北洋军官、旗军与移民中招募教员军士,给予培训并选派至各公司商船,执行护航使命。
  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以原住民音译迈阿密、汉名甜水卫设甜水港,墨湾左卫指挥使黑晓率北洋旗军一千户驻守,有固守斯土、募土兵操练驻守之责,在切诺基部被黑云龙迁往北方后,留在当地最大的部落为克里克部,以渔、猎为主,农业为辅。
  墨西哥湾南部的图鲁姆,被明军称作土鲁木的海港也差不多,只是比之佛罗里达的甜水港设施更加完备、有良好的守卫工事。
  在土鲁木领军的是邵廷达养子、墨湾右卫指挥使邵变蛟,驻扎于墨西哥湾唯一一个可称得上得天独厚的沿海要塞。
  墨西哥湾三大海港,墨湾左卫甜水港环境最差,尽管海水清澈,但那对明军而言接近不毛之地,一切工事都需亲力亲为,自黑云龙首驻至五个月前的万历八年初黑晓率军入驻,那里始终没有形成像样的工事,黑晓麾下战士成为明军在那的移动城墙,墨湾左卫的工事也起源于军营木垒。
  直至今日,尽管发动当地百姓,墨湾左卫仍旧是木寨土垒,一片草创之景。
  墨西哥城东部的大西港环境较之甜水港稍好,良好的土夯道路七百里直通墨西哥城,总督杨廷相在沿途所设三十七处驿站、烽墩可令沿海传警在一个时辰内传至墨西哥城,公文则在一个时辰送入团练场大营、十二时辰抵达墨西哥总督府。
  当地沿海也有过去西班牙人因潮湿与人力不足等问题多次废弃的哨所望楼,只不过因驻军为西班牙总督区第二军团,弊端一在号令不齐、二在军心涣散……在明军南北包围秘鲁总督区、实际控制新西班牙总督区后,仍旧留在这里的西班牙人已经很难把新大陆当作自家事务,让他们驻军充个人数还行,出死力已是不可能的事。
  而位于墨西哥湾南端墨湾右卫的土鲁木则不同,那里过去的居民是玛雅人,尽管他们部落、文化因西人入侵而摧毁,百姓也备受奴役,但仍然给明军留下了一座可用以驻军的坚固小石城。
  由于西班牙人的统治,这的原住民百姓比起他处有更高参军应募的欲望,这对明军是有利的。
  土鲁木城周七百余步,墙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八尺,东墙临海岸崖壁而立,各角有城楼、望楼,城中近百座石建筑,多有废弃神庙,城中最高大的建筑是一座阶梯型如金字塔般的巨大神庙,那曾被玛雅人视作力量的源泉。
  现在它真的是力量源泉了——邵变蛟驻军之初即向东洋军府报批十二门常胜铸口径五寸三分、净炮身重四千二百斤有奇、弹重三十二斤的巨型镇朔将军式要塞炮。
  常胜铸了六门,到现在仅以陆运送来两门,运炮被累死的西班牙驴子带来的损失已超过铸造大型火炮所需的成本,其余四门火炮都还在海上漂着,算算日子这会儿应该卡在火地岛赵士桢留下的营地准备避冬了。
  这一年亚洲所有人都很忙,陈沐更是尤其的忙,所有东洋军府设立卫所、县治的地方,他全部都走了一遍,督促部将旗军驻军地方、官吏教化百姓其实只是次要。
  主要的职责是检校大明帝国亚洲国子监学员的学习成果——国子监只是个笑称,因为里面学习都是宗室,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子而得名,他们中最早开科的建筑系因帝国需要而提前毕业,进入每个地方帮助当地军民建设一座座大明城池。
  杨兆龙担任知县的牧野长岛,是他远行的最后一站,也意味着整个北亚沿海,已尽数纳入大明实际控制之中。


第391章 北亚
  长滩军港,牧野卫右千户所。
  透过千户衙门二层书房的木格圆窗,陈沐向后推了推结构简单的木椅,起身将手边书信放在桌上,侧身眺望着漫无边际的海。
  海上风平浪静,远处的近海停泊几艘艘下了船帆的双桅大福船,甲板上包裹着的黑色发巾的水手们赤着脊梁,将一箱箱货物或用木臂吊起下放、或从下层舷窗推出,整齐地摆在早先放下的单桅小桨船上。
  海浪带着银色浪花缓缓起伏地推着一条条划向沙滩的小船,港口皮肤黝黑的易洛魁诸部工人已等候多时,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货物放搬向沙滩尽头碎石夯土铺出的道路上,在那停靠着一辆又一辆双轮推车,最终将货物带向千户卫衙所在的方向。
  而在千户所周遭正在修建的井字大街上,北洋老兵与新募亚洲旗军各个赤臂袒胸,挥舞锹镐挖掘地基,原住民百姓则并肩扛木挑土,推着一辆辆独轮木车将砖瓦运抵工地。
  每个街角,挥汗如雨的军民中都有一两名头戴玉珠一统山河发巾、身着圆领青衫系亚洲玉带的宗室大学学员扯着图纸,对周遭军士讲述着什么,辅国将军与奉国中尉在这个时候没有区别,他们都是建筑设计师,有些急脾气甚至会捋起袖子亲自动手施工。
  从无到有建立城市与村镇这件事上,东洋军府是亚洲的绝对权威,西海岸建立五县为宗室大学提供了绝佳蓝本。
  在北亚东海岸,他们正系统地的建立城市,甚至建立在常胜的宗室大学中已经诞生对这一大型工程完整的论述著作。
  从选址、规划田地、山林、渔场、猎场、探矿、制图、修路,从修起第一座汉文学堂到兴建起砖瓦厂、锯木场、矿场、炼铁厂,再到水泥厂、造船厂、军器局……最终因需要扩大街道、扩建诸厂规模,东洋军府在一次次实验中寻找到最合适的程序。
  东海岸自牧野县到墨湾右卫,长达万里的海岸线上,数不清的村镇、军卫依照这套程序投入建设,尽管建设的力度、拥有的人口各有差异,但在过程与目的上都一样——在明军的庇护下,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能互通有无资源补给并形成良性循环的村镇与市场。
  像西海岸五县一样。
  东洋军府完成实际控制北亚沿海、驱逐侵吞除原住民外一切欧罗巴殖民者的伟业中,陈沐也感受到一个无法完成中央集权的原住民城邦在旧大陆势力的入侵下究竟有多么脆弱。
  原住民没有形成大统一王朝,原住民部落无外力干扰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本族时代居住的土地与山林,各部落间联系极为匮乏,仅有的联系大多时也是因敌对的世仇关系。
  太容易被各个击破了。
  就比方说易洛魁与休伦人的战争,明军介入后以易洛魁全胜而告终,休伦这个名字消失了,活下来的人只能以长屋之名继续传承下去。
  明军在这片大陆上已形成无与伦比的威望,那些曾受过西班牙人欺压的原住民竞相归附,即使少有不愿归附的部落,也无法在生产力更加先进的大明进入亚洲后独自生存……以游牧为生的部落需要马、以渔猎为生的部落需要更好的船和箭头、以农耕为生的部落需要更好的农具。
  只要需要,亚洲通宝就会流入部落、商贾就会进入部落、汉话就会通行部落,明朝人的生活方式就会慢慢改变这片土地。
  当大明的县与卫所布满沿海,当商贾满载货物往来游曳,当大明的开拓者由海岸走向内陆,没人能拒绝大明。
  当部落中出现第一个结婚的新人去县衙借一件官袍?这里就是大明。
  他们尽可以拒绝与大明贸易,或许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并不知道古语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含义,但这句话在北亚只是一句真实的陈述。
  天花在肆虐,将自己归入大明的部落能让后代免疫这一横行亚洲最可怕的疾病;而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总是存在竞争,最先进的人有时只需要低头以俯视的目光平静地看着,改变便已经发生。
  融入的部落将会以旁人难以企及的速度飞速扩张,有马的游牧部落可以奔走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有更好的农具与他山之石种植技术能够为部落带来更多粮食,更好的船与箭头让人们的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