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的人,所以钱让他的百姓赚一些更好,他们会像最忠诚的二道贩子给我们进货。”
  “而英格兰很小,但女王明智,为百姓制定了利于发展的法令,所以比起他们富有创造力的国民,钱让女王赚走更好,毕竟他们和咱们不一样,难道他们的王室会想方设法用国库给百姓修路挖渠么?”
  “更何况,让他们赚点钱也没关系。”
  陈沐笑了:“就像我说的,英格兰很小,一两年内就会爆发战争,他们很依赖欧洲的商品,而一旦开战经济必然衰弱,各项物资都会短缺,为了更好的胜利,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多从他们那买一些东西。”
  “程先生,看一下铁、棉花、亚麻、羊毛、铜的价格,如果赔本的不算太多,我会让商贾从那里买入一些。”
  程大位只是扫了一眼账目便信手拈来,准确地报出大概都要贵两三倍的价格,最后说出结论道:“既然是赔本,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买卖?何况这些材料,我们都有,哪怕不从大明运,亚洲也皆有生产。”
  “不会赔本,只是赚得少一点罢了,成本更高的原材料会让加工品的成本上升,但加工品在他们那的价格也很高,我们一样是赚钱的,虽然这些货物用自己的原料成本会低,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和英格兰抢夺欧洲市场,而是为打压英格兰制造业,若是抢夺欧洲市场,过程自然是大明多卖出一匹呢绒、英格兰就少卖出一匹呢绒。”
  “但打击制造业,过程则是我们用他们的原料多生产一匹呢绒,他们缺少羊毛就要少生产一匹呢绒,同时因为多生产,一样会抢占他们在欧洲的市场,他们圈地在国内搞得天怒人怨而我们赚钱,这是三赢。”
  一箭双雕可能是最早的双赢说法。
  “行了,既然搞清楚了物价,那么下一步东洋军府在发展上的方向就有了,常吉记好了。”
  说着,陈沐起身踱步将偏厅上首两张椅子拉到一旁,将海图放下来,随手提起竹鞭在亚洲地图上画下一条线,道:“常胜、金城及发现三角洲的界县三地,今后在农业上继续大力开垦土地,收拢原住民百姓,努力种植一应农产品,首要任务依然是保证粮食自给。”
  “除此之外,鼓励百姓种植经济作物,棉、麻及菜油,还有分界半岛的养殖绵羊,可以由东洋军府给予农户每斤棉花、羊毛、亚麻及素油一至三个通宝的补贴。”
  “工业上,鼓励生产陶罐、麻布、羊毛、棉布、铜铁加工制品,同样依照货物价格给予最高百分之五的军府补贴。”
  “最后是军事上,我们离英格兰还是太远了,为争取优势,下一步派出使者去往巴黎,与法兰西建立联系,不论是外交手段的以通商贸易诱惑、财物购买租借,亦或商业上取得建立商站的许可,还是制造军事摩擦小小地打上一仗也罢。”
  陈沐用竹鞭指在法兰西西北部比邻英格兰的海峡一侧,道:“接下来一年中,我们都必须在这一带取得大明的租借地,不用太大,但最好有现成的港口与造船厂,并有利于驻扎两千军队及匹配数量的战舰,以备不时之需。”
  “耶稣诞生后第一千五百七十九年?”
  陈沐收敛笑意,将竹鞭平放于案上,对众人道:“天下会记得这一年。”


第235章 指南
  烈阳将刺破漫长黑暗中的英伦三岛,只是此时此刻,攥着十字架项链的小修士培根尚不能感受到历史车轮的动向,但他已清楚地见识到新大陆最为广泛的信仰。
  道君庙距军府衙门并不远,离两个英格兰人等待回信的临时居所也不远,培根在出门前拜托看护旗军去木料场求了块方形小牌子,托人用汉文写着‘英格兰使者驻地’,挂在他们小院门口。
  他还以为这个小牌子能帮他的朋友德雷克促成几桩生意,结果并没有设想中那么美好——木牌子刚挂出去就被巡检司与地方保甲先后找上门来。
  他们被百姓举报了。
  等巡检司与土保甲离开后,木牌被改成了‘四夷临馆’,并被勒令不准擅自更改字迹,看护他们的旗军还被长官吵了一顿。
  但没人吵他俩,这对两个英格兰人来说是一种非同一般的感受,他们一直以为门口站着的两个明军士兵是保护他们的守卫。
  但这个时候他们看出一点儿不对的苗头——在别人眼中,那两个旗军好像是他们的主人。
  就好像因为没有管教约束好自己宠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引来其他人的不满。
  旗军不高兴,自然影响到培根下午对常胜的游览,原定于先去集市再去常胜郊外名叫陶村观看陶器加工的计划泡汤,通晓西班牙语的旗军径自把培根带到了道君庙门口。
  道君庙游人如织,香火缭绕,每月逢七的庙会,常胜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流动都是为了到这儿来上香求福。
  “他们看上去都很虔诚,这是在向什么异教魔鬼祷告?”
  “你们这些人总是这么无知,看见别人的神明就说是异教魔鬼,西班牙人过去也是这样。”
  伴着旗军说出这句话,培根非常惊悚地看到身旁的旗军从后腰抽出比匕首稍长的短剑,自腰囊中摸出一小罐放在竹筒里不知道什么东西的油脂涂抹在剑上,指着不远处走来的几名西班牙人,挑挑眉毛道:“你看他们现在多老实……那双靴子真棒,这王罢可真有钱。”
  迎面走来的不是别人,波托西的法官马蒂恩刚从市集铺子里出来,脑袋上的软帽已经换成明制发巾,还包着副绸缎织成的四方平定巾,长袜尽头的脚上还蹬着一双走线金丝云头靴,护卫留在庙外,两手恭恭敬敬捧着一抹看上去像草木灰般的东西走进道君庙。
  “他在做什么,手上拿的是灰么?”
  对培根的发问,同样年轻的旗军露出嗤笑:“一看你就没打过仗,那是火药,火绳枪里放的,他要去祭拜道君,在新大陆,你们这些面目不同的四夷要想做买卖,就得拜道君,管用!”
  “而且你拜完了道君,再回去拜你的神,没事,道君爷爷不跟你们那小孩儿一般见识,不生气,知道不?这用我们的话说,叫宽宏大量。”
  培根听得一愣一愣的:“你们的神,吃火药,还管做买卖?”
  小旗军轻描淡写地摇头:“他啥也吃,你供啥他收啥,我们这儿的规矩是这样的,你在这儿做买卖,做什么买卖,就拿一份儿供到庙里,所以庙里啥都有。”
  说着旗军还有点要解释的意思,道:“庙里不是一直都有火药的,常胜不做火药买卖,可能是西人从军府买的,过来上贡。”
  培根不想和旗军斗嘴,只是他看着从道君庙心满意足走出来的马蒂恩眼中露出不屑的神色,尽管他和西班牙所信奉的教派不同,却也看不起这种行径,所见所闻令他猛然想起过去人们对大洋另一边的传说。
  口中默念道:“大海尽头有守护的魔鬼……引诱人心堕落。”
  “你嘀咕什么呢?”
  看着认真给刀子上抹油的旗军,培根低眉顺眼却还带着点倔强道:“这不能洗刷你们的原罪,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只有信奉我主才能洗刷罪恶,让你们的灵魂在死后去到天堂。”
  培根非常真正,他几乎是一个天然的传教士,装着胆子避开刀锋去拉旗军的手:“跟我走吧,我来代主告诉你如何洗刷罪责……”
  可再真诚也架不住人家不领情。
  “别动手动脚的,离我一步远,再这样我给你栓上绳儿了。”
  “我知道你们那套,人人都有罪,信你们那个傻乎乎的东西就没罪了,可拉倒吧。”
  培根赶忙摆手道:“不不不,正是因为有罪,才该服侍万能的主,这是……”
  他话还没说完,旗军把匕首往旁边一插,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边翻边道:“我知道你们人人都有罪,大明都知道你们有罪,不用满世界宣传,要不然怎么臭烘烘的呢。”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才会臭呢,我找找啊,哪一章来着?道君对你们这个心态是起过名字的,你们这种皮肤很白的人在新大陆犯过大错,欺男霸女杀人放火抢夺财物,是罪责深重,找到了!”
  小旗军的神情同样分外严肃,抬起一根手指转头盯着培根照本宣科,道:“伊比利亚病!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来自欧罗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人心窍未开,极度喜爱向见到的人广而告之他们犯下的罪责,并将这一罪责推卸至祖先创造他们是一件错误的事,并甘愿因此受到虐待与教宗的奴役。”
  “这种不敢承担责任、善于推卸责任并乐于受虐的心智不全,于万历五年被首次提出,此番记录在案只为警醒百姓勿受其欺骗,当其提起‘万能的主’时,当昂首挺胸注视此人,如此回答便可戳穿教宗谎言,救其觉醒。”
  说着,年轻的小旗军将本子用食指插着合在身后,照着要求背着手昂首挺胸注视着培根,道:“你说你的神明是万能的,它能让你现在爆炸么?”
  培根呼吸一窒,正待回应,小旗军已经摆手,拿起笔记看了一眼继续说道:“倘其承认不能,则其主并非万能,若其坚定回答主让其死其立即可死,必须向其纠正,非死耳,乃爆炸。”
  “其必以其主曾发起洪水洗刷罪责来施行诡辩,即可令其现在发大水,其必称仆不可测主、主威难测,此时谎言已然不攻自破,但其人千奇百怪,难免遇见面皮厚堪陈月港之人,便可明确告知,其主能令其死后灵魂升天,你主只消一炮,可令其死后灵魂肉体一道升天。”
  培根的话已尽数被憋回腹中,瞪眼半天,才结结巴巴问道:“这,这是你所信奉的‘道君’的圣经?”
  “什么圣经。”
  小旗军又露出嘲笑无知之人的嗤笑,翻手看了一眼掌中笔记,一边揣入怀中甲缝一边说道:“《防铳毙指南》,东洋军府常吉先生著,万历六年常胜书局三版,售价一百二十通宝。”


第236章 传染
  听小旗军一席话,弗朗西斯·培根感觉过去十年书恐怕都白读了。
  当然,他只是一时间逻辑错乱不能自洽,但头脑正在快速搜寻一切能消除矛盾的结论,尽管还没找到,但很快就应该能够找到说服这名明军的方法。
  远没有到需要说服自己的程度。
  人的悲哀之一或许就是为一件无望之事努力,正如现在的培根,他希望自己能说服一名明军,借此取得信任来得到更多关于明军以及大明帝国的信息。
  但这从一开始路子就错了,其实他若试着于这名明军成为朋友,也许他想要的消息也能套出来,但想要建立共同信仰?
  知道他怀里揣着的小书为啥叫《防铳毙指南》不?
  东洋军府新编军事条例第2章 ,适用于铳毙的法令中七十四条:明军准拜神,但死前不得信教。
  谁会拿小命儿开玩笑啊?尤其是四洋旗军都吃得这么饱、军饷这么厚、动不动还有这个哪个的奖赏,只要通过了北洋招兵的考核,认真操练立马就变成大明帝国中等偏上收入人群。
  出洋五年,愿意续约的继续续约,不愿意续约的回去朝廷包分配,别的不说,就北洋南洋的练兵官、南北讲武堂的研究与教习,最次最次,天底下哪个卫所还不缺个业务熟练历战丰富的武教头了?
  哪怕回去不想再从事戎事,五年少说能攒下一百两白银的积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