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多,却要与西国分享,大为不利。”
  陈沐听到这话笑了,这不是单纯明朝大、欧洲诸国小的区别,也不是谁的更好、谁的就坏,一个问题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本质上的不同。
  分裂的欧洲诸国更重视战争,因为这关系生存,王公贵族与百姓抱团儿生存,有浓厚自治传统,相比统一的中华,约束更少、治理也少,百姓只要活着就行了,至于怎么活,在制度上没有太大规矩。
  国王们像大地主,勉为其难地制定一些法令,佃户们爱种多少东西种多少东西,只要田租能交上,他们更在乎养活看家护院的小地主,不但能保护自己的地,还能抢夺别的地主的地。
  欧洲佃户都是放养的。
  皇帝就不一样了,从不认为自己是地主,他们只总觉得自己是所有人的爸爸。
  塑造自己的国,就是塑造的家,塑造自己的百姓,就是塑造自己的儿孙,通过科举,历朝历代的爸爸们挑出比较优秀的儿子,去管理其他子孙。
  尤其到明朝,一些成长很快的儿子们还给爸爸制定了严格的约束体系,一个干不好就会被儿子们指责你不是个好爸爸。
  但觉得自己是爸爸的臭毛病也遗传了,朝廷命官在地方也觉得自己是所有人的爸爸,家庭优异的考量就是治理地方,开垦多少亩田、收了多少税,辖地里有没有出现坏孙子,坏孙子有没有被拍死,全成了绩效考核。
  明朝百姓都是家养的。
  家养的没放养的野,徐渭还是很讲道义的,但奈何陈沐是个野生的。
  东洋大帅嘿嘿笑着,把徐渭看得发毛,众人就听他道:“我们把自己的土地管好就行了,我什么时候说要派官吏去共治的土地上治理了?”
  “共治,我们去那挖人、挖矿、挖木头,能挖的都挖走就行了,别的不用管。”


第123章 茶馆
  道君庙前茶楼,当地百姓、各地部众以及墨西哥城过来的西班牙骑士在门前或坐或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摩肩接踵抻指了脖子向内瞧着。
  “起初,那金兀术有精兵劲卒称铁浮屠,人马皆披挂重铠,战马以牛皮带相连,三人一队,号拐子马。战场相逢,宋朝官兵皆不能同起作战,所攻无不破。”
  “是役,金兀术一万五千拐子马合十万步军南下直插郾城,气势汹汹,人马相连堵墙而进,誓要夺回郾城!”
  付将军话音落下,两名随从分别以西语、土语翻译一遍,遇上实在翻不出的便干脆以汉语读音复述。
  西国骑士混迹人群之中,到底身份在那,还较为矜持,但常胜县的百姓就不同了,各个或用汉语或以方言压着嗓子小声催促。
  付元倒是慢条斯理不着急,转头挑着眉毛看向一旁闲坐的石岐,那意思就是‘你看,咱也能说书。’
  茶馆名叫鹤鸣楼,是常胜县道君庙外二十二号店铺,每日生意比酒楼还好。但要说定价,道君庙外的商铺有一家算一家全都该生意惨淡关张大吉,因为定价太高了。
  但偏偏,二两银子一桌的酒楼,每天都能卖出七八桌,茶馆就更了不得,定价一壶六钱银的绿茶,来客络绎不绝。
  不过茶楼生意好多半是因为北洋旗军禁酒,只有陈沐发酒犒劳时他们才能在营中饮酒,因此平时轮休的武官便往茶楼钻,茶楼基本不对外营业,没别的原因,就是太贵。
  当地百姓能奢侈到二两银子凑一桌尝鲜吃饭,却远没到花销大半个月工钱跑这儿喝杯茶。
  所以茶楼里坐的基本上都是休假的军官,他们在战争结束后得了不少赏钱,这个地儿又没有花销的地方,就他们花得起。
  好多人休假跑这儿来也不为喝茶,大营里辎重供着每日茶饮,他们过来就为图个热闹、凉快。
  茶馆名叫清凉居,定价不是平白这么高的,在常胜县这个终年炎夏的地方,清凉居有冰墙,在这想制冰可不容易。
  明军在城南挖了很深的冰窖,窖里打井取温度很低的地下水,即便如此还是要用多次降温才能制取成冰,很费人力,麻烦得很。
  茶钱收的多半都是享受费。
  平日里见多识广的军官比方说早年说过书的石岐,乘着凉闲着没事就会客串一把老本行,天南海北的瞎说,误打误撞——这倒成了常胜县最早的娱乐活动,每天都聚不少人跑到茶馆门口等着听书。
  其实跟军官一样,别管听懂听不懂,凑个热闹,有风吹的时候弄不好店里还能有点儿凉气出来,舒服。
  茶的价格是陈扒皮定的,店家掌柜也无权更改,不过井里打出来的白水免费供应,店外还支了两排桌子与凉棚,供听客纳凉坐用。
  就俩要求,一是店内为高雅客官饮茶之地,不饮茶不能进;其次,听者也是雅客,不可在外喧哗。
  待两名通译说得差不多,付元这儿手指轻动,身旁便有侍从提起釉上彩的青瓷壶,一杯绿茶倒在付元面前,他翘着二郎腿缓缓吹去杯中清茗浮叶,小口抿下一口,这才大手一挥醒木拍案。
  “俗话说,你有金兀术,我有岳爷爷。”
  “岳家军以麻札刀入阵,士卒不仰望人马,上砍敌兵,下砍马足,一马仆而二马难行,遂大破兀术军,令金兀术在战后恸然道:我自海上起兵,都靠他们取胜,到今天起算完了。”
  “那是四百三十八年前。”付元自得地笑着转身,不忘对看客留下一句:“待付某再休假,咱下次讲我朝开国大将忠武开平王,到时诸位谁瞧见了可别忘奔走相告。”
  付将军看上去对自己的说书效果满意极了。
  坐在一边饮着冰镇凉茶的石岐嗤之以鼻:“讲的好极了,比我十三岁时还要好!”
  付元压根不接话茬,起身坐在石岐对面问道:“我在这听二爷说了不知多少次巴拿马,你从那边回来,那巴拿马是什么样?”
  “没什么特别,不像常胜这么荒凉,看上去很富庶,就像我们刚到吕宋时的样子,一个神奇的地方。”
  石岐说着从瓷杯中倒出些水在桌案,撑着胳膊对付元到:“不过战事就不值一提了,巴拿马城离海岸不远,邓将军舰队一靠岸先将港口传达明西开战的消息,等了一炷香便下令进攻,我们攻,他们就跑,一路追进巴拿马城。”
  “好像欧罗巴所有商帮都在那有人,我们跟着海港溃军打进城逮了不少商贾,在城里打了几场小仗,溃军商贾接着跑,我们就接着冒雨追击。”
  说话间,石岐已经在桌上用水画出巴拿马的大致地图,指着中间道:“这有个大湖,东边都是山,巴拿马城依山傍水,在贯通地峡的山上,西班牙人用卵石沿着山脊铺出一条驿道,一直通到另一边,你知道有多远?”
  石岐卖个关子,抬手在面前晃晃,道:“听说还是西班牙上一个国王为在巴拿马修运河,但不知道该在哪修,就在山上铺了条路,五十几年前修的。”
  “我追了三天三夜,蚊虫极多,多亏了森林里那些黑人。都是从西洋被贩卖过来做奴的,伺机叛逃后就生活在森林里衣不蔽体,袭击河边洗衣的妇人,有时还抢夺过往运送货物的商队,我招募他们引路。”
  “那条路有一百一六里地,用四千人来修,宽不过三尺,一直通到东海岸一个叫波托韦洛小港。”
  听到石岐说这个名字,付元疑惑道:“良港?”
  “对,就是良港的意思,听说是几十年前他们叫哥伦布的海盗躲避风暴时起的名,这起名的本事还不如麻帅呢。”
  付元笑道:“麻帅是被二爷影响了,没叫麻来已经尽力了。”
  “还真别说,那个地对得起这个名字,占领后我派人探过,那有一大片能停靠战舰的海岸,还有天然屏障,就是西人没在那建设什么。”
  石岐说着突然话锋一转,道:“记不记得那个英格兰海盗,把西海岸沿途港湾都打了一遍的那个德什么。”
  付元提醒道:“德雷克?”
  “对,就是他,西人过去把那条路通到另一边一个叫迪什么的海港,那被他烧了。”
  付元联想到石岐这次回来面见陈沐,小声问道:“那你这次回来?”
  “我们抓到一些人,身份很有意思。”
  石岐再度卖出关子,不论付元如何追问他都不说,只道:“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


第124章 赔偿
  阿科斯塔被匆匆忙忙地召见到常胜县衙,这次接待他的不是陈沐,而是一身文官袍的知县邹元标。
  这次会面就庄重多了,邹元标对待西国人毕竟不像陈沐那么随意,单单陪同的通译就有两个,严格按照明朝规矩接待,向阿科斯塔传达一个消息。
  “我大明天子有言在先,要在巴拿马设立右京,此事即便陈帅亦不可做主,因此还望使者转告西国大王,巴拿马不能共治,必须作为明朝土地。”
  阿科斯塔听到被召见心里便是一沉,现在这份沉重成为现实,他生涩地拱手说道:“西班牙需要巴拿马地峡来运输货物,我们与明国的贸易,没有巴拿马,要从哪里运输?”
  “而且作为即将缔约的国家,我要提醒知县阁下,国王想在巴拿马修运河不是秘密,但为什么几十年过去还没修呢?”
  阿科斯塔根本不信邹元标说什么大明朝的右京在这儿之类的话,他们以为他们的皇帝是神明么?在开战前他们甚至不知道有巴拿马这个地方,现在就成了右边的都城了?
  显然是明军攻占巴拿马的举动令他们知道了一些什么,比方说他们勘察了几十年的运河计划?也许更糟?
  从内心深处来说,阿科斯塔并不在意明朝人知道西国对大运河的计划,因为欧洲没有任何国家具备修造这条运河的能力。
  修运河比在山上铺路难百倍,别说在新大陆,就算在欧洲本土,欧陆诸国的国家制度都不足以发动百姓去修造如此规模宏大的运河。
  当然,计划中的巴拿马运河对古中国、古埃及、古波斯都称不上庞大,但对中世纪英格兰修道院为运送农产品修出第一条长达一千七百五十米运河的欧洲来说,太庞大了。
  尽管庞大,但并非修不出来,修那条山路西班牙抓来四千个印第安人与黑人,结果铺路过程中奴工多次造反,给他们带来巨大损失——如果用四万个呢?
  超过五年的时间里持续投入至少两个军团的兵力弹压奴工,就为修出让船能走的地方,这还不包括修筑运河过程中会出现的意外:毒虫密布的参天密林带来疫病、开凿山林带来的滑坡风险等等。
  比起这些代价,人们普遍认为在山路上牵着骡马走两天,挺好的。
  不过明朝不一样,早在马可波罗时期,游记就记载了大运河的消息,这事儿交给明朝人,没准还真能成——至少阿科斯塔是这么想的。
  因此阿科斯塔尽管心有猜测,但他还真挺希望陈沐愿意揽下修造这条运河的苦差事,他一点儿都不担心这个。
  首先这条计划中的河就不好修,如果在明朝腹地,这条河不太难,因为明朝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但在新大陆,没有;其次如果陈沐真的要修,西班牙会把双脚都举起来赞成的。
  明朝人在新大陆有限的精力都放在这条河上,西班牙人就可以在大洋彼岸安心睡觉了。
  他担心的是,明国人会不让西班牙人用他们修出的山路。
  “除非阁下能付出足够弥补运输损失的赔偿,比方说我们的贸易价格再降一成,否则巴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