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自九边长城以北的异域武士披挂袒肩重铠,人们知道这是俺答汗麾下精锐甲骑,奔踏而行的蒙古步兵牵着甲骑的备用战马与独轮推车,车上盛放捆扎的箭筒箭簇。
  百姓认出那员汉将是近来不断在天津左近露脸的年轻将军马燃,其有显赫家世,其父马栋凭家族功勋荫官都督同知,其祖马芳更威震漠北得嘉靖帝评为天下至勇之将,只是此时带兵出现在天津有些尴尬。
  准备奔赴东洋的明军早在俩月之前就集结完毕,皇帝此次征调女真三部的两千四百号三部营的勇士也早已赶到北洋,更早时蒙古马队更是成为真保一带至天津的官道上的常客。
  这支甲骑部队显然是失期了。
  砰砰!
  北洋校场传出几声铳响,刺破清晨的宁静。
  兵部北洋分局的主事叶梦熊提着一柄模样同过去军器迥异的铳连发三次,递给身侧军兵装药,眼前硝烟渐渐散去,他拢着胡须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木靶,有军兵跑过去看了看靶子,挥手做出手势,他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杆铳形似三眼铳与南洋旧燧发鸟铳的结合,名为三眼鸟铳,全名为万历五年宣府造三眼骑铳,没有采用新款南洋造燧发鸟铳的木质铳托,依然用弯曲木柄,不过手柄微微的弧度让造型更加精美。
  三根铳管连成一体,在靠近燧发铳机的部位能够顺时针旋转,每到射击位置卡簧弹出,故可连发三次。
  研发中根据广州讲武堂研究院五年前的最新数据,铳管较先前三眼铳更长,但因重量取舍并未选择威力、精准最大的三尺八寸,而使用二尺四寸铳管,整体重量在无托燧发鸟铳与南洋造有托燧发鸟铳之间。
  专用于骑兵,最佳射程为五十步。
  三眼骑铳在万历五年末问世,首制一百杆分别送入蓟镇、北洋、兵部、紫禁城,受到极大赞誉,参与设计的七名工匠、一名进士出身的军器局研究与宣府军器局主官皆受到新任兵部尚书王崇古的赏赐,皇帝则为他们提名了来年万历科技奖的入围。
  在即将启程的北洋二期军兵中,有三个百户的北洋骑兵装备了三眼骑铳,同时在运载辎重中还有三百杆三眼骑铳及配套工具。
  目前还并未列装蓟镇、京营等各个部队。
  北洋的这批三眼骑铳是叶梦熊拨款向宣府购置来的,配套费银两千四百两有奇。
  凡事有利有弊,三眼骑铳做工精良、射击连贯、威力强劲,但其亦有弊病,不利于全军列装,首先便是造价高昂,兵部内调亦需工料银三两,银两倒还好说,关键在于它的构造使装药复杂,骑兵在马上想要装填则要使用宣府军器局所造的另一种装弹器,并且铅丸尺寸与鸟铳不同。
  明军现有鸟铳分为三钱弹与九钱弹两种规格,三眼骑铳使用的两钱弹,这一设计同样也是为了减重。
  短时间内,这种兵器很难大量武装军队,不过至少目前看来,这种兵器很受北疆将领喜爱,富有的总兵们很乐于花大价钱买来给精锐家丁装备。
  叶梦熊挥挥手,对停在校场的骡马车队道:“装船!”
  他将最后一批军械重新抽查了一番,铳、弹、药皆无误。他抬眼望向港口,长长地舒了口气——总算没辜负陈沐的重托。


第116章 新生
  喧闹的渤海湾,比北洋一期远航时还要拥挤的海面上,威风凛凛的舰队整装待发。
  高大的六甲舰上,年轻的武状元袁自章身披参将甲胄,目光扫过海面上飘扬猎猎旌旗的巨舶,聚焦在远处扯地连天的民船上。
  他是万历二年的武举会试第一,自幼读文习武,打小便希望考取武状元谋个出身,不过在这个军事技术动荡的大环境里,考武举确实是件不是那么明智的决定。
  从考生到考官,明里暗里都透着尴尬。
  潜心习武二十年,别说上阵当个将军,就算是个小兵,给人放铳打死又能上哪说理去?
  家里舞惯了百斤重刀、开满了百斤巨弓,考取了武进士出身,原以为能落个将官职责,却不想被兵部尚书谭纶一句话打发,卷起行囊奔赴宣府讲武堂,又是两年半。
  尽管明朝的武举不是那么靠谱,考生学了一身屠龙术到考场上才发现考题是杀鸡,但科举本身这个遴选过程很科学。
  武进士也好、文进士也罢,通过层层遴选,他们无疑是那三年中所有考生里最优秀的人,有接近完美的勤奋刻苦,还有极为优秀的学习能力,这能让他们在今后人生道路中遭遇绝大多数问题迎刃而解。
  在宣府府讲武堂,人们时常把他与广州讲武堂的杨廷相相提并论,但言语上并没有更多的赞誉,人们称赞杨廷相是第二个俞大猷,但不会有人认为袁自章是第二个谁谁谁。
  不论如何他像一块海绵,吸收着所有关于新军事的知识,不过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出讲武堂后他仅仅在云南姚安府中屯所落得个没有多少实权的千户职位。
  不过好在,知府李贽很赏识他,不但在军事上常常与他交流心得,还经常将各地好友发来的书信中天下大势的最新消息告知他。
  李贽时常鼓励他,认为他的才华是可以在时局变动的天下做出一番伟业的。
  终于,他下定决心寻找一个新的未来,受拐弯关系的托付,他由俞大猷推荐至北洋军二期,开始以北洋将官的身份行走于世。
  他的前半生几乎一直在训练、学习,这令他将脚下这艘造于南洋卫的六甲战舰命名为垂云号,他麾下步兵亦命垂云营。
  这艘拥有三十二门火炮的战舰与麾下一千一百名北洋陆军是鲲鹏的翅膀,可助他翱翔。
  舰上副官立在身侧,顺着袁自章的目光看过去,感慨道:“北洋二期比原定晚启程俩月,规模却比一期大了三倍不止,真不知道过去陈帅会怎么想。”
  “不觉得骄傲么?”
  袁自章回过头看了一眼副官,指着海面道:“一千四百条海船,这世上恐怕再没有哪个地方能集结出如此庞大的船队了。”
  副官带托的鸟铳顿在甲板上,手扶着鸟铳上端,腰间插着做工精致的铳刺,缓缓摇头道:“我可不想跟他们一起走,如果能跟山东百姓一道走就好了。”
  副官说的不是蒙古女真的军队,而是天下各地响应皇帝号召,去往东洋寻找财富的百姓。
  袁自章摇头道:“这些年,变化太快了,谁也想不到如今天下会是这般光景,搁十年前,谁能想到京畿一带田地连佃户都找不到,马肉铺子一家接一家地关门呢?”
  听起来这好像是有点跳跃,田地与北直隶饮食习惯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但副官听得懂,身处这个时代在这个地方生活过得人都能听得懂。
  造成这种情况的只有一个原因——工业化。
  南北直隶的工业化在官吏支持、商贾趋利的情况下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大工厂进入集体劳作的时代,从工厂到马肉铺子关门,中间蕴含着方方面面巨大的博弈。
  守着沿海航线的各地工厂拥有大明海外无边无际的市场红利,让他们每个人都想着扩大产能,单单去年北洋出征所引发的造船业蓬勃发展便带动众多连锁产业,那些制造船木、铁件、帆布的商贾不约而同在招工艰难的情况下选择引入蒸汽机。
  在大明建立工厂很容易,但要想建设规模庞大的工厂,比方说工人过千?想都别想!
  因为有父母官儿的存在,他们决不允许一县之地有数量众多的百姓离开农事致使田地荒废,这关系到赋税收入与他们的政绩,说破天也不行。
  官员可以限制,却无法在需要扩大的产能面前坚定,尤其在北洋附近的北直隶,遵化一带大量铁矿被探明,以中法合以翻译自西方的《矿冶全书》进行大规模采矿;北洋的各式工厂后台比官员还要硬,这根本不是地方官员想拦就能拦得住的。
  招不到合适的工人,一些商贾便开始自己培养工人,最容易成为工人的就是流民与佃农,相对更高的收入让他们更乐于成为工人,这进一步提高了地主交给佃农的酬劳,然后工厂出价更高,双方进行人力抢夺。
  其间万历爷对皇庄下了旨意,不准皇庄参与抢夺佃农,鼓励工业发展,皇庄最先用上马耕,耕地的马就从各地马肉馆子里抽调,随后地主有样学样,几乎从源头上将马肉馆的食材取尽。
  人们吃不到马肉了。
  蓬勃发展的工业使南北直隶的人口流动性增加,治安也跟着变坏,各地城池里游荡的无业人口增多,这种事情由地方官反映到朝廷,张居正采取另一种办法。
  鼓励这些无业游民出海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就像万历皇帝愿意与俺答、女真、朝鲜、日本共享对海外的开拓一样,朝廷准许流民做工成为匠籍,也准许他们去往海外寻找新出路。
  在张居正看来,东洋正在打仗的事并不重要,他不觉得亚洲经略会输给任何人、任何军队,尤其是曾经为手下败将的西班牙人,反倒是那片土地让神中年觉得有很大问题——明朝的土地,怎么能没有明人?
  正是出于这种主观,张居正在与皇帝商议后,由户部吏员上奏,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准许了名为‘移四省游民入亚疏’的命令。
  在这一刻,没有人知道这道命令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北洋垂云营参将袁自章与起航于渤海湾的一千四百余艘海船上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新生——开始了!


第107章 五街
  陈沐敢说最近三十年,没有哪个原住民部落酋长能比在常胜县衙见到更多的部落酋长。
  他的登高一呼,打穿地域的界限,将南起墨西哥北至黑水群岛的绝大多数部落酋长都召集过来。
  至六月下旬,汇集在常胜县的原住民首领数目已高达四百,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部众,随员少则三四人、多则四五十,依照部落所在地被常胜知县邹元标散布划分于常胜港左近方圆十余里的海滩林地之中,自谋饮食。
  邹元标精得很,他规划土地、派出匠人,甚至让锯木场与砖窑厂准备建材,全部堆放在规划中的街道两旁,每当有部落首领带着部众乘船或步行赶到常胜与陈沐‘会盟’,就先安排人在尚处于规划中的街道扎营,并让他们在匠人的教导下建筑屋舍。
  美其名曰来的人太多,战事耽搁了常胜盖房子,只能委屈诸位首领自己建筑,原住民首领们对此并无异议,就像白马甚至愿意带着部众去港口当搬运工一样——原住民的尊卑意识并不像西边的明朝人或东边的西班牙人那样明确。
  部落酋长与战争领袖是推举出来的,除了西班牙人规定的那些免除征赋制的酋长以外,本土酋长也是需要自己去打猎的,甚至有些人被选为酋长就是因为他们是比旁人更加优秀的猎手、农民或养殖者。
  狼群的头狼往往更强壮,人群的头人也是一样,有比别人更加出色的才能,能带领更多人更好地生存,才是成为首领的根本。
  人类曾不分地域的共同认可血统,但那大多发生在某个足够稳定的特定时期,一部分人拥有更多资源并制定规则,制定出的规则对他们有利以形成血统论,但此时此刻的亚洲北方没有形成庞大帝国、南方阿兹特克灭国久已,原住民恰好不在那个认可血统的时代。
  他们更认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多数人打心眼里不认为这是明人对他们的轻视,甚至邹元标能提供建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