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多,大帅。”赵士桢说这些面露寒意,慈眉善目的赵常吉很少会露出这种神情,他起身指向一个标注着已废弃的地方道:“以前有两万人住在这,是西人从其他地方迁来六个村子的人,只用了二十年,这个村子的人就死光了,大部分人死在矿山,有些人老死,还有一些年轻妇人被分给港口的西人,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人婚配繁衍,村落就消失了。”
  “这是个封邑,他们像春秋时的贵族一样,把国人放在港口,野人放在外面,每户种植一定数量的玉米、胡椒、棉花,并给他们种地、养鸡、挖矿。”
  “他们很少杀人。”赵士桢抿着嘴缓缓点头,道:“却比杀人狠得多。”
  赵士桢也不知道为何他将这些地图、历史、律法、人口等信息汇总至一处,串联起来后感到如此义愤填膺遍体生寒,实际上他一直身处刽子手之间啊。
  他身边每一个人,都双手沾满鲜血,就连整天傻笑的邹元标,都能轻描淡写地说出不杀一儆百就要遍地开花,港口最近的三起仇杀都与他这个县令的故意放任有关。
  赵士桢只是固执地摇头,身上还带着无意识的轻微颤抖,道:“人不该这样死,杀死、病死、饿死都没关系,大帅,他们不该这样死掉,这是要亡族灭种的。”
  陈沐觉得自己的幕僚有点崩溃了。
  “常吉,你的想法是对的,他们就是在望族灭种,如果我们不来,总有一天他们真的会被亡族灭种。”
  陈沐说的是实话,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种族,他们甚至比明朝人、蒙古人、女真人加在一起还要多,但现在就没有那么多了,如果按照正常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少。
  “但你如果再往前看,这不是最悲惨的事,你要想他们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命运,因为最悲壮的事早在我们还没有到来前就发生了。”
  陈沐指的是印第安人对入侵者的反击与抗争,一次次奋起一次次被镇压,在他看来那其实才是最让人难过的事。
  那些富有勇气、敢于抗争的最好的人,都在战争中死去了。
  “这些事,如果我们不出海,是不是永远都无法知道?”赵士桢紧了紧身上的罩袍,指着地图抬头对陈沐问道:“这也会发生在大明?”
  赵士桢说罢便自问自答地摇了摇头:“我们比他们厉害,他们的军队打不过我们。”
  “有一时胜败,哪里有一世胜败。”非常有趣的事是别人都会对他一手缔造的军队有近乎盲目的信心,但他没有,他说道:“军队有强盛之时,也有衰微之时,腐朽之后便是变革,然后有新的军队,所谓国运也是如此。”
  “我大明也有衰微之时,十几个倭寇亡命徒就敢纵横南京千里之地,北虏攻入北京有庚戌之变,因此一批文臣武将奋起,军事革弊沙汰老弱,车营壮大火器更新,享乐是会腐朽人的。”
  “谁不愿享乐呢?甚至亚洲经略,要不是知道这些,我宁可回去当个靖海伯,一辈子就这么过去,好过暴风侵袭战场搏杀不知何时就把性命断送。”
  “但我知道我们一直身处对抗之中,输了不怕,你看他们的文字被毁掉、一代人消失、血脉被断绝、但总有人会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以人们才需要英雄。”
  “人们要相信英雄是存在的,只有相信英雄的存在,才会有更多英雄。你现在问他们信不信英雄,他们会告诉你信,只要他们还信,就还有机会。”
  陈沐说着笑了,道:“如果谁说不信,你就让他去道君庙拜一拜。”
  “虚无缥缈的信仰神明是人在瘸腿时的拐杖,但在四肢健全时,坚定的现实信仰更为重要。”
  赵士桢茫然道:“坚定的现实信仰?”
  陈沐抬手指指赵士桢,脸上带着笑意道:“你要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在让大明的百姓过得更好,当你为他人背负更多,你就是我族同胞的先行者,你就是神明。”
  赵士桢哑然失笑,在他明确地从陈沐身上得知他的族群不会遭受与原住民相同的惨状,他的心便不再那样担忧,言语也轻松起来:“所以大帅要在亚洲设出许多城隍庙?”
  “我不光要设城隍庙,既然阿港,这个名字真别扭,等新的合约签订了一定要给它改个名……既然这的百姓还有很多,就要准备规划更大的县城了,县衙就规划在道君庙不远的村外吧,以那为中心,逐步扩建。”
  “除了衙役还要设立巡检司,阿港是属于我们的社会实验,把这里建设成一座标准化的明城,将来其他地方的规划、管理亦照此施行,就简单多了。”
  赵士桢缓缓点头,应道:“学生会找邹县令准备县衙与巡检司的,对了,学生听说大帅并不准备向西人索要银矿,但在送去墨西哥城的合约中有索要银山一说,这是为何?”
  “因为我想找他们要银子呀,我一开始就开口要银子他们肯定不会给,但如果要银山不成,让他们每年给我拿些银子,想必就不是问题了,哪怕不给银子,其他地方他们也会让步的。”
  “形势比人强嘛。”
  其实赵士桢不知道,陈沐认为自己去逼迫原住民进山挖矿是不对的,所以他不想要银山,但他还想要银子,哪能怎么办呢?
  逼迫西班牙人,找西班牙人要银子。
  说到底,他还是虚伪。
  赵士桢缓缓点头,末了问道:“大帅的坚定现实信仰是什么?当人间神明?”
  赵士桢觉得陈沐挺喜欢在海外建道君庙,这大概就是他的信仰吧?
  陈沐笑了,缓缓摇头,说了句赵士桢听不懂的话:“我在捍卫自己的祖先,拉着祖先向前走,再没有比这更坚定的了。”


第111章 巡检
  裴嚣是顺天府人,自幼混迹街市,长大走关系在真保一带谋得个衙役的差事,后来赶上巡检司自民间募弓兵,便投了去。
  摸爬滚打身骨强健,会耍些枪棒弯弓,没几年北洋募兵,便跟着杜松去了天津。
  北洋给的粮饷丰厚,裴嚣操练自也认真老实,被选上骑兵去黑云龙标下,骑马打仗峡谷战役挺着骑矛冲死个西班牙骑士,翻下马都没受伤。
  结果在地上跟落马的敌人捉单对打技不如人被放翻,不过甲胄护得严实,身上也未受什么危及性命的重伤,撑到落马袍泽结阵也就安全了。
  受伤没多久战斗结束,回到军医院做手术反倒成了最危险的时候,有几个受伤比他还轻些的伤兵就因为手术感染不治身亡,但他没事,刚好休息过港口最乱的日子。
  下地行走还没两天,东洋军府的委任状便发了下来,就任阿卡普尔科巡检司巡检官,从九品,入流了。
  同官印文书一道送来的,还有海马方补子绿官袍及黑色靖海服及铠甲各一套,还有银一百四十两。
  这是他的战功赏赐。
  战场击杀一名西军骑士赏银百两,俘虏一名骑士赏银二百两,由五名一同步战的北洋骑兵分领。
  今天是裴嚣第一天上任的日子,他从兵营里换上与袍泽北洋兵服有些差别的靖海服,暗棱纹黑色绫罗料子摸上去极为舒适,肘膝的圆形帆布补丁看上去让这身衣服少了几分庄重,团领露出的白色领口上缝着姓名与官衔。
  巡检官的武备相较北洋骑兵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是红色团龙甲裙换成了黑色团龙甲裙,一样的厚底皂靴,甚至胸甲本就是北洋骑兵小旗官的胸甲、头盔也只是将长红缨骑兵盔换成了黑色长缨笠盔。
  不是染的,裴嚣摸了摸质地,是马尾。
  扣好胸甲戴起头盔,皮革带束在腰间将弹筒一一塞入,他这才发现巡检官的革带比旗军鸟铳手携弹量少一半,只有十五颗抛光的木质弹筒。
  呛啷一声,雪亮腰刀快速开合挂在腰间,铳管与铳柄铭刻‘万历二年南洋造’的手铳别在革带,阿卡普尔科新任巡检官裴嚣迈步走出军帐。
  清晨发红的日光并不炙人,营中校场上,隶属于他的十名鸟铳兵与他们的副铳兵正各率十名民弓兵列队等在那里。
  除了兵,还有四名杂流,一名识字通译、一名养马、一名军牢、一名厨役,所谓军牢即是卫兵。
  这是阿卡普尔科巡检司的全部人手,一共一百一十六人,一个百户的编制,不过在装备上与东洋旗军百户部有很大区别。
  原住民组成的民弓兵没有头盔,每人给胸甲一副,配腰刀一柄、梢弓一张、羽箭一壶三十支及绳索一副,皆着黑色靖海服,足蹬黑皂鞋裹行缠,头戴发巾。
  伤兵转地方的鸟铳兵与副手同样也没头盔,不过他们不配腰刀,带的是铳刺,每人鸟铳一杆、药筒十五,也各带绳索,他们每人领十名弓兵,是巡检司的小队长。
  叫鸟铳兵,其实是沿袭明朝巡检司的编制,在明朝早年巡检官下属步兵统称弓兵,其实并不一定都会用弓。
  “诸位同僚都知道巡检司是做什么的,我太祖皇帝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
  裴嚣踱步走过各队前,抬手指点着部下衣着身姿,指着脚下道:“在亚洲,咱跟着经略大帅从旗军调为衙役,昨日军府的赵大人亲自过来耳提面命,指教裴某规矩,要咱对得起这身黑衣。”
  “巡逻州邑、抓贼缉盗、关卡设防、爱护百姓、保境安民,这方圆百里之地的治安就靠我等了。”
  裴嚣话音一落,自腰间拿出一只小黑本对众人道:“这是军府发于我等的亚洲巡检条例,印刷厂正在给你们做,这几日赵大人便会发下来,到时候你们对自己的职能就清楚了。”
  十名正副鸟铳兵齐声应道:“是!”
  军府的赵大人,那可了不得!
  裴嚣目光转向营内,军兵在战后被放了一个月假,各百户部轮流出营,没轮到出营的便半日歇息半日操练,此时大营里还未到操练时间,校场上大多是先前的伤兵依照条例做恢复训练,时不时将好奇的目光转向这里,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窃窃私语。
  赵士桢来的时候将大致情况跟他说过,虽然不甚清楚陈沐对亚洲巡检司提出的几项职能的原因,但他能想到今后的职责之繁重。
  地方巡检要做的,他们要做;地方捕快要做的,他们也要做;地方巡检与捕快不需要做的,他们还是要做。
  用赵士桢转述陈沐的话,就是地方巡检是军民一家亲的纽带,他们不但要维持治安,百姓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们,他们都要帮忙。
  巡检条例的小黑本上关于升迁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抗击阻敌一仗、抓捕盗贼二十、破获案件五十、帮助百姓二百,可升饷一级,巡检设六级,最高六级巡检兵有五两月银,独立于官阶俸禄之外。
  巡检兵列队出发了,由村南的大营一路向北进发,穿过村落,在沿途设下两座巡检楼,扼守要道,又分十个执勤点,每点两名弓兵站岗巡逻,一直到北村口的道君庙。
  那是将来扩为城池后的城中心,庙宇旁边的县衙、汉文学堂、巡检司正在由工人修建,他们的营地便驻扎在那,以道君庙巡检司为中心,向周围共设八座巡检楼,三十个执勤点保护周遭街市、林场、猎场、渔场、港口等公共设施。
  陈沐立在港务衙门的阳台上负手看着他的黑衣巡检脸上浮起笑容,他没指望这些巡检官在阿港立什么功勋,现在的港口村落治安已经很好了。
  东洋旗军驻扎在这儿,地方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