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了就有住的地方、有情报、有地图,什么都有。
  但他们的怨气不知该从何说起,也确实无从说起。
  没有人说虚言客套的话,麻贵与麻锦只是咬紧了牙关看着陈沐行礼,他们也一言不发地向陈沐回礼。
  回礼是规矩也是对长官的尊敬,不推辞,是这一礼他们应当应分。
  行礼结束,麻贵这才再次拜倒道:“禀报陈帅,苦兀岛总兵官麻贵,率部于万历二年入亚墨利加,至今测绘海岸沿线一万四千七百里,大小岛屿九十七座;其上大小部落二百三十三处,生民近十万;标记林场、渔场、适合开垦荒地共二百余处。”
  “标下现余可战旗军,一百,一百九十六人。”
  其实他们不说客套的话,反而让陈沐心里更舒服——太多意外了,至少在苦兀岛远征军身上,太多所有人都不愿看见的情况发生。
  麻贵率军东行时,他没想过战船会被冻在海上,他只是幸运地选择了一条能够让他们及早抵达陆地的路,如果当时他选择率众回头,被冻死的人或许更多,并且他们将永远都不知道离亚墨利加究竟有多远。
  陈沐也不想这样,在苦兀岛远征军最该得到补给的时候,麻贵失去消息半年,倪尚忠于沿岸搜寻却只找到他们废弃战船的残骸,全天下都以为他们死了。
  执掌南洋的陈沐更没有办法抽身,那段时间恰恰是麻贵部减员最厉害的时间,后来得到充足补给,哪怕只是半年一年输送一次,麻贵部都没有再出现那时的情况。
  “请麻帅召集麻家港所有旗军。”陈沐深吸口气,将麻贵扶起,道:“在校场,东洋军府论功行赏。”
  在等待旗军自港口、左右百户所集结的时间里,陈沐没有钻进屋子躲避风寒,校场的积雪很厚,但陈沐并不觉得冷,衬着兔毛的双层牛皮铁靴踩在雪里,一脚深一脚浅地漫步在这片远征军披荆斩棘的土地上。
  港口的旗军在各部将领的指挥下搬运着一箱箱辎重,校场旁的畜栏中,几头体形巨大的野牛依偎在砖墙下干草堆旁取暖,所有畜栏中唯独看管野牛的畜栏没有木头栅栏。
  陈沐感到诧异,那些披着长毛的巨大野兽用谨慎的目光看着校场上的人,既不畏惧也不愤怒——这大概很像麻贵等人在这之前几年的生存策略,人力无法逆转天地环境,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共生。
  他猜测这些牛是自愿走进畜栏的,否则不要说木栏,即使尽是砖墙,哪怕水泥砖墙,也拦不住这些巨大怪物的冲撞。
  旗军自四面八方向校场汇集,终于在麻贵向陈沐表达他们已经尽数聚齐,陈沐先对众人拱手,这才开口道:“依照诸位来时的承诺,要官职的,旗军升百户、百户所佥事,小旗升千户、千户所佥事。百户升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
  要说功勋,这小二百人陈沐认为人人都能升指挥使,因为这里的环境决定了,至少从今往后三十年,这片土地上别管你是谁,别管有什么地位什么样的财富,所能拥有的都非常有限。
  但官职有限,他也没有办法。
  “要领赏银回家的,两条路,一是赏银翻倍,来时麻帅承诺的一百两,东洋军府赏二百两,立功赏赐五百两的,东洋军府赏银千两;第二,赏银照数,陈某向你们家乡各卫所推荐,旗军,以总旗拿着赏银归乡;小旗,以百户拿着赏银归乡;百户,以指挥使拿着赏银归乡。”
  “还有另外一条路,你们能在这片土地生存下去,都有足够学识与勇气,是天子最忠诚的勇士,每人两个名额官升一级,挑选宗族兄弟、子侄袭职,自己依同样的官爵俸禄入东洋军府,陈某要在军府新设军事司,由你们主水师陆师亚洲生存训练。”
  “陈某给诸位一个月时间考虑,考虑清楚向幕僚司赵常吉登记,乘返航的辎重船回家,还能赶上万历六年的端午。”


第14章 大事
  陈沐不想让这些专家离开,一个都不想。
  别管过去他们来自哪个国家,经过这三年时间,他们已经成为大明朝最忠诚的战士。
  人类是可以被引导的。
  另一个时代有个词叫‘沉没成本’,就是人在做决策时不单单会考虑当下的决策的成本,也会考虑过去所付出的成本,即使过去为这件事付出的成本与当下决策并无关联。
  而且陈沐相信,他们大部分人在拥有更多选择时,不会选择离开。他们已经在明朝的亚洲做出一番成就,往后只会在加大投资,这投资不是真金白银,是他们的宗族、部落、生命、精力。
  “大帅,在下看了麻家港的船厂,已初有规模,造出单桅小海船五条,还有两条正在修造,虽都是百料小船,但麻帅建船厂之初便有所规划,眼下工匠数足,只要从亚念招一批能听懂话的学徒,来年春季修整船厂,至多明年秋天第一批四百料海船就能造出来。”
  陈沐听着杨廷相对于麻家港船厂的报告,缓缓点头,接着便对杨廷相问道:“旗军的住所,安排如何?”
  抵达麻家港并不意味着万事皆休,尽管此前陈沐所有准备都集中于这次远航,但实际上抵达麻家港才是麻烦的开始,麻贵已经派人带两条船沿岸航行去寻找邵廷达舰队了,希望他没有飘到西班牙的地盘去。
  虽说莽虫的心性在粗犷中透着点细,但那点细也要看对谁说……对于手下败将西班牙人,恐怕他不会细到哪儿去。
  即使陈沐再看上西班牙人的地盘,当下的贸易他也避不开西班牙,更别说还有塞维利亚的租借地没有收取,一但草率开战就全完了。
  心里再好高骛远,当下也要脚踏实地,先把北亚各部落统辖一处才是正理。
  “还有三千多人睡在船上,常吉算过,依照现有工期,十日之内全部下船搬入木屋,是稍冷了些,暂时挤一挤,我们人多,主要是烧砖跟不上,幕僚司是想先修出两座大砖厂,今后各卫所设立也不免用砖。”
  “对,以后麻家港在三年内会是朝廷在亚洲的货物集散地,砖瓦这些从这向南运送,另外还要在港口开两条马车木轨道,这要等开春了,好在这的温度不低。”
  麻家港独特的地势让这片区域温度比周围雪山之外稍高,陈沐估计这边冬天最低也就零下十几度,比再往北的地方要好多的,要不是这片土地上秋季狂奔的野牛群,恐怕亚念人也不会把这送给麻贵。
  唯独的问题就是这不适合建立大城,作为一个半年都在冬季的集散、原材料加工地,工人离工作区域不能太远,否则天冷时不易出行,只能分散而居。
  “翟哥儿想在麻家港开个做鞋铺子,想得到陈帅的准许。”
  翟哥儿就是杨廷相从西班牙带回的那个双屿明人,流域在外许多年,如今人过而立,一辈子都在做鞋,回到故乡物是人非,此次跟着杨廷相作为亲随出征,没想到在这还是想重操旧业。
  陈沐笑道:“想做什么没问题,正好你是军器司长正管着这些,不过怎么想着在这做鞋了。”
  杨廷相本身就是讲武堂战船科出身,陈沐又打算让他在这造新的小快船,索性由他接管军府军器司事。
  “他看了亚洲野牛的皮料,也看了麻家港旗军穿的大鞋,认为既无服章之美也不保暖,受朝廷远走东洋得以重返故土他一直想着报恩,想为旗军出一份力。”
  “挺有家国荣誉,准了!不过要做就做的大些,连着皮袄、皮裤、皮靴,都给我做了,名字就叫,就叫,就叫东洋军府服靴厂,出产的皮袄、皮衣、皮裤、皮靴,全部要绣上东洋军府的名号!”
  “先做军靴军衣,都以北洋戎服戎靴样式,内外双层皮,外层牛皮,内层兔皮要带毛,必须满足旗军穿用才能向国内贩售,你问他愿不愿意。”
  杨廷相被说蒙了,他没明白陈沐在说什么,道:“陈帅,他是个鞋匠,在西班牙葡萄牙辗转十余年,都是客人去找他,量脚取材,过月余去拿鞋,你让他满足旗军穿用……他少说得活四百年才行吧?”
  “我是让他开厂,雇匠人,用手工做一模一样的靴子袄子,依照旗军身高体长做几个样,然后所有人都照着这些尺码做出来,让各百户给旗军下令,每个人用卷尺量出身高臂长这些尺寸不就行了。”
  “广州的鞋行街、衣行街都是这么卖的,他久居海外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杨廷相抿抿嘴,低头道:“陈帅,学生家里有裁缝,没在外面买过衣裳鞋靴,入学后讲武堂也给发戎服,春秋夏冬发六表里……真不知道。”
  陈沐瞪着俩眼眨了眨,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跟人家说市井生活,人自己家里养匠人不知道什么是市井,你说这帮古代有财富的家伙气不气人?
  “行,你家有裁缝,你就跟翟哥儿说,带他去找军器局匠人,他们知道该怎么建厂、怎么运作,让他学学,你也学学,执掌军器局不能不懂这些。”
  “除此之外还有个事,麻家港有火井,你记得在随船返航的商贾给南洋穿个信,明年送来些四川的煮盐匠,我要最好的匠人。”
  所谓的火井就是石油井或天然气井,被麻贵的巡视旗军非常偶然地发现,不过到底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陈沐现在也不知道,要是石油的话,将来他们的煤油倒是不用辎重补给了,但当下也还没有更好的利用方式,还要多加研究。
  “还有个事,算了,等我先见完付元再说吧,他说有西班牙的事要找我,你先去忙吧。”
  陈沐想说的是用橡胶底做皮靴,不过眼下他们没有橡胶,南洋的研究们在使用杜仲胶的时候用陈沐提出的硫磺与他们自己加入的胡粉,能让胶硫化,但那个当下需求很少,自然就没有太多产量。
  如今守着亚洲,橡胶树就在那边,应该很容易弄来,陈沐打算明年就把它们种到琼州、吕宋去。
  杨廷相告辞没多大会,等候的付元便探头探脑地走进来,脸上依然挂着跟陈沐当旗军时候的笑容,把熊毛大氅往木屋里一挂,关门前还左右看看,这才走到陈沐身边,小声道:“二爷,属下有个大事要给你禀报呀!”


第15章 算计
  “他们不会铸铁炮?”
  陈沐惊了,道:“那卜加劳炮厂是怎么回事?”
  “铜炮、佛朗机、还有雇的中国匠人。”
  付元理所当然,对陈沐道:“卑职以为,二爷该信这个西夷的,要是葡夷会,西王还用年年向别人买?而且他们的事很奇怪,国王也够抠门的,找人家买个炮还商量。”
  “嗨,这个都一样,咱皇帝想要个珠子不也得抽内库的银钱去民间购置?”
  陈沐摆手道:“你这么一说,这倒真是个大事,老关把卜加劳炮厂挤挎还是做了天大的功勋,这可了不得,此时必须促成!你口中那个光明,他知道西班牙每年向尼德兰购入多少火炮、多少火药么?”
  付元脸上浮现沮丧,拍手道:“不知道啊,卑职想过,咱知道他一年购入多少炮,就能大致知道他有多少条船,多少火力,但光明只是个小船长,也就知道些国内传开的事。”
  “购入多少火炮,他就知道他那个连队一门都没有,船上有十二门拼接佛朗机,打仗的时候拔下来就能当陆炮使。”
  陈沐没说话,抬手磨砂在船上俩月不经修建的短须,眨眨眼看着付元。
  火炮、火药购入量估算战船数量?付元有长进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